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悅讀】併購志丨中國影業海外併購投資之路

2021-01-17 併購志

事件概述:

    截止2016年4月,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規模超過2015年全年交易規模。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更多高科技、消費型企業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對象,其中不乏影視類投資。而在更廣泛的投資層面,萬達集團、博納影業、完美世界、中國娛樂等公司紛紛展開了對外合資合作,合拍模式已成為國內外電影分享更大市場的通用模式。


(1)製造業向科技、消費驅動轉型;

(2)內生性增長放緩,尋求海外市場增長;

(3)尋求海外性價比高的併購;

(4)海外健全的融資環境和寬鬆的政策



    自2015年開始,中國企業在各個行業掀起了海外併購狂潮。據摩根大通發布的中國企業跨境併購報告顯示,去年全球併購交易量達5萬億美元,15%來自於中國。中國企業併購交易額從2013年至2015年翻了近3倍。今年前4個月,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規模更是達到960億美元,超過2015年全年交易規模。

    摩根大通指出,中國企業熱衷於「買買買」主要受四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中國經濟從出口型製造業經濟向科技、產業技能及消費驅動型經濟轉移;其次,內生性增長正在放緩,中國企業開始轉而尋求海外市場的增長;再次,在價格方面,國內高性價比的資產較為稀缺,從而推動中國公司尋求海外併購;最後,健全的融資環境、寬鬆的政策環境等使得更多中國公司、私募機構參與到海外收購過程中去。


(1)2012,併購了美國第二大影院AMC;

(2)2015,收購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

(3)2016,收購美國傳奇影業,為迄今海外最大文化併購;



    作為國內影視集團的翹楚,萬達集團在全球擴張上的道路有目共睹。對於萬達集團而言,整合和併購是走向國際化的必由之路。但整合什麼樣的資產、什麼樣的團隊,整合了以後怎麼融入母體,這是巨大的挑戰。

    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曾茂軍介紹了萬達近幾年的併購成效。2012年,萬達集團併購了美國第二大影院AMC後,經過4年,AMC從虧損轉向良好的盈利。並且,從今年開始,AMC也在美國國內開展併購,收購美國第四大影院Carmike。2015年底,萬達院線將澳洲第二大院線Hoyts收入囊中,該院線自今年1月至5月實現同比增長20%,淨利潤增長也很可觀,遠遠高於當地行業平均增長水平。萬達集團於今年初以不超過35億美元(約230億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成為迄今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最大一樁文化併購案。傳奇影業出品的IP電影《魔獸》,截至6月23日全球總票房約3.77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遊戲改編電影。

    曾茂軍講述了萬達集團併購海外企業的邏輯:併購後,萬達集團主要通過一些激勵手段激發收購對象的內在潛力,並且旗下3條院線每個月都會分享彼此的工作經驗,尋找業績突破的方法。

    據介紹,未來萬達集團的併購將通過兩個核心展開:一是圍繞IP的內容方併購,未來萬達影業要實現360度的IP轉換,會在中美市場上尋找一些優質的內容公司進行併購,實現向電影、遊戲、主題公園上的轉換。二是圍繞會員和消費者端的併購。曾茂軍說,迄今為止萬達院線在中國國內擁有的會員人數已經超過6000萬人。今年AMC的會員也會從去年的300萬快速增長到超過1000萬,中、美、澳會員體系將會超過1億人次。未來傳奇影業旗下的60人大數據分析團隊,將更加精準化地把過億會員價值挖掘到最大,進行精準化營銷。

(1)早年,紅杉資本助力布局紅籌美國上市

(2)私有化回歸A股,低估受資本追捧

(3)2.35億美元直接投資21世紀福克斯項目

(4)IMAX 3D電影《龍門飛甲》北美IMAX影院上映



    2016年4月8日,博納影業集團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同時停止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的交易。於冬坦言,博納影業集團從美國退市跟國內資本市場的火熱環境有很大關係,如何藉助國內資本市場充裕的資金對博納影業集團做一個新的推動,是他接下去的工作重點。

    早年,博納影業集團在美國上市,當時國內僅有華誼兄弟衝上了創業板,中國影視行業還沒有大規模資本的進入。那時候博納影業集團選擇了VC/PE海歸派的沈南鵬做投資,所以布局了紅籌結構到美國上市。「國外的資本環境並不十分理想。」於冬坦言。

