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一講 6

2021-02-08 開示悟入妙菩提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一講6

     2011文峰寺


🌟 1

《楞嚴》《法華》

在十方佛土,

很少有人能講得清楚,

這是佛金口玉言,連佛

都不輕易開示這樣的大法。

佛在            《法華經》講,

佛不輕易講《法華經》;

佛在            《楞嚴經》也講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所以我們今天有幸

在這裡開這樣一部大經,

        我們要珍惜。


🌟 2

你們可以把你們所認為的,

你最恭敬的祖師大德也好,

                    高僧大德也好,

你認為他們哪一部經

                    哪一個人,

講《楞嚴經》講得最好的,

        你們一定要選最好的,

        你們隨身帶過來。

師父講到哪一段,

你就對照哪一段,

你看師父講錯了沒有?

可以幫助我們增強信心。


🌟 3

所以我們想啊,在前面講的

人天聲緣藏通別這七個法,

我告訴各位呀:這七個法

都非常非常難修難證;

你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可你很難圓滿,

你    要得一個人身

你都不容易啊!

更不要說阿羅漢身,

更不要說藏教佛,

                通教佛,

                別教佛,

這些法門告訴各位:

有其名而無其實,

都是佛的方便引導。


🌟 4

為什麼講了這無量的法,

就是讓你

來跟《法華》《楞嚴》

        圓頓大法相比較,

是引導法門。

所以前面這七種法門,

在佛法裡

稱為圓人前七種方便,

你不要把方便當真。

你想想看:他那麼難,

《法華》《楞嚴》這麼容易,

一念就成就,是不是?!


🌟 5

前七種方便,

成功的比例那麼低,

        萬分之一,

        億分之一,

    無量分之一。

《法華》《楞嚴》

        是百分之百,

            千分之千,

            萬分之萬。

我們有些同修,

還帶有各個法界裡的眾生,

通常說為附體是不是啊?

            這些人來了,

            他也當下成就啊!


🌟 6

再從這個時間來看,

前者百千萬億的無量劫,

後者當下一念,

這是幫我們選擇

最佳最快的法門來成就我們。

這是我們大概地籠統地,

來比較抉擇一下

這個《楞嚴經》

它的不可思議的地位。


🌟 7

那麼我們有些同修要問:

既然是這樣,

佛為什麼不一開始

就講《法華》《楞嚴》?

為什麼要繞大彎子?

為什麼    繞大彎子的時候,

講這部經也是第一?

    那部經也是第一?

我們就要理解

佛的良苦用心!

這是由於

我們眾生的福報所決定。


🌟 8

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

一般地這片國土,

起碼幾萬年,

        幾億年沒有佛法。

你說佛一開始來講:哦,

這個泥巴也是我,

        瓦塊也是我;

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

            你也是我,

            我也是你,

        泥巴也是瓦塊,

        瓦塊也是樹木花草,

樹木花草也是風雲雨霧,

風雲雨霧也是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也是觀世音,

    觀世音也是白骨精,

    白骨精也是牛,

        誰相信啊?


🌟 9

    我在這講一個故事

    給大家聽一聽:

                    一百年前吶,

越南國家有一個新科狀元,

被派往西方去考察。

回來以後,

向國王匯報三件事。

說西方國家的水很好玩,

這個水呢在牆上,

有個什麼東西一擰,

水就譁譁的流下來了。

實際上他是不是講自來水啊?


🌟 10

可是當時越南沒有自來水的概念吶,

他沒有辦法打比方啊,

他講自來水,國王也聽不懂啊。

唉,國王一聽就煩惱了:

朕以為你是個老實人叫你考察,

怎麼學會打妄語?

水一定要從井裡往上提是不是啊?

怎麼牆上有水流下來?

他不相信。


🌟 11

又講第二件事:

說西方那個牛啊真是奇怪,

人不是騎在牛背上,

人住在        牛肚子裡,

這個腳一蹬,

那個牛跑的比我們這個牛

不知道要快多少倍。

所以國王又不高興:

人怎麼可以鑽到牛肚裡去是不是?

認為他是打誑語,

他實際上講的什麼:

就是講的汽車是不是?


🌟 12

他又跟他講第三件事:

這個西方人講話可好玩了,

看不見人對面,

拿起個什麼東西,喂喂喂,

裡面還就講起話來了。

這三件事一講完,

國王下命令:

把這個新科狀元殺頭。

大家明白了師父講法的意思嗎?

每一尊佛出世的時候,

這個地球上沒有佛法的氣氛,

都是修些歪門邪道。


🌟 13

佛如果講:

黃金白銀也是佛,

牛屎狗糞也是佛,

佛也是佛,

魔也是佛,

白骨精也是佛,誰相信?

