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VS馬蒂斯:忘年交的相愛相殺

2021-01-10 澎湃新聞
畢卡索VS馬蒂斯:忘年交的相愛相殺

2019-03-07 0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畢卡索 Picasso - Musicians with masks

畢卡索和馬蒂斯無疑是20世紀世界美術的兩座高峰,所謂的「一山不容二虎」在他們身上似乎並不存在,他們有著半個世紀的友誼,當然,也有些「小摩擦」。

亨利·馬蒂斯 Henri Matisse - Cut Outs

出生於1869年的馬蒂斯比畢卡索大12歲。他們的認識是因為格特魯德·斯坦因女士,在斯坦因撮合他們認識的時候,馬蒂斯早已是功成名就了,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寵兒。而畢卡索還只是在「洗衣坊」過著波希米亞生活的窮畫家。初次見面,馬蒂斯滔滔不絕,畢卡索卻說不上什麼話,這讓要強的畢卡索一直耿耿於懷。

畢卡索 Picasso - 亞威農少女

年長一輪的馬蒂斯對畢卡索有著父親般深深的愛。他對畢卡索開創立體主義不無影響。話雖如此,但馬蒂斯對畢卡索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亞威農少女》卻完全不屑,大罵這是對現代藝術的嘲弄與褻瀆,甚至揚言要「搞垮」畢卡索。而畢卡索也年少氣盛,同時又對這位比自己早成名的長輩心懷嫉妒,把他看作自己藝術上的勁敵,他曾說:「與我相比,馬蒂斯不過是個少婦。」而馬蒂斯也曾在給朋友的一封信 中寫道:「和畢卡索一起展出,就像和一名癲癇病人走在一起。」

畢卡索 Picasso - Carafe, Jug and Fruit Bowl

雖然暗地裡可能在用力較勁,但面上兩人還是表示出相互欣賞的。據說有記者問畢卡索:如果你重新開始畫畫,你會怎麼畫?畢卡索說:我會像馬蒂斯那樣畫!記者說:天哪,馬蒂斯的回答是像畢卡索那樣畫誒!

為了證明他們的相互欣賞,兩人經常互換作品。畢卡索收藏有馬蒂斯畫他女兒的《瑪格麗特肖像》,馬蒂斯則收藏了畢卡索的《水壺、碗和檸檬》,兩幅作品的大小竟是一樣的。不過據說在挑選作品時,雙方不選自己覺得好的作品,而是選擇對方最乏味的作品,以證明對方的平庸。甚至據說畢卡索還在馬蒂斯的畫上練飛鏢。

馬蒂斯 - 有茄子的靜物

馬蒂斯與畢卡索還真確確實實做過聯展:1918年,兩人曾在巴黎一家畫廊舉行一次聯展。1945年,兩人又在倫敦維多利亞和阿伯特博物館舉行第二次聯展。不過因為他們都有同一位收藏家斯坦因,兩人也會時常爭風吃醋。

其實,在內心深處,畢卡索對馬蒂斯還是充滿敬畏的。他說:「沒有人比我更仔細地研讀馬蒂斯的作品,也沒有人比馬蒂斯更深地了解我的作品。」他們倆的畫確實多有相同。

馬蒂斯 - 舞蹈(II)

馬蒂斯後來定居尼斯,那時,畢卡索只要來南方,總會去看望馬蒂斯。甚至為了讓老友高興,他特意讓情人弗朗索瓦穿上馬蒂斯喜愛的紫色和綠色的衣服。這一下勾起了馬蒂斯繪畫的欲望,提出為弗朗索瓦畫像。但卻讓畢卡索醋意大發:「真是的,太過分了,我給莉迪婭(馬蒂斯秘書兼情人)畫像了嗎?」

畢卡索 Picasso - 《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

馬蒂斯相當看重與畢卡索的友誼,每當畢卡索要離開時,他總在喃喃自語:「希望你常來,我們應該在一起多聊聊。如果我們倆有一個死了,有些話,另一個跟誰說去啊!」

馬蒂斯去世,畢卡索沒有出席葬禮,甚至連馬蒂斯女兒的電話也沒接。不過數月後,畢卡索以馬蒂斯的色彩風格改畫了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爾的女人》。不知他是否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悼念馬蒂斯,以紀念彼此近半個世紀的友誼。

康定斯基說:「馬蒂斯:色彩;畢卡索:形式。兩個偉大的流派,一個偉大的目標。」這兩位大師,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精彩的畫作,還留下動人的故事。