    真正讓於冬下定決心要回A股上市的是影片《智取威虎山》,博納影業集團取得了那麼好的票房成績,但同時期其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跌。同時,退市前博納影業集團總市值約50億元,而華誼兄弟市值近400億元、光線傳媒市值373億元,上市影企中的「晚輩」華策影視的總市值也有282億元。這樣的市值差距讓於冬接受不了。於冬發現,中國的資本市場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沒能上市的公司反而後來居上,迅速擴張發展壯大。雖然近5年內博納影業集團的行業地位、電影業績穩坐前幾名,但博納影業集團錯過了國內資本市場的關注。此次私有化,博納影業集團最終憑藉堅實的業績和報表數據,吸引了阿里巴巴、騰訊、中信證券、復星國際、紅杉資本、軟銀賽富等資本的青睞。「國內資本已經推高這個產業的行情,博納影業集團是一個被低估的公司,投資資本當然會有敏銳的觸角。」雖然回歸國內市場之後就遇到股災,但他堅信中國資本市場會回歸價值投資的理性過程。於冬說,在中國電影產業高速發展、快速擴容的階段,如果博納影業集團再在美股停留幾年,很可能就被萬達集團收購了。這也是他對中國資本已經在全世界布局的清醒認識。

    博納影業集團在國際市場上耕耘已久,除了參與多部好萊塢影片的製作及發行,去年還斥資2.35億美元直接投資21世紀福克斯的項目。早在2010年9月,博納影業出品的IMAX 3D武俠電影《龍門飛甲》就已成功運作至北美IMAX影院。鑑於博納影業多年的海外發行經驗,阿里影業等中國資方支持其私有化,目的就是出於「走出去」分享全球電影市場紅利的考慮。


(1)萬達影業:以控股、參股方式分享國際電影市場利潤

(2)威秀娛樂:將純熟的主題公園運營經驗帶入中國

(3)摯上文化:幫助資方去海外投資

(4)東陽映月:中外合作雙方發揮各自優勢


    2015年以來,中國影視資本海外「淘金」舉世矚目:萬達以控股、參股方式,分享影院利潤為基礎的國際電影市場,湖南電廣傳媒與好萊塢製片商獅門影業籤署合作協議,華誼兄弟與美國STX公司籤訂影片合作計劃,上海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和好萊塢華納兄弟聯合成立旗艦影業,樂視影業與好萊塢相關公司達成12部電影項目合作,完美世界與環球公司合作,斥資5億元聯合拍電影……更多公司紛紛以合資公司、合作合拍模式切入國際市場。

    那麼,合資合拍式的投資,如何才能真正深入且有效地達成合作,切入並分享國際電影市場的紅利?行業人士也給予了不同的意見。

    定位於全球市場的獨立娛樂集團——威秀娛樂,去年與國內知名開發商EBG永昌集團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威秀娛樂將充分藉助EBG永昌集團的本土資源及資本實力,將純熟的主題公園運營經驗帶入中國。威秀娛樂總裁艾秋興表示,好萊塢電影行業如今都知道中國市場巨大,也知道中國觀眾對美國進口片的喜愛和高要求,這對好萊塢來說也是一個機會。但中國的製片人和發行公司跟好萊塢那些強大的公司合作,並不意味著那些大製片廠就會發行中國電影,這些中國投資方應該認識到。雖然威秀娛樂比起環球集團、迪士尼而言尚是後起之秀,但從認識上,他們意識到成立一個中國當地的製片公司是對中國影視行業和中國觀眾的一種尊敬。他們是從長遠角度看待與中方的合資開發,將中國優秀的影視IP和外國的IP結合主題樂園的實體娛樂項目來做雙向輸出的深度植入。

    摯上文化執行長楊瀟葉表示,對於「走出去」的中國資方來說,資金的安全性包括海外投資風險的把控尤其重要。摯上文化的主要業務是幫助資方去海外投資,他們會從3個方面把控項目的整體風險:首先,海外項目必須融資結構健康,這個融資結構包括海外電影的軟、硬投資部分,具體如退稅、銀行貸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夾層投資等,每個比例都比較健康和均衡,這樣的項目風險較有把控性。其次,他們會挑選包裝已經比較完善的項目,而不是早期劇本或者開發周期長的項目。再次,他們對於後期回報效應很重視,會從影片IP影響力、演員陣容等方面衡量。「一直以來,合拍片走向了一個較大的誤區,大家一直想兼顧中國和海外市場,其實中外文化差異就像地球和月球的差距這麼大。中外合作應該選擇以一方市場為重點來進行創作,比如用海外先進的製作理念和國際化思維、影視技術去包裝國產IP,這樣反而更容易產能最大化,也更容易讓海外的資源、人才高效率地進入中國市場。」楊瀟葉說。

    東陽映月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製片人王易冰提出,用一些演員參演、只投資不參與或者一方依附於另一方的粗淺式合作,將被時代淘汰,對彼此的市場擴容沒有作用。中外合作雙方應該各司其職、各顯其能,這樣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合作,也才會有更大的市場。比如海外製片公司在技術、商業模式和衍生品等外延市場上的開發優勢比較明顯,這些東西是當下中國電影市場很需要的;而中方公司則擁有資本的優勢,對本土製作、發行、放映體系和觀眾的需求比較了解。






