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詠竹詩,象徵著作者高操的氣節和品格,令人百讀不厭

2020-12-17 騰訊網

竹詩如其人

—— 品鄭燮詠竹詩之感

作者:田大金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版橋,江蘇興化人。清代傑出的書畫家和文學家,素有「揚州八怪」之稱。他善畫竹與蘭,工書法,詩文聯語真摯風趣,深為大眾喜聞樂見。在他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他剛正不阿,蔑視世俗的叛逆精神與怪僻個性,以及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新的高超才華。他的詠竹詩,正如其人。

鄭燮一生愛竹,寫竹和畫竹,在古代詠物詩中獨樹一幟。他在一首題竹畫詩中這樣寫道:

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

他畫竹四十年之久,體味不可謂不深 ,技藝不可謂不精。「畫到生時到熟時」,這正是詩人積四十年詩畫創作之經驗所總結出來的藝術哲理。

他在另一首題竹畫詩中寫道: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籬笆,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這本是一句家常俗話,但一經和畫面上竹園四周的竹籬笆聯繫一起,便使淺近的生活哲理意味更濃。

詩人在另一首竹詩中云:

新栽瘦竹小園中,石上悽悽三兩叢。

竹又不高峰又矮,大家謙退是家風。

在封建社會勾心鬥角的官場中,詩人深感人世間卑汙甚多,便轉而在大自然中尋找做人的真諦。面對瘦竹矮峰彼此「謙讓」,決不爭強出頭,詩人的心情極不平靜,設想假若人世間能像它們和諧相處多好啊!

詩人一生坎坷,47歲考取進士,50歲才入仕途。他先後在山東的範縣和濰縣任了12年縣令,在任職期間,時時不忘黎民疾苦。他在一首題竹畫詩中寫道:

衙齋臣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他身為一個下層地方官,對百姓生活中一枝一葉的小事如此關切,在舊社會實屬難能可貴。後因為災民發放賑災款而得罪了上司,在氣憤之下,稱病辭官回鄉。臨別時,當地紳民紛紛挽留,他持意辭官,當即畫了一幅竹枝圖,並題詩曰:

烏紗擲去不當官,囔囔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青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詩人當時是一縣之長,他的囔囔(口袋)是空空的。足以說明他是一位廉潔的清官。詩的後兩句,雖有隱退之意,但他愛竹之情卻情溢言表。他崇尚竹,正是由於竹枝清瘦而堅強,象徵著不屈惡勢力的高尚氣節。

詩人心知肚明,自不辭官,上級亦會罷官。他回到家鄉後寫了兩首 《罷官作》詩,其中一首曰:

老困烏紗十二年,遊魚此日縱深淵。

春風蕩蕩春城闊,閒逐兒童放紙鳶。

他當了12年縣令,未得到升遷,故稱「老困」。被罷官後如魚得水歸深淵,其樂可想而知。此時感到春風浩蕩,春城開闊,悠閒地觀看兒童放風箏,深感開心。並無憂傷。

他在一首題《風竹》畫的詩中寫道:

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根立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這首詩,熱烈地讚美了竹枝在險惡的環境中,堅強不屈的精神。竹枝的堅定挺拔蒼勁的特點,正是詩人一生的自身寫照。

鄭燮辭官後,晚年落拓揚州,以賣字畫為生,生活貧困潦倒,但他沒有向邪惡勢力退縮和妥協,仍堅持不懈鬥爭。不信有詩為證:

七十老人寫竹石,石更高峻竹更直。

乃知老人筆非凡,挺挺千尋壁立之。

另一首詩曰:

