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風土丨去沙爾布拉克牧場,赴轉場之約!

2020-12-17 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轉場是牧民在長期的逐水草而居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獨特遊牧文化。新疆阿勒泰地區是新疆的四大牧區之一,每年,這裡的牧民都要牽著駱駝,騎著馬,趕著牛羊四季轉場,如今這已成為新疆規模最為宏大的人文景觀。

  羊群所經之地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牲畜的叫聲、蹄聲響徹山谷。阿勒泰地區的牧民們趕著牛羊北上南下,追逐廣袤而豐碩的草場,他們長途跋涉數百公裡,必經過沙爾布拉克牧場。沙爾布拉克牧場位於福海縣,距離縣城100多公裡,是當地轉場文化最豐富和集中的地方。

  再過些日子,位於沙爾布拉克牧場的「轉場文化旅遊小鎮」將迎來「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牧歸活動」。慕名而來的疆內外遊客、攝影師會匯聚於此,感受一場別樣的草原文化盛會。

  「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推出的阿肯阿依特斯、達斯坦、搭氈房、賽馬、摔跤、叼羊比賽等,是哈薩克族牧民保留至今的傳統遊牧文化,也是人們了解多元一體中華文化的「活化石」。

  體驗遊牧生活 欣賞非遺表演

  本屆活動,遊客除了可在「千裡牧道」觀看到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牧歸儀式,還能欣賞到精彩的阿肯阿依特斯、達斯坦表演,哈薩克族傳統的摔跤、掰手腕、搬巨石、草原拔河、賽馬、走馬、馬上拾銀、叼羊比賽等傳統項目。

  達斯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說唱藝術,依靠口傳記述文化歷史,藝人表演達斯坦時,用民間樂器冬不拉伴奏,多為自彈自唱。達斯坦一般情節複雜,篇幅很長,一首達斯坦有時可以唱上一天一夜。目前,達斯坦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阿肯阿依特斯,俗稱「阿肯彈唱」,是哈薩克族廣泛流傳的最古老、最鮮明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以即興賽歌的對唱方式抒發感情,是哈薩克族在節日、婚嫁等儀式上舉行的重要活動,2006年5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0年6月,福海縣推出首屆「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圖為賽馬正在全力衝刺。

  觀賞搭氈房、賽馬、叼羊系列活動

  氈房是哈薩克族牧民「移動的家」,以攜帶方便、堅固耐用和防寒、防雨、防震等優點而深受哈薩克族牧民的喜愛。2008年,哈薩克族氈房營造技藝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時代變遷,許多牧民由遊牧轉向定居,氈房居住功能隨之改變。在本次活動中,氈房搭建賽、最美氈房評比賽,成了遊客體驗和感受民俗文化的一項載體。 

  在草原上展現馬背上的風情,是重大節慶不可或缺的內容,比如賽馬、叼羊……在當地人看來,叼羊,是另一種力量和勇氣的較量,他們常年在草原上放牧,尤其是轉場時,遇到暴風雨或野獸突襲,牧民們經常要縱馬趕來,保護自己的羊群。久而久之,這種叼羊技藝演變為叼羊比賽。常年遊牧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智慧,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演變成如今的馬上娛樂活動。

  活動期間,現場還將舉辦千裡牧遊轉場攝影評選和展示活動,特色農副產品、手工藝品及金絲玉展銷活動和千裡牧遊篝火晚會及夜市。

  正在打造的轉場文化旅遊小鎮

  「結合福海縣牧業轉場優勢,在沙爾布拉克牧場打造出一個『轉場文化旅遊小鎮』,將『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打造成國內第一個轉場文化品牌的旅遊發展思路,就這樣應運而生。」福海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納燕介紹,相關項目的實施,既可以推進福海縣全域旅遊發展,提升當地遊牧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還能拉動阿勒泰羊的銷售,帶動牧民增收致富。

  今年6月,福海縣推出首屆「百萬阿勒泰羊轉場文化旅遊節」系列活動,開始為上述目標預熱。本屆活動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沙爾布拉克牧場「轉場文化旅遊小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據納燕介紹,今年,福海縣將全面啟動「轉場文化旅遊小鎮」道路交通系統、氈房賓館(驛站)、遊客中心、阿勒泰羊文化餐飲館,星級民宿、展覽館、旅遊環保廁所、自駕營地、民俗風情園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明年將這裡打造成3A級旅遊景區。(視頻由福海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相關焦點