修行人還要給嚇死了,

國王要砍他的腦袋是不是。

所以佛迫於無奈,

講了無量的方便法。


稽首恭聞驚天法,六動一時法眼明!(楞嚴經視頻+講記第1集)


更多法寶資料請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心現識變妙蓮華  頓悟菩提 公眾號


但凡有人宣

楞嚴法音盈

法界秩序

魔不得便

頂禮如來藏

無漏不思議


推薦往期精彩內容(點擊即可學習)

文字法寶《法華經》贊偈

文字法寶《法華經講記》序

文字法寶《法華大義》

文字法寶 【《心經》要解辯證】

文字法寶 【四經序】

文字法寶 【《心經》提解綱目——講師備課參考】

文字法寶 《楞嚴經》168字講記

文字法寶 《心經講記》序

【一】精彩小視頻合集1~101
【二】精彩小視頻合集102~201



相關焦點

  • 認識《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釋名《楞嚴經》原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全經共十卷。本經的經名來自《楞嚴經·卷八》記載:佛陀告訴文殊師利,這部經有五種名稱:「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 佛教經典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 (80)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文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北京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編譯  在佛教裡,所有的經典,都很重要,但是《楞嚴經》更為重要。凡是有《楞嚴經》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嚴經》沒有了,就是末法現前。
  • 佛學經典 | 《大佛頂首楞嚴經》之妙如來藏性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佛教經典。又稱《首楞嚴經》、《大佛頂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全稱《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唐般剌蜜帝譯。10卷。此經的譯者般剌蜜帝大師,中印度人,居廣州制止道場,於唐神龍元年(705)從灌頂部中誦出,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房融筆受,懷迪證義。
  • 楞嚴經常識:慧法師講楞嚴經
    【經題】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釋經】釋迦文佛於佛頂放光所宣說能含蓋一切至高無上的法門,是令眾生照見微密不生不滅的如來藏心為因地心,並令眾生完整了解菩提道的過程及效果,以令眾生得以修證菩薩道,令行菩薩道者能於一切身口意行都能究竟堅固趣向無上正覺,並貫穿一切佛理的教示
  • 佛說大佛頂首楞嚴經
    以科學的推理邏輯,從心理到物理之間,全面的解釋人性中的迷霧,痴迷,無明,顧名思義這部經典就是佛的最高智慧,是佛的頂,是能讓修行者,直接明心見性之作,餘誰不才,但也不和後世大師所苟同,有人說楞嚴經是後人偽造,但餘細細品來總覺是一部無上真經,至於細節,和情節也是見仁見智。不可多加揣度。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淺釋(1)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在這一部楞嚴經裡,所說的道理是無窮無盡的。這部經我不是依照天台宗的『五重玄義'來講的,而是根據賢首宗的『十門分別'來講。    賢首宗和天台宗是中國佛教的兩大宗派,講經的法師們有些是學天台而不明賢首,有些是學賢首宗而不了解天台,所以有時講的經典不能達到圓融無礙的程度。現在,我講這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是依照賢首宗的『十門分別'來講解。
  •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61講4-6(第61講圓滿)(分段小視頻)
    第61講-4第61講-5第61講-6文字版: 要作如是的觀照相關連結:《大佛頂首楞嚴經》全文【注音佛經】>《楞嚴經》男聲讀誦【視頻字幕】【楞嚴咒】易背誦卡(拼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全集【視頻】《楞嚴經》講記全集【文字版】
  •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62講7-9(第62講圓滿)(分段小視頻)
    《楞嚴經》特別強調,在末法時代要讀《楞嚴經》;《法華經》特別強調,在佛滅後第五個五百年要讀《法華經》。第五個五百年、末法時代,是不是就在這個時候啊?全部給我們趕上了。好好想一想,我們在這個時候像這樣大規模地弘揚《法華經》《楞嚴經》,這意味著什麼。這個法已經再三再四講過。出世因,是不是指因地心(悟後進修)吶?將來眼,不要解釋為未來眼。「將來眼」就是「出世因」,「出世因」就是「將來眼」。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第一卷—12(文字版)
    無量佛講無量經典,阿難過目成誦,入耳不忘。這種善根,連觀世音、地藏王、釋迦牟尼、阿彌陀佛都望塵莫及,可是卻成了阿難的障礙。他「多聞第一」啊!未得無漏:沒有見道,沒有成就「一心三藏」。文殊菩薩在後面偈頌裡講:「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不能折伏娑毗羅咒:境界現前的時候被境界轉了。為彼所轉,溺於淫舍:在那不乾淨的地方,被摩登伽女以邪咒所迷惑,差點毀掉戒體。如果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在塵不染,戒壞見不壞。