秋風昨風渡蕭湘,竹石穿林慢作狂。

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鬥一千場。

這兩首詩充分表達了作者人老志堅,面對邪惡勢力無所畏懼的凜然氣慨。於今讀來,仍令人感奮不已。

他在另一首題竹畫詩中寫道: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饒鳳池。

詩人堅信新竹高於舊竹,正義戰勝邪惡,社會必然像竹林一樣,一代代向前蓬勃發展。

竹,竿挺葉茂,根崮質堅,頂風雨傲霜雪,四季常青,神彩多姿,虛心有節,象徵著高操的氣節和品格。詩人以竹喻己,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詠竹詩,令人百讀不厭。在詩人的筆下,竹枝已成為我國的民族品格和崇高氣節的形象體現。難道詩人品格不象竹枝的品格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詩友投稿,由詩詞軒整理編輯;部分配圖源於網絡;圖文版權皆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10首經典詠竹詩詞,修竹成林,濃陰如洗,涼你一夏
    陸遊的《東湖新竹》詩云:「清風掃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竹枝搖曳,給人送來陣陣清涼;烈日當空,竹蔭遮蔽,使人不覺酷暑之熱,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歷代10首經典詠竹詩詞,涼你一夏,值得你收藏分享。這是陸遊的一首詠竹詩,全詩無一「竹」字,但又字字關情。以「多側面」的形象性描寫,賦予「東湖新竹」以生命。這首七律作於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初夏,詩人50歲,在蜀州通判任上。詩人在偷閒時分,尋訪竹林,閒中賦竹,借竹寄情,寫下了這首詩。
  • 竹子象徵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的君子
    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我國的文人墨客把竹子空心、挺直、四季青等生長特徵賦予人格化的高雅、純潔、虛心、有節、剛直等精神文化象徵。竹子有著不一般的中國傳統文化含義,四季常青象徵著頑強的生命、青春永駐,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其枝彎而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竹節必露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徵,而竹的挺拔灑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
  • 蘇軾在寺廟內散步,看到竹子,一首詩脫口而出,寫出了君子品格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欽佩,我們都自豪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因為我們的文字優美,詩詞雋永。那些平常眼中的平常景物,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卻能化身為美好的情景與細膩的情感。文豪大家自是有這種能力,讓我們在他們的描繪之下欣賞事物的各種美好,理解事情的深邃含義。
  • 紅樓夢:從竹子的形態和寓意,看作者如何刻畫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
    作者曹雪芹如此安排,目的就是借用竹子的外在形態、和內在寓意,來刻畫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林黛玉雖然身子骨柔弱,但品格卻很剛毅。她從不為任何目的,去趨炎附勢、阿諛奉承。她甚至都不願意說一句違背本心的話。不管處於什麼困境中,她絕不做有失氣節的事。黛玉此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寶玉有情人終成眷屬,相愛相守一輩子。而她和寶玉的婚事,也是她最大的心病。
  • 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梅花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我們「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
  • 七絕/詠竹:萬竿未肯隱高牆(外六首)
    詩三首||七絕/詠竹:萬竿未肯隱高牆其一經風歷雨沐陰陽,綠葉青枝淡淡香。一一2018,02,20,08:08詩二首||七絕/二月淺寒誰耐得其一斑鳩初到不思量,直喚紛紛細雨揚。二月淺寒誰耐得,籬邊梅朵綻幽香。其二和風入戶夢初殘,半月如鉤夜未闌。翠竹偶沾新雨露,窗前點點透清寒。
  • 秋瑾的兩首詠梅詩,樸實清新,寓意深遠,更體現了才女的不凡胸襟
    曾經有一位少女就酷愛梅花,並寫過很多詠梅詩,多數是讚頌梅花的崇高和風雅,表達自己不凡的氣節,她就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愛國志士秋瑾。秋瑾自號鑑湖女俠,年輕時即有志於衝決封建網羅,主張婦女解放。加入同盟會後,就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後來還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提倡男女平權。
  • 字裡行間|為何用「高風亮節」形容人堅貞的品格與氣節
