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鋳造鍍金
平安時代 12世紀
規格:總高(頭頂)21.0 cm 像高20.3 cm
奈良國立博物館收藏
這是五大明王之一的大威德明王,六臂六足,主臂雙手胸前結根本印(雙手內相挾作拳,兩中指豎立,指端相合,槊形即表示為根本印,亦將此印命為棒印。)另有二隻左手分別持三叉戟和輪索,二隻右手分別持劍和如意棒,四件持物現已失。坐騎水牛和大威德明王軀體分體鑄造製作。雙目圓睜,上臂揮動有力,軀體健碩,整體威武雄壯,能斷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毒龍。
大威德明王(梵名Yamantaka),音譯為閻曼德迦,意為摧殺閻魔者,故別號降閻摩尊;密號為威德金剛。又稱作大威德尊,能斷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毒龍。六足尊。為五大明王或八大明王之一,鎮守西方。若擬配五佛,則為無量壽佛的教令輪身,亦可視為文殊菩薩的化現。在唐密中以大威德明王為本尊的修法,通常都用於戰爭時祈求勝利,及調伏惡人等。
大威德,梵名 yama^ntaka,音譯閻曼德迦,有大威德力,又作降閻摩尊、六足尊。能斷除一切魔障,摧伏一切毒龍,乃五大明王之一,鎮守西方。其異像極多,於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像,全身青黑色,呈忿怒形,六面六臂六足,坐於瑟瑟座上,背負火焰,手持戟、弓、索、劍、箭、棒等武器。此外,騎乘水牛之像亦頗多。
以此尊為主尊之修法稱為大威德法。在西藏密教中,大威德金剛則是無上密最高的本尊之一,在現圖曼荼羅中,此尊位於胎藏界持明院,般若菩薩的左側。與此尊相關的修法很多,其主要的作用大都是降伏、除魔與對治閻羅死魔等,是無上瑜伽部中,即身成就的主尊。在唐密中以大威德明王為本尊的修法,為數亦不少。通常都用於戰爭時祈求勝利,及調伏惡人等。
一、六面六臂六足:表六根六識六境,為淨十八界妄深之義,表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二、右第一手持劍:劍表智,是降伏義。
三、右第二手持如意寶棒,左手三叉戟:如意寶棒及戟是摧破義之尤勝者,慧之義也。又有謂右持金剛杵者,亦摧破義。三叉戟為紅竹石製作,寓意消除一切邪魔。因此佛教中紅竹石有闢邪的功效。
四、左第二手持輪,二手結根本印:輪、印皆表示摧破之義。根本印表十界平等毘盧遮那之萬德,其合二中是表法身不二之果海,乃摧破罪障而增長福德也。
五、身青黑:青色為菩薩心之色,表隨緣大悲,方便萬德具足。空含萬象,故虛空為青色,此色攝四色。
六、以髑髏為瓔珞:髑髏視直見為瓔珞,是拔無明株之義,西方阿彌陀佛以方便智斷無明,此即是大威德之智,表以大威德之無漏法性之智劍,打斷無明之怨敵,故以死骸為瓔珞。又雲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之義。
七、虎皮為裙:表威猛如虎,能去煩惱之蛇,是生死即涅盤之義。
八、住大智火聚中:表其焰燃焚燒諸眾生之業煩惱。
九、六葉蓮花上有水牛:表此尊具權實二智,能於生死大海之水陸得自在,猶如水牛之於水陸得自在,六葉六道眾生,表皈本德之自性功德。
轉自:慧日佛藝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