來源:藝社會

關鍵詞 >> 畢卡索,馬蒂斯,油畫,藝術,藝術家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畢卡索:拒絕參加馬蒂斯葬禮,但致敬偉大對手
    幾個小時過去了,馬蒂斯家人以為畢卡索沒有聽到馬蒂斯去世的消息,便再次致電,依然沒有聯繫到畢卡索。當他們第三次打來電話時,卻被告知「畢卡索先生沒什麼可說的,因為馬蒂斯已經死了」。兩人長達一生的「相愛相殺」就此開始,都把對方視為最大的批評者與崇拜者,正是在這種激烈的競爭關係和唯恐被超越產生的危機感中,他們的藝術獲得了長久的生命力。例如1907年,畢卡索因立體主義的開山之作《亞威農少女》名聲大噪,一向溫和的馬蒂斯表示出極度不屑,並指責這幅畫是對現代藝術的嘲弄褻瀆。
  • 畢卡索vs馬蒂斯:我們不被了解,我們被承認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三次素描和色彩之爭,現在再看畢卡索和馬蒂斯又何嘗不是呢?藝術無論發展到任何階段,遇到任何問題,藝術家都會回到藝術最基礎的語言上來尋求解決辦法,那就是線條 、色彩和構圖。文藝復興如此、印象派如此,塞尚如此,畢卡索和馬蒂斯亦如此。
  • 從馬蒂斯和畢卡索看西方現代主義美術
    馬蒂斯比畢卡索大12歲,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歐洲藝術界的影響也比畢卡索早而且大。19世紀末,一批渴望改革的藝術家主張「繪畫不作自然的奴僕,要擺脫對宗教、文學、歷史的依賴,形成自身的獨立價值」等觀念。這時,現代藝術的理論已初步形成。
  • 馬蒂斯與畢卡索的惺惺相惜,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講述二人往事
    1960年代,畢卡索說:「沒有人像我這樣徹徹底底地研究馬蒂斯的作品。他對我也是這樣。」亨利·馬蒂斯(1869-1954)巴勃羅·畢卡索(1881-1973)起初,馬蒂斯與畢卡索的畫風截然不同,直至1900年,畢卡索來到巴黎,一住四年,這位生於西班牙的畫家準備探索新的領域,直至發展出後來的立體派風格。
  • 百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被困在了澳大利亞
    澎湃新聞獲悉,百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近期因為疫情被困在了澳大利亞,這些畫作無法回到其原本到藝術機構。同樣的,澳大利亞的一些最有價值的藝術品也被困在了海外。這些著名的藝術品成為「人質」已不是第一次了。位於坎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藝術館館長尼克·米茨維奇(Nick Mitzevich)表示,「我們有來自全球的23家藝術機構的借展作品,包括倫敦泰特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巴黎畢卡索博物館的近100幅馬蒂斯與畢卡索作品。」在新冠疫情迫使藝術場所關閉大門前,坎培拉國家藝術館是展覽「馬蒂斯與畢卡索(Matisse&Picasso)」展示的地方。
  • 野獸大師馬蒂斯 喜歡的姑娘都像自己母親
    馬蒂斯說,他想要所有顏色在一起唱歌,他想要像音樂和弦一樣的效果。《開著的窗戶》。他的摯友與畢卡索的「相愛相殺」在成都博物館舉辦的法國現當代繪畫藝術展上,備受注目的除了馬蒂斯的作品,還有畢卡索的作品《為人民和平》和《維也納與愛神》。馬蒂斯與畢卡索的友誼始於收藏家格特魯德·斯坦因女士的搭橋牽線。
  • 莫奈、畢卡索、馬蒂斯西方「畫家天團」組隊來蓉
    據介紹,除了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還有包括畢卡索、馬蒂斯、蘇拉熱等大師共51幅作品參展。屆時,從法國大革命後現實主義、印象主義、立體主義、野獸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十餘種藝術流派將華麗亮相,免費向公眾開放。
  • 在藝術圈,誰能啟發馬蒂斯和畢卡索?
    馬蒂斯《戴帽子的女人》,布面油畫,59.69×80.56cm,1905年,同年巴黎秋季沙龍參展作品 那天,以馬蒂斯(Henri Matisse
  • 馬蒂斯,與畢卡索平分秋色|《你好,藝術!》看正版名畫
    一系列共有13本,有我們所熟識的梵谷、莫奈、畢卡索,還有我們所熱切追逐的藝術家高更、盧梭等等。這些畫家,他們的生平,每個人的經歷都夠得上寫出一部精彩的傳記,然而,作者卻能夠抓住他們最主要的特點,來向大家介紹這些卓越的藝術家。
  • 盤點七本男女主相愛相殺的古言小說
