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稻盛和夫教你懷揣這六個「心」,磨鍊心性,提升自我

2020-12-17 豆花讀書

作為經營者的稻盛和夫,很多人都想從他身上取經:如何能夠屢戰屢勝,每一次出手,都能讓岌岌可危地企業活過來。八十多歲的稻盛和夫,經營了半生的企業,他取得的成就,跟他的付出息息相關。他以自己的實踐,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而《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經營者的經驗傳授,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稻盛和夫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學。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是稻盛和夫終其一生都在遵循的原則。那麼,說到底,作為人,我們如何才能活出意義?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斷地提及「靈魂」與「真我」。真我,是靈魂的核心。活出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去接近這個真我。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我們被層層包裹的靈魂深處,是閃閃發光的「真善美」。在平常的日子裡,一步步的修煉自己,讓心靈保持美好和純粹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來「磨鍊心性,提升自我」呢?從稻盛和夫的《心》裡,我看到了六個「心」。讓我們跟隨稻盛和夫一起,來具體看一看。

1.感謝之心

在日語裡,「謝謝」這兩個字,含有「難得擁有」的意思。我們在這世界上所經歷的事情,本就是「難得擁有」的,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理所當然的。

反觀現在的我們,很多時候,會把擁有的一切,看成理所應當。事實上,提供我們生存能量的環境也好,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也好,甚至是我們擁有的的親人朋友的這些關係,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深感恩。所有的存在和遇見,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從這個心態出發,對我們周遭的一切,都懷揣著感謝之心。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一切,內心自然心生愉悅。

在《心》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僅僅是教會我們對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更重要的是,對於困難,也有感謝之心。

在我們的日常裡,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障礙,甚至會遭遇不幸或疾病,當我們碰到這些的時候,下意識地,總是會對自己的不幸生出煩躁和抱怨。

然而,回想我們的人生,碰到困難時,勇敢地面對克服之後,是不是都獲得了成長?是的,每一次困難的出現,都是我們成長的墊腳石。用佛教的語言來說,甚至是為我們消業障。懷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使是遇到困難,遇到苛刻的要求,我們都要有「謝謝您鍛鍊了我」的感謝之心。

感謝之心讓我們即使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不傲慢;感謝之心也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不幸的時候,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積極樂觀去對待;感謝之心更是讓我們遠離抱怨,從而吸引幸運的關顧。越幸運,越美好。

2.利他之心

在《心》這本書裡,利他之心是常常被提及,也是最觸動我的一個點。利己,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總是會覺得「利他」是一件相對遙遠的事情。

什麼是利他?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說,「利他」這個詞本來就很簡單,說的就是先人後己,把為自己放在他人的後面。

利己還是利他,這牽扯到一個做事的動機問題。生存的本能,讓我們總是更傾向於利己。從本能的「利己之心」,向靈魂真我的「利他之心」轉變,是自我與真我的博弈。這個過程,也正是我們「磨鍊心性,提升人格」的過程。

為什麼要有這種「利他之心」呢?因為利他之心,正是從真我出發。這個真我,跟宇宙之心是同一個東西。當我們擁有這種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利他之心,其實就是呼應了宇宙之心,自然而然地,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往好的方向而去。就像稻盛和夫所說的,一旦我們的行動,是從關愛他人的動機出發,事情就會進展得很順利。反之,如若動機不純,凡事則無法順利推進。

稻盛和夫在高中時,就已經悟到了這一點。因為那時候,他從幫補家計,守護家人的動機出發,售賣紙袋的生意獲得了成功。而後,創辦京瓷公司,一開始是為了實現個人的夢想。因為這顆「利他之心」,京瓷的存在也從「利己」走向了「利他」。經營企業的意義不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是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正因為這種轉變,京瓷公司才更加壯大。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沒有這種利他之心,即使一開始發展起來了,也無法做大做長久。這也恰恰符合宇宙發展的定律,宇宙萬物都講究和諧平衡,此起彼伏,「利己」與「利他」也同樣是這樣的存在。一味追求利己,終究不能長久。從利他出發,早晚會結出善果,並返回到自己身上。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利他呢?一是向大自然學習,做到知足節制;二是減少欲望,放下「還要更多」的貪念;三是回饋社會,分享經驗。

在回饋社會這一點上,稻盛和夫作為企業經營者,做了很好的示範。當京瓷公司上市之後,獲得巨大財富的稻盛和夫,創辦了京都獎,回饋於社會。同時創辦了「盛和塾」,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思想。這是分享,就像他把自己的經營經驗、人生哲學寫出書一樣,也是在幫助我們年青一代更好地成長。

或許你會覺得,稻盛和夫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所以他才能把「利他之心」做得如此極致。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可以如何做到「利他」呢?

