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事求是,腳踏實地,認清自己的基礎,做好下一步學習方向,開始嘗試和實踐。
2.學習書法理論,解讀書法知識,提高自己對書法的認識,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信手拈來。小學生練字教程全套,硬筆字教程,小學生練字帖
3.正確臨摹,借鑑學習,揚長避短,不走彎路,這才是學習書法的最佳途徑,也是最好辦法。
4.別老想著三天寫好行書,五天寫好書法什麼之類的,這種想法會讓你心浮氣躁,心思不正。
如果我們說以你寫字是練字的話,那其實是不用講究方法的,你自己一遍的重複,那就叫練啦。
但是如果要講究方法的話,那就不僅僅是練了,因為練只是我們去寫好字的一個基本途徑而已。
既然要講究方法,那就要好好的講究我們學習書法的方法。我認為我們應該擺正對於學習書法以及對於練字書法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也就是說,我們要想寫好字,我們要想寫好書法。是不是只能靠練,是不是只能靠大量的重複的訓練,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我認為是有的,而且我們應該依靠的是學習的方法。
那麼學習的方法是一種什麼樣的方法呢?學習的方法,我認為就是在認知上要去改變。對於你原先的一些書寫習慣、書寫定式進行改正,從根本上、認識上去糾正你的行為,這才叫學習書法。
而練習書法的本質就是一遍一遍大量的機械動作的重複。沒有認知上的改變,或者說很少有認知上的改變。有可能在他一開始的認知就是錯誤的,然後通過這樣大量重複的練習推波助瀾之後,就會鞏固錯誤,這樣的話對於我們學習書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所以如果要講究好方法的話,我認為首先應該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的態度,而不是帶著一種我去練習某種技藝,我去熟練地掌握某種動作這樣的一個認知。這對於我們練字來說是一個好的方法。
另外我們學習書法還應該學會去理解,以及合理的分配我們的學習時間。以及我們在心態上的調整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些也是我們在學習書法中必須要注意的部分。
所以,寫好字的第一步,先從糾正觀念,做一個學習者開始。
雖然說,學習書法,除了臨帖別無其他捷徑,但是在具體臨帖方法上,還是有一些高效學習方法的。
對於一些經典碑帖,比如《蘭亭序》《顏勤禮碑》等,歷朝歷代很多大家都臨習過,留下了大量臨作及臨習心得,我們要善於利用這些資料,從中體會他們的學習方法,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學習,學習效率肯定更高。
潘伯鷹先生主張在練習楷書的同時,可以練習一下行書,一靜一動,這樣能更好地理解筆法,我非常贊成這種說法。
毛筆對筆法的要求更高,而硬筆在練習結體時更便捷,同時練習毛筆和硬筆,對提高學習效率非常有好處。
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練的,雖然毛筆沒多大成績,但硬筆進步較大。
拿到一本碑帖,不要急於通臨,可先按結構和偏旁部首將字分類,然後一類一類地練習,這樣更容易找出其中的規律,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可以將學過的單字組合成詞,進行集字創作。可從二三字開始,逐浙增加字數,這樣可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能更好地由臨帖向創作過渡。
第一,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書體(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字帖,可先學隸書,再學楷書,也可學篆書。這三種書體都是正書。入門,先學正書為佳。
第二,初學者,在學會執筆方式之後,可先摹臨。如果有漢字書寫基礎,就直接進入對臨。
第三,摹臨一個階段後(指初學者),可進行對臨。對臨,就是照著字帖上的字臨摹。對臨是一個練字之人一生的須做的功課。對臨,先臨出形似,再臨出神韻。練字,須先專工一帖。記住,貪多嚼不爛。
