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有高校半年花6萬購百萬雙筷子

2020-12-26 澎湃新聞

新華社太原12月10日消息,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

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新華視點」記者近來走訪發現,除了酒店、外賣等,一次性筷子源源不斷地流向高校,部分高校食堂常年大量免費提供一次性筷子,有的高校甚至半年就花費6萬多元,購買超過百萬雙筷子。

一日三餐餐餐用,「擺得越多用得越快」

近日,在一個午餐時段,記者來到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一所高校。記者看到,校內一處學生餐廳開放有十幾個窗口,各個窗口都散放著不少一次性筷子,學生打包帶走和堂食就餐時自行取用頻繁。

記者看到,各處窗口工作人員都是趁打飯間隙對筷子進行拆包。

一名正在窗口忙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個午餐下來,他所在窗口一次性筷子能用兩小包,一小包的筷子數量在40雙左右。與別的窗口相比,這樣的用量算是少的。另外一處窗口就餐人流量較大,一位工作人員一次性拆了三包。

另一處師生餐廳也提供一次性筷子。餐廳經營者告訴記者,一次性筷子不敢擺放在窗口,因為「擺得越多,用得越快」。據介紹,今年八九月份新生開學時,一次性筷子用量達到最高峰,「包括一次性筷子在內,一個大窗口一個月的一次性餐具花費就超過了5000元」。其中,一次性筷子少則也有3萬雙。

同樣,記者在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的「大學城」看到,一次性用筷情況也較普遍。這裡共有10所高校,有師生15萬人左右。

太原師範學院有在校生約2.8萬人,一次性筷子的用量很大。學生生活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伸出雙臂比畫說,一次性筷子一次就要出庫10來麻袋,而這僅是學校食堂一周左右的用量。「食堂也提供消毒筷子,有的師生用,有的就不用。一次性筷子就在那兒放著呢,師生們隨便拿,一直都是這樣」。

太原市一所財經類高校的師生告訴記者,該校不久前發生過群體性諾如病毒事件,此後學校食堂比過去重視了循環餐具的清洗問題,但還是能發現餐具有清洗不乾淨的情況。因此,不少師生就餐時都選擇打包帶走,「這種情況下都會使用食堂提供的一次性筷子」。

一雙筷子進價「幾分錢」,半年購買百萬雙

據了解,為減少一次性筷子使用和浪費,商務部等多部門曾在2010年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餐飲與飯店業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陝西也於2011年出臺條例,禁止餐飲業提供一次性筷子。上海已有立法規定,餐飲業服務者不得主動為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並配套處罰機制。北京等地高校近年對一次性用筷加以收費。

不過,一次性筷子無償取用現象,在中西部省份一些高校仍較普遍。記者走訪的10多所高校中,僅有一所不提供一次性筷子。山西省一所高校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這所學校共有7處學生食堂和教工餐廳無償提供一次性筷子。

校方稱,一次性筷子批量採購價格低廉,「一雙僅幾分錢」。記者查閱網購平臺發現,一雙一次性筷子批發價多在4分錢至6分錢之間。算下來,今年半年時間內,該校一次性筷子的購買量就超過百萬雙,花費6萬多元。不過,山西一家高校的後勤負責人也表示,一次性筷子的成本最終還是要加到師生的餐費裡,「肯定還是得有人出這個錢」。

在山西某高校餐廳入口處,記者看到一張「就餐須知」張貼在顯眼位置:「打餐時師生自行攜帶餐具,包括筷子、勺子和其他餐具」。但記者發現,大批學生從餐廳進進出出,無人執行。餐廳一位工作人員說,他曾站在餐廳門口提示「不拿餐具不讓進」,但實際情況是大家都不拿,後來也不再管了。

學校後勤服務中心一位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疫情期間,學生分批返校時,校方曾下發通知,要求來校時須帶自己的餐具,還在學校餐廳張貼通知、在餐廳門口進行提示,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記者了解到,部分高校食堂屬於外包經營,飯菜承包到戶,消毒卻無專人負責。加之有關監管不到位,碗筷的消毒和衛生狀況難以保證,這是不少師生選擇一次性用筷的重要原因。

山西一家高校的後勤負責人介紹說,該校食堂主要有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由團餐企業承包,碗筷的洗消也由承包方負責,這種情況佔多數;第二種是學校自主運營的餐廳,碗筷的洗消則通過勞務派遣的形式,僱傭臨時的保潔人員來完成。

一些受訪師生表示,一次性筷子使用「衛生」「方便」「不用清洗」,因此是用餐首選。不過,專家表示,事實上,一次性筷子也有保質期,過期後易滋生細菌。另外,不少加工一次性筷子的企業規模較小,生產衛生條件不確定性因素多多。

數據顯示,一次性筷子只能用木材和新鮮毛竹成熟林製作,利用率最多60%,其「生速」遠不及龐大用量下的「扔速」,對環境破壞很大。

專家建議加強源頭管控,提升餐具消毒循環使用能力

受訪人士表示,減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校的「舉手之勞」,建議高校師生減少或拒用一次性筷子,使用循環筷或自備碗筷,同時做好一次性筷子的垃圾分類。

