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山上這種帶刺野果成熟了,用來泡酒十分靚!

2021-02-22 河源東江網

山上有一種滿身帶刺的野果,對於河源人來說絕對不陌生,成熟時它的味道真的真好甜的,中草藥學名金櫻子,河源有人叫它「糖盎子」(不同地方叫法不太一樣)。金櫻子別名:糖罐子、刺頭、倒掛金鉤、黃茶瓶等。四月開白花。夏秋結實,亦有刺,黃赤色,形似小石榴,十一月、十二月可採。摘下金櫻子帶刺,刮去它的刺,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小的罈子。剝開果實,薄薄的果皮裡面一層絨毛,裹著約二三十顆左右的米粒籽。剜掉這些米粒籽,就可以吃了,吃起來味道甜甜的。長輩們說,這種果實小孩子吃了可以不尿床。金櫻子風味獨特,有蜂蜜味和幽香,其營養極豐富,含豐富的糖類(果糖、蔗糖)和檸檬酸、蘋果酸、鞣質、維生素C等成分。根、葉、花、果均供藥用。根有活血散瘀、祛風除溼、解毒收斂及殺蟲等功效;葉外用治瘡癤、燒燙傷;果能止腹瀉並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因此,金櫻子果實入藥,具有利尿、補腎作用,還有止咳平喘,抗痙攣,降血脂等作用。客家人一般將金櫻子採來泡酒或者熬製金櫻膏,能長期保存食用。泡金櫻酒過程簡單但等候時間長。挑選成熟的、金黃色的金櫻子倒在大盆中加水,用棍子和「罩簍」把金櫻子的刺弄掉後洗淨。然後將金櫻子放在鍋裡隔水蒸5~10分鐘,蒸後倒出來涼透後倒進玻璃瓶子裡(不要倒太滿,七八成滿就行了),最後倒滿50度以上的白米酒並把蓋子蓋緊(頭一兩個月最好經常搖動一下酒瓶子)。一年後酒呈金黃色、紅色,雖然可以喝了,但味道還不夠醇,(可以加點蜂蜜)再放上半年至一年之後,這時酒顏色呈黑色,喝起來醇香順口,若能夠放上兩三年風味更佳,是難得的養生補酒。而熬製金櫻膏,是將金櫻子洗淨後煮出糖水,濾去殘渣,再慢慢熬至膏狀而成,前後需耗時一天一夜,熬製過程無添加,是純天然保健食品,熬出來的膏呈黑色。腎虛、月經不調、胃痛、風溼關節炎及腰腿酸痛患者服之,有明顯好轉。配以骨肉或客家娘酒熬湯食用,補益效果更為顯見,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客家美食。許多外出的客家人,總會帶上一瓶。金櫻子味甜、營養價值高,食用方式多樣,即可泡酒熬膏,也可泡茶製作糕點。這麼好的東西,上山採集可不是容易的一件事,特別是金櫻子的刺,一不小心就會把手刺得肉破血流,即便帶手套,一場採摘下來常常也是全身都沾滿刺!回憶起小時候上山摘金櫻子,因採摘扎手,一般人都不願摘,於是有人用金櫻子粘在別人頭髮上、衣服上取樂···