THANK YOU

併購志,一個您值得每日一讀的公眾號。


掃碼管理員審核入群 ∣

一個併購重組的真實世界

這裡有你需要的一切

銀行優先級負責人、券商投行經理、信託項目經理、私募投資經理、會計師、律師




相關焦點

  • 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完美時刻?專家:製造業突圍新途徑
    中新網杭州11月13日電(記者 夏毅)今年年初以來,中國企業在全球跨國併購的舞臺上充當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11年,隨著西方國家債務危機的進一步蔓延,根據普華永道9月公布的數據,2011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共發生境外併購交易107宗,併購總額仍達170億元,併購交易量較去年同比增長14%,創半年度新記錄。  那麼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完美時刻」到了嗎?
  • 貝殼社|海外醫療併購痛點在哪裡
    到了2016年,1-8月,中國1億美金以上的海外併購案是12起,比去年全年多1倍,預計全年增速達到150%。這個數字與醫療私募基金的增速非常像(清科數據)。中國醫療併購的增速遠遠高於任何國家,遠遠高於醫療以外的其他行業。我國的醫療海外併購規模很小,單個併購標的也偏小。但我國的醫療海外併購才剛剛起步,但爆發力非常強。
  • Addi每日併購悅讀 | 2021.01.13 周三
    據報導,該買家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體育」Silver Lake正就紐西蘭橄欖球隊少數股權展開談判一位了解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對路透表示,美國私募股權公司銀湖(Silver Lake)正就收購紐西蘭橄欖球隊(New Zealand Rugby)商業活動部門少數股權進行深入談判。
  • 傳吳徵攔截獅門影業欲併購頂峰娛樂
    新浪娛樂訊 北京時間11月29日消息,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感恩節的周末,已經上映第二周的《暮光之城:破曉(上)》(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Part 1)以4200萬美元的票房輕鬆衛冕,而影片的全球總票房更是達到了可觀的4.89億美元。
  • 追尋券商併購之路:歷史的機遇與自我的機會
    ,如天風證券收購恆泰證券、華創證券收購太平洋證券;同時2010年後,頭部券商紛紛開始尋求海外業務擴張,再度掀起了對境外標的併購浪潮,2012年中信證券收購裡昂證券開始布局海外業務,2013年、2014年海通先後收購恆信金融集團、葡萄牙聖靈銀行、日本吉亞投資銀行,2015年光大收購新鴻基金融集團,2016年華泰併購Assetmark。
  • 為什麼阿里巴巴(09988)喜歡全面併購,騰訊(00700)喜歡戰略投資?
    公司 為什麼阿里巴巴(09988)喜歡全面併購,騰訊(00700)喜歡戰略投資? 2020年3月20日 17:55:26 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本文來自 「網際網路與娛樂怪盜團」毫無疑問,中國最不缺錢的網際網路巨頭就是阿里巴巴(09988)和騰訊(00700)。
  • 海航折價出售英邁蛇吞象悲劇收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要「膽大心細」
    海外併購要「膽大心細」「併購的戰略目的要清晰,要針對自身的產業發展而布局,趕時髦式的併購會輸得很慘。尤其是跨界併購,要特別謹慎。併購不是賭博,併購一定要有協同效應,通過協同產生額外的利潤,以平衡併購的高昂成本。無協同,不併購。」鄒林林表示。
  • 海航折價出售英邁,蛇吞象悲劇收場,中國企業海外併購要「膽大心細」
    海外併購要「膽大心細」「併購的戰略目的要清晰,要針對自身的產業發展而布局,趕時髦式的併購會輸得很慘。尤其是跨界併購,要特別謹慎。併購不是賭博,併購一定要有協同效應,通過協同產生額外的利潤,以平衡併購的高昂成本。無協同,不併購。」鄒林林表示。
  • 中國農業走出去企業跨國併購案例解析與啟示
    一、中國農業走出去企業跨國併購現狀與特點(一)併購規模井噴式增長中國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以來,農業對外投資總量不斷增長,跨國縱橫向一體化的整合也成為企業走出去實現全球化經營的基本方式。據不完全統計,2010-2019年的涉農海外併購多達690億美元,遠遠高於2018年中國農業對外投資存量,雖然井噴增長額度的一部分歸因於併購金額涵蓋境外融資部分,但仍能體現農業海外投資的快速增長勢頭。尤其是萬州國際(原名雙匯國際)收購美國肉業巨頭Smithfield 、中糧集團收購荷蘭尼德拉和中國香港來寶集團、中國化工收購瑞士先正達,屢創農業行業的海外併購之最。
  • 中國資本遊獵海外半導體:十二大經典併購和五次敗北
    從這裡開始,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進入了併購整合新的章節,有半導體產業鏈上下遊公司藉此優化競爭力,實現產業地位的躍遷,有其他領域玩家藉此一腳踏進半導體產業的大門,也有更多像紫光這樣的資本介入,將海外公司中資化引入國內。
