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藥品耗材降價大型「連續劇」持續上演,
成為群眾愛看的年度大劇。
自國家開展「4+7」試點以來,
兩次集中帶量採購藥品
平均價格降幅超過50%,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
讓越來越多的常用藥品降價,
不斷減輕群眾看病負擔。
在第二批集採中,
全重慶市有32個中選藥品,
涉及江津區的有27個。
其中多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
慢性病的藥物。
據區醫保局測算,
江津區第二批集採採購
總金額約226.3萬元,
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3%,
最高降幅93%。
大勢所趨——藥品集採常態化
陳顯才,家住李市鎮,
2016年,被診斷出高血壓,
需要長期用藥。
63歲的陳顯才說:「自從檢查出了高血壓,我一直在吃阿託伐他汀鈣片,以前買一盒要花43塊左右。現在不一樣了,政策好了,只要6塊多就能買到,一年下來要省1800多塊錢。」
據江津區中醫院藥學部負責人介紹,
該院已集中採購三批,
目前採購中選藥品品規61個,
從最早的分散採購,
到現在的聯合體採購、國家集中帶量採購,
實實在在降低了藥品費用。
「如阿託伐汀鈣片,是臨床用量非常大的降血脂藥,降幅達85%。」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
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藥」
——
「格列衛」仿製藥(甲磺酸伊馬替尼片)
也在中選行列,
從每盒13000元,
每年約46萬元的藥品費用,
到中選後每盒623.82元,
每年用藥費用約2.2萬元。
此外,
降糖藥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等慢性病常用藥
也大幅降價,
將顯著降低患者負擔。
隨著藥品帶量採購的常態化推進,
降價藥品種類越來越豐富,
受益的患者也會更多。
根據全區2020年和2019年上半年
藥品採購總額比較,
藥品採購支出4497.27萬元,
降幅率達13%,
其中醫保藥品支出減少4238.84萬元,
降幅率達14%。
「百元時代」——心臟支架地板價
作為國家首個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品種,
此次集採並非只讓價格「一降了之」,
而是意在建立創新的機制,
合力優化醫藥市場營商環境。
與2019年相比,
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
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
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
按江津區意向採購量計算,
預計節約610萬元。
目前,區醫保局正在按國家、市統一部署積極做好落地實施準備工作,
預計患者將於2021年1月用上降價後的產品。
多點發力——價低質優保供應
為什麼能降價這麼多,質量不會有問題吧?
真的能一直都買到這低價藥嗎?
針對這些疑問,
江津區醫保局負責人給出了答覆。
「藥品集採落地後,為了保證中選藥品降價不降質,並在實際使用中得到有力保障。國家多點發力,採取了帶量採購,招採合一等措施給藥品生產企業明確的預期,真正實現量價掛鈎,擠掉虛高空間。同時,實行醫保基金預付或醫保基金直接與企業結算,確保及時結清貨款,顯著降低了企業資金成本,也為降價留出了空間。」
在推行藥品集採改革中,江津區一直嚴格執行質量入圍標準和供應入圍標準,建立對入圍企業的產品質量和供應能力的調查、評估、考核、監測體系。
據區醫保局負責人介紹,江津區選取了重慶市江津區第二人民醫院、重慶市江津區婦幼保健院、重慶市江津區雙福中心衛生院、重慶市江津區第三人民醫院4家定點醫療機構,重慶市江津區萬和藥房、江津區幾江惠民大藥房、重慶鄰裡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津區白沙店3家社會零售藥房及重慶醫藥集團江津醫藥有限公司1家藥品配送企業,作為江津區藥品價格信息監測點。
藥品中選後,藥監部門將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對於短期內價格波動較大、價格變動頻繁等價格監測情況異常的品種,開展函詢和約談,對涉嫌價格壟斷或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移交相關職能部門。讓人民群眾可以長期享用到價低質優的藥品。
記者:王茜 特約記者:黃茜茜
通訊員:陶唐瓊 曹欽科
編輯:田文睿 編審: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易志慧
總編輯:羅玉江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覺得不錯,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