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溶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又與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楷書 ,為後世百代楷模,成為「唐書尚法」的突出代表之一。
『點』畫的寫法
上豎點——範字【守 宗】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筆向右稍頓;③轉筆向右下頓筆;④提筆回鋒收筆。
下豎點——範字【兼 然】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筆向右下角頓筆;③力量逐漸增大向右下方中鋒行筆;④轉筆向左下頓筆稍駐;⑤提筆回鋒收筆。
左點——範字【恩 悲】
①自左上角順鋒起筆;②力量逐漸增大向左下中鋒行筆;③末端處向右下頓筆;④提筆向右回鋒收筆。
右點——範字【必 慈】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筆向右上角作頓,轉筆向右下行筆;③微微提筆向左上方回鋒收筆。
撇點——範字【掌 常】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筆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左下方寫撇出鋒,力至筆端。
挑點——範字【滔 深】
①逆鋒向左上角起筆;②折筆向右作頓,轉筆向右下行稍駐;③微微提筆向右上回鋒;④回鋒至中部後稍駐;⑤向右上出鋒。
左下點——範字【稟 茶】
①逆鋒起筆;②折鋒向左下頓筆;③提筆折向右下作頓;④微微提筆回鋒收筆。
右下點——範字【契 矣】
①順鋒起筆;②向右下頓筆;③提筆折鋒向下頓;④微微提筆向左上回鋒收筆。
彎頭撇——範字【隨 雄】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向右上方轉筆作圍後折筆向右下方頓筆;③轉筆蓄勢後向左下寫撇出鋒,力至筆端。
回鋒撇——範字【成 威】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筆後向右下頓筆;③轉筆蓄勢後向下中鋒寫弧;④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後提筆蓄勢向左上出鉤。
長曲撇——範字【察 蔡】
柳字中的長曲撇是將橫畫與長斜撇連在一起作一筆書寫,起筆寫橫,後提筆、頓筆寫折,再提筆寫長斜撇。
短曲撇——範字【祥 福】
所謂短曲撇,是將短橫與短撇連在一起作一筆書寫,起筆寫短橫,然後提筆、頓筆寫折,再行筆寫撇。
『捺』畫的寫法
直捺——範字【舍 會】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弧捺——範字【大 天】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方頭捺——範字【道 逢】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尖頭捺——範字【入 分】
①自左上角順鋒入筆;②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③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長捺——範字【之 趣】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下頓筆;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④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短捺——範字【豪 象】
①自左上角順鋒起筆;②順勢轉鋒向右下行筆,邊行邊按;③捺腳處頓筆後,提筆向右出鋒。
反捺——範字【數 腹】
①自左上角順鋒起筆;②起筆後向右下方行筆,邊行邊按筆;③捺腳處向右下頓筆;④提筆回鋒收筆。
曲反捺——範字【妙 如】
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連接而成,先逆鋒寫撇,撇的末端處駐筆後寫反捺,角度應稍大於90°。
『鉤』畫的寫法
豎鉤——範字【東 事】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向下中鋒行筆;④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後,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
彎弧鉤——範字【乎 承】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向下稍頓;③轉鋒蓄勢向下中鋒寫彎弧;④末端處向左下挫筆後,轉筆蓄勢向左上挑筆出鋒。
橫折鉤——範字【團 國】
橫折鉤是由橫和豎鉤組成,先逆鋒寫橫,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後,再轉筆蓄勢寫豎鉤,出鉤方向指向起筆點。
橫折彎鉤——範字【而 尚】
橫折彎鉤是由橫和彎鉤組成,先逆鋒寫橫,橫的末端處提筆、頓筆後,再轉筆蓄勢寫彎鉤,出鋒方向指向起筆點。
橫折斜鉤——範字【鉤 約】
橫折斜鉤是由橫和斜鉤組成,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末端處提筆、頓筆後,轉鋒寫斜,再寫鉤。
豎鉤(向右)——範字【餘 顧】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後中鋒行筆寫豎;④提筆轉鋒再向右下挫筆;5、提筆轉鋒挫筆蓄勢向右上出鋒。
弧鉤——範字【紫 載】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後向右下寫彎弧;④末端處向右下挫筆後提筆轉鋒,蓄勢向上出鋒。
浮鵝鉤——範字【禮 犯】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向下偏左中鋒行筆;④轉筆寫彎弧,出鋒處挫筆轉筆蓄勢向上出鋒。
臥鉤——範字【思 恩】
①自左上角順鋒起筆;②順勢向右下中鋒行筆,邊行邊按寫弧;③末端處挫筆轉鋒後,蓄勢向左上出鋒。
斜長鉤——範字【淺 殘】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後向右下中鋒行筆;④末端處挫筆轉鋒,蓄勢後向右上出鋒。
右彎鉤——範字【先 光】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2、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後向左下行筆再轉鋒向右行筆;④末端處挫筆轉鋒蓄勢向上出鋒。
右弧彎鉤——範字【凡 風】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後中鋒向右偏上行筆;④再提筆、頓筆,蓄勢寫弧彎鉤。
『挑』畫及其他筆畫的寫法
右向挑——範字【功 地】
①左下逆向起筆;②右下頓筆;③稍提折鋒後向右上挫筆;④蓄勢向右上邊提邊行出鋒,力至筆端。
上向挑——範字【清 涼】
①自左上方逆鋒起筆;②折筆向下偏右頓筆;③轉筆回鋒後扭鋒挫筆,蓄勢後向右上方挑出,力至筆端。
右上挑——範【琉 理】
①左下方逆鋒起筆;②右下方向頓筆;③回鋒至中部;④挫筆後向右上方邊行邊減力出鋒,力至筆端。
橫折斜——範字【為 君】
橫折斜是由橫和斜組成,先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提筆、頓筆後,轉鋒蓄勢寫斜,力至筆端。
橫折折撇——範字【道 遊】
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橫,提筆輕頓,轉筆寫小撇,再折鋒邊行邊按,後轉鋒寫撇。
橫折撇彎鉤——範字【都 部】
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寫上挑橫,提筆、頓筆後,轉鋒蓄勢寫撇,提筆折鋒順勢寫彎鉤。
撇折提——範字【繪 縛】
①自左上角逆鋒起筆;②折鋒後向右下頓筆;③轉鋒蓄勢向左下寫撇;④提筆向下頓筆轉鋒後,挫筆蓄勢向右上寫提,力至筆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