  • 微攝看新疆,新疆是個好地方#@阿勒泰百萬大尾羊轉場文化
    新疆阿勒泰百萬大尾羊轉場文化是作為地球上規模最大、路線最長的大型哺乳動、物遷徙之一,媲美非洲百萬角馬遷徙,遠勝北美、北歐馴鹿轉場,具有資源的全球唯一性。 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沙爾布拉克哈薩克族牧民大轉場、每年6月初開始大轉場,全牧區約有近150萬牲畜,將在10天內通過千年古牧道遷徙至阿爾泰山深山夏牧場。
  • 新疆福海春秋牧場哈薩克牧民搭建傳統氈房 (1/5)
    新疆福海春秋牧場哈薩克牧民搭建傳統氈房5) "← →"翻頁 5月30日,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沙爾布拉克春秋牧場
  • 九月,轉場在路上
    每年秋天在新疆都會上演一部「轉場大片」,去過大草原的人不少,但見過牧民大轉場的人就少了,場面十分壯觀。轉場,一種隨著季節變化不斷將牲畜趕往草料豐富地區的循環輪牧方式。一般說來轉場分別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進行,但在某些氣候和植被條件差異較大的地方,也有每年進行四次轉場的情況。
  • 冬季臨近 新疆福海牧民趕羊群下山轉場忙
    10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沙爾布拉克牧場,當地牧民在阿勒泰山古老的牧道附近放牧。據介紹,沙爾布拉克是福海縣春秋牧場與中牧場、夏牧場的分界點,山區氣候與平原氣候的分水嶺。冬季臨近,當地牧民正忙於將牛羊從高山夏牧場趕至沙爾布拉克,在此休整至10月底左右,將繼續向河谷地帶遊牧遷徙。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10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沙爾布拉克牧場,當地牧民在阿勒泰山古老的牧道附近放牧。
  • 哈薩克人的轉場
    轉場,對哈薩克牧民來說,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哈薩克牧場有春秋牧場、冬牧場和夏牧場三種,分別設置在天山北坡、向北經準噶爾盆地、直到阿爾泰山的廣袤山地草原和戈壁草灘地區。根據季節變化,哈薩克牧民一般以阿吾勒為單位,每年進行四次大的轉場,而在各季根據牧業生產需要小規模的搬遷則更頻繁。牧場的遷移和牧業生產的安排相呼應。春秋牧場一般位於淺山、荒漠和半荒漠地區。春有雨水,秋有泉水供人畜飲用。除便於放牧,對春季接羔育幼,秋季牲畜配種,以及剪毛等牧業活動都很有利。冬牧場一般位於山澗溝谷、河灣、沙丘可避風雪地帶,氣候較為暖和,以保證牲畜安全越冬。夏牧場則位於涼爽溼潤的山地。
  • 哈薩克人,千裡遊牧話轉場
    天剛蒙蒙亮,新疆福海縣大批哈薩克族牧民告別生活了2個多月的春秋牧場,趕著牛羊開始向夏牧場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在哈薩克族牧民的驅趕下,浩浩蕩蕩,所經之地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轉場的牲畜叫聲、蹄聲響徹整個山谷。轉場隊伍連綿幾十公裡,場面極其宏大、氣勢磅礴。
  • 活動| 「邀」你共赴一場詩詞之約
    活動 | 「邀」你共赴一場詩詞之約 2020-07-11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考地理小專題——轉場放牧
    評價:轉場不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草場資源,同時也保護了草場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和草場可持續發展。典型例題二: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新疆,天山牧場為垂直牧場。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轉移草場放牧,稱為轉場。牧民們轉場時,帶著帳篷和生活用品長途跋涉,沿著世世代代踩踏出來的牧道,將牲畜趕往不同海拔的牧場,逐水草而居。
  • 國際志願者日丨寧寧邀您來做巾幗志願者,共赴一場「朱槿之約」!
    國際志願者日丨寧寧邀您來做巾幗志願者,共赴一場「朱槿之約」! 冬日暖陽我們迎來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 寧寧姐邀您來做巾幗志願者共赴一場
  • 1024小微節與你相遇丨再赴一年之約!
    1024小微節與你相遇丨再赴一年之約!交大新媒體中心現運營由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抖音號、B站號、快手號、QQ公眾號、QQ空間八大平臺構成的新媒體矩陣平臺矩陣粉絲總量約100
  • 憲法宣傳周丨雲南永仁:赴一場檢察官和孩子們的「憲法之約」
    原標題:憲法宣傳周丨赴一場與孩子們的「憲法之約」3天,6名檢察官走進3個鄉鎮,9所學校開展9場宣講會……這是一場檢察官和孩子們的「憲法之約」近日,永仁縣檢察院結合「憲法宣傳周」,舉行檢察開放日活動,走進永仁縣中小學校講授法治課,為孩子們送去法治的溫暖。
  • 哈薩克牧民巴哈:不希望兒子再轉場放羊
    但住進新房的牧民並不意味著翻身下馬、告別遊牧生活,由於缺乏其他謀生技能和就業途徑,四季奔波、轉場放牧依然是大部分牧民的生活常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果子溝牧場牧民江阿布力告訴我們,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四季牧場和轉場途中度過,自己每年住在果子溝定居點的時間也只有三個多月。
  • 散文丨惹巴拉之秋
    文丨梁瑞郴 車過苗兒灘,山勢向上,路如飄帶,緊緊纏著山腰。村寨一一掠過,滿眼是那種磚瓦的小洋樓,雖然不免有些單調,但我知道,這也是一種變化,一種見證。 車廂安靜下來,只有微微鼻息,以及各種打盹的憨態。撈車河水流了萬萬年,它悄無聲息,泱泱而去,當今天我們一眾人在人字橋上談笑風生時,三分感嘆,七分醉意時,無不翹首以贊,惹巴拉,惹巴拉! 惹巴拉沒有秋意。 惹巴拉的山沒有秋意。
  • 惡名之辨——中古南方風土研究展望
    在宋以前,黃河流域的文化長期領先於南方,這種文化以經濟優勢為基礎,有政權力量作為保障,並且有悠久深厚的歷史和璀璨的成果,吸引著周邊族群,形成了所謂主流文化圈,其它文明則環立周圍,形成了《尚書》之《酒誥》、《禹貢》兩篇和《周禮》之《夏官》、《秋官》兩篇、《國語·周語》所描述的畿服形態,構成較為弱勢的所謂非主流文化圈。
  • 李娟《冬牧場》
    這個時候多羨慕僅去過一次的杭州圖書館啊,那氣派,那館藏,真叫人拍手叫絕。好吧,也期待著安徽省圖書館早日建成運營啊,不枉我每個月2h在市圖書來回折騰,不過好像也挺享受的。也是第一次認識李娟,山野作家。生於新疆,童年和少女時代不停輾轉於四川和新疆兩地。
  • 母親牧場丨親子牧場的標杆是怎樣煉成的
    母親牧場位於日本千葉縣的鹿野山,佔地250公頃,約有130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