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外...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為推進我國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近日成立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2020年6月20日上午,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召開。本次大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由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承辦。在1萬餘位外語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

在會議開幕式環節,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姜鋒書記致歡迎辭,姜書記向參加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的全體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指出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自成立以來,努力推進外語學科的發展,在建設一流外語學科,提升外語學科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成立,是拓展外語學科研究外延,豐富外語學科研究內涵的重要舉措。上海外國語大學將與各界一起,共同推進我國語言學跨學科研究,把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建設成為國內外語言學跨學科研究的重要平臺。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秘書長、上海外國語大學李維屏教授宣讀委員會特聘顧問、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專家委員、秘書長、副秘書長名單。上海外國語大學姜鋒書記、上海外國語大學戴煒棟教授、李維屏教授和胡開寶教授共同為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揭牌。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副秘書長、上海外國語大學王雪梅教授主持本次會議。

在大會發言環節,上海外國語大學戴煒棟教授、北京大學胡壯麟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王初明教授、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華南農業大學黃國文教授、浙江大學何蓮珍教授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王文斌教授作了大會發言,為我國語言學跨學科研究的發展獻計獻策。

戴煒棟教授指出,在國家「雙一流」建設和「新文科」發展的背景下,跨學科研究是當代科學發展的趨勢,亦是語言學發展的必然所向。隨著認知科學、腦科學、神經科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的發展,語言學的研究領域將日益拓展。胡壯麟教授表示十分擁護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成立,認為我國外語學科的發展需要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統一思想,求得共識,發揚中國特色,讓外語教育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貫徹「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王初明教授認為,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成立將有助於匯聚國內語言學高層次人才和學者,針對我國的重大語言問題,開展跨學科合作研究,產出標誌性和高顯示度成果;有助於促進我國的語言學研究在大數據和網際網路利用、人工智慧開發等方面回應國家發展戰略的需求。李宇明教授從語言學與「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的角度提出語言數據作為最為重要的數據,應納入「新基建」和數字經濟視野,與「物理空間」-「人類社會」-「信息空間」所構成的三元空間融通,走語言學的「新文科」學科發展之路。文秋芳教授認為,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成立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戰略性,既可以探索語言學學科發展之路,又可以培養「語言學+專業」的高端複合型人才,服務國家戰略發展。黃國文教授指出學科交叉是學科發展的關鍵,並以生態語言學是語言學與生態學的跨學科研究為例,指出在「新文科」背景下進行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具有時代意義。何蓮珍教授以浙江大學跨學科生態建設為例,從規劃和政策制度、交叉科研項目、創新交叉團隊和人才培養四個方面對語言學跨學科發展進行了試點和探索。王文斌教授認為在科學、信息技術和經濟等快速發展的當今世界,開展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實有必要,要正確處理語言學的獨立性與跨科性關係以及語言學的學科交叉性與融合性關係。

在會議閉幕式環節,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主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胡開寶教授作了總結。他向各位專家和學者對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該委員會的成立積極對接語言學研究日益顯著的跨學科發展趨勢和國家「新文科」戰略,旨在把國內語言學跨學科研究推向新高度。他介紹了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未來工作計劃,提出將整合國內外學術資源,努力推進語言學跨學科研究的發展;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出版語言學跨學科研究系列叢書和專欄文章,組織語言學跨學科研究不同專題的學術交流活動,舉行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年度優秀論文評選,組織中外學者對話,為推動我國語言學的發展,擴大外語學科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出積極貢獻。