來源:羅浮圈子

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回復關鍵字,看更多精彩

ETC | 求職招聘 | 跑腿速送 | 一惹啊 | 配音秀 | 庫區行 | 環衛工

相關焦點

  • 信宜山上這種帶刺野果成熟了,吃了大補!
    點上方「藍色字」看下一集山上有一種滿身帶刺的野果,對於大埔人來說絕對不陌生,成熟時它的味道真的真好甜的,中草藥學名金櫻子,陽春有人叫它「糖盎子」(不同地方叫法不太一樣)。摘下金櫻子帶刺,刮去它的刺,看上去就像一個小小的罈子。剝開果實,薄薄的果皮裡面一層絨毛,裹著約二三十顆左右的米粒籽。剜掉這些米粒籽,就可以吃了,吃起來味道甜甜的。長輩們說,這種果實小孩子吃了可以不尿床。
  • 興寧山上這種帶刺野果成熟了,吃了大補!
    山上有一種滿身帶刺的野果,對於興寧人來說絕對不陌生,成熟時它的味道真的真好甜的,中草藥學名金櫻子,興寧有人叫它「糖盎子」(不同地方叫法不太一樣)。金櫻子別名:糖罐子、刺頭、倒掛金鉤、黃茶瓶等。四月開白花。夏秋結實,亦有刺,黃赤色,形似小石榴,十一月、十二月可採。
  • 農村4種帶刺野果,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成高鈣水果,見到別錯過
    導讀:農村4種帶刺野果,曾是農村娃零食,如今成高鈣水果,見到別錯過在農村裡,不僅可以吃到各種水果,還能吃到城裡吃不到的野果,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野果可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種零食,畢竟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生活可沒有現在這麼好,很多農村娃為了解饞,只能去野外尋找野果來吃。
  • 江城的野果
    對於我們70、80後而言,特別是像小編這種「放牛小娃不穿海(鞋),毛草尖尖隨便來」從小生活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山上的各種野果並不陌生。嘎哩囉,學名不知道叫啥,一般在臘月頭成熟,碌碌續續熟到來年的三四月份,生吃有點酸澀回甘,傣家人常用來做剁生的佐料,或煮一種叫江拐的魚最好吃。
  • 農村山上這種野果,曾是農村小孩子的零食,為何如今都沒人摘了
    冬季了,在北方農村樹上的葉子也都掉完就剩下樹枝了,地上的雜草也都枯萎了,沒有了綠葉的襯託,一片片都是灰色的景象,顯得十分單調。這個季節農村地裡的玉米糧食也基本都收尾了,在筆者這邊山區裡,驢也是農民從事農耕作業的主要交通工具。圖中這位大爺拉著驢車,車上裝滿了玉米杆。
  • 永定山上的野果竟有那麼大功效,難怪我們小時候很少生病!
    小編微信:yd2551108 客服電話:0597-5559836永定因為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適宜的氣候,山上生長了很多的野果兒,這些野果兒,我們這些在大山裡長大的永定人小時候應該都吃過或者見過,但我們卻不知道它們竟然會有那麼大的功效!
  • 漳平山上的野果竟有那麼大功效,難怪我們小時候很少生病!
    漳平因為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適宜的氣候,山上生長了很多的野果兒,這些野果兒,我們這些在大山裡長大的漳平人小時候應該都吃過或者見過,但我們卻不知道它們竟然會有那麼大的功效!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吃了嘴巴會變黑,長在山上灌木叢中的地上,經常看到一小片一小片,紅的黑的紫的,把口袋都染了各種顏色
  • 山裡這種似紅棗的野果,俗稱「藥棗」十分名貴,若見到了是您運氣
    在川鄂一帶,這種藥棗已經被農民朋友引種栽培,既可以當藥材賣,又可以矮化栽培當做盆景植物,經濟價值很高。藥棗的學名叫做山茱萸,因為它成熟後的顏色是朱紅色,在古代,人們也稱之為「朱實」。古代詩人王維曾經寫詩讚美過它:「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它的豔麗色彩在深秋季節十分奪人眼球,而且它的花朵金燦燦的很喜慶。在10月結果之後,它的掛果期長達3個多月,果實可以一直掛在樹上不掉落。
  • 會昌山上的野果竟有那麼大功效,難怪我們小時候很少生病!
    會昌因為擁有獨特的地理優勢和適宜的氣候,山上生長了很多的野果兒,這些野果兒,在我們小的時候都應該吃過或者見過,現在我們長大了
