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營者的稻盛和夫,很多人都想從他身上取經:如何能夠屢戰屢勝,每一次出手,都能讓岌岌可危地企業活過來。八十多歲的稻盛和夫,經營了半生的企業,他取得的成就,跟他的付出息息相關。他以自己的實踐,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而《心》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經營者的經驗傳授,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稻盛和夫道出了他的人生哲學。
「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句話是稻盛和夫終其一生都在遵循的原則。那麼,說到底,作為人,我們如何才能活出意義?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斷地提及「靈魂」與「真我」。真我,是靈魂的核心。活出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去接近這個真我。我們每個人,本自具足。我們被層層包裹的靈魂深處,是閃閃發光的「真善美」。在平常的日子裡,一步步的修煉自己,讓心靈保持美好和純粹的狀態,是最重要的。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來「磨鍊心性,提升自我」呢?從稻盛和夫的《心》裡,我看到了六個「心」。讓我們跟隨稻盛和夫一起,來具體看一看。
1.感謝之心
在日語裡,「謝謝」這兩個字,含有「難得擁有」的意思。我們在這世界上所經歷的事情,本就是「難得擁有」的,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理所當然的。
反觀現在的我們,很多時候,會把擁有的一切,看成理所應當。事實上,提供我們生存能量的環境也好,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的科技也好,甚至是我們擁有的的親人朋友的這些關係,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深感恩。所有的存在和遇見,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從這個心態出發,對我們周遭的一切,都懷揣著感謝之心。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所有的一切,內心自然心生愉悅。
在《心》這本書裡,稻盛和夫不僅僅是教會我們對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更重要的是,對於困難,也有感謝之心。
在我們的日常裡,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障礙,甚至會遭遇不幸或疾病,當我們碰到這些的時候,下意識地,總是會對自己的不幸生出煩躁和抱怨。
然而,回想我們的人生,碰到困難時,勇敢地面對克服之後,是不是都獲得了成長?是的,每一次困難的出現,都是我們成長的墊腳石。用佛教的語言來說,甚至是為我們消業障。懷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使是遇到困難,遇到苛刻的要求,我們都要有「謝謝您鍛鍊了我」的感謝之心。
感謝之心讓我們即使在享受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不傲慢;感謝之心也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不幸的時候,換一種角度去看問題,積極樂觀去對待;感謝之心更是讓我們遠離抱怨,從而吸引幸運的關顧。越幸運,越美好。
2.利他之心
在《心》這本書裡,利他之心是常常被提及,也是最觸動我的一個點。利己,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總是會覺得「利他」是一件相對遙遠的事情。
什麼是利他?用稻盛和夫的話來說,「利他」這個詞本來就很簡單,說的就是先人後己,把為自己放在他人的後面。
利己還是利他,這牽扯到一個做事的動機問題。生存的本能,讓我們總是更傾向於利己。從本能的「利己之心」,向靈魂真我的「利他之心」轉變,是自我與真我的博弈。這個過程,也正是我們「磨鍊心性,提升人格」的過程。
為什麼要有這種「利他之心」呢?因為利他之心,正是從真我出發。這個真我,跟宇宙之心是同一個東西。當我們擁有這種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利他之心,其實就是呼應了宇宙之心,自然而然地,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可以往好的方向而去。就像稻盛和夫所說的,一旦我們的行動,是從關愛他人的動機出發,事情就會進展得很順利。反之,如若動機不純,凡事則無法順利推進。
稻盛和夫在高中時,就已經悟到了這一點。因為那時候,他從幫補家計,守護家人的動機出發,售賣紙袋的生意獲得了成功。而後,創辦京瓷公司,一開始是為了實現個人的夢想。因為這顆「利他之心」,京瓷的存在也從「利己」走向了「利他」。經營企業的意義不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而是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正因為這種轉變,京瓷公司才更加壯大。
稻盛和夫認為,如果沒有這種利他之心,即使一開始發展起來了,也無法做大做長久。這也恰恰符合宇宙發展的定律,宇宙萬物都講究和諧平衡,此起彼伏,「利己」與「利他」也同樣是這樣的存在。一味追求利己,終究不能長久。從利他出發,早晚會結出善果,並返回到自己身上。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利他呢?一是向大自然學習,做到知足節制;二是減少欲望,放下「還要更多」的貪念;三是回饋社會,分享經驗。
在回饋社會這一點上,稻盛和夫作為企業經營者,做了很好的示範。當京瓷公司上市之後,獲得巨大財富的稻盛和夫,創辦了京都獎,回饋於社會。同時創辦了「盛和塾」,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思想。這是分享,就像他把自己的經營經驗、人生哲學寫出書一樣,也是在幫助我們年青一代更好地成長。
或許你會覺得,稻盛和夫是因為自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所以他才能把「利他之心」做得如此極致。那麼,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可以如何做到「利他」呢?
