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
中華民國的疆域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列舉其範圍。各界對此「固有疆域」之意義未有定論,是否包括外蒙古、中國大陸、臺灣等,各界看法不一,故1993年,立法委員陳婉真等十八人聲請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此「固有疆域」所涵指之範圍。
大法官於釋字第328號中表示,對於領土之範圍,不採列舉方式而為概括規定,並設領土變更之程序,以為限制,有其政治上及歷史上之理由,其所稱「固有之疆域」究何所指,若予解釋,必涉及領土範圍之界定,為重大之政治問題。
1936年憲法草案(五五憲草)第四條,「中華民國領土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遼寧、吉林、黑龍江、熱河、察哈爾、綏遠、寧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中華民國在1946年承認外蒙古獨立,但在1953年重新將蒙古地方作為中華民國領土(然而實際上此舉在國際法上並無效力,不影響外蒙古獨立合法性)。
中華民國疆域實際已有如下三種定義:
一、中華民國鼎盛時期,疆域最大時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積為1141萬8174平方公裡,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蘇聯/俄羅斯);
二、若依1947年之疆域而不包括蒙古地方,則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三大國(再次於加拿大);
1、國共內戰前中華民國領土四至為:
極東:黑瞎子島東端,東經135度4分;
極西:瓦罕帕米爾之噴赤河,東經71度;
極南:曾母暗沙,北緯4度(或北緯3°10『-曾母暗沙立地暗沙海域);
極北:薩彥嶺脊,北緯53度57分。
2、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形成後,中華民國實際控制領土四至為:
極北:福建省連江縣東引鄉北固礁,北緯25°56'N;
極東:臺灣省基隆市中正區棉花嶼,東經122°06'25「;
極南:高雄市南沙群島太平島,北緯10°23』;
極西:高雄市南沙群島太平島,東經114°22『。
三、目前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地區通稱」臺灣地區「,包括臺灣島、澎湖群島、金門、馬祖、東沙群島、南沙太平島和中洲島,總陸地面積36192平方公裡,世界領土面積排第137名。主島臺灣島位於歐亞大陸與太平洋海盆的接觸線上,面積為35,798平方公裡。
西岸隔臺灣海峽與中國大陸相望,距離約150公裡;北瀕東海,東北與琉球群島相距約600公裡;東臨太平洋;南濱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距約250公裡;西南是廣闊的南海;臺灣的21個附屬島嶼有蘭嶼(面積47平方公裡)、綠島(面積15平方公裡)、琉球嶼(面積6.80平方公裡)與龜山島(面積2.84平方公裡)等等島嶼。
澎湖群島由90個島嶼組成,位於臺灣島西部,相隔澎湖水道,總面積141.052平方公裡。最大島嶼為澎湖島(即馬公島)64平方公裡、次為西嶼(即漁翁嶼)18平方公裡、白沙島14平方公裡。
金門群島為150.34平方公裡,含烏丘嶼;馬祖列島29.6平方公裡;南海有東沙群島面積1.74平方公裡、南沙太平島0.49平方公裡及中洲島2,000平方米(中華民國在南海的領土宣稱及於全南海諸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
這就是民國時期的版圖面積,也許並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卻代表了一段歷史時期中國的狀態,也是有很大歷史意義的。
奧秘世界訂閱號:aomishijie8每天更新一次,包羅萬有
奧秘世界小編私信:95020026每天更新一次,包羅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