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可觀測宇宙中 人類可能是唯一的生命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

長期以來,人類一直渴望在宇宙中找到地外生命的痕跡,但一項於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研究,給持有此類想法的人潑了一盆冷水。

基於「自然發生」學說以及其中的「RNA世界」假說,研究人員認為在可觀測宇宙中,形成功能性RNA鏈(至少包含40~60個核糖核苷酸殘基)的可能性極低,而這一長度是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的必要條件。

當然,在可觀測範圍之外正加速膨脹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只是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它們。

生命的自然發生

目前普遍被科學家接受的猜想是,地球上各個角落活動的複雜生命都起源於非生命物質,而這些非生命物質隨機組合,形成了構建生命的基本結構,這一過程也被稱為「自然發生」學說(abiogenesis)。不過一直以來,科學家還缺乏相關的研究依據,來支持這個觀點。

最近,東京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戶谷友則(Tomonori Totani)進行了一項創新性研究,試圖弄清楚生命由這些無機物自發形成的可能性。在這項研究中,戶谷友則建立模型,檢測了宇宙中是否有足夠的恆星系統中,存在允許生命自然發生的宜居行星。

這一研究於今年2月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研究結果顯示,在可觀測的宇宙中,我們發現其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非常低。

「我希望能至少發現一條自然發生學說的現實路徑,以便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一學說,」戶谷友則說,「一些人認為自然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因此生命的起源難以從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但我作為一名科學家,一直夢想能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存在於地球上。」

圖片來源:Pixabay

「RNA世界」

戶谷友則的研究主要關注自然發生學說中的基本假設:生命起源於一個RNA世界。

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沃特·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提出了「RNA世界」假說。這一假說認為,在蛋白質、雙鏈的DNA分子(脫氧核糖核苷酸)出現之前,地球上主要存在著與DNA結構相似的RNA分子(核糖核苷酸)。構成核糖核苷酸中的核糖比脫氧核糖多一個氧原子,這也導致RNA分子較DNA分子更不穩定。

但在早期地球上,RNA是第一個能複製和儲存信息的分子,還具有啟動和催化化學反應的功能。這也是地球上的生命物質具有的兩項基本特徵。

相比於現在以DNA和蛋白質為化學基礎的生命,RNA世界是一個更原始的分子世界,而在細胞中具有催化功能的RNA酶,特別是RNA在核糖體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也極大地支持了「RNA世界」假說。

儘管較為原始,但RNA是由許多單體化合物連接形成的一種多聚物。具體而言,RNA只能由一種被稱為核苷酸的含氮鹼基分子構成。一些研究人員表示,為了讓RNA具有基本的自我複製功能,它至少需要含有40~60個核苷酸。

所以,這些由至少40~60個核苷酸組成的RNA分子,是如何自發形成的呢?雖然一些實驗已經顯示,在適當的條件下,經過足夠長的時間,核苷酸能自發組合形成RNA分子,但是,隨著RNA鏈的長度增加,其豐度會迅速降低。在這些實驗中,長度超過10個核苷酸殘基的RNA分子從未出現。

「實驗證實,RNA聚合物可以依靠一個基本的隨機過程形成,」戶谷友則說,「一些實驗聲稱,能形成含有超過50個核苷酸單體的RNA鏈,但這些實驗並不能被重複出來。其中一個問題是,一些聚合物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長鏈的RNA聚合物。」

戶谷友則的模型利用了最保守的RNA聚合方法,即每個核苷酸單體隨機地一個接一個連接,組成一條RNA長鏈。

一些科學家認為,由核苷酸單體形成的聚合物之間也能相互連接,這能加速RNA長鏈的形成。但戶谷友則表示這個過程「具有很大的投機性和假設性」。

圖片來源:Pixabay

可觀測宇宙之外

科學家認為在地球形成5~10億年後,生命開始在地球上出現。考慮到可觀測宇宙中存在10^22顆恆星,生命似乎有很大的機率在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出現,但考慮到鄰近的恆星系統中宜居行星的數量,戶谷友則通過數據計算發現,隨機形成包含超過40個核苷酸的RNA鏈的概率很低。在可觀測宇宙中,在地球出現生命的時間範圍內,有機會讓生命「自然發生」的宜居行星數量實在是太少了。