「每天這麼多學生,餐具的用量很大。國家倡導環保,反對浪費,不鼓勵使用這種一次性的餐具。」山西大學文瀛餐廳經理孫廣舉認為,假如食堂能夠提供足夠安全衛生的可循環餐具,停止供應一次性筷子不是件難事。

據介紹,山西大學校園餐廳為集體經營性質,多年來只提供統一消毒的循環碗筷,對個別有特殊需求者,食堂會建議其自備碗筷,因此校內一次性用筷現象極為少見。在山西大學文瀛餐廳內,記者看到,加熱鍋裡「咕嘟咕嘟」的水正在冒泡,一把把勺子沉浮其間,用一個磁鐵樣的長柄一吸,一支勺子就會被吸出水面,不時有就餐學生有序取用。

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將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回收,轉化為木漿二次利用或出口賺匯,而我國目前一次性筷子回收渠道尚少,用後廢棄情況居多。在一些高校的餐廚垃圾收集處,記者看到,工作人員不加分離,隨手就把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同剩餘食物一同倒入垃圾桶內。

山西省晉中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辦公室一位劉姓主任告訴記者,近年當地在進行垃圾處理時,發現有的高校存在將一次性筷子混入餐廚垃圾的情況,「會影響到終端處理,導致設備被卡住、損壞」。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人口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於寧認為,筷子使用者的意願需要尊重,但不管是校方還是師生,其實可以通過優化管理,實現衛生、環保和經濟的三方平衡。

她建議,新生入學時,校方可嘗試發放便攜且有學校LOGO的環保筷,或搭建物美價廉的平臺由學生自行購買。通過一個小物件,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會減少,師生的凝聚力、歸屬感也能得到提升,學校的管理也便於開展。「勿以善小而不為,經過長期耳濡目染的宣傳,會產生一個積極的效應。」