其實,對利他的理解,我們要改變觀念。利他不是一定要上升到為國家、為社會。生活中的每一件隨手能做到的小事,只要是為別人帶來了幫助和歡樂,都是一種利他行為。

利他,我們可以從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

利他,不管事情多麼微小,只要有利於他人,都值得我們去做。

「不以善小而不為」,從身邊開始,從小做起,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懷揣著「利他之心」,辦「利他之事」。

3.堅韌之心

稻盛和夫說:「如果要問我成功的秘訣,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永不放棄』。」懷抱著「一定能行」的信念,將「不可能」做到「可能」,這需要的是一顆堅韌之心。

而讓這顆堅韌之心蓬勃生長的,是根植於我們內心的願望。

對於個人而言,想要做成某件事,從平和安靜的內心裡生出這樣的願望的時候,它是強烈無比又持續不斷的。這個願望,不是在心裡頭想著「如果能變成這樣就好了」的感慨,而是在內心裡生出一種「無論如何非這樣不可」的強烈渴望。

而對於集體而言,在組織或者企業裡,這個願望是每一個人的,也就是統一思想,團結一心,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才能凝聚最大的力量,直抵成功。

就像稻盛和夫講到重建日航的時候,是一場「心之改革」。在這個過程裡,最先要做的就是把思想統一起來,大家凝聚一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最後達成了「員工心變,公司巨變」的效果,員工們主動思考,自發行動,不再是拘泥於員工手冊上所教的,這才是真正的變革。

不管是在京瓷公司接到高要求的訂單,還是在重建日航改變員工的「心」,稻盛和夫始終都帶著這顆堅韌之心,永不放棄,直到成功。正是有這種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心,決不放棄的行動,就連神靈都會隨時伸出援助之手。

4.正道之心

在稻盛和夫的人生裡,始終貫徹著一個原則,那就是讓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貫徹正道,始終擁有一顆正直的心。

從小到大,他都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必須堅持。只要是自己認定的正確的事情,就要付諸行動。不管在這個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困難,都迎難而上。正是這種正面解決問題的態度,讓他成為了一個成功的經營者。

作為經營者,經營企業的基準,是「作為人,何為正確」。從做人的正道出發,而不以得失來判斷,始終把「善心」作為判斷、決策的標準。

正確的為人之道,是那些我們爛熟於心的道理,做人要正直,要關愛他人,不騙人等等,是從心出發的「真善美」,是我們靈魂深處的「真我」。道理聽起來也許總是覺得就是道理,但是真正地踐行,就能夠從中獲得啟發和收穫。

作為凡人,我們要修煉到開悟並不容易。但是「真我」始終是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我們本自具足。只要在日常的生活裡,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性,磨鍊自己的靈魂,心懷一顆正直之心,去為人處世,這就是在向「真我」靠攏。現實生活也就會越來越好,迎來美好幸福的人生。

5.反省之心

提高心性,磨鍊靈魂,稻盛和夫不斷地強調這一點。我們的人格是不斷變化的。當我們取得成績時,我們是否會驕傲自滿?當我們身處困境時,我們又是否會低沉失落?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持有一顆反省之心。

稻盛和夫給我們做了優秀的示範,他每天都會反省自己,如果出現了不恰當的舉止和態度,他就會對自己進行激烈的反省。就像京瓷公司在他的引領之下,取得了成績,有了相當的利潤。那時候的他,會有覺得自己的年薪與公司的收益相比,實在是太虧了的想法。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傲慢之後,進入了反省。他的人格就提升了一個層次。他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誡勉。公司是在他的帶領下走上了軌道,這沒錯。但是自己擁有的才能和能力,並非自己的所有物,而是我們被賦予的。當有了這種「生命共有」的意識之後,稻盛和夫放下了小我,放下了「成功是我的功勞」的傲慢之心,從而走向了更高的境界。

吾日三省吾身,這個我們從小就熟背的句子,是否有深深地踐行起來呢?我覺得,進行自我反省,是一個看見自我的過程。每天做日復盤的時候,當來到了自我反省的模塊的時候,會回頭看看自己的這一天,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這一個小小的回望動作,不斷地提醒自己。即使不是一下子就能夠修煉成功,但是慢慢地對這些雜草進行修正,我們的後花園就會越來越美麗。

6.平靜之心

為什麼宇宙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芸芸眾生能參透的人卻寥寥無幾?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的心被這世間的嘈雜所遮蔽。撥開層層迷霧,來到靈魂深處的真我,「真善美」都在,我們本自具足。

