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可以說是古代的一個文化瑰寶,是老子的經典著作,其思想也影響了千年之後的中國人,被譽為是「萬經之王」。
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它,不僅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髓,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它也逐漸被傳播的世界各地,所以到了今天,《道德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它代表著東方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
道德經之中,最為精彩的卻是3種思維,而這3種思維,當你讀完以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了一定的變化。
1、挑戰自我思維
老子還認為,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而能夠認識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充滿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而能認識自己才算上真正的聰明
同樣的能夠戰勝別人,只能說這個人非常有能力;而只有挑戰自己,不斷地超越自己,才可以被稱為是真正的強者
2、不爭思維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說,真正的聰明人,都會在最適當的時候來退讓,想要有所收穫必須付出長久的努力與等待,不論世界如何變化,守住自己的目標,忍受暫時的孤獨和寂寞。立大志,方能遠小爭,才能保全自己,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3、利他思維
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清末小說家劉鶚在《老殘遊記》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當人們學會為別人著想,不僅自己能感覺到幸福愉悅,最後受益的人也可能就是自己
只有利他的人,才是無敵的。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反之,如果只是為自己的私慾所蒙蔽,看問題、做事情始終離不開自己的欲望,那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尼採將道德經奉為至寶,評論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採將道德經奉為至寶,評論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魯迅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學習道德經,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可以提高自己對於自己人生的控制力,每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但是由於它大多是文言文,簡短卻字字珠璣,因此很多人看它都覺得非常深奧,看的時候大多是一臉懵逼。
所以,小編把自己正在讀的彩繪全注全譯版本的《道德經》誠心推薦給大家。文白對照,閱讀起來無障礙,語言也十分流暢,不會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翻譯感,給人一種閱讀的舒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