「但整個宇宙遠遠大於我們目前能觀測的範圍,」戶谷友則表示,「宇宙正處於加速膨脹時期,其通過膨脹佔據的廣闊區域遠超過我們能直接監測到的範圍。如果在模型中考慮這些更大範圍的宇宙空間時(恆星周圍存在的宜居行星),生命自然發生的機率將會大幅增加。」

大約在138億年前,宇宙誕生於大爆炸。此後,宇宙一直在快速膨脹。如果將宇宙比作一隻烤箱中的麵包,我們能觀測到的宇宙就像被困在麵團中一個氣泡。這個氣泡的邊緣到地球的距離,就是自大爆炸以來光傳播的最遠距離,也就是可觀察宇宙的大小。

可觀察宇宙的體積,可能不到通過膨脹形成的整個宇宙體積的10^78分之一。因此,並沒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能在如此小的宇宙區域內,會出現不止一次「自然發生」過程。

隨著宇宙不斷膨脹,我們可觀測的宇宙範圍會不斷增大,而在此之外的宇宙區域也會更加遠離我們。據估計,整個宇宙可能含有超過10^100顆恆星。

當戶谷友則考慮這些可觀測範圍之外的大量恆星時,他發現生命的出現不再是不可能的,而是非常有可能的。在我們所處的整個宇宙中,生命可能會出現在無數的行星上。這一發現也支持了「RNA世界」假說,儘管這也意味著我們幾乎不可能在宇宙中找到新的生命。

如果生命首先從RNA分子開始演化,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則是由極為罕見的長鏈RNA聚合物產生的,」戶谷友則說,「地球很可能是可觀測宇宙中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我預測未來對地外生命的觀察或探索,將不會取得結果。」

如果偶然在宇宙中相鄰的行星上發現了生命,戶谷友則相信這顆行星上的生命和地球上的生命擁有相同的起源方式。當然,生命物質有可能搭乘彗星和小行星,穿過行星際或星際空間達到宇宙的某個區域,進而導致了生命在那裡的演化。

雖然戶谷友則的研究工作還無法回答這個最基本的科學問題,但它可能指導對生命起源的後續研究。我們是否仍然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命還未可知。但是如果戶谷友則的研究告訴了我們了什麼結論的話,那就是:我們不應該相信在可觀測宇宙中,會存在其他生命。

