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5000多字的《道德經》:讀懂經典4句話,才知人生真諦

2021-01-09 紅衣記史官

在家已有3個月之久,但3個月來,我絲毫不感覺空虛與焦慮。

理由無他,只因看了這本《道德經》,看完才知它實在是妙極了。

年少初識,還是在金庸武俠的絕世神功《九陰真經》,開篇第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就出自《道德經》。

不明覺厲!

長大後,為人丈夫,做了員工、領導,再翻開,才發現「道可道,非常道」、「無為而治」……等等「中式智慧」的博大精深:

20歲求生存,它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不要事事搶著爭先,因為,槍打出頭鳥;30歲求安穩,它說「上善若水」,但「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能包容萬物,也能水滴石穿,做人如此,才有力量;40歲求健康,它認為「致虛極,守靜篤」,養生的關鍵是養精神,保持內心的平和,比進補有用1000倍;也難怪,作為「萬經之王」,中國最高智慧的它,一流行,就是2000年。

作為「央視名嘴」白巖鬆口中的「生命之書」,它只短短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事智慧。

讓你讀完「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不過,在一位「嗜國學如命」的老靈魂眼裡,《道德經》的真正妙處,還遠不止於此。

有人因為《道德經》找到人生目標。

真正活得好的人,都「為而不爭」。

他是黃向軍。

很多人認識他,可能是因為他在網上解讀《道德經》,已經有近500萬人觀看了。

妙趣橫生,又突然讓人醍醐灌頂的風格,讓一眾網友親切地稱他國學怪才、說書大咖。

不過,在成為「怪才」之前,他也只是小城裡,一個書痴罷了。

出身文化之都鄒城的黃向軍,從小就熱愛國學,尤其偏愛《道德經》。

他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道德經》之妙,在於它原文5126個字,解讀卻有5000萬字。

因為沒有標點,光是開篇6個字,「道可道非常道」,就有3種斷句,3個不同的解釋。

從來也沒定論。

但在黃向軍看來,《道德經》本就不是讀的,是用來悟的。

作為「生命之書」,那些真正受益的人,一定是從中,照見過自己的人生。

就像他,一畢業,就聽從家裡的安排,陰差陽錯做了高中計算機老師。

那時候,他的大學同學們,要麼早就拿到大公司的offer,要麼自己創業當了老闆。

他卻只能日日夜夜做著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在苦悶中消磨生命......

他不甘心,更不快樂。

他只想學國學。可在那個年代,捨棄教師這個體面的工作,學這種冷門專業,所有人都認為「這孩子是讀書讀傻了吧!」。

想考上北大,更是痴人說夢!

在外界的幹擾和嘲諷下,最終,還是《道德經》的「為而不爭」幫他下定了決心。

盡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但在心態上保持不爭,就會有好結果。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他的想法是對的。

摒棄一切雜念後,才一年時間,黃向軍就考上了北京大學宗教專業的研究生。

之後黃向軍的人生開始轉折,專門研究道家,走向暫新的未來,收穫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若覺人生迷茫,便來讀一讀《道德經》

世人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但其實,讀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經》智慧,就足以讓你過好這一生。

所以,它也是無數名人、大咖的「枕邊書」:

魯迅曾說,不讀《道德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馬雲行商數十載,只有《道德經》從未離身,他說,古聖人完全能解讀今天的人心。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更把《道德經》作為的生命之書,30歲後的處世參考。確實值得一讀再讀。

《道德經》作者老子,一生從不說教,只實實在在告訴你,人生該往哪裡走。

它是方法書、智慧書,更是一盞明燈,指引了中國人2000年的方向。

這一次,我們也希望,它能同樣照見你的生命。

古文看不懂,沒關係。市面解釋太龐雜,無從證偽,也不要緊。

今天硬核老爸分享的是老子《道德經》的全文全譯完整版,希望看到的朋友都存一份,如果放本家裡,需要時可隨時誦讀。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但是由於它大多是文言文,簡短卻字字珠璣,因此很多人看它都覺得非常的深奧,看的時候大多是一臉懵。

