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房價一輪又一輪地攀升,估計樓市的炒房群體數量不會如此龐大,房子的金融屬性也不會像今日那麼厚重。過去,人們買房更多地是希望有個住所,滿足一家老小的居住需求。而現在,買房愈發像理財了。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購房者都希望自己的房子能夠增值,再不濟也要保值,至少要跑贏通貨膨脹。
由於薪資水平的提升速度遠遠跟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當一個人薪資從兩千多增加到四五千的時候,他以為離買房更近一步了,沒想到房價卻早已從四五千飛升到了兩三萬,普通工薪階層僅憑月收入買房的難度不言而喻。現實中,普通工薪階層要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必須用盡父母的畢生積蓄,而且還要背負長達30年的房貸,生活壓力巨大。普通老百姓買房不容易,所以他們對房價的走勢也會十分關注,那現價一百萬的房子,5年後能到什麼價位呢?專家表示選擇很重要。
首先,看看過去5年的房價漲幅:5年前,我國的房子均價是6700元左右,到去年已經漲至9300左右,漲幅37%。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近5年的時間裡,深圳的房價漲幅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其一手房價格漲幅是83.69%,二手房95.08%;而上海、北京、廣州的一手房價格漲幅分別是60.21%、51.67%、62.38%,二手房的價格漲幅分別為46.65%、58.61%、54.96%。當然也有一些城市漲幅比較小,有些小縣城的二手房價格甚至不漲反而下跌。所以,過去5年,在大城市買房的人都賺了,而且獲利至少達50%,買房投資者的收入非常可觀。
至於未來5年,100萬的房子能到什麼價位,專家進行了分析。專家認為,根據聯合國的預測數據,5年後,我國的城鎮化人口超過10億,正好對應70%的城鎮化率。人口主要流向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以及主流二線城市。按照相關部門前5年的數據來預測,保守估計,以上城市的房子漲幅約為60%,也就是說,現價一百萬的房子,5年後,大約會值160萬元。考慮到調控政策等因素,這個計算收據偏保守,尤其是在發展後勁強、人口流入量大、住房剛需旺盛的一線城市。
另外,從2008年到2018年這十年期間,我國商品房價格的年均漲幅約為8.5%,貨幣供應速度增幅也從以前的年均兩位數到2017年和2018年降至8%,由於城市化速度放緩,住房需求稍微有所下降,預計5年後作為影響房價因素的貨幣供應增速也會有所下降。M2可能降至7%上下比較合理,房價年化增幅也會下降至7%~7.5%,屆時全國房價平均增幅較當前應該在45%-50%之間。
綜合分析來看,專家表示,現價一百萬的房子,5年後的價位預估應該在150萬~200萬。不過,不同城市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一線大城市,由於在發展後勁、就業、城市福利等方面存在無可比擬的優勢,人口將以淨流入為主,住房需求旺盛,房價漲幅偏大,而在一些小縣城,隨著人口不斷流出,房子供過於求,房價將會有所下降,有些地方甚至可能不值一百萬,所以購房者對城市的選擇很重要。對此,朋友們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