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王回南 程丹丹
疫情期間,大家在家折騰美食,個個都變著花樣吃,有些人已然變身美食家,有些人第一次走進廚房,便與菜刀來了次親密接觸,有的甚至差點割斷手指。
視覺中國供圖
71歲的王大爺家住杭州周邊,習慣用柴火灶燒飯。那天快到午飯時間了,大爺看灶臺邊的柴火不多,於是拿起斧頭準備劈柴。剛走到門口,看到了邊上放了臺切割機,心想這傢伙連鐵都能切劈柴肯定不在話下,再說用機器劈柴比自己手工要快許多,便插上電源忙活開來。
「滋滋滋」看著第一塊木頭劈成了柴火,王大爺心想,這不僅省力氣,還不會耽誤午飯,要是以前都用這機器,自己劈柴的這個活不知道可以多舒服。正想著,王大爺又拿起一塊木頭往機器裡送。
「啊!」伴隨著一聲慘叫,王大爺的兒子、老伴趕來了,原來王大爺不小心把手連著木頭一起放進了機器裡。看著鮮血直流,老伴頓時慌了,不知道怎麼辦。兒子幫著王大爺把手從機器裡取出來,一看,手指還連著,連忙送至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
急診外科朱本琦醫生接診後,發現王大爺的左手食指、中指開放性骨折,但沒完全離斷,在疫情期間,特意檢查了肺部CT,發現王大爺有陳舊性肺結核,於是為王大爺清洗包紮傷口後前往指定醫院就診。據悉,王大爺手指已經接回,正在康復。
無獨有偶。朱醫生說,疫情期間,在家被利刃所傷的患者不少,而且大多為意外,就像有天晚上接診的小夥子,竟是因為一把新刀把自己割傷了。
小周33歲,剛剛回杭上班,由於是自己一個人住,家裡也沒啥廚房用品,於是去超市採購了一波,整理完已經是半夜了。口渴的他拿起新買的刀準備切個橙子,不知是太累了還是沒看清楚,竟然在左手小拇指上劃了一刀。
醫生準備給小周手術
疼痛讓小周徹底清醒了。餐巾紙擦拭、創可貼包紮,這一串動作快速精準,可血還是往外流,創可貼止不住。小周準備去藥店買點止血藥,想著第二天再去醫院看,可誰知太晚了藥店都關門,無奈只能前往醫院。
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急診外科陳振東醫生發現小周的傷口較小,大概1cm左右,但不能彎曲,檢查後發現小指指深屈肌腱離斷,幸好就醫及時,為小周進行了屈肌腱及神經血管吻合術,現在用石膏固定,後期配合鍛鍊,影響不大。小周說:「還好當晚去藥店吃了個閉門羹,就直接來醫院了,要不然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
朱醫生提醒,小傷口也不能大意,可能會引起神經肌腱的損傷。疫情期間,大家待在家裡時間比較久,可能會學習一些新技能,但是千萬要注意安全,手被刀割傷較常發生,如傷口較表淺、沒有大量出血,只需簡單消毒後包紮,如傷勢較嚴重,出血量大、創面有麻木感,要及時包紮止血到就近醫院就診,做好防護,不要拖延,進行清創、損傷修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