這套書文白對照,閱讀起來無障礙,語言也十分流暢,不會給人一種生搬硬套的翻譯感,給人一種閱讀的舒適感。

解讀了《道德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道德經》的古老智慧。

家長讀的時候,孩子也可以看,讓孩子接受國學文化的薰陶,文字妙趣橫生,裡面還有讓人哈哈大笑的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乏味。

情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等問題,統統全面拆解、深度解讀,帶你讀懂人心、提升智慧、掌握人生。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道德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道德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恰逢新年大促,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僅需59元,不過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面的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經典的「3句話」,道出了人生真諦,令人佩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 不二篇》漢高誘注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道德經》全書不過五千餘字,其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 《道德經》裡有十句話,讀懂了就悟透了人生
    《道德經》五千言,洋洋灑灑,信手拈來,道的真義,答案自在其中。它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長期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老子通過對世態人情的深徹洞察和深刻思索,點點滴滴積綻成了關於人性修養、處世哲學、治國之道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等的智慧之學。據聯合國統計《道德經》己翻譯成70餘種文字,傳播到120多個國家。
  • 《道德經》全篇精髓的6句話,讀懂好運自然來,知曉人生智慧
    道家講究的是道法自然,道家老祖——老子思想的集大成於《道德經》。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寶藏。《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道德經》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在《道德經》中,最精髓的有6句話,字數不多,讀懂參透,得人生智慧,養大格局,好運自然來!
  • 《道德經》全篇最精髓的6句話,讀懂好運自然來,的人生智慧
    在《道德經》中,最精髓的有6句話,字數不多,讀懂參透,得人生智慧,養大格局,好運自然來!一、道生萬物道是生養萬物的本體。「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道德經》厲害之處在於只有區區5000字,但是字字都有深奧的含義,讀懂就能受用一生,不論是在人際交往中,還是在職場生涯,多讀讀《道德經》,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自身,道路能走的更加順暢。
  • 老子《道德經》:不如意的時候,謹記「3句話」,助你反敗為勝!
    老子《道德經》:不如意的時候,謹記「3句話」,助你反敗為勝!人生,有起有落,有順境必然有逆境,有高峰必然有低谷。不論貧富貴賤,誰都有感覺失落與迷茫的時候,誰都有在思想上跌入低谷的時候。所以說,人生低谷時,最需要修心,而我們多讀幾遍《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便會馬上豁然開朗。當你感覺迷茫時,也不妨熟讀幾遍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
  •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其才華,非常人所能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兩部經典,知道的人多,而讀過的人少,讀完並能融會貫通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兩部經書就是《易經》和《道德經》,其中《道德經》為老子所寫,洋洋5000多字,蘊含無窮的人生哲理。有人說:讀過《道德經》的人,便是一場智慧修行,連「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狂人魯迅也曾經說過:不讀《道德經》就不知道中國文化,不知道宇宙的真諦!
  • 《道德經》中1句話,很多人當作笑話,其實卻是人生致勝大道
    《道德經》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充滿了智慧,隨便拿出一個字,一句話,都值得玩味,領悟,悟透了,對增加我們的智慧大有裨益。例如,關於為人處世,有一句話,非常簡潔地表明了觀點。懂得這句話的人把它牢記在心,成為一個很智慧的人,為人處世,吉祥如意,不懂的人卻認為是個笑話,人生磕磕拌拌。
  •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兩個字,讀懂了這兩個字,也就讀懂了人生
    最近在閱讀計劃中,加入了很多國學經典,比如《孫子兵法》、《道德經》等。我始終覺得書不在多,經典的幾本書反覆閱讀,讀透讀懂,就能極大地擴展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決策有所助益,小到如何進行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大到一個人應該有怎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些老祖宗流傳千年的著作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 道德經用10句話,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在這僅有的5000多字的道德經中,關於人性的探討,老子絲毫不吝嗇,雖然字數不多,卻句句都是精髓,尤其是以下這10句: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見素抱樸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 《道德經》中的10句經典名言,常讀常悟,才能參透出其中真諦