(原題為《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一日三餐免費用 日均「吃倒」多少樹?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新華社太原12月10日電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劉翔霄、馬誌異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 部分高校一次性筷子浪費驚人!一日三餐免費用,日均「吃倒」多少樹?
    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 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
  • 部分高校一次性用筷浪費驚人:日均「吃倒」多少樹?
    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
  • 一次性筷子在學校的浪費率有多高?學生一天能「吃倒」幾棵樹?
    筷子在中國的使用率是已經有3000年之久了,而筷子的材質一般是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而使用筷子的講究也非常的多,對筷子本身的講究其實也非常的多,然而現在大家對筷子其實也並沒有原來那麼重視。
  • 別讓一次性筷子戳出高校的「浪費黑洞」
    十幾個開放窗口一溜兒擺放不少一次性筷子,走進食堂的師生隨來隨取,有的學校半年購買百萬雙……近年來,一次性筷子背後的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以一棵成年樹木能夠生產8000雙筷子計算,我國每年因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吞噬」的林木資源不是小數。
  •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天天都用的「筷子」為什麼是7寸6分?你了解多少?文/炎炎談歷史中國人每天吃飯都離不開筷子,是我們最親密的夥伴,是我們身上的中國烙印。如果 在餐廳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那一定是外國人。
  • 重慶大哥火鍋店開業,「讓人免費吃」,生意大好,半年收近百萬
    一些開了很久的老牌火鍋店還好,而一般新開的火鍋店若是沒有特色,往往不到半年就倒閉,改了其他行業。火鍋店生意為什麼這麼難做?一是老牌火鍋店的顧客往往難以被新開的火鍋店吸引,二是每天吃火鍋的人數就這麼多,而且一桌就是最少也是三四個人。新開的火鍋店拉不到顧客,後面一天也就不到十桌的生意,與其耗在這裡不如趕緊改行。
  • 長壽花半年養成「長壽樹」,長成1米9大高個,真氣派!
    想要把長壽花打造成長壽樹,首先,我們要先選對品種,最能快速把長壽花養成長壽樹的莫過於:大葉紅丹。個長壽品種是中國傳統的長壽花品種,枝條直立性強,長勢快,半年就能長1米多高。花友「khnmscl」的2棵大葉紅丹長壽,2年就長到了1.9米高,開花特霸氣!
  • 你用的筷子有多髒!?這雙黑科技筷子,讓你遠離病從口入
    今天下班後趕緊回去看看,家裡的筷子是否有一些洗不掉的黑點。有些人覺得筷子上有一點點小斑點,只要多用熱水衝洗衝洗晾乾就好了,沒必要馬上扔了。殊不知,病從口入!這些黑點就是細菌和黴菌。不過說到石璞為什麼會動了這個研發筷子的心思,那還要從一件小事說起。在日常每次清洗碗筷,石璞都會反覆衝洗,一次又一次,直到心安。可就算已經這麼小心翼翼,他有次在家吃飯後上吐下瀉,去醫院才認識到是家裡筷子「黑點」惹的禍。石璞這時才發現自己平時用的筷子究竟有多髒。
  • 吃義大利麵用叉子,如果給你一雙筷子,你還會選擇叉子嗎?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如果在吃義大利麵的時候給你一雙筷子,你還會選擇叉子嗎?可能對於我們來說習慣了筷子吃麵條,所以選擇筷子的機率更大。實際上因為筷子吃麵條的方便性,以及筷子優越的實用性,對很多會用筷子的西方人來說他們使用筷子吃義大利麵的機率更大。
  • 幽默搞笑:皮鞋多少錢一雙
    他反問:皮鞋多少錢一雙?單車內胎多少錢一條?我無言以對。又問他:你這麼節儉,為啥每天午餐總吃6元一碗的餃子,不吃5元一碗的麵條?他眉毛一挑,反問:餃子上面有時會掛著一兩根麵條,可是麵條上能掛著餃子麼?2、小亮到大姑家玩,大姑夫要給他介紹女朋友大姑父說:「小亮,你姑父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女人認識的多,誰叫咱是婚介所的呢。」
  • 靠「一雙筷子」幹到全球第一!鄭承烈:我害怕一夜成名
    很多人沒聽過他的名字,但大概率用過他的產品。中國每年有億4億多雙筷子,產自鄭承烈的雙槍。每年有1千多萬片砧板,70多億根牙籤,產自鄭承烈的雙槍。「24年來,我們這個企業從來沒有出現業績下滑、利潤下滑。」至今,雙槍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長,規模超過第二名到二十名加起來的總和。
  • 不鏽鋼筷子可以長期用嗎?還是竹筷子更好呢?
    以前大都是用木筷子或竹筷子,現在根據個人需要更是生產出了不鏽鋼筷子,習慣了木、竹筷子,不鏽鋼筷子上手還是有點陌生,最讓人懷疑的是這不鏽鋼筷子可以長時間用嗎?不鏽鋼筷子在我的印象裡是看韓國人吃烤肉流行起來的,自從韓國的不鏽鋼扁筷子傳過來後,大家發現還挺好用的,最重要的是還不會發黴,又好洗,還乾淨衛生。
  • 筷子材質影響健康?有1種筷子不宜用,對肝臟不利,儘快換掉
    對於中國人來說,使用筷子吃飯是必備的技能,每天吃飯都要用到筷子,筷子有不同的材質,不然塑料、金屬等,但如果說有些疾病的發生,比如肝病跟用錯了筷子有關,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用筷子吃飯也不是吃筷子,為什麼會對肝臟不利?筷子材質會影響健康嗎?哪種筷子不宜用?
  • 一雙筷子惹的禍
    一雙筷子惹的禍作者:竹溪雲山近日,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在社交網站發布了幾條廣告,內容是「起筷吃飯」,裡面的模特展示了如何用筷子吃Pizza、義大利甜卷、義大利麵等,因片中的傲慢語氣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勢引發巨大爭議。
  • 日均賠三百 八年賠百萬,這就是捷豹XJL
    當我還在想如何月入過萬,日均300時,已經有人日均賠300,每月賠一萬。擁有一輛捷豹XJL,賠錢就是這麼簡簡單單!內飾:宛如陸地遊艇,但實用配置卻無捷豹XJL作為一輛百萬豪車,內飾用真皮包裹不足以為奇。它的真皮質感,還有座椅乘坐感受都很令我滿意,最讓我喜歡的還是它晚間氛圍燈點亮的儀式感。
  • 筷子的禁忌和規矩,第一雙筷子的起源
    筷子筷子筷子,是中國常用的飲食工具。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殷勤問竹箸,甘苦樂先嘗。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往忙。中國用勺子的歷史大概有8000年。用叉子的歷史約4000年。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
  • 一雙象牙筷子的啟示
    作者:佚名     來源:喻道故事集商朝末代君主紂王,有次命令工匠為其寵姬妲己,做雙象牙筷子,工匠們日夜精雕細鏤,在牙柄上琢滿遊龍戲鳳的圖鏤紋,很是精巧玲嚨。那天,匠人進殿獻納這雙筷子,紂王見後大喜,當即傳給群臣觀賞。群臣噴噴稱奇,皆呼「萬歲」,頓時齊鳴銅鐘玉盤,竹篪排簫,好一派悠悠樂哉!
  • 筷子洗完怎麼放更乾淨,教你一招,筷子乾淨如新,吃著更放心
    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提到筷子大家了解多少?筷子的歷史相當的悠久,古時稱為「箸」,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隋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以箸進食。在歷史文獻《史記·微子世家》中記載:「紂始有象箸」。這也是目前發現關於筷子的最早的文獻記載。平時生活中,我們更是離不開筷子。記得以前,只要是去親戚家做客,圍桌共食的時候,長輩們或者是一些主人家,就會開始夾菜,俗稱「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