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驅動研發引領 首發上市成功的金域醫學還有五大研發「殺招」在手 | IPO稜鏡

2021-01-13 投資時報

隨著中國醫療改革的深化和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空間巨大。無論從營業規模、連鎖實驗室數量、服務客戶數量還是市場服務網絡等方面來看,金域醫學均處於細分市場的前列,未來發展可以期待



文 | 《投資時報》記者  蘇慧


六年前,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皮爾澤曾在其暢銷書《財富第五波》中預言,健康產業將成為繼上世紀70年代微波爐、80年代錄像機、90年代電腦和網際網路之後的第五波財富浪潮,並在未來十年為美國經濟帶來超過兆億美元的市場商機。


而今來看,皮爾澤的預言已開始逐步走向現實。不僅僅是美國,包括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在內,醫療健康產業的增加值在各國GDP中所佔比例均超過10%。有研究顯示若該佔比超過15%,則醫療健康產業將會成為刺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巨大動力。


從中國市場來看,2013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措並舉發展健康服務業……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而這其中,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無疑空間巨大。前瞻產業研究院行業報告數據顯示,基於中國國家政策以及醫療改革制度的進展,預計2014年至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規模還將保持35%-40%的較快增長,佔醫學檢驗市場的份額在7%-9%之間。



乘此東風,有醫學技術加持的第三方醫學服務公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域醫學)的首發上市之路也順利前行。2017年9月8日,該公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此次,金域醫學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6868萬股,募集資金淨額達4.14億元,發行價格為6.93元/股。


新股上市自然備受追捧,自上市以來,金域醫學連現漲停。截至9月13日,該公司市值已達60.85億元。


作為第三方醫檢行業的標杆,金域醫學的上市將原來就處於黃金爆發期的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再次推向了風口。無論從營業規模、連鎖實驗室數量、服務客戶數量還是市場服務網絡等方面來看,金域醫學均處於細分市場的前列。該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梁耀銘亦表示,未來,金域醫學會在第三方醫檢主航道上堅定前行,繼續以公民意識服務社會,用仁者之心守護國人,用切實行動助力健康中國夢。


營收利潤穩步增長


據《投資時報》記者了解,金域醫學為專業從事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的獨立醫學實驗室,主營業務為向各類醫療機構(包括醫院、婦幼保健院、衛生院等)提供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服務,屬醫療服務行業。


該公司專注從事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業務已10餘年,憑藉嚴格規範的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領先的檢驗檢測技術平臺、廣泛便捷的實驗室網絡、專業的冷鏈物流系統,已為超過21000家客戶提供公正、準確、及時、便捷的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服務,成為國內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的領軍企業。 


查閱金域醫學招股書可以發現,2014年至2016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8.38億元、23.89億元及32.22億元,呈良好增長趨勢,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2.40%。淨利潤亦與營收同步增長,從2014年的7964萬元增長至2016年的1.8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52.48%。


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9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6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8408.8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02%。其更進一步預計,2017 年1-9月,金域醫學營業收入區間將在260000~29000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增長10%~25%;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將在14000~17000萬元區間,較上年同期增長17%~44%。


觀察該公司業務構成可以發現,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類業務為其主營收入來源,招股書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該部分營收佔營業收入比重均在94%以上。其中,來自基因組學檢驗、生化發光檢驗、綜合檢驗的收入佔比較高,合計佔主營收入比例接近七成,理化質譜檢驗、病理診斷、免疫檢驗收入則佔據餘下三成主營收入份額。但從整體來看,前述六大板塊的營收佔比相差並不大,顯示出較為均衡的營收結構。


競爭優勢突出


醫學檢驗業務的核心在於檢驗結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檢驗結果有誤將有可能帶來後果嚴重的醫療糾紛,因此醫學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往往成為下遊客戶選擇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的首要評定標準。


秉承此原則,金域醫學始終堅持嚴苛的品質管理,形成了追根究底的質量管理文化。


以質量為導向,該公司制定了全面的檢驗檢測流程,實施標準化管理。實驗室管理中心各技術平臺均調配骨幹力量專注質量管理。據悉,金域醫學下屬10餘家實驗室先後通過了ISO15189認可,廣州金域和上海金域也已通過美國CAP認可,標誌著上述兩家公司實驗室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現有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控制下,金域醫學的質量目標年年提升。目前,其產品缺陷率已達到萬分之1.5以下,生化檢驗等基礎類項目已達到6西格瑪水平。嚴謹的實驗室質量控制體系保證了醫學檢驗業務的質量和效率,也成為金域醫學的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在國內連鎖實驗室數量、覆蓋區域、服務客戶數量方面,金域醫學亦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獨立醫學實驗室。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該公司已在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設立34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市場網絡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龐大的連鎖實驗室網絡無疑為其提供了更大的規模效應以及檢驗效率,形成有效的競爭壁壘,保證了競爭地位。