    本期整理的是盤點七本男女主相愛相殺的古言小說1,書名: 《庶人》 作者:她與燈小短評:相愛相殺系列,男主爹是前朝首輔,權勢滔天,女主身為 唯一的嫡公主下嫁給男主,女主母親就是 皇后為了卸掉男主爹的權利,讓女主偽造證據成功使男主一家被滿門抄斬,男主因為女主的求情被流放,但腿被傷到微殘。
  • 畢卡索說:馬蒂斯死後,夏加爾是唯一理解色彩的藝術家
    夏加爾作品《白色十字架》(1938)夏加爾作品《藍翅膀的鐘》(1949)       戰後,夏加爾回到了法國南部,和馬蒂斯、畢卡索為鄰。他們惺惺相惜,同時保持著藝術家之間的競爭關係。根據畢卡索的情婦弗朗索瓦·吉洛的描述,畢卡索對夏加爾頗有敬意。「馬蒂斯死後,夏加爾是唯一理解色彩的藝術家。」
  • 重讀《競爭的藝術》馬蒂斯和畢卡索,解析職場中「敵人」的重要性
    法國老人,名叫馬蒂斯;西班牙老人,正是畢卡索。最近重刷了一次《競爭的藝術》一書,被藝術家馬蒂斯與畢卡索之間「半敵半友」的關系所震撼——若非他們有彼此這樣的「敵人」,或許20世紀的西方藝術史不會那般燦爛輝煌。
  • 高更、馬蒂斯、畢卡索...他們都做過藝術書
    阿爾伯特·斯基拉(Albert Skira,Skira出版社創始人)出版了馬蒂斯的第一本藝術家書,以及馬拉美的《詩》(Poésies,1932),書中引誘的線性繪圖與馬拉美的詩作和諧交融在一起。更晚近一些,則有塔季揚娜·格羅斯曼(Tatyana Grosman)與美國藝術家一同合作的版式不同尋常的書籍,比如勞森伯格的《陰影》(Shades,1964)——一本印在樹脂玻璃板上的無字書。
  • 虎牙2020KPL秋季賽,成都AG超玩會 vs WB.TS,註定「相愛相殺」
    17:00 DYG vs 杭州LGD大鵝因為久誠在賽季後出現了一些波動性很強的狀態,只是因為在這之後的狀態很不穩定。DYG是春季四強之一,也是冠軍杯世界第二亞軍,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場地問題。不過,在小義本賽季出場後,DYG已經彌補了場上的不足。Dyg目前的實力也非常強大。
  • 用盡半生相殺,餘生能否相愛?
    3.相殺後來皇馬為了他們的國家狙擊死敵巴薩,組建銀河戰艦二代,而C羅就是那顆最璀璨的珍珠,破紀錄身價轉會皇馬。從這時候開始倆人的較量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皇馬vs巴薩,C羅vs梅西,7號vs10號,海水對火焰,無論個人榮譽,團隊競技,還是賽場之外展開了全方位的較量。
  • 相愛相殺現言文,推葉斐然《你被開除了》,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
    今天阿肆給大家推薦相愛相殺現言文,推葉斐然《你被開除了》,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讓你熬夜也要讀完,現在開始,帶大家入新坑!記得關注我哦,愛你們喲~1.《你被開除了》作者:葉斐然短書評:相愛相殺泥石流律師CP。
  • 動動耳朵03-馬蒂斯找到了肚子裡那個太陽
    畢卡索看到馬蒂斯的畫掛在客廳裡面,受到刺激(或者說是激勵)。這一年是畢卡索創作的分水嶺。1906年之前,畢卡索的創作風格還未成熟,這一時期被稱為「藍色時期」。同期,馬蒂斯開創了野獸派風格。1905年,馬蒂斯的作品《戴帽子的女人》展出。斯坦因兄妹以500法郎買入《戴帽子的女人》,放在他們的公寓裡,前往觀看的人絡繹不絕。
  • 馬蒂斯:割個闌尾炎弄出了個野獸派
    而馬蒂斯就是這個盛極一時的現代藝術潮流的,創始人和代表畫家。馬蒂斯師承印象主義畫家古斯塔夫·莫羅,他對繪畫色彩的主觀性論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馬蒂斯。莫羅認為:「美的色調不可能從照抄自然中得到,繪畫中的色彩必須依靠思索、想像和夢幻才能獲得。」
  • 迪米與達尼相愛相殺這兩年
    這正是他們「相愛」的體現。達尼是為數不多的年輕教練,而迪米也比達尼小五歲而已,他們年齡相差不大,在網壇可謂是良師益友,所以他們的親密程度可見一斑。至於「相殺」,那還不明顯嗎?比賽的緊要關頭,迪米狀態起伏不定,手感忽冷忽熱,內心緊張,這對於達尼來說更是一種折磨,以至於本來一張poker face被迪米活生生逼成了表情包,然後就有了「drama queen」的美譽。
  • 為什麼只有清華、北大的相愛相殺,沒有復旦、上交大的相愛相殺?
    01首先,北大和清華之間確實非常相愛相殺。或者說,相比較斯文的南方人,豪放的南方人更願意到北京去。像蔡元培,一生熱血豪放,哪裡像個浙江紹興人?我在復旦、上交大都有一些熟悉的老師,同一專業的老師間,他們也是很熟悉,很友好的,只是表現得不夠熱烈。第四,復旦、上交大之間的競爭對象並不是唯一。像清華、北大,在很多場合,對方是唯一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