第三,對臨一段時間後,再返過頭來摹臨。摹臨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對臨。總之,就是反反覆覆臨摹字帖。練字,就是寫!寫!寫!練字,就是臨帖!臨帖!臨帖!練字,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臨帖。臨帖,是很苦躁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想把字練好,只有臨帖這一條路。
第四,在臨帖的同時,還要堅持讀帖,還要不斷領悟其書法精神,做到臨帖,讀帖,領悟三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進行的快。
第五,戒浮躁,心須靜,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做到不厭其煩。練字,堅持是硬道理。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要朝著目標奮力奔跑。
關於背臨和意臨,須把字帖上的字臨到五六分像時才進行。
以上為個人觀點,經驗之談,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寫字這事,七分苦練三分天賦,剩下的90就是堅持了。練字沒有什麼捷徑好走,只有苦練,堅持苦練。
建議可是先描紅,比較簡單容易掌握要點,練習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臨帖吧,這個過程比較久,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只有刻苦學習,才有收穫啊,如果條件比較好的可以去報班學習,這樣能夠更快的掌握技法,畢竟有老師指點,很多難點要點都能給你指導出來,但是要找一個好老師。
關於怎樣才能更快提高自己的寫字水平,我總結了以下幾條建議以供愛好者參考。
1,首先得確定下你的年齡,因為學生與成年人有區別,一是耐心不一樣,二是領悟力不一樣,低段的學生要以描紅為主,而成年人要側重臨為主。這裡我主要講成年人注意那些方面。
2,第一步,建議從楷書入手,而且買一些近現代書家的帖子上手更快。比如我就是從田英章的楷書上手,描紅描了大概五六本這樣子,這時你會發現以前那些個壞習慣全扔了,進步讓人刮目相看。
3,先描一遍,然後臨一遍,每天至少一小時以上,寫字跟砍柴一樣,只有多煉才能加深生理記憶,像砍柴砍在同一地方一樣。練久了,隨手一划就能到位,字體自然不會差到哪兒去。
4,經過三五月的練習後,這時就要多看多臨,更要精臨,單字過關,才能更上一臺階。
當然要清醒認識到,寫字是項長期工程,寫一輩子吧,藝術沒有盡頭!唯有往死裡寫!
練字的方法一般都是一樣的,無論練什麼書體一般的都要進行讀帖,對臨,對比,改正等四個步驟,這四個步驟可以適用於所有書體練習,包括軟筆和硬筆練習,具體如下
所謂讀帖就是觀察體會字帖中字的筆順、筆法、結構特點,達到心領神悟,這是臨摹的基礎,前提。一般由老師帶領同學完成,時間長了,同學們也可自己進行讀帖練習。
(一)是結構分析,就是要分析點化間的搭配,找出點畫間的位置關係,如字的錯落其正,陰陽疏密,收放避就等
(二)是點化與用筆分析,如字的點化,長短粗細俯仰之分,用筆的提按,讀帖要逐步深入仔細分析。
只有通過認真讀帖,掌握了其中用筆變化過程,總結出字帖中筆畫的用筆特點以及結構,才能在今後的學習中得心應手,形神兼備。
所謂對臨,就是同學們按照老師黑板的板書,以及在本子上打的字頭進行臨寫
臨寫時,不要速度太快,也不要寫一筆看一筆,要做到腦中有字,也就是說把字的樣子已經刻到腦海之中了,然後呢,進行書寫,書寫過程要筆筆精到,一絲不苟。
每次臨寫完一個字,不要匆忙的去寫下一個字,而應該仔細觀察自己所寫的字,並且與自字頭進行比較,主要從筆畫和結構上進行自檢:字的總體特徵是否把握的好?字的結構比例,筆畫的搭配,關係布局等是否準確?筆畫是否與字頭相像?起筆行筆收筆提按頓挫轉折是否適度?小學生練字教程全套,硬筆字教程,小學生練字帖
通過分析比較找出自己寫的字的結構和筆畫上的毛病,爭取在下次臨寫時加以糾正。
通過對比分析,找出自己寫的字,在結構和筆畫上的毛病,力爭在下次臨寫時以糾正,這樣經過讀帖,對臨,對比分析,總結改正,到再一次的讀帖,對臨,對比分析,多次循環,我們的寫字水平將會向上臺階一樣步步登高!
學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按照以上基本方法有目的進行學習,還要堅持不懈,從量變到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