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丼」是日本人創製的漢字,在日本,讀dòng;基本的意思是深口的陶製大碗,那麼在我國,之前這個字讀jǐng或dǎn,dǎn時候的意思是把東西扔進井中的聲音。話說大約在江戶中期(18世紀前後),日本人把這個字引入並本土化賦予新的含義,它本身只是一種裝飯的盛器,並不是料理的名稱。在出現的當初主要用於盛麵條。
19世紀前期的江戶末年,一個名叫大久保今助的戲院老闆首先開始了將烤河鰻置於米飯上的吃法,恐怕這是日本最早的「丼飯」。以後又產生了將天婦羅蓋在米飯上的吃法,謂之「天丼「。
但是「丼飯」的盛行,主要是在明治以後,大正年間(1912—1926年)逐漸普及,戰後則出現了新的局面。除了「鰻丼」和「天丼」,在日本比較多見的還有「親子丼」、「豬排丼」和「牛肉丼」等。
誕生於明治年間的「親子丼」可以說是是日式蓋飯的鼻祖,距今已將近有100多年的歷史。「親子丼」取自日語中的漢字詞 「親子丼」(おやこどん)而來,字面直接翻譯是指「雞肉雞蛋蓋澆飯」的意思。因為雞肉和雞蛋就像人類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所以雞肉雞蛋蓋澆飯則在日本就被取了這麼個有意思的名字。
鮮嫩的雞肉配上濃稠的蛋液,加之清新的洋蔥覆在熱騰騰的米飯上,攪拌時,蛋液與米飯充分融合,粒粒包裹,香滑又濃鬱的味道和剛剛好一碗的分量,平淡的日常裡也能吃出熱騰騰的滿足感。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調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而天丼(天どん)即「天婦羅蓋飯」,則主要是把炸好的天婦羅(多是蝦或魚)再加上少許蔬菜如茄子、蓮藕等淋上醬汁,再放在飯上而成。
黃金時間內酥炸完成的天婦羅滿盛上桌,特殊的海鮮與油炸過後的麵包糠想起撲鼻而來,沾一點秘制醬汁,柔軟的恰到好處的米飯,粘附些許醬油,微甜胃鹹。食用漸半時,將半熟的溫泉蛋戳破,讓蛋液充分與米飯混合,多層次的豐富口感,吃一碗恰到好處的溫柔。勝丼,即「炸豬排蓋飯」,由於勝丼(KATSUDON)的KATSU(即炸豬扒)在日語中的發音同「勝利」的「勝」字一樣,為討個好彩頭,這道日式丼飯也因此多被稱作「勝丼」。甚至很多人也會在考試或比賽前來上一碗,以求勝利。
精心炸制的豬排濃鬱卻不帶腥羶,滿滿都是清香,完全吞下無一絲肉渣,油脂也沒有貼在唇舌間,乾脆利落。點綴上洋蔥配以滑蛋一同入碗, 肉汁飽滿的炸豬排,與鮮滑柔軟的滑蛋融入在一起,愈使得一個簡單的組合煥發出新的鮮嫩。牛丼,即牛肉蓋飯,作為戰後才興起起來的食物,牛丼在日本人餐桌上流行開來要卻花了不少時間。似乎在分量制霸所有肉食日式丼飯,尤其是在日本,萬一那天早晨一不小心點了一份牛丼,滿滿端上來一碗,一片一片厚厚的牛肉片蓋住整碗,頗有深不見底之震撼。
食用時可配以醃製的洋薑絲也可以在牛肉片上打上一顆半熟溫泉蛋,Q 彈的米飯,加上滑嫩的牛肉再搭配蛋黃的香氣,戳中心尖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在「丼飯」上,我們可清晰地看出日本傳統的飲食在走向現代過程中的文化意義。丼飯營養豐富、快速簡單,在日本廣受歡迎,作為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已根深蒂固。所以說:丼字叫dòng,那麼下次跟朋友去吃丼飯的時候,正確的讀音想必會讓人刮目相看了。
圖文資料來源於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小編刪除。
如果喜歡我們的作品,請持續關注日本物語和我們的知日圈App,並動動您的小手給我們加星標,以及文章右下角的「在看」!
以下是星標的添加方法,在這裡要感謝各位讀者,我們需要大家的支持,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一所懸命的動力!
別忘了點「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