除此之外,該公司亦構建了「產學研」一體化模式,其與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國內一流科研院所均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CF)等全美頂尖醫學中心建立了戰略性合作關係;與羅氏診斷、生物梅裡埃、凱傑等國際優秀體外診斷試劑企業聯合建立了中國實驗室示範基地,致力於先進檢驗技術的研發以及新檢驗項目的轉化。金域醫學方面表示,上述研發及合作模式使得公司保持了對行業新技術的快速響應能力,並能持續掌握行業核心競爭力。


高學歷人才護航研發


值得關注的是,與傳統公司相比,無論在學歷還是年齡結構上,金域醫學的員工構成都更趨年輕化及高學歷化。


在專業檢驗人才方面,金域醫學建立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梯隊。其擁有多名來自美國西雅圖兒童醫院等權威機構的海外學者、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引領各學科在行業內的發展。截至2016年12月31日,該公司本科(包括大專)以上學歷員工佔比已達82.13%,技術與服務人才達4450名,博士、碩士及以上學歷員工為442名,擁有高級職稱的員工為47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5名,博士生導師有3名。


此外,金域醫學還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聯合高校負責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並建立金域大學,作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員工崗位專業培訓、管理進階培訓的企業內部繼續教育平臺。


有此高學歷人才梯隊護航,在研發方面,金域醫學亦設立了科技與創新管理部專門統籌研發工作。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研發引領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該公司的研發工作與實驗室檢驗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公司研發項目均採取由科技與創新管理部組織、專職研發人員為項目負責人、實驗室技術平臺抽調專人參與的方式組成項目研發團隊,共同完成項目研發。目前,該公司手中至少擁有五個重點研發項目。


經過多年發展,金域醫學已形成以技術平臺建設為基礎、臨床疾病診斷檢驗項目及檢驗試劑研發為核心的研發體制。其由高水平專業研發人員領銜、人才結構合理的研發團隊,亦具有很強的與國際、國內醫學檢驗界研究和創新水平接軌的實力,為公司的新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提供了保障和後盾。