    我們常用高風亮節形容一個人擁有高尚的品德和使人敬佩的氣節,為何用高風亮節形容人品格高尚、氣節堅貞?因為竹子中通外直,寧折不屈,因而常用來形容不屈的氣節,故而節也被引申為節操、氣節之義,如《出師表》中有「此悉貞良死節之臣」的說法。「亮節」一詞出自晉代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其中說:「亮節三恪,侯服千祀。」這是陸雲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的一篇哀祭文,敘述了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操。
  • 竹解心虛即我師 ——白居易詠竹詩賞析
    竹解心虛即我師——白居易詠竹詩賞析川    雪足見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及對竹子品格的讚譽。此詩巧用對比,略形顯神,託竹寓意,象徵顯旨。全詩有三個詞非常關鍵,「不用」,「不須」,「留向」,前兩個詞所表達的情感傾向和價值觀念與後一個詞所表達的形成鮮明的對比,實際上是竹的功利實用的品格與精神品格的對比。先看鳴鳳管,據《列仙傳》記載,春秋時蕭史善吹簫,能作鳳聲引鳳凰止於其屋,故稱「簫」為「鳴鳳管」。
  • 一竹一人一畫境,一念一品能修心——竹子詩畫集
    此詩竹亭述志,展現了兄弟之間志同道合、友愛情深的思想感情。全詩敘寫自己與諸弟很友愛,且都有遠大的志向,像古代的竹林七賢一樣,常雅集竹亭,飲酒撫琴,以寄託豪情逸氣。 在意象運用上,此詩以竹作為清幽和隱逸的意象。竹在古代,是瀟灑挺拔、高雅脫俗的逸士的象徵。頸聯兩句的「竹林」有借竹林七賢喻指詩人兄弟之意。
  • 這首清新唯美的初戀詩讓人百讀不厭
    造化時常捉弄人,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母親為了家庭的生活和他的前程,不得不離開徐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去了江南白居易叔父家。一路上白居易寫了三首詩懷念湘靈。他和湘靈朝夕相處,相戀了十多年,在離別後,愛情的力量和美妙讓白居易下定了決心和湘靈結婚,但他沒有綁架湘靈說你等著我,我非你不娶。湘靈也沒有對白居易說我非你不嫁。
  • 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
    王昌齡也曾寫過一些詩,畫面唯美,生動青春,是對美麗的記錄,是對生活的歌詠。王昌齡很美的兩首詩,詞美人美聲音美,寫盡生活的美,百讀不厭。採蓮曲(一)吳姬越豔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溼衣。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
  • 讀詩|雲賞花4:竹——千磨萬擊還堅勁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幾首古詩裡的竹。詠竹1.竹石清·鄭燮xiè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他的一首題畫詩,就是題寫在畫作之上的詩。他所看到的竹子,牢牢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破碎的巖石縫中。即便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有力,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都打不到它。這首詩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 。
  • 10句高尚節操的經典名言,一段不為的氣節,是撐天撐地之柱石
    詩句作者在自己寧死不投降元朝的境況下,慨嘆在宋、元朝代更迭的當時,真正有骨氣、有節操的人已不多了。5. 雖慚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節香。語出宋·韓琦《九日水閣》。慚:羞愧。老圃:深秋時的花園。寒花:這裡指凌寒獨放的菊花。晚節:晚秋時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雖然自慚這深秋時花園的景色已不那麼濃豔,但卻可觀賞那凌寒獨放的菊花仍保持著的清香的晚節。
  • 在人生不如意時,劉禹錫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樂觀豁達,百讀不厭
    唐代著名的詩人劉禹錫曾經歷過二十三年的被貶生涯,一次又一次的被貶,但卻愈挫愈勇,他有著不屈的意志,始終堅守氣節與理想,在逆境中磨練成金,取得了非凡成就。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出生於官宦世家,他自言是中山靖王的後裔,少年負志氣,信道不從時。
  • 書畫聯盟丨梅花的花語及象徵寓意
    梅花在每年的春冬兩季開花,花朵顏色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很多人花友都十分喜歡養殖梅花,但是卻不知道梅花的花語及它的象徵寓意,梅花的生命力極強,而且稱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四君子之首。梅花的象徵寓意是什麼?1.五福的象徵寓意梅花五瓣,便是象徵五福。梅花的第一瓣象徵著人類最渴望的和平,第二瓣象徵快樂,第三瓣象徵順利,第四瓣象徵長壽,第五瓣象徵幸運。它的存在是一種精神,它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象徵意義,真正的做到「為自己代言」。2.吉祥幸福的象徵寓意在我國民間,梅花被寄寓了傳春報喜、吉祥平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