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講-1
第49講-2
第49講-3
文字版: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幹為洲潬。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交妄發生,遞相為種,以是因緣,世界相續。
火騰水降,交發立堅,溼為巨海,幹為洲潬:
這裡進一步幫助我們分析液體的海和固體的陸地是怎麼形成的。從究竟義講,我們知道,都是心的性具功德隨緣顯現。佛為了開導眾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是火與水這二性的交互作用。以上不是講了嘛?我們心裡的性具功德既可以突變大海高山,也可以漸變,用相互之間的和合、分離的那種因緣、相互之間的作用影響來顯現。所以
「火騰水降」,火性跟水性都是我們的性具功德。
一定要注意——這是佛恆順眾生的心態。因為火往上升,水往下降。那比如中國人站在北半球,看到火往上升,水往下降;巴西人站在南半球,他看到的是不是應該與中國人相反的?所以在這裡來講,火和水,火是熱性,水是涼性,實際上就是一種交互作用,對待之性,明白嗎?
你如果要刻意說這是上下的話又錯了,這是佛沒有辦法的辦法,恆順世間人而講「火往上升,水往下降」,是不是啊?這是我們自性中的本來功德,佛不這樣講就沒有辦法開口,大家明白嗎?因為出世間的法沒有辦法用世間的語言來表達,這都是強詞奪理。學經不能依文解字,要用智慧來觀照,也可以把這個講成「水火共生」之義。
交發立堅:交發,究竟法理解為這兩種因緣對待的時候,而引發出器世間的這種物質。堅,這是指海水和陸地,包含固體,也包含液體;立,這裡解釋為「成就」,也可以解釋為「顯現出」。你不能理解成因緣和合而產生,那是講小乘法,好像把麵粉和米粉和起來製成了餅乾,不是這樣理解。這個「交發立堅」,如果打官腔的話,就是水火相濟、因緣和合,而成為器世間。
溼為巨海,幹為洲潬:這兩者因緣和合,如果相互都是半斤對八兩,它們和合不能形成大海或者高山,那你還是火性,我還是水性。那麼它在對待的過程中,有時候是火性勝於水性;有時候是水性勝於火性;有時候是兩者平衡,沒有一定。如果這個火性勝於水性,那就是「幹」。
幹為洲潬,「洲」是大塊的國土,我們這裡是五大洲中的亞洲;「潬」呢,就是海中間的一塊陸地,比如臺灣島啊、海南島啊,叫「潬」。這「幹」是火性勝於水性;水性勝於火性叫「溼」,溼為大海——巨海、長江、小河,是不是也等於是「溼」啊?「溼」遍於天下。那麼水火交互,在大地上是這樣,在太虛空那就是星星月亮。這是講我們看到的虛空萬相的來歷。
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以什麼義故呢?就是水性和火性,是「性」的交互作用,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即「以是義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有的人聽了就不相信,怎麼水裡還會起火呢?因為水裡起火百年不遇。有些人幾十年的生命,他哪能遇得到?所以別人說了他不相信。這些人很古怪,凡是自己沒有看到的,他一概都不相信。講到這個現相,有一則公案要提出來。佛在世的時候琉璃大王誅戮釋氏家族,到最後還要去殺佛,但是被佛的莊嚴相所震撼,不敢動手,跪下來了。佛講:「你七天之內,必為烈火燒死,下無間地獄」!他害怕了,就開了許多戰船到海上,為什麼?他認為水可以滅火啊!果然七日之內,大海內升起熊熊大火,葬身烈火地獄!他能逃得了?海中是不是起火啊?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據歷史記載,在江西九江的鄱陽湖上,有好幾次大火熊熊而起。九江人應該都知道吧?都認為那是龍王在下面示現神通,這是個傳說。
第三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乾柴幹煤加一點水,火力強還是弱了?(強了)。那是不是水裡就有火性啊?(是)。所以「大海中火光常起」,因為它是水火交互而成,它僅僅是這個時候火性佔上風,它火性(乾性)有沒有消失啊?沒有啊!在特定的情況之下,水中起火,實際上是什麼道理啊?這是我們的真心本來面目隨緣顯現,幫助我們開智慧!