相關焦點

  • 宇宙中可能存在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嗎?科學家:生命有無限可能
    地球上目前已知有870萬多個物種,生命總能給我們帶來奇蹟,我們常見的生物主要分為三大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最小的當然就是微生物。一般單細胞生物直徑大約是在10-100微米左右,細菌類0.5-5微米左右,如果病毒算上一種特殊生物的話,它們的尺寸會更小一些,可能在50-100納米左右,比人類小近一億倍。
  •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人類暫時還未發現外星人的蹤跡、它們存在的證明(野史、軼聞除外),但是大多數人還是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並不是唯一的文明,我們並不孤獨。從《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到《毒液》再到《明日邊緣》,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中出現了「外星人」這個元素,外星人它們的長相也可謂是千差萬別、千奇百怪。但是在物理學中有一個理論卻說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這個理論就是費米悖論。
  • 人類到底從哪裡來的?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
    你真的了解我們人類存在的意義嗎?千百年來,當人們每每仰望星空,總是會發出類似的感想。我們到底從哪裡來的?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嗎?就是說人類或者地球在宇宙中,不存在任何特殊地位或重要性,那既然我們的地球這麼普通,那麼宇宙中應該還會有很多像地球一樣的星球存在。
  • 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科學家:宇宙一直在膨脹,它沒有中心
    當我們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了一個疑問,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答案和地球有關,地球的位置恰好處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區域,從地球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地帶的距離是465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自然就是930億光年。還有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宇宙一直在膨脹。
  • 如果人類是宇宙唯一智慧文明,我們是繼續探索宇宙還是保持現狀?
    那麼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類地行星多嗎?答案是多到無法統計,就拿直徑約15萬光年的銀河系來說,有著數千億顆恆星,類地行星的數量可能多達百億以上。即使很小的概率誕生像地球這樣的生態星球,那麼銀河系跟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數量應該也是非常多的。而銀河系只是人類可觀測宇宙的一粒塵埃,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大約有數萬億個。
  • 人類文明是宇宙孤獨唯一嗎,這個概率有多大?
    即便那些被直接觀測到的行星,也幾乎就是一兩個像素大小,根本無法知道上面有什麼。所以,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人類有能力妄下定論認為地球是宇宙唯一文明嗎?宇宙星系達10萬億之多,人類的目光還只在自己家門口。而宇宙星系是各向同性的,在任何方位的宇宙深處,都有同樣多的星系。這樣宇宙星系就至少有數千億個,這還僅僅是人類已經看到的星係數量測算,實際上人類目前的觀測手段,很可能還有許多星系並沒有看到,因此一些科學家估計,宇宙星係數量有萬億乃至10萬億之多。
  • 我們常說可觀測宇宙這個概念,那麼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嗎?
    從古代藉助肉眼觀察星空,到近代發明望遠鏡看到更遠處的天體,再到通過光譜紅移知道了宇宙膨脹的事實,最終我們得出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從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可觀測」這個詞是以人類的視角出發的,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接收不到信息的地方,則不在可觀測的範圍之內。而我們人類的觀點,基本上都是以地球為承載中心展開的,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自然而然的是地球無疑。
  • 宇宙外面有什麼?可觀測宇宙有多大?
    可觀察宇宙是以觀察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小到觀察者可以觀察到這個範圍內的物體,也就是說,物體發出的光有足夠的時間到達觀察者。截至2013年,對宇宙年齡最準確的估計是137.98±0.37億年。然而,由於宇宙的膨脹,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不是固定的138億光年。人類目前觀察到的古代天體距離它們原來的位置很遠。
  • 宇宙那麼大,為什麼科學家們沒有找到有生命的星球吶?
    關於宇宙的演化、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科學家們提出過很多猜想,目前主流科學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經過漫長時間的超光速碰撞,現在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據科學家估計,不可觀測宇宙直徑範圍現在至少達到23萬億光年,而一光年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天文數字了。由此可以看出來宇宙是真的很大,大到難以想像。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太陽系內的一顆普通恆星,整個太陽系的大小如果把奧爾特雲當作是邊界的話,那麼直徑在2-3光年。而太陽僅僅是銀河系兩千多億顆恆星之一,而銀河系又是宇宙中2萬億個星系之一,這個數據是難以想像的。
  • 地球為什麼剛好位於可觀測宇宙的正中心?
