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已建成!北鬥三號衛星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2021-01-11 網易

2021-01-11 00:00:41 來源: 跨境達人珍妮

舉報

   11月19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與遠徵一號上面級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北鬥三號工程第18、19顆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至此,火箭院今年北鬥三號衛星高密度發射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標誌著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已建成。該系統包括18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1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可服務「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總裝測試 本文圖片均為 李迪克 攝

   國內首個年度發射次數突破20次總體單位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獲悉,本次任務是北鬥三號工程的第十次發射,十次發射均由長三甲系列火箭完成,充分驗證了火箭的可靠性。
本次發射也是火箭院2018年第20次宇航發射,刷新了年度宇航發射次數紀錄。

   火箭院也成為了國內首個抓總研製的火箭年度發射次數突破20次的總體單位,開啟了火箭院年發射次數「20+」節奏,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研製能力和產業化發展邁入新臺階。

   據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副總指揮劉建忠介紹,在高密度發射形勢下,人力資源非常緊張的情況下,試驗隊伍實行了「火箭院型號總體崗位融合」,將制導、姿控、軌道等崗位進行了融合,以往每次發射,需要3個專業的人都前往基地,現在只需2人即可。

   劉建忠說,型號還將進一步精簡、優化發射場操作、設備安裝流程,緩解總裝人員緊缺問題。 「長三乙火箭實行去『任務化』設計,大大提高了火箭的適應性,火箭狀態也較為穩定。」劉建忠說,去「任務化」是實現火箭產品化的重要途徑,目前,長三甲火箭研製團隊正在逐步推進火箭「產品化」進程,對現有型號研製生產管理模式進行調整,逐漸形成「流水線」生產總裝方式。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整裝待發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長三乙火箭的「主戰場」,火箭在這裡執行過多次發射,此次任務對於長三乙火箭來說也是「輕車熟路」。

   據遠徵一號上面級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周佑君介紹,此次任務是遠徵一號上面級今年的收官之戰。

   去年年底以來,遠徵一號上面級與長三乙火箭九度攜手,以「一箭雙星」方式直接入軌發射18顆北鬥三號中圓地球軌道衛星。

   本次發射的衛星與此前相比,增加了若干載荷設備,雙星總重量增加40公斤,創上面級歷史任務衛星重量之最。

   為此,型號隊伍開展了一系列改進工作,提高上面級運載能力:採用能量密度更高的衛星供電鋰離子蓄電池,減輕上面級的結構重量;精準分析衛星的質量特性變化的影響,通過上面級軌道優化與制導姿控仿真分析,優化上面級推進劑加注量。

   除了重量更重,此次發射的衛星個頭也更大,雙星之間、星罩之間的間隙較以往更小,對接安裝衛星的操作難度更大,火箭飛行過程中以及衛星分離時,星罩之間、雙星之間發生碰撞的風險更大。

   對此,型號隊伍通過模擬裝配、精細化的衛星分離仿真分析及遠場分析等,控制風險,確保了衛星的安全。

   本次發射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發射的第42、43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第94次執行發射任務,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291)發射。

  