  • 楞嚴經釋疑:倓虛法師講楞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玄義)湛山倓虛大師述誠祥法師錄略述「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因緣從玄奘法師說起五重玄義略述「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諸菩薩萬行首楞嚴」,「諸菩薩」是人,他這個人是還沒證果的人,他是因人,他還沒成佛、還沒證果,是「諸菩薩」三個字的意思,「萬行首楞嚴」,「萬行」是因法,因地修行的法,「首楞嚴」是證了果啦,叫「首楞嚴」,「首楞嚴」這三個字是梵音,翻我們中國話叫一切事究竟堅固,「首楞嚴」一般人叫「楞嚴經」,是簡略的名詞,一共要是說具足了是二十個字,他因什麼說了這麼多的字呢?
  • 《楞嚴經》釋疑:聖嚴法師講楞嚴經
    故先答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此文橫隔在第一番破處文中,前後文意,全無接續。今為審定,當在請定願聞之後,初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克果,然後再逐答三名。初三卷半之文,即二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第一卷七處被破之後,文雲:『惟願世尊,大悲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
  •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49講 1-3(分段小視頻)
    佛講:「你七天之內,必為烈火燒死,下無間地獄」!他害怕了,就開了許多戰船到海上,為什麼?他認為水可以滅火啊!果然七日之內,大海內升起熊熊大火,葬身烈火地獄!他能逃得了?海中是不是起火啊?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據歷史記載,在江西九江的鄱陽湖上,有好幾次大火熊熊而起。九江人應該都知道吧?都認為那是龍王在下面示現神通,這是個傳說。
  • 大願法師:往生竅訣,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學記》
    > 淨土祖庭‖慈愍慧日   「大佛頂首楞嚴王真言
  • 《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解(七)
    (詮:以下關於道場與楞嚴咒部分的開示,佛以種種世間譬喻之詞宣明甚深密義,此處借圓滿修成真言密法的阿闍黎成觀法師在其《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中的詳細注釋。) 1﹒淨地、結壇「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雪山」為橫亙於印度西北之山脈,有以喜馬拉雅山為雪山者,亦有以蔥嶺西南的興都庫什山脈主雪山者。
  • 《大佛頂首楞嚴經》第十三部 【道場加行 四種清淨明誨●五會楞嚴神咒●神咒功德利益●發願護持】 5-8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法匯《大佛頂首楞嚴經義貫》【「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此題目乃是一般顯教中的通稱,實則在梵文原本的咒中,一開始即提出此咒之名為(「statāgatha,如來」)(「usnisá,烏瑟膩沙,頂髻」)(「sitāta,悉怛他,白」)(「patram,般怛囉,蓋」) (「aparajitam,阿帕囉吉他,無有能及,無上」) (「pratyungira,波囉提甕吉囉,甚能調伏」)「dharani,陀羅尼,總持」。
  •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注音版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大興善寺三藏沙門大廣不空 奉詔譯稽首光明大佛頂 如來萬行首楞嚴開無相門圓寂宗 字字觀照金剛定瑜伽妙旨傳心印 摩訶衍行總持王說此秘密悉怛多>大佛頂首楞嚴神咒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祗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 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
  • 佛法楞嚴|《楞嚴經》介紹
    編者按:此楞嚴經內容,為釋果來師父之開示,在此發出和有緣同修共同學習。釋果來師父持戒精嚴、解行並進,是一位值得親近的善知識。《楞嚴經》被尊為經中之王,亦被稱為諸佛心印。世尊四十五年曲折開遮、橫說豎說,無非提此最上乘法印,普印一切眾生心地。《楞嚴經》無法不備,無法不攝。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2)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2)  無間獄是經無量劫,萬死萬生,日以繼夜沒有間斷。好淫的人,死後墮地獄,男的見銅柱是美女,女的見銅柱是美男,即趨往抱柱。柱即變成猛火,燃燒其身。淫屬火故叫淫火。好淫的人墮無間獄,到處都被火燒,豈不可怕!  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第九卷—8(文字版)
    摧毀經像:看到佛像經書就燒,說這些東西沒有用。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對著佛像講,這是一塊鐵,這是一塊銅,這是一塊土,這是泥巴佛;「經」呢,是幾片樹葉子,哪是什麼經啊?氎(dié)華:以前把經文寫在高級的絲綿、布匹上面,他說這是塊布。他是公開地謗佛謗法。禪宗的呵祖罵佛是在調整心態的時候,把一切有形有相放下。他這裡是誤導眾生,罪惡滔天,必下無間地獄。
  • 開悟的楞嚴-----《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大師)(D307)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圓瑛大師著       卯六  彌勒識大  分四    辰初  陳白上古佛世    二  教修唯心識定    三  中古定成得記    四  結答所證圓通    今初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