彼洲潬中,江河常註:這個我們都知道——文峰寺前面的大運河是不是「江河常注」啊?再往東去一百公裡是不是長江啊?長江入口是不是就是大海呀?就在這裡的地面往下挖,是不是就有水啊?人身看上去是固體,可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這是不是也是「彼洲潬中,江河常注」啊?萬法都是這樣。包括這個不鏽鋼茶杯,裡面有沒有水呀?都有呀!水火相濟,形成這個固體物,是不是?它是不是也是火勝水弱,所以形成這個鐵塊啊?(眾答是)。
那麼我們喝的自來水是屬於水勝火劣而形成。它是不是同時也是火?冷水是不是火啊?冰塊是不是火啊?往往冰塊裡頭的火比熱火還厲害,是不是啊?喝了以後它給你強刺激。
水勢劣火,結為高山。是故山石,擊則成焰,融則成水:
前面講這個水火交互,它帶有一種平和的對待。而這裡就是水勢劣火,它是一種激烈的對待。這就反映出同樣的兩種物體,它這個心態是不是不斷變化的?(是)。有時比較平和,有時比較剛強……用世間法來講,它還涉及到量變引起質變的問題。這裡水火等於是有點帶情緒的對待了。前面的水火交互帶有一種平和的合作和交往。那麼帶有烈性的對待就不是普通的泥巴,火特別剛強的,就變成高山巖石,是不是很硬啊?我們在對待自然界的時候,是泥巴好對待還是這個石頭好對待呢?(泥巴好對待)。
所以教化眾生呢,我們一般地專門去多度「泥巴」。有的剛強的眾生真是比花崗巖還厲害呀!佛都度不了!就是這樣。所以「水勢劣火」即是水勢劣於火,也就是火強盛,所以結為高山。一般脾氣暴躁的人比較貢高我慢,恨不能比天還大!慢山,傲慢如山!你看那個走起路來昂首挺胸的人,我勸大家,你趕快躲開他,咱惹不起。這些人度不了的,他眼睛是長在頭頂上的。但也有例外的,有些人專門低頭探腦的,那種人也不好度。他那個心裡鬼點子很多,他總是在算計人。這兩種人,說是大家不要度,實際上是叫大家發心度,懂不懂啊?多用點智慧,他是不是也是我們自己吶?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氣。修行人呢,一定要學會逆來順受,橫來正對,就不會冒火星。做一個好的老師就要懂得欺軟怕硬。你軟,老子就欺你,你給我老老實實的,不然的話老子左右開弓。對於那些硬的人來講,因為我想度你呀,好吧,你當爺,我就當孫子。諸佛菩薩可以示現各種相度化眾生,但心裡要有分寸,不然到時要互相傷害。好,這是講「擊則成焰」。
融則成水,那礦石熔化了以後是不是巖漿啊?如果我們相互之間和氣的話,是不是融成一體了?有情法跟無情法是不是相對應的?所
以無情的法界是這樣在生住異滅,有情的法界也是這樣在生住異滅。
土勢劣水,抽為草木,是故林藪遇燒成土,因絞成水:
這就涉及到樹木花草怎麼來的,土性跟水性交互作用、互相對立。對立呢,也互相地惹一惹,看看咱們誰厲害。它是帶有這種心態來對待。如果土性佔下風、水性佔上風,那就「抽為草木」,也就是它會顯現出樹木華草之相。「是故林藪」,「林」就是樹木,「藪」就是華草。
「遇燒成土」,燒了以後是不是灰啊?是不是「土」啊?就證明它原來帶有土性的這種成分。「因絞成水」,樹木華草如果把它擠壓絞起來,是不是有水呀?那麼「成土」呢,如果用倫理學來講,表它不忘父親的那種恩德;「成水」呢,是表它不忘母親的那種恩德。
有些人講:「明明這個樹木華草是泥巴裡長出來的嘛,明明我們周圍那些生長的樹木華草都是許多種子種下去的嘛」!那麼我再問他:「那華草的種子是怎麼來的」?所以我告訴大家,水性、土性交互作用成為樹木華草,這是真理!至於怎麼樣變現,既可以從泥巴裡長出來,也可以先變現出一個種子,再下到泥巴裡去。我們的心可以隨緣變現,樹木華草當下是不是都是我們一個念吶?水是不是我們一個念吶?土是不是我們一個念吶?認真觀照。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