此稿版權歸《投資時報》社所有。

公號轉載需經授權,並標註來源及作者姓名,否則,違者必究。



入駐平臺


今日頭條 | 搜狐媒體平臺 | 新浪財經頭條

UC頭條 | 企鵝媒體平臺 | 天天快報  

財富號 | 新浪微博 | 百家號 


合作網站


新浪網 | 東方財富網 | 鳳凰網 | 金融界

封面新聞 | 全景網 | 同花順 | 王者財經 



相關焦點

  • 2020金域醫學(603882)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鍾南山等九...
    12月19日,由金域醫學(603882)主辦,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 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    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再擴容    據介紹,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成立已有4年。在委員會的指導下,金域醫學持續推進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的前沿技術研發、臨床轉化及技術推廣,成果豐碩。截至2019年,金域可檢測項目已超過2700項。
  • 金域醫學(603882)發布"醫檢4.0"戰略 學術委員會再次擴容
    12月19日,金域醫學(603882)召開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會上,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再次擴容,2位院士、7位專家加入。同時,金域醫學「醫檢4.0」戰略正式發布。  據介紹,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成立已有4年。
  • 金域醫學「醫檢4.0」戰略發布 鍾南山等9位院士賦能中國醫檢「最強...
    成立4年成果豐碩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再擴容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成立已有4年。在委員會的指導下,金域醫學持續推進醫學檢驗和病理診斷的前沿技術研發、臨床轉化及技術推廣,成果豐碩。截至2019年,金域可檢測項目已超過2700項。
  • 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
    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請做好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之回復報告 時間:2020年12月18日 17:35:37&nbsp中財網
  • 6穗企攻堅新冠疫苗研發
    在這場抗疫戰中,「病毒獵人」金域醫學、萬孚生物、達安基因等再次夯實了「廣州軍團」在我國體外診斷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  疫情前能打硬仗,皆因本土政策給力、企業闖勁十足。  廣州現有生物醫藥企業3800多家,數量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國第三,其中包括123家藥品生產企業和1244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約1000家,上市公司達到40家。  2020年6月12日,總部位於廣州國際生物島的企業燃石醫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從2014年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到6年後成為中國赴美上市的腫瘤NGS檢測第一股。
  • 藍箭電子IPO研發遲鈍、增長停滯,被迫低價勉強生存
    前五大企業日月光、安靠科技、長電科技、矽品、力成科技佔總銷售額的65.70%。中國境內封測企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合計市場份額超過20%。據藍箭電子公布的數據,2019年集成電路電路封裝測試市場佔有率為0.08%;2018年分立器產能130億隻,排名第八,但市佔率只有0.1%。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藍箭電子都算不上龍頭企業。
  • 豪美新材成功首發上市 研發助力業績穩步增長|...
    來源:投資時報作為行業標準制定者,豪美新材憑藉潛心積累的鋁材製造核心技術在業界創下良好口碑,此次上市更是有助於該公司突破產能瓶頸,驅動業績進一步增長《投資時報》記者 時雨疫情高峰過後的復工期正迎春天。
  • 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完成工商變更登記並換發營業執照 時間:2020年12月17日 17:21:27&nbsp中財網 原標題: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0年11月16日召開2020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修改的議案》,根據公司2019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第一個行權期行權結果,公司註冊資本增加至45,948.7577萬元,股本總數增加至45,948.7577
  • 金域醫學(603882)梁耀銘:做中國第三方醫檢行業長期領導者
    在金域醫學的展廳內,當我們架好機位調好燈光,董事長梁耀銘如約而至。    梁耀銘很有親和力,訪談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面帶微笑。我們的採訪從金域醫學的創立和發展談起,再到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發展和檢測技術的創新,以及新冠病毒檢測、疫情防控等宏觀問題,梁耀銘應答如流,涉及的診斷方式、前沿技術、市場前景等數據瞭然在胸,不假思索就能脫口而出。
  • 自主研發形成品牌效應,智能便攜按摩器領軍企業倍輕鬆IPO過會
    作者:漢中2020年12月16日,深圳市倍輕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上市申請成功過會,公司將於近期登陸科創板。其營收及利潤增速在目前已在科創板上市的200餘家公司中居於中上水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倍輕鬆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和毛利率分別達到40.64%和60.93%,憑藉智能製造技術上所建立的優勢,公司盈利能力和利潤水平均在業內形成了一定的領先性。近年來,為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健康需求,公司通過各項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研發,向市場成功推出一系列智能便攜按摩器產品,市場份額逐漸增厚。
  • 第96期論壇丨全球臨床研發失敗與成功案例分析
    有許多經驗和教訓值得探討和分享有許多理念需要被挑戰彭 彬博士:上海岸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醫學官Anti-VEGF研發的例子II期的結果能不能預測III期的成功?如何選擇最適合的註冊路徑me too藥物如何選擇更適合的適應症快速上市黃英傑博士:創盛集團腫瘤臨床研發高級副總裁從失敗案例汲取教訓:優化臨床試驗設計提高III期試驗的成功概率許多腫瘤試驗都需要雙主要終點或一個主要終點和關鍵次要終點
  • 安旭生物IPO:研發投入低於同行,多項合同糾紛,誠信存疑
    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定於2020年11月3日上午9時召開2020年第94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核杭州安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旭生物」)的首發申請。此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年產3億件第二、三類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儀器和配套產品建設項目、體外診斷試劑及POCT儀器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營銷與服務網絡體系建設項目與補充營運資金五大塊。
  • ...技術交易額超過全社會研發支出!過去一年,我國科技取得哪些成就...
    王志剛介紹,過去一年,全國科技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研發攻關,加快成果轉化應用。主要指標穩步提升,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9%;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5%;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整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進展。
  • 贏時勝:我們是研發驅動發展類型的公司,會持續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5月9日訊,有投資者向贏時勝提問, 我想問財務總監,貴司研發費用主要包括什麼費用?為什麼持續增長,大幅增加,但收入並沒有同步增加?另外請問今年貴司一季開工多少天?為什麼研發費還是繼續大幅上漲?
  • 艾迪藥業成功過會 打造國內抗愛滋病創新藥物研發的領軍企業
    6月1日,江蘇艾迪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迪藥業」或「公司」)首發申請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A股不超過900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0.00%。據招股書顯示,艾迪藥業擬募集資金74610.00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創新藥研發及研發技術中心大樓購買、原料藥生產研發及配套設施、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
  • 雅詩蘭黛將在華投建世界級創新研發中心;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
    歐萊雅今年不僅將完成五大新品牌的中國大陸首發,數量開創歷史新高,還將攜旗下4大事業部20餘個品牌,並突破性地與『生態圈』合作夥伴協同共創,以『美X科技X責任』為三大主題,以中國美妝消費者的五大前沿需求趨勢為啟發,打造沉浸式「美好消費」體驗空間。
  • 莞企「聯姻」上市醫藥國企,共建國際醫藥研發平臺
    共建國際醫藥研發平臺新華製藥是一家老牌的上市國企,於1996年上市,是我國重點骨幹大型製藥企業、亞洲最大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與出口基地,以及國內重要的心腦血管類、抗感染類及中樞神經類等藥物生產企業。此次,新華製藥為何和西典醫藥共建國際醫藥研發平臺?
  • 永泰生物二次衝刺港股IPO 研發癌症治療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永泰生物表示,所有在研產品均處於臨床前或臨床開發過程中,公司可能無法成功及時開發在研產品並取得監管批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永泰生物並沒有取得主營收入,公司在2019年虧損達1.09億元人民幣,其中研發成本為最大開支,達6197.5萬元人民幣,行政成本為2776萬元人民幣。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
  • 倍輕鬆科創板IPO順利過會專注於健康產品創新研發
    倍輕鬆是一家專注於健康產品創新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智能便攜按摩器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智能便攜按摩器產品是能夠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個人健康護理與按摩保健的智能硬體,由現代按摩器具融合驅動技術、仿生技術、信息技術等領域前沿科技成果以及傳統中醫理論發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