是什麼讓我們每天都被嘈雜和迷霧困住呢?是我們面對不如意時的「憤怒」,是我們成功順利時不斷滋長的「欲望」,是我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生出來的「抱怨」,是我們什麼都想要的「三心兩意」……我們的內心從來沒有停歇下來。而一切的不幸都是自己的心靈吸引來的。

我們的「憤怒」、「欲望」和「抱怨」,只會給我們帶來與之對應的不幸的現實。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從這些束縛裡掙脫出來。

稻盛和夫說,我們凡人要達到開悟的境界很難,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努力,一小步一小步地靠近。「這種持續的努力,可以說就是人生本身」。每一個努力,都需要持續進行。想讓自己從不幸中走出來,我們也需要付出持續的努力,那就是讓自己的心滿滿地平靜下來。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一天當中,騰出一段時間,哪怕是很短的一段時間,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保持平穩的狀態」。是的,給自己一個深呼吸,看見自己的內心,讓自己進入平靜的狀態裡,關閉掉所有的嘈雜念頭,這片刻的寧靜,可以讓我們得到喘息,可以給我們種下一顆種子,慢慢地,我們就會收穫到這份平靜帶來的成果。

回歸自身,看見真實。帶上稻盛和夫分享給我們的六顆心:感謝之心、利他之心、堅韌之心、正道之心、反省之心和平靜之心。全力以赴,持續努力,在這個過程裡,提升心性,磨鍊靈魂,靠近真我,收穫人生碩果。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磨鍊心性
    我思考良久,也沒有得到答案,直到最近看了《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該書作者稻盛和夫,出生於貧困家庭,學業成績常常不及格,畢業後進入一家工作環境糟糕的企業,但卻成為了享譽世界的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目的是磨鍊心性,憑藉著這樣的信念,不僅實現了從窮小子到世界500強企業家的逆襲,還幫助許多中小企業家取得了事業的進步。他是如何磨鍊心性的?對我們又有哪些啟示?
  • 稻盛和夫:人生就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心性!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也可以說是相遇的積聚,好的相遇能幫助我們磨鍊和提高心性。稻盛的一生中遇到了幾位明師,其中一位是他在高中考大學的時候,那個老師特意到他家中,跟他的父母說一定要讓稻盛和夫去讀大學,本來稻盛的父親不想讓他去上大學,在老師的勸說下答應讓他去考。後來稻盛和夫考上了鹿兒島大學,那個時候只有8%的人才能夠上大學,因此,這對於稻盛及全家人來說,這個成績是非常不錯的。
  • 《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從「心」開始,踏上幸福之路
    一次,在公司質量管理會議上,董事長講到了六項精進,那一次我知道了稻盛和夫。於是,我買了《活法》這本書,因此也成為了稻盛和夫的書粉。最近,他的收官之作《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上市,我第一時間買來看。這家公司正是稻盛和夫先生在27歲時創辦的;52歲那年又創辦了日本排行第二的電信公司KDDI;78歲時,作為一名航空業的門外漢,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正是憑藉向員工們輸入自己的「心」思想,踐行自己的經營哲學,讓破產的日本航空起死回生。「一生事,心上磨」,稻盛和夫先生用《心》為我們提供了人生幸福和企業持續發展的知行樣板。
  • 稻盛和夫收官之作《心》引進中國
    曾在危機中奇蹟拯救日航的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出了答案。《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著,是他一生集大成之作。本書從首次提出到最終出版累經10年之久。在策劃之初,稻盛先生就提出,新書「要和以前出的那些書風格完全不同」。
  • 稻盛和夫:我人生巨大的財富,就一句話:一切始於心,終於心
    我們常說「言為心聲」、「相由心生」、「境由心造」,還說「心在哪裡,時間就在哪裡」,可見,「心」有多麼重要。500多年前,中國有「陽明心學」;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門心學」;而稻盛和夫先生雖然是科學家出身的企業家,但他終生追求和研究的問題也是心的問題。記得幾年前讀《活法》這本書的時候,稻盛和夫先生就在書中表達了自己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
  • 稻盛和夫: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磨練自己的靈魂
    為了提升心性、豐富心靈,就必須努力工作。稻盛和夫認為,只有這麼做,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明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人生不是物質的盛宴,而是靈魂的修煉,這是稻盛先生的「心法」。完整地過好今天,才能看到明天,這是稻盛先生的「活法」。每日六項精進,全心工作,這是稻盛先生的「幹法」。沒有到不了的春天。正如春天的櫻花,冬天越是嚴寒,春天越是櫻花爛漫。
  • 88歲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提升心性則是靈魂的試煉
    78歲擔任日航CEO,僅僅一年時間,將生氣破產保護的日航做到了三個世界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稻盛和夫的這般成就得益於他的人生理念和人生信條。人生的意義在於磨練靈魂,提升心性則是靈魂的試煉「這個人生的過程本身,就像磨練靈魂的砂紙,人們在磨練中提升心性,涵養精神,帶著比降生時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人世。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
