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卯六 彌勒識大 分四 辰初 陳白上古佛世 二 教修唯心識定 三 中古定成得記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彌勒,梵語具雲梅怛利曳,此雲慈氏,姓也,名阿逸多,此雲無能勝,今稱慈氏,由得慈心三昧故,慈無能勝。起座頂禮白佛: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此佛以三智立名。我從彼佛,而得出家;此但出世俗之家,心重世間名聞去聲利養,名與利相因,則身為利役,好奔走於貴族,交遊乎大姓,有名利可圖,故曰好遊族姓。法華經云:『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好遊族姓家,棄捨所習誦』是也。
辰二 教修唯心識定
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爾時世尊,觀機授教,因我重世名,心馳散故,教我修唯心識定,觀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通達一切外境,無非心識之所變現,如夢如幻,無一真實。因修此定,心不馳散,而不外求,得入三摩地。此唯心識定成,自日月燈明佛起,歷劫以來,以此三昧,奉事恆沙諸佛。唯識定深,觀『人間富貴花間露,世上功名水上漚』。但修內觀,無復外求,故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辰三 中古定成得記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然燈佛乃釋迦如來,第二僧祗授記本師。出現世時,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前雖得三昧,未臻妙圓,不能稱為無上,然積行雖經多劫,入理在一剎那,如瓜熟蒂落,一剎那間,頓悟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全識全性,全性全識,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曰妙,圓滿周遍曰圓,此即由相宗之權,而入圓教之實。
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上科成定得體,此科稱體起用。此現國土,為所依處,後現如來為教化主;所現如來國土有三:淨穢有無,即對三土。或法性土,法身所依,無淨無穢,即常寂光土;次現受用土,報身所依,有淨無穢,即實報莊嚴土;三現變化土,應身所依,有淨有穢,即凡聖同居土。一一皆我識心,變化所現。既雲所現,體本自空,既曰變化,相非實有,真空不礙妙有,故現國土;妙有不礙真空,故唯變現。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我既了達如是,淨穢國土,唯是心識所現之故,識性又複流出,無量如來,我雖未成佛,已能現土現佛,成辦諸佛所應作事,廣度無量眾生。今佛知我已證無上妙圓識心三昧。故得蒙授記,候補作佛,以為賢劫第五尊佛,於當來下生,龍華三會,說法度生。
辰四 結答所證圓通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此結答圓通。我以識大,諦觀十方,一切依、正,染、淨,唯是識心之所變現,了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識心無二,一體圓明。又一解:識心具足一切法,普照一切法,法法無非識心,故曰圓明。是以能入,圓滿成就,真實之性;既入圓成實性,自可遠離,依他起性,遍計執性。
圓成實性是真體,能為諸法所依,喻如麻;依他起性,依圓成實性所起,虛妄之相,相有性無,此約依真,喻如繩;繩依麻所成故。遍計執性,於依他起性,周遍計度,分別妄執,情有理無,喻如蛇如夜間見繩妄認為蛇。。今既遠離二種情執,如佛所言,若離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一切顯現,便得無生法忍,即入圓成實性,我即以斯諦觀唯識,最為第一。
《三性唯識》云:一、遍計執性,頌曰:『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論曰:周遍計度,故名遍計;品類眾多,說為彼彼。以六、七二識,遍於一切染、淨法上,計有實我實法,名遍計所執。遍計本空,如繩上蛇。二、依他起性,頌曰:『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論曰: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皆依眾緣,而得起故。以依他眾緣,和合互起,猶如幻事,如麻上繩。三、圓成實性,頌曰:『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論曰: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遍計所執,內不執實我,外不執實法,我、法二空,所顯真如為性,故云:圓成實性,此則如麻。故攝論云:『分別性如蛇,依他性如繩,圓成性如麻。』麻上生繩猶是妄,何況繩上更生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