其實,對利他的理解,我們要改變觀念。利他不是一定要上升到為國家、為社會。生活中的每一件隨手能做到的小事,只要是為別人帶來了幫助和歡樂,都是一種利他行為。
利他,我們可以從為身邊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
利他,不管事情多麼微小,只要有利於他人,都值得我們去做。
「不以善小而不為」,從身邊開始,從小做起,我們每時每刻都可以懷揣著「利他之心」,辦「利他之事」。
3.堅韌之心
稻盛和夫說:「如果要問我成功的秘訣,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永不放棄』。」懷抱著「一定能行」的信念,將「不可能」做到「可能」,這需要的是一顆堅韌之心。
而讓這顆堅韌之心蓬勃生長的,是根植於我們內心的願望。
對於個人而言,想要做成某件事,從平和安靜的內心裡生出這樣的願望的時候,它是強烈無比又持續不斷的。這個願望,不是在心裡頭想著「如果能變成這樣就好了」的感慨,而是在內心裡生出一種「無論如何非這樣不可」的強烈渴望。
而對於集體而言,在組織或者企業裡,這個願望是每一個人的,也就是統一思想,團結一心,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才能凝聚最大的力量,直抵成功。
就像稻盛和夫講到重建日航的時候,是一場「心之改革」。在這個過程裡,最先要做的就是把思想統一起來,大家凝聚一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最後達成了「員工心變,公司巨變」的效果,員工們主動思考,自發行動,不再是拘泥於員工手冊上所教的,這才是真正的變革。
不管是在京瓷公司接到高要求的訂單,還是在重建日航改變員工的「心」,稻盛和夫始終都帶著這顆堅韌之心,永不放棄,直到成功。正是有這種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心,決不放棄的行動,就連神靈都會隨時伸出援助之手。
4.正道之心
在稻盛和夫的人生裡,始終貫徹著一個原則,那就是讓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下去。貫徹正道,始終擁有一顆正直的心。
從小到大,他都認為對的就是對的,必須堅持。只要是自己認定的正確的事情,就要付諸行動。不管在這個過程中會碰到什麼困難,都迎難而上。正是這種正面解決問題的態度,讓他成為了一個成功的經營者。
作為經營者,經營企業的基準,是「作為人,何為正確」。從做人的正道出發,而不以得失來判斷,始終把「善心」作為判斷、決策的標準。
正確的為人之道,是那些我們爛熟於心的道理,做人要正直,要關愛他人,不騙人等等,是從心出發的「真善美」,是我們靈魂深處的「真我」。道理聽起來也許總是覺得就是道理,但是真正地踐行,就能夠從中獲得啟發和收穫。
作為凡人,我們要修煉到開悟並不容易。但是「真我」始終是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我們本自具足。只要在日常的生活裡,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心性,磨鍊自己的靈魂,心懷一顆正直之心,去為人處世,這就是在向「真我」靠攏。現實生活也就會越來越好,迎來美好幸福的人生。
5.反省之心
提高心性,磨鍊靈魂,稻盛和夫不斷地強調這一點。我們的人格是不斷變化的。當我們取得成績時,我們是否會驕傲自滿?當我們身處困境時,我們又是否會低沉失落?不管是身處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持有一顆反省之心。
稻盛和夫給我們做了優秀的示範,他每天都會反省自己,如果出現了不恰當的舉止和態度,他就會對自己進行激烈的反省。就像京瓷公司在他的引領之下,取得了成績,有了相當的利潤。那時候的他,會有覺得自己的年薪與公司的收益相比,實在是太虧了的想法。但是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傲慢之後,進入了反省。他的人格就提升了一個層次。他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誡勉。公司是在他的帶領下走上了軌道,這沒錯。但是自己擁有的才能和能力,並非自己的所有物,而是我們被賦予的。當有了這種「生命共有」的意識之後,稻盛和夫放下了小我,放下了「成功是我的功勞」的傲慢之心,從而走向了更高的境界。
吾日三省吾身,這個我們從小就熟背的句子,是否有深深地踐行起來呢?我覺得,進行自我反省,是一個看見自我的過程。每天做日復盤的時候,當來到了自我反省的模塊的時候,會回頭看看自己的這一天,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這一個小小的回望動作,不斷地提醒自己。即使不是一下子就能夠修煉成功,但是慢慢地對這些雜草進行修正,我們的後花園就會越來越美麗。
6.平靜之心
為什麼宇宙的真理只有一個,但是芸芸眾生能參透的人卻寥寥無幾?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的心被這世間的嘈雜所遮蔽。撥開層層迷霧,來到靈魂深處的真我,「真善美」都在,我們本自具足。
是什麼讓我們每天都被嘈雜和迷霧困住呢?是我們面對不如意時的「憤怒」,是我們成功順利時不斷滋長的「欲望」,是我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生出來的「抱怨」,是我們什麼都想要的「三心兩意」……我們的內心從來沒有停歇下來。而一切的不幸都是自己的心靈吸引來的。
我們的「憤怒」、「欲望」和「抱怨」,只會給我們帶來與之對應的不幸的現實。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從這些束縛裡掙脫出來。
稻盛和夫說,我們凡人要達到開悟的境界很難,但是我們可以不斷努力,一小步一小步地靠近。「這種持續的努力,可以說就是人生本身」。每一個努力,都需要持續進行。想讓自己從不幸中走出來,我們也需要付出持續的努力,那就是讓自己的心滿滿地平靜下來。
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在一天當中,騰出一段時間,哪怕是很短的一段時間,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保持平穩的狀態」。是的,給自己一個深呼吸,看見自己的內心,讓自己進入平靜的狀態裡,關閉掉所有的嘈雜念頭,這片刻的寧靜,可以讓我們得到喘息,可以給我們種下一顆種子,慢慢地,我們就會收穫到這份平靜帶來的成果。
回歸自身,看見真實。帶上稻盛和夫分享給我們的六顆心:感謝之心、利他之心、堅韌之心、正道之心、反省之心和平靜之心。全力以赴,持續努力,在這個過程裡,提升心性,磨鍊靈魂,靠近真我,收穫人生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