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全國特色小鎮、無錫市城鄉發展一體化特色示範鎮、擁有超千億產業集群的鄉鎮……在江陰市新橋鎮,這樣耀眼的光環還有很多。如何再造新一輪發展優勢?新橋鎮黨委書記顧文瑜介紹,新橋鎮將在打造活力強的產業,打造品質優的城鎮,打造治理精細的樣板,打造服務高效的環境,打造群眾滿意的工作標準上下功夫,錨定打造全國最具活力特色城鎮的目標,深入推進產業特色鎮、全域旅遊鎮、宜居示範鎮、治理樣板鎮建設,全力當好鎮域高質量發展領跑者。
新橋鎮鎮區全貌
突破發展「天花板」 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小鎮
談到江陰市新橋鎮的產業發展,繞不開海瀾集團和陽光集團這兩個行業巨擘。處在新的發展階段,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實現「突圍」。
「海瀾智雲」的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雲平臺
在「海瀾智雲」的工業網際網路智慧雲平臺上,成千上萬條數據正在不斷被採集、計算、存儲。這裡集納了省內數千家工業企業各工藝段的實時流程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算法,找出企業物料平衡及能源平衡的最優解,為企業提產提效、降本降耗提供科學參考。布局數字經濟,海瀾集團構建起「一體兩翼」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
陽光集團智能車間
面對陽光集團智能紡織生產線,很難將「紡織」與「勞動密集型產業」掛上鉤。偌大的車間內,自動化、智能化的紡織生產設備高效運行,寥寥10餘名工人穿梭其間保障設備運行。陽光集團以智能化推動轉型升級,紡紗、織布合二為一,在產量提升的同時,實現人工和能耗「雙下降」。目前,預計投資超過2億元的第三輪智能化改造項目也正火熱籌備中。
下階段,新橋鎮將全力引育以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為主體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大力實施「智能製造示範小鎮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率先在紡織服裝重點企業建設智能製造車間、數位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以創新驅動升級傳統產業,加快成立鎮級科創中心,支持企業創建重點實驗室、綜合性技術創新中心,積極培育行業領先的「雛鷹」「瞪羚」「準獨角獸」企業。
深化產城融合 打造花園城市典範
2001年,新橋啟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在江蘇省內率先開展「三集中」改革,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走出了一條以城鎮化推進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農民市民化的發展新路。深化產城融合,未來新橋鎮將持續優化城鎮規劃,精心規劃道路、管網等配套項目和新的門戶景觀建設方案,優化城鎮形態,彰顯功能特色,加快完成農房翻建試點建設,加快構建內外互通的交通體系,提升新型城鎮、新社區、新家園風貌,持續推進海瀾休閒旅遊度假區和陽光生態旅遊度假區建設,提升城鎮質態,放大城鎮魅力。
海瀾飛馬水城
智慧賦能精細化管理 打造基層治理樣板鎮
以智慧賦能基層治理,新橋鎮開發了「雲上新橋 智慧小鎮」管理平臺,實現規劃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公共服務便捷化、產業發展現代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在社會治理工作方面力求做到全面感知、深度擴展、高效應對、精準施策,不斷推動城鎮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下一步,新橋鎮將深化網格治理,堅持黨建引領促進社會共治,高標準打造警務網格、執法網格和綜合治理聯動聯治的新格局;推進智慧治理,打造全覆蓋、全聯動、集成化、智慧化的基層治理樣本;完善治理體系,實現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雙提升」。(劉曉 張馳 蘇嘉棟 許玲玲)
新橋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