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赤岸有獅巖十景。獅巖,從詩歌所描寫的地理方位上看,當在今赤岸西,隔聲聞溪(今吳溪)西南岸。獅巖這個地方,青巖峻立,碧岫橫踞,其形似獅,所以得名。
十景詩作者朱曉亭,為赤岸丹溪朱氏後裔。清道光、鹹豐朝人。名元初,字曉亭。世居義烏赤岸,系朱丹溪之十七世孫。少時父母雙亡,由大伯撫養。從小聰慧,讀書過目不忘,工於詩。長大後性情放浪形駭,嗜酒,一喝必醉。興趣廣泛,但都不精。形貌長鬚飄飄,言談闊論,善於豪士交。所留詩文存《赤岸丹溪朱氏宗譜》。
《梅塢觀雲》為獅巖十景詩之一,全詩如下:
謝盡當年幾樹桷,
白雲滿塢鎖青苔。
遂教有客攜筇去,
且看無心出岫來。
夢裡羅浮金粉寂,
眼前巫峽畫屏開。
何須五嶽都親歷,
只此曾觀五嶽回。
朱曉亭的這首詩寫的很有意境,從詩中看,他對梅塢是非常熟悉的。沿獅巖邊脈,有梅塢一壠,其時梅花已盡,四周白霧滿塢,行走其間,青苔鋪徑。在這個雲霧蒸騰且寂靜的早晨,一班文朋詩友攜著竹杖,逍遙自在的登攀行走在風光優美的獅巖梅壠裡,自有一番情趣。
詩作者用想像描繪出了一個讓人神往的大美風景地。像進入了世外桃源,又像進了洞天福地,又像進了奇峰突兀的長江巫峽,又像進了氣勢雄偉、大氣磅礴的五嶽大山。把一塊幽小之境擴張到了極致。坦蕩蕩的進去,慢悠悠的出來。在看風景的過程中,自己真成了一個逍遙自在的神仙。世俗的煩撓已經全然忘記,什麼榮華富貴都是浮雲,還不如看看眼前的風光,迎面而來的是白雲飄止,峰迴路轉,山巖似畫屏開合於悠忽間。詩作者把這麼一塊地處義南僻角幽景的梅塢,寫出了坦蕩大氣。
此境此景自天開闢以來,便留勝跡於茲,然因地處幽僻,無人識賞,作者也說:胡落落幾千萬年,未聞有賞識者。似乎發現此境的只有他和寥寥幾個詩酒朋友。
走進獅巖,走進梅塢,區區得一暫時之我。然後呻吟,然後鋪筆,為此境此景渲染造境。從此而翻開了獅巖一帶風景的篇章。看來朱曉亭是第一個揭示此景之人,或者說以前歷代土人農人雖知其地缺視而無表,至埋沒於無聞,甚為可惜。
朱曉亭是放浪形骸之人,攜鬥酒,剖雙柑,邀二三知己,或信步獨遊,醉月吟風,山間遊蹤,始揭此境,方為人知。為山靈生色,為此境增輝。
從詩中看,讀者都為此景所感,會情不自禁的嚮往一遊。然滄桑乾田,世象變幻,日月幾何,山川也變。松煙埋蔓草,人間換新天。
朱曉亭留詩志記,寄希望於後來之遊人,知道他們曾經不負此山此景,而此山此景也曾不虛時人之遊,之記,之感。從今天來看,我們還知道朱曉亭曾經寫過這首詩,已經足夠了。至於景蹤何在?已經不重要了。
金雲虎 簡 歷
男 一九六八年生,字 三焱
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會員
義烏市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
世界義商總會特邀藝術家
義烏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
義烏市美協中國畫藝委會主任
義烏市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促進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研部助教
藝 術 成 果
入選第二屆浙江省「東海衛士」書法美術作品展
2007年入選浙江省第四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
2008年入展第六屆全浙書法大展
2016年作品巜太行暖雪》入選《浙江省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暨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美術寫生創作作品展》
2017年入選「五水共治」浙江省美術寫生作品展
2018年入選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弄潮杯」浙江省中國畫大展
2019年入選第三屆「陸儼少獎」全國中國畫展
2019年5月,國畫作品《綠水青山》義烏市博物館收藏。
2019年11月26日,義烏市電視臺《文化與收藏》欄目播出金雲虎「以太極之理探索書畫之境」
2019年11月29日,義烏市委宣傳部「商城文藝大觀園」舉辦「妙參造化」金雲虎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12月8日,人民周刋刋出「金雲虎中國畫作品展成功舉辦」新聞
2020年,國畫作品《武漢加油、中國必勝》義烏市文化館收藏
2020年,二幅書法篆書作品,義烏市文化館收藏
出版個人作品集
1、《中國美術學院第四屆山水畫高級研修班作品集》金雲虎卷、
2、《金雲虎中國畫作品集》
王春平 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