  • 中鼎股份總經理夏迎松:海外併購正當時
    中鼎股份總經理夏迎松10月18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就公司環保發動機、海外併購等市場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海外併購能帶動我們的傳統密封件產品向高端提升,而在新興行業如充電樁、環保發動機上的布局會使公司從單一橡膠密封件零配件供應商向總成商、集成系統供應商發展,並慢慢切入汽車零配件維修保養、租賃等汽車後市場,把產品製造和服務結合起來。」夏迎松說。
  • 中金PE基金完成投資18億 涉足控股型併購
    中金佳成投資管理公司(下稱「中金佳成」)人士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首個券商系PE基金——中金公司旗下的50億元中金佳泰產業整合基金(下稱「佳泰基金」)目前已經累計完成投資18億元,涉及消費、醫藥、先進位造和節能環保等9個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中已經開始有控股型的併購投資。
  • A股併購變奏:從跨界併購到產業鏈整合
    2013-2015年A股併購標的行業分布 本版製圖 郭晨凱 數據來源:晨壹投資激蕩30載,A股市場水大魚大。70萬億併購江湖上,千軍萬馬縱橫其間,他們御風而行,逐浪進擊,時而張揚試錯,時而反省糾偏,有人藉此構建資本系,有人據此做大做強,亦有人因此盛極而衰。這是一曲連綿不絕的資本市場新陳代謝旋律,這是一股滔滔奔騰引領中國經濟升級轉型的磅礴力量。
  • 從字節跳動的89個投資併購,看張一鳴的「工程師投資哲學」
    據了解,鼎甜文化旗下有甜悅讀、瓜子小說網、朵米閱讀網三大網文平臺,在擁有網文IP《權寵天下》《權寵京華》外,也有《孔子》《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等現實主義非網文IP。資料顯示,字節將通過對接鼎甜文化旗下的小說版權資源,為自己擴充版權內容池。另外,鼎甜文化也曾有過電影發行製作的經歷,曾聯合出品過網大《異能事務所》以及平臺內文學作品《那條河》改編的同名電影。
  • 融資中國:收購法國設計師品牌AMI 紅杉中國按下海外併購啟動鍵
    在紅杉中國的加持下,AMI在中國大陸的業務將會更上一層樓。新年伊始,紅杉中國風格突變,罕見出手收購了法國奢華設計師品牌Ami的多數股權。雖然具體的交易條款沒有向外界透露,但是該項交易依舊在業內引起不小的波瀾。畢竟,這是紅杉中國首次併購海外項目,也是紅杉中國首次真正踏入高端時尚奢侈品市場。
  • 2019中資海外併購20強出爐!誰能問鼎年度十佳大買手?
    一年一度的「中資海外併購十佳大買手金哨獎」投票拉開帷幕!第七屆全球投資併購峰會將於5月28-30日舉辦,「2019年度中資海外併購10佳大買手金哨獎」將在會上揭曉。 據晨哨集團研究部的數據監測,2019年中資發起的海外併購共計462宗,其中311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金額合計2059.14億美元。交易宗數同比下降6.1%,披露交易金額同比上升42.27%。
  • 安踏組團收始祖鳥 中國體育用品規模最大海外併購
    原標題:中資最大規模體育併購:安踏組團46億歐元購始祖鳥母公司中國體育用品最大海外併購案正在接近達成。上述投資財團表示,收購事項完成後,計劃將保持亞瑪芬體育的獨立運營,並會另行設立董事會,公司在赫爾辛基的總部仍將保留。
  • 2010至2020年間的九大經典併購案例
    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在過去十年內走了怎樣一條跌宕起伏之路,恐怕可以從萬達集團的幾次收購與被收購當中尋找出一些端倪。 遙想王老闆當年,何等風光無限。在魯豫有約的節目上,他的那一句「先定一個小目標,我先掙它一個億」毫無爭議地成為了2016年年度網絡熱詞。
  • 中國併購公會「最佳併購律師獎」揭曉 | 一周律所動態
    中國併購公會揭曉「最佳併購律師獎」,分別由三位來自國浩、段和段以及謝爾曼·思特靈的律師斬獲。   律所財政透明度出現倒退,高蓋茨暫停其連續四年的財務狀況披露。  中國併購公會(CMAA)揭曉「最佳併購律師獎」  8月11日晚,第十屆中國併購專項獎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
  • 中企在馬來西亞併購的主要風險和規避措施
    海外併購是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中國企業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參與國際競爭,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有效手段。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逐漸成為新興的投資目的地。馬來西亞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國家,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並高度認可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