    千古名言,含有人生哲理,影響深遠。一、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六章》。輕率就會失去自己的根基,急躁就會喪失主動權。五、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出自《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委曲就會能夠保全自己,彎曲就能夠伸直,低洼的地方就會變得充滿,破舊的東西反而會生出新的東西,少反而會變得多,多反而會生出迷惑。六、金玉盈室,莫之守也。
  • 心煩意亂的時候,讀讀《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心自然會靜下來
    人生在世,很難事事順心。不論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總有心煩的時候。為生活煩惱,為子女擔憂,看不到明天的希望,不清楚人生的意義。心煩意亂的時候,不妨來看看《道德經》中的這三句話,讀過思考之後,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你能努力綻放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 《道德經》經典的5句話,講訴人生大智慧,不愧是「萬經之王」
    現在很多人不愛讀國學了,有些人被洋槍洋炮打怕了,失去了文化自信力,殊不知,外國人正在潛心研究中國的老莊哲學,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一邊是國人輕視下中國傳統文化,一邊是外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找真理,真是可惜,可悲,可嘆。今天給大家講講《道德經》中經典的5句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大道至簡,上善若書」,《道德經》15句精髓,值得一生收藏品讀
    道德經:人生以不爭為本,「無事」才為福。《道德經》被奉為哲學鼻祖,在成書之時適逢春秋亂世,其書也是站在戰爭的角度闡述的智慧,而人生如戰場,所有的智慧本源則是相通的,在《道德經》中更是藏著人生處世的精髓。比如有這樣一句: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 當你處在人生低谷時,默念《道德經》這3句話,助你擺脫困境
    老子的《道德經》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老子對這些問題的本源都想的非常通透。很多人都說《道德經》雖只有洋洋五千字,卻深奧如大海。這就是道德經的高深玄妙之處:微言大義,精真窈冥。其大無外,無所不包而精微精妙;其小無內,無所不備而妙訣妙用!
  • 新書推薦|《讀懂老子》: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現代文豪魯迅曾這樣評價《老子》一書,他說:「不讀此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老子》又稱《道德經》,分上下兩篇,1-37章為《道經》,38-81章為《德經》,是道家學派開山鼻祖老子的傳世佳作。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卻「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它建構了一套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隱士修身,蘊涵無比豐富的哲理體系。 《道德經》不僅深刻影響了東方,在世界上也是廣受歡迎。
  • 為什麼道德經是企業家必讀經典
    其中多少帝王豪傑,文臣武將,棟梁之才莫不是把道德經作為必須修學的智慧經典,人生必讀。但是因為歷史太久,傳承遺漏,個人理解,以及其他原因,人們對道德經的認識,理解,其實是不一而足。有人說他是統攬世界的百科智慧,有人說他是提倡無欲無為的心靈雞湯,有人說他是宇宙哲學,有人說他是齊家治國修身的教科書。
  • 《道德經》中的精華所在,讀懂這3種思維,你會越來越成功
    《道德經》可以說是古代的一個文化瑰寶,是老子的經典著作,其思想也影響了千年之後的中國人,被譽為是「萬經之王」。道德經之中,最為精彩的卻是3種思維,而這3種思維,當你讀完以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了一定的變化。1、挑戰自我思維老子還認為,能了解別人的稱為機智;而能夠認識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充滿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 《道德經》中的八句經典,句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老子《道德經》中洩露3條「天機」,只有11個字,卻讓人醍醐灌頂
    《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裡面包含了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在《道德經》中,老子透露出3條「天機」,雖然只有短短的11個字,讀懂的人,卻無往不利。
  • 1973年,被篡改前《道德經》重見天日,裡面到底隱藏了什麼秘密?
    出土的道德經抄寫在帛書的,距老子時代僅二百多年,被稱為帛書老子。當年根本不叫道德經,名稱就是老子,是後世封為道德經。更重要的是,老子上下兩篇,居然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其實要叫應該叫德道經才對!雖然《道德經》被篡改是一種遺憾,但是「塞翁失馬焉知禍福」,被篡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篡改的話,《道德經》未必能流傳到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