    地球位於可觀測宇宙正中心這件事,其實非常複雜,涉及到我們人類是如何觀測宇宙的。地球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實隨著人類的觀測手段提升而不斷發生變化。在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希臘先賢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地球轉動。
  • 可觀測宇宙到底指什麼?真正的宇宙有多大?
    大部分科學家都不喜歡那些飄渺無限的東西,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宇宙誕生於138.2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隨著漫長時間的演化,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已經達到了930億光年,從這個理論可以找出時間和空間的起點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逐漸地把自己的目光從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放到了宇宙中。人類對宇宙充滿了好奇與探索,可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之後,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是不是無限的,這似乎是個不解之謎。但我們是可以根據目前對於宇宙的發現來分析一下宇宙有多大。
  • 科學家:人類是一系列進化的奇蹟,其他星球極不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在可觀測的宇宙裡,僅銀河系就有4000億個類似太陽的恆星。而這些和太陽類似的恆星有多少類似地球的行星,有多少處在宜居帶並且具有生命所需的必備條件,科學界沒有定論但肯定存在不少。從概率上講,人類在宇宙中應該不是孤獨的,但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偵測不到智慧生命的信號?
  • 人類探索宇宙是為了尋找地外生物?科學家的解釋讓人失望
    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進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古人通過觀測各種天象和進行佔卜來了解宇宙天文,現代人更是通過諸如宇宙飛船和天文望遠鏡來深入了解宇宙的奧秘。千百年來,通過人類的不懈努力,儘管人類還沒完全解開宇宙世界的秘密,但是人類在這方面的成就碩果纍纍。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有沒有可能衝出宇宙,宇宙之外未知的世界是否...
    說到對宇宙的第一印象,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都會想到一個字——大。可如果進一步追問: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可能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形容。 事實上,以人類貧瘠的想像力確實很難理解、也很難想像宇宙的「大」,就像沒親眼看過大海的人永遠想像不到大海多麼遼闊一樣,更何況在宇宙面前人類根本渺小如塵埃。
  • 為什麼宇宙會在138億年前出現?科學家猜測,可能是人類創造了它
    在探索宇宙奧秘的過程中,科學家發現,宇宙的存在太不可思議了,它誕生於138億年前,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個非常穩定神秘的空間。宇宙的一切太有規範了,太有規律了,完全不像是一個自然誕生的空間。對宇宙認知的越來越多,科學家越會感到,宇宙就像是一個非常精密的龐大儀器,裡面的一切規則,規律等都不是亂來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有序在運行著。
  • 你知道宇宙觀測對人類文化發展的作用嗎?
    你知道宇宙觀測對人類文化發展的作用嗎?一直以來,宇宙探測對人類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現代人類的遠祖觀察著天空並設法解釋他們所看到的神秘物體。我們從早期人類的行為中得到的教訓對太空時代的人們有什麼作用嗎?推測了與外星文明接觸的結果,特別是那些比21世紀的地球更高級的文明。接個「電話」或打開來自外星遺棄的太空探測儀,現在的克魯馬努人後商是否有「走尼安德特人的道路」的危險?宇宙生命的探尋充滿趣味的境況和結果,有些會對人類非益,而有些則一定要小心警惕。史前洞穴繪畫(有些達3萬年之久)展示了一份永久的遺囑。
  • 外星生命有希望找到嗎?蓋亞假說:人類有可能是宇宙最後一個文明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們才明白:地球是如此的渺小,站在宇宙的角度,不管是銀河系,太陽系還是地球,都只能算是一粒塵埃。當我們認知到了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之後,一個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出現了:地球是宇宙唯一的生命星球嗎?外星生命是否存在?
  •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那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目前地球是唯一發現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地球上存在850萬種生物,其中包含150萬種動物,在這150萬種動物中又誕生出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人類,人類這種生物既偉大又渺小。人類的偉大在於創造出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讓地球不僅成為目前宇宙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且還是唯一存在高等文明的星球, 這是人類非常自豪的事情,因為人類在宇宙中創造了一項偉大的事業,那就是讓宇宙誕生出高等文明,人類創造的文明就像漆黑房間中的螢火蟲一樣,不至於讓整個宇宙黯淡無光,所以說人類很偉大。
  • 可觀測宇宙直徑940億光年,它獨佔100億光年,是目前宇宙最大結構
    在天文學上,人們使用的距離單位叫做光年,也就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在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根據計算,這個距離大約是9.46萬億公裡。 這個距離對於人類來說已經非常誇張了,但是放在宇宙範圍內,卻顯得如此微小。即使是最近的比鄰星,距離我們也有4.24光年,也就是40萬億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