  發射塔架上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

  原文轉載:http://tech.shaoqun.com/a/310402.html

  跨境電商:https://www.ikjzd.com/

  mile:https://www.ikjzd.com/w/1746

  rakuten:https://www.ikjzd.com/w/2718

  
11月19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火箭」)與遠徵一號上面級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北鬥三號工程第18、19顆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火箭院今年北鬥三號衛星高密度發射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標誌著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已建成。該系統包括18顆中圓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經理人雜誌6月23日,是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的日子。據新華視點,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推遲後,重新發射的窗口確定為6月23日9時43分。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準點發射。10時15分,西昌衛星發生中心主任張學宇表示:「衛星已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此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人民網【轉發祝賀!中國北鬥星耀全球!】剛剛,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北鬥三號建設即將收工!關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你了解多少?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按照發射流程,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測試、推進劑加注和發射前狀態設置,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也已完成加注前的全部測試工作,即將開展常規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加注,將於近日擇機發射。
  • 關注北鬥發射|北鬥三號衛星系統總師是南航校友,勉勵母校學弟學妹...
    「5+2」、「白加黑」完成技術攻關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的親歷者,陳忠貴見證了北鬥背後八萬「北鬥人」日以繼夜、嘔心瀝血的付出與攻關。囿於西方的技術壁壘與苛刻的合作條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諸多核心技術方面需要自主攻關,研製周期緊,任務重。
  • 我國北鬥三號第17顆衛星發射成功! 和湖南有何淵源?
    2018年11月1日23時57分,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17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衛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也是北鬥三號系統中功能最強、信號最多、承載最大、壽命最長的衛星。記者在西昌發射現場,親眼見證了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在為祖國感到自豪的同時,記者還發現,很多湖南人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不同的崗位上,為這次北鬥衛星的發射盡職盡責。
  • ...一箭雙星」再發兩顆「北鬥星」 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
    新華社西昌12月16日電(李國利、鄧孟、劉藝)我國16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再次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全面完成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 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成功發射。
  • 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100%國產,還有...
    今天9時4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隨著該衛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完成組網!為何手機上還顯示GPS?
    原本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衛星原定於6月16日就進行發射,不過為確保發射任務的萬無一失,當時航天人員決定再次針對發射任務做最後一次技術排查,就在今天上午9點43分,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刻組網衛星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總設計師林寶軍:讓用戶打心底...
    作為北鬥三號的建設者代表,我感覺備受鼓舞。」今天上午,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員副院長、北鬥三號系統衛星總設計師林寶軍研究員,剛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第一時間接受新民晚報電話採訪時如是說。電話那頭的他,很是激動:「從無到有,從區域到全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真正的跨越式發展,沒有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
  •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 厲害了我的國!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 厲害了我的國! 2020-08-03 10:48:59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
  • 各司其職各得其宜 北鬥三號衛星家族新特點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愛星 吉星 萌星北鬥三號衛星家族新特點6月23日上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直衝九霄,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共30顆,其中有24顆是中圓地球軌道,3顆地球靜止軌道,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被親暱地稱之為「萌星」「吉星」「愛星」。
  • 北鬥三號完成組網 企業「摩拳擦掌」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本報記者 6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這一好消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科技日報記者在廣東、天津、浙江等地採訪發現,許多與北鬥產業相關聯的企業對此高度關注,他們認為,北鬥與新基建結合,將催生更多的新技術、新需求與新業態。為此,有的企業捷足先登、悄然布局;有的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成功發射 企業點讚 得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後,高興是諸多企業的第一反應。
  • 44次北鬥衛星發射100%成功
    本報西昌6月23日電 王玉磊、記者安普忠報導:6月23日,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44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取得100%成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作為北鬥唯一「母港」,承擔了全部北鬥衛星的發射任務。
  • 如何看待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推遲?一線技術專家這樣說
    每經編輯:王鑫新華社16日消息,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臨射前測試過程中,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發射任務推遲,發射時間待定。另據央視,北鬥三號工程任務一線技術專家李聃表示,「昨晚射前功能檢查時發現了問題,經討論決定推遲。在世界範圍內,推遲發射是較普遍的。為確保萬無一失,我們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帶疑點加注、不帶隱患上天。目前系統狀態良好,我們有能力儘快查明原因,重新組織發射。」
  • 川臺電視錄製部圓滿完成北鬥組網衛星發射實況直播任務
    2020年6月23日9點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與發射場的震撼景象、指揮大廳的擁抱掌聲相比,負責此次火箭發射電視直播任務的我臺轉播車內略顯平靜,伴隨著各種設備的運轉聲,各工種技術人員目不轉睛的盯著屏幕,繼續配合央視製作團隊完成火箭發射後的電視公共信號製作任務。
  • 機車轉運籤名封見證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4月20日22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北鬥三號(IGSO-1)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送入太空
  • 中國北鬥 導航全球——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側記
    距離我國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不到一個小時,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塔勤分隊在分隊長孫輝的帶領下,正小心翼翼地核查著每一處細節,豆大的汗珠混著雨點密布在每個人的額頭。一代代西昌航天人大力弘揚「艱苦奮鬥、求實創新、團結奉獻」的西昌航天精神,以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圓滿完成43次北鬥衛星發射任務。「今天是北鬥的收官之戰,也是我們第44次託舉北鬥升空。大家格外謹慎,確保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確保北鬥發射任務100%取得圓滿成功!」遠遠地望著發射塔上的「蜘蛛人」,該中心副主任吳煒琦激動地說。「30分鐘準備!」
  • 北鬥會影響駕考科目二嗎?聽北鬥三號衛星首席設計師謝軍在西昌衛星...
    5.北鬥衛星都在哪裡發射? 所有的北鬥衛星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為什麼GPS在世界上應用的面非常廣,中國人還要設計研製又花錢、技術又複雜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呢? 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讓航天人認識到,在發展航天項目的同時,必須要有自己安全獨立的時頻基準系統,一定要把非常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衛星導航系統要搞上去。
  • 軍媒詳解北鬥三號導航系統性能特點 比GPS和"格洛納斯"更穩定
    2018年11月19日2時7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
  • 新聞辦就北鬥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周年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第一方面、關於北鬥系統建設與運行情況。北鬥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一是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19年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二是基本服務性能穩中有升。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6月23日9時43分,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  在北鬥導航衛星的「家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將北鬥GEO衛星稱為「吉星」。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吉星」中排行老三,於是被暱稱「嚞星」。  作為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嚞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隨著它在北鬥三號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星座部署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