這裡的「交妄發生」是總說。地水火風有各種各樣的因緣相聚,都叫「交妄發生」。特別不要忘記了,在講到「交妄發生」這個過程的時候,要提醒大家「我們的心」這種妙用!回顧一下佛在前面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樹木華草、泥巴瓦塊都是有情,僅僅是因為我們現在煩惱習氣重,你沒有辦法跟泥巴瓦塊溝通而已,各有各的同分妄見。正是因為有這種障礙,所以才交妄發生出十法界萬法——樹還有大中小;還有直彎曲、帶刺、光滑;還有紅黃黑白。其中任何一種因緣和合來發生以後,就會出現其它的一種現相。
比如現在蘋果樹和梨樹還可以互相嫁接。嫁接的那個果子既有蘋果味,還有梨子味,叫「蘋果梨」,你們吃過沒有啊?這雖然是人工在搞嫁接,是不是也是我們的心在變?(是)。這個世界上無奇不有,無奇不有!去年在江陰,我第一次看到一個試管嬰兒,過去是聽說,那次是親眼見了,跟我們正常人一模一樣。
這個「交妄發生」,不是局限於在自然界裡,它有沒有離開我們的念啊?(沒有)。人是萬物之靈,好事壞事都從這裡引起。在六道中,在十法界中,這是一個最敏感的法界。它可以上管天,下管地。你看我們還在供佛、供菩薩、供天、供鬼、供神,是不是啊?而且還供那些畜生。鬼道眾生、天上的人,如果我們念經、念佛功德回向給他們,他們也能得到福報,就這麼不可思議!所以佛講人身難得,沒有講天身難得,也沒有講鬼身難得,就是人身難得,我們要珍惜啊!有的人講我們人生壽命這麼短,而壽命這麼短正是我們最大的福報!如果說有幾萬歲的壽命,那是定業啊!你修到猴年馬月啊?在修行人來講,一歲修行不為早,怎麼不為早啊?誰知道他能不能活到兩歲呀;八十歲修行不為老,怎麼不為老啊?因為他知道沒有幾天了。沒有幾天了,他這個心力是不是特別大呀?你就不知他的力量有多大!誰都不能肯定明天眼睛能不能睜開。
遞相為種:前面「交妄發生」是講因,這裡「遞相為種」是講果,
「遞」是講帶有這個次序性。這種次序既有橫向的次序,什麼因緣和合而現出什麼樣的法相,當下現前,即因即果,我們現在造了什麼因,果就已經形成,叫橫向;又有縱向,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是來世果,而形成十法界的萬法,沒有哪一法不是因緣和合而現。如果用佛法裡兩句話來講,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前面的「交妄發生」是其理,後面的「遞相為種」是其事。修行人要把持住自己啊!命自我立,成佛、成菩薩、做人、做鬼就靠我們怎樣起心動念,要好自為之。
以是因緣,世界相續:這個「因緣」講到根本,就是無明與空昧在交互作用。講得細一點,就是地水火風萬法相互之間的因緣和合。「交妄發生」就是這種因緣。虛空、山河大地、樹木華草、天人鬼畜,這樣一個世界相續,說盡了十法界的萬法萬相。這就是從根本上和全局上來開示宇宙人生真理。千古以來無量的偉人、聖人、英雄豪傑、帝王將相、各大宗派、流派、哲學家、思想家……所孜孜不倦探求的宇宙真理就是這個東西。但是他們誰也講不清,只有過來人,也就是佛把這個道理合盤託出。這一百六十八個字,加上前面的序文和這裡的後續,總地來講,篇幅是不是太短太短了?有慧根的人從這段經文,你即能當下成就!
後面講這個世界成因已經是比較細了,下面佛還要細上加細。前面講到無情的萬法,下面還講有情萬法是怎麼樣形成的。佛在《楞嚴經》講十二類眾生,其中的山河大地實際上就是講無想眾生如何形成,
在此歸納為世界這一類,其它十一類眾生屬於有情眾生。
相關連結:
《大佛頂首楞嚴經》全文【注音佛經】
《楞嚴經》男聲讀誦【視頻字幕】
【楞嚴咒】易背誦卡(拼音版)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全集【視頻】
《楞嚴經》講記全集【文字版】
《楞嚴經》168字 專題開示 【視頻+文字】
過五關 度六將 證菩提(第五次修訂版)—印廣門清法師主講
如是我聞真實義(第五次修訂版)——印廣門清法師主講
《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分段視頻+最新文字版)【合集】
《如是我聞真實義》(分段視頻+最新文字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