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放屁」作為其中一種,難以抗拒。
不管是行為控制較強的人類,還是行為控制較弱的其他生物,日常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畢竟「屁」在文明社會是難以啟齒的話題,所以人們一向避而不談。
如今,生活中一種輿論讓大家不得不重新認識「屁」。
有人說「被窩裡放屁,可能會引起中毒」,這一說法,很多人會感有意思,覺得可信度很高。
被窩裡放屁,真的會引起中毒嗎?
其實,我們放出來的屁中含有多種硫化物和汙染物,這些物質都是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害的,但由於我們平時在被窩裡面放出來的屁含有的這些有害物質的濃度較低,劑量較少,因此,根本達不到讓人中毒的程度。
所以「被窩裡放屁會中毒」這一說法顯然不正確。
也有很多人覺得,我們在被窩裡放出的屁氣味會比較重。這是因為有的時候我們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氫,進入體內後就會導致氣味比較濃厚。
而此時,又恰巧人體在被窩內,屁被放出後不能散發出來,最後導致氣味濃重。
當然,即便如此,這個時候的屁也不能引起人體中毒。
不過,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平時的飲食比較正常,那麼放出的屁,氣味自然是不會很重的。
所以我們放屁氣味的濃厚程度其實是取決於吃的食物,而且不管我們吃什麼食物都有可能會引起放屁。
有了屁意,憋著會怎樣?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公共場合都會選擇在屁意來臨之際將它憋住,因為放屁時發出的聲音和放出的氣體都會引起周圍人的注意,這樣是十分令人尷尬的。
但有屁不放,長時間憋著,還真可能會應驗了那句「有屁不放,憋壞內臟」。
長時間憋屁的確對身體健康不利。
一、造成腸道損傷
因為憋屁會造成身體消化吸收功能減弱。
體內的有毒氣體難以排出,會再次被腸道吸收,造成腸道黏膜損傷,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腸道黏膜破裂,引起排便困難,甚至長時間便秘。
二、壓迫五臟
憋屁也會對五臟造成一定的壓迫,就是人們常說的「有屁不放,憋壞內臟」。
五臟的壓迫會對肝臟造成新的刺激,使得肝臟排毒能力減弱,毒素難以排出,存留在體內,就會影響皮膚健康,導致皮膚的排毒能力減弱,讓皮膚變得更加粗糙乾燥。
三、口臭
憋屁也會對口腔造成一定的影響,體內的氣味無法排出,就會從口腔中發出,出現口臭現象。
綜上所述,被窩放屁確實不能引起中毒,但是長期憋屁,雖然不會有即時的影響,但這些危害都是會慢慢地出現,侵蝕人的身體健康的。
放屁不可避免,事實上,人一天會放15個左右的屁,只是我們只會對聲音較大或者氣味較重的屁印象深刻,而忽略那些聲音小氣味輕的屁。
其實我們對待放屁這一行為最好的態度就是在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的條件下順其自然。也就是說,有屁意了,趕緊找個空曠,沒人的地方去釋放,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畢竟人之常情,舒服自己,也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