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的成立不僅得到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也獲得外語界廣大師生的積極關注。原定可容納300人的網絡會議室因為參與師生的熱情而瞬間「爆棚」,主辦方不得不臨時更換線上會議會場。最終,本次會議吸引了1.3萬外語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參與。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
    由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主辦,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和《山東外語教學》編輯部協辦的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於2020年9月2日通過騰訊會議線上成功召開。
  • 上外成立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推進語言智能融合發展
    此次會議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指導,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主辦。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表示,近年來上外積極推進學科發展與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探索實現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相互促進和協同發展,旨在解決語言智能發展時代語言數據應用落地、教育智慧化發展等問題。
  • ...智能融合發展: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此次會議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指導,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主辦。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表示,近年來上外積極推進學科發展與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探索實現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相互促進和協同發展,旨在解決語言智能發展時代語言數據應用落地、教育智慧化發展等問題。
  • 上海外國語大學成立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此次會議由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外語學科發展研究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指導,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主辦。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姜鋒介紹,近年來上外積極推進學科發展與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探索實現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的相互促進和協同發展,旨在解決語言智能發展時代語言數據應用落地、教育智慧化發展等問題。上海市科技翻譯學會會長何剛強指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飛速發展,語言學研究無法置身事外,反而應該深入其中。
  • 第六屆西部地區外語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廣西大學舉行
    11月28日,第六屆西部地區外語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廣西大學順利舉行。廣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查丹明、《外語教學與研究》主編王克非教授分別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的16位專家教授以及西部地區高校的百餘位師生共同參會。查丹明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外語學科發展研討會增進了西部地區高校關於外語學科建設的溝通,促進了學科發展,為廣西大學與全國知名高等院校提供了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 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2.外語學科再提升需高水平中文學科支撐注重學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的全面推進,以及「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研究領域的擴展,為外語類高校中文學科「借力」優化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和學理支撐。2017年國務院學位辦公布了《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試行)》,將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學科主幹研究領域確定為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新確立的五大學科研究領域,擴大了外語學科原來的知識體系和學術研究的內涵,凸顯了外語學科的專業性和學術性,同時,也對外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中國職業外語...
    近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中國職業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成功舉辦。魯昕在致辭中指出,「十四五」新徵程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新時代亟需具備外語素養的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新技術加快推動職業院校外語教育創新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恰逢其時,任重道遠。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旨在進一步引領和推動職業外語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國際化水平,完善職業教育類型人才培養體系。
  • 在外語大學學中文有何不一樣——外語院校,為什麼要發展中文學科
    2017年國務院學位辦公布了《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試行)》,將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的學科主幹研究領域確定為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新確立的五大學科研究領域,擴大了外語學科原來的知識體系和學術研究的內涵,凸顯了外語學科的專業性和學術性,同時,也對外語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 聚焦交叉與融合 全國理工類院校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在上海理工...
    該論壇以「交叉與融合 新時代理工類院校外語學科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了新工科、新文科、大外語背景下我國理工類院校外語學科的發展戰略,研究外語學科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構建新時代理工類院校外語學科創新、外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新模式。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 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
    王京清指出,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和學術諮詢委員會的成立,是中國歷史研究院建設中的大事、喜事,也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繁榮發展進程中的大事、喜事。中國史學界有了一個學科融合、創新發展、共謀未來的參謀部和顧問團。「兩委會」要在推動中國歷史學堅持正確的政治、理論和科研方向,繁榮發展新時代中國史學發揮作用。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舉辦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何淼)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下稱中國職教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中國職業外語教育發展高端論壇近日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舉辦。活動現場圖 主辦方供圖會議按照《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章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分支機構管理辦法》要求,通過線下與線上投票,選舉產生中國職教學會外語教育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中國職教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任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任常務副主任。
  • 北京外國語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院長唐錦蘭:以教學研究引領外語網絡...
    在可持續發展和內涵式發展並重的前提下,積極利用北外強大的師資和教學資源,同時不斷開拓創新,緊緊圍繞北京外國語大學「雙一流」建設,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規範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服務國家戰略。下面我分享一下北外網院多年來積累的一些經驗和做法。 第一是重視教學研究。北外網院始終重視教學研究,成立之初就設立了外語網絡教育研究中心。
  • 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張杰)9月20日,第二屆師範類院校外語學科發展高端論壇舉行,本次論壇採取線上方式進行。本次論壇由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主辦,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及《山東外語教學》編輯部協辦。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俄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學無止境,「俄...
    1956年學校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更名為上海外國語學院,隨後正式成立俄語系,2017年10月俄語系更名為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簡稱俄歐亞學院)。學院下設俄語系、中東歐語系、中亞語系和歐亞研究中心,擁有包括本、碩、博在內的三個層次的完整教學體系及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本科開設8個專業:俄語、烏克蘭語、匈牙利語、波蘭語、哈薩克語、捷克語、烏茲別克語、塞爾維亞語。
  • 世界一流大學跨學科研究平臺構建模式研究
    跨學科研究機構的成立離不開多個院系的共同參與,也是多種知識融會貫通的平臺。從發展戰略層面看,清華大學跨學科研究平臺的目標是以深入推動跨學科研究為著力點,圍繞前沿科技和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面向未來發展,力爭產出更多科研成果,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皮膚病學發展大會暨中國「一帶一路」皮膚病學專科聯盟成立...
    中國皮膚病學發展大會暨中國「一帶一路」皮膚病學專科聯盟成立大會,屆時將在此召開。據悉,本屆大會由國內久享盛譽的醫學殿堂——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承辦;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性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圓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支持。
  • 外語專業排行榜,附:吃香的小語種
    外國語言文學,是文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名稱。 設有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1個二級學科專業。
  • 鑄外語文化底蘊,育國際視野人才——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我國外語人才培養經歷了從應用型到複合型、從強化語言技能到強化人文性和跨學科性的轉變,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日益明確,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新時代的外語人才不僅要精通一到兩門外語,更要對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等五大學科方向有深入了解,同時還要精通中國語言和文化,有中國視野和中國情懷。
  • 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ICOM-IMREC)成立大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以下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
  • 上外成立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會上,上海外國語大學數字人文與語言智能實驗室、上外語言數據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會上還發布了目前已涵蓋16個語種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數據的智能化語言教學與科研平臺,以推進語料庫在不同語種語言教學與科研中的應用,實現語言教學與科研的自動化、可視化與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