  • 稻盛和夫之「稻盛心學」: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1959年4月1日,27歲的稻盛和夫創立了京瓷公司。很多人不知,年輕有為的稻盛和夫大學畢業時,也曾如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迷茫過。但是,他的成功只取決於四個字。於是,稻盛和夫成立了京瓷公司,京瓷是一家生產陶瓷刀具、陶瓷文具、珠寶首飾、半導體零部件等的公司,並且一路帶領京瓷公司披荊斬棘,1971年10月,在大阪證券交易所及京都證券交易所上市。1972年9月,京瓷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1980年5月,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8年6月,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發布,京瓷排名第612。
  • 稻盛和夫: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磨鍊靈魂,使之得以更加純粹通透
    稻盛和夫將自己的人生設定為8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從出生開始後的20年,是為踏上社會所作的準備期;二是接下來的40年,是為社會、為自我提升的工作期;三是最後的20年,是為死,也就是為靈魂的啟程做準備的時期。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心》:我們與稻盛和夫的距離,差了這三步
    但如果問的是企業家,那麼答案大多會是稻盛和夫。日本有成就的企業家很多,但企業辦得好,書還寫得多的,那麼稻盛和夫就是數一數二的了。這位如今98歲高齡的老人,從23歲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做起,到如今成為日本企業家的楷模,他的人生,也並非順風順水,是他的人生信條,使他擁有了今天的成就。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源始於心,終於心
    雖然我們不能複製他們的人生,但我們可以從他們的生活經歷和感悟中得到幫助,找到前進的道路,提高自己。稻盛和夫就是這樣一個能夠給我們幫助的智者在他最新出版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中,他指出「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也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由心塑造的,內心的思想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
  • 稻盛和夫:人生的目的是「磨鍊自己的靈魂」
    因為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但是稻盛先生多年前已經想清楚了……6年前,在杭州西溪溼地的太極禪苑,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和馬雲曾經做過一次面對面的對話。在與稻盛和夫先生的對話中,馬雲說他看了稻盛先生的《活法》,非常受啟發,懂得了將道家的領導力,儒家思想的管理,以及佛家思想講究做人,結合在一起去打開自己的格局。
  • 稻盛和夫: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物質的多少,而在於靈魂的磨鍊
    有一次,稻盛和夫家裡的親人生病了,稻盛和夫怕被傳染,每次經過那個房間都捂著鼻子經過,反觀他的父親母親則為病人端茶倒水,親密伺候他。結果呢,他父母一點事沒有,而怕被傳染的稻盛和夫反而被傳染了。那一刻,稻盛和夫悟懂了一個真理:「心不喚物,則物不至。」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一旦你內心不斷強烈呼喚,它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 想要改變人生,先改變自己的心:稻盛和夫《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曾經一手創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並宣告破產,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78歲的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在他的領導下,日航重新復活,使之成為當年最賺錢的航空企業。
  • 稻盛和夫:所有的奇蹟,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在42年的經營生涯中,一手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卻在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轉而去追求至高財富——提煉心智。他認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有了這樣的超脫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擁有了俯瞰人生的視野。
  • 《心》:從學習、工作和生活角度,看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處世哲學
    他,就是被譽為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稻盛先生的《活法》一書自2004年出版以來,已經成為百萬暢銷書,特別是在我們中國,其發行量超過了400萬冊,同時還被翻譯成15種語言在全球發行。它主要講述了稻盛先生的人生觀:人生的目的就是不斷提高心性,磨練自己的靈魂。
  • 一切始於心,終於心,靈魂導師之《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
    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格言,也是本書《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的主旨。我們身處芸芸眾生,每天渾渾噩噩,忙忙碌碌,有誰能停下來尋找自己的心呢?稻盛和夫老先生不僅每日精進,而且終身踐行。
  • 稻盛和夫:窮人想翻身,要心懷感恩之心和利他之心
    一、心懷感謝是走向成功的秘訣稻盛和夫認為,不管遇到好事、壞事,都要抱有感恩之心,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當前的困境。只有你去發現那些美好的事,心中常懷感恩和希望,而不是被糟糕的事所困,這樣你才能不斷地努力奮鬥,不斷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