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聊起學渣逆襲的故事,我總會想起萌妹子工藤沙耶加。她是電影《墊底辣妹》的女主角。在影片中,作為學渣的她,因為遇上了一個好的輔導老師,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考上了日本名牌大學慶應大學。
這部勵志的電影,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而在日本,這樣的勵志故事還真不少。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確井孝介就是一個從學渣逆襲成為學霸的勵志人物。
1984年的確井孝介出生在日本的北海道。他高一的時候,在日本全國模擬考試中偏差值為35,低於合格線。
他沒有像工藤沙耶加那樣,遇上一個好的輔導老師。不過,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嘗試了各種以「熟記」為主的方法。最終,他成功了考上了大學,又在大學期間通過了僅3%通過率的日本司法書士。畢業後,他又在零基礎起步,用了16個月的時間備考,通過了註冊會計師考試。
確井孝介用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告訴我們:讀書不必太聰明,關鍵是會做筆記!他發明了一套三步走的記筆記方式:聚焦要點,整合相關信息,利用圖像和圖表記憶。
聚焦要點:只把目標「聚焦」在不得不記的重要信息上。確井孝介認為,社會上充斥著種種記憶技巧,它教導我們如何記憶,卻沒有告訴我們「該記什麼」,這個遺漏實在致命。
整合信息:難忘的記憶都是經過系統化整理後成型的,我們要有意識地串聯信息,打造記憶鏈。
圖像記憶:人們會受到「視覺」的強烈影響,可視化的筆記更加直觀,也大大地方便記憶。
聚焦要點:不要去記憶那些考試不會考的內容
很多人讀書很勤奮,筆記記得滿滿的。我一個同學就是如此,老師在講臺上講什麼,他一句一句地記下來了。到了考試,成績依然不高。甚至每一次考完試,他都會講一句話:「記住的沒有考,考的還沒有來得及記!」
這不是我們很多孩子的現狀嗎?
可是聰明的人怎麼記筆記?他們的腦路只聚焦一個問題,需要記住的和不需要記住的!
書本上的知識那麼多,如何確定哪些內容一定會考?
確井孝介是這樣區分的:你需要準備三本教材,基礎教材,應用教材,習題集。如果三本書同時出現的信息點,是必考的,必須記;如果兩本書都有的話,可能是考點,也需要記憶。如果只有一本書上有的,那他就不用記了。至少你把前面的弄懂了,你才來記憶這些冷門的知識。
而我更欣賞確井孝介的另一個方法是,先做習題再看書。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習題集涉及的信息往往就是考試的重點,需要重點記憶。
當然了,好好研究真題,也是這一類的套路!
這種以「輸出」倒逼「輸入」的方法,確實很適合應試考試。
整合信息:打造一條屬於自己的記憶鏈條
知道了筆記的重點,接下來,就是要怎樣把他們串聯起來記憶了。
確井孝介認為:「難忘的記憶,大都與其他知識結合在一起。」「難忘的記憶,往往都是若干知識的聚合。」
整合信息就是從已經記錄的信息出發,通過問題聯想,串聯起在意的事情。作者把這樣的方法稱之為「接龍式聯想法」。
他在書中以世界歷史舉例:
當你想到「九十五條論綱」的是時候,你可以通過「為什麼」提問,聯想到「九十五條論綱是批判贖罪券」的。進而,你可以聯想到售賣贖罪券的是利奧十世。
在整合信息的時候,作者建議學生們跳出教材原本的框架,不同章節的內容可以互相連結來記筆記。甚至可以跳出不同科目的內容,相互記憶。
通過圖形或圖表記憶:可視化的筆記,讓你記憶更加牢固
網上流傳著很多學霸的筆記,密密麻麻的字寫滿了筆記本。偌大的信息量,固然很全面,但是記憶起來自然非常吃力。
而人天生對圖像記憶更加敏感。在我們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體驗。當我們說起小時候的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腦海裡可能會立馬出現當時的情形。
那是因為,圖像記憶讓我們更加深刻。
確井孝介也是推崇可視化的圖像記憶。他獨創了一個「三角形框架」,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畫出簡潔的記憶圖像。
1,從整合欄裡提取信息,寫到回答欄中。
2、一個方向提問「為什麼」(回答背後的原因)?而另一方向則是轉述「也就是說」(喚醒記憶的線索)
如何去運用圖像記憶,作者在書中又介紹了兩個方法:自己解說以及編寫故事。
通過圖像記憶欄的整理,一切需要記憶的信息,都是可以回溯的,也是「可以預見輸出的輸入」。
最後的話
無論是在學校考試,亦或是公務員考試、單位晉升考試,更多的時候,並不是比拼智商的高低,而是比拼記憶力的強弱。而好的筆記方法,能讓你抓住重點,記憶更全。讓你把精力聚焦在可以有效輸出的信息上,從而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相信,《跟著考霸記筆記》這本書,適合每一個面臨考試的人,無論是學生還是社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