  • 南方1種野果,叫棗不是棗,可生吃也能泡酒,20元1斤種植農民不多
    導讀:叫棗不是棗,種子露在果肉外,能生吃也能泡酒,1斤20元市場少見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專門去山裡採摘野果吃了。但是卻有人專門種植野果來當水果賣。因為有些水果營養價值高,並且也很少見,不少人還是會為了嘗鮮而購買,所以這些種植的野果在好食材上也很受歡迎。現在雖熱是夏季,但是也有冬棗上市,不過價格卻不便宜。這也讓筆者想起家鄉一種野果,它叫棗卻不是棗,果實像枯枝,種子露在果肉外面,可以生吃也能泡酒,一斤賣20元市場卻很少見,種植的農民也不多。
  • 這種野果人稱「狗柿子」,30年前滿山都是,11月打霜之後才能吃
    農村地區有很多的野果,這些野果和人工種植的水果非常相似,雖然它們也可以用來食用,但往往口味不好,或者個頭太小,吃起來很麻煩。
  • 秋季山裡的野果,你認識幾樣?全吃過的卻很少
    八月瓜:學名三木桶,是生長在灌木林或刺蓬的藤本植物,每年稻子金黃時便是八月瓜成熟季。小時候上山放牛,在山裡到處鑽,一般在路邊或土邊的灌木叢較多,八月瓜喜光,太陰可不結果。運氣好的時候,一根藤蔓上掛有十幾二十個八月瓜,那叫一個開心。裂開的直接開吃,清香甘甜,連籽一起吞下也沒事,沒裂開的帶回家,放在糠裡,捏著有點軟的時候用力一扭就可以吃,一般3-4天就可以了。
  • 這野果又酸又苦,維C卻是獼猴桃5倍,被譽為真正的「野果之王」
    不過說到先苦後甜,讓筆者想到兒時常吃的一種野果,可能很多北方的小夥伴沒有吃過,但是南方很多地區的小夥伴應該吃過,特別是兩廣地區的朋友,對它印象應該十分深刻,這種野果第一口吃起來又酸又苦,但是等你吃第二口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甘甜無比,這和先甜後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
  • 萬綠湖山裡一種樹根,被稱為「廣東人參」,煲湯最靚,也可泡酒
    萬綠湖山裡一種樹根,被稱為「廣東人參」,煲湯最靚,也可泡酒,益氣補虛「四時常花,三冬無雪,春夏多雨,暑熱過中,一歲之間,蒸溼過半」,這是人們對嶺南氣候的真實寫照,嶺南地區因全年氣溫較高,加上雨水充沛,常令林木茂盛,四季常青,各種果實終年不絕,植物資源豐富。
  • 德慶山上的野果油柑子正大量成熟,被稱為聖果,你去摘了嗎?
    民生無小事,德慶多關注
  • 鎮寧滿山遍野的這些野果果原來都是寶貝
    地地道道從鎮寧農村出來的,都會經歷山上摘野果子加餐的童年。紅紅綠綠的果子,在他們看來,可比城市娃娃手中的棒棒糖好吃多了,至少會比棒棒糖生態。這些野果子不僅好吃而且營養,梳理出來,給大家漲點姿勢。聽家裡大人們說,這種蛇萢會有毒蛇在上面吐口水,所以早上起來經常可以看到萢上面有很多白色的像唾液一樣的東西,走路都要小心翼翼地繞過它走,生怕一不小心被上面的唾液沾到就麻煩大了。哈哈哈...桑萢學名叫桑葚,這寶貝是除了一日三餐外最愛的零食之一了。
  • 鄉下一種野果小孩成熟才吃,大人卻沒成熟就連枝帶葉弄走,為啥?
    上山能砍柴,也能採摘野果;下河邊不能摸蝦,但能釣魚,而且河邊也有很多的野果。小時候常常出去瘋一天,傍晚才回家,餓了就採摘野果吃。有一種野果印象很深刻,因為找到成熟的很不容易,往往還沒有成熟就被大人們採摘走了。
  • 這種野果人稱「薜荔果」,不僅可以用來做美食,還有很高藥用價值
    不知道在農村裡所出現的許許多多野果中,你們都有認識了解多少種呢?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一種比較特別的野果,這種野果人稱「薜荔果」,不僅可以用來做美食,還有很高藥用價值。這是一種攀援或是匍匐生長的灌木所結出來的果實,一顆顆近球形的果實在5-8月的時候掛滿枝頭,但它卻不可以直接採摘來吃。
  • 據說這種野果子10個農村人都只有1個人知道,用它泡酒喝能防癌!
    我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同學們,對農村山上的一些野果子應該是最為熟悉不過了,楊梅、野李子、覆盆子、蛇莓、野枇杷、野山楂等等,還有很多,但是有一種,就是農村老司機都不一定知道的野果子,它全身都是刺,一般很少生吃,都是用來泡酒,是什麼呢?
  • 童年的野果 /李文苑
    童年的野果李文苑車子駛入盤江鎮,路兩旁一蓬蓬、一簇簇如火如荼的豆金糧不斷映入眼帘。中途停車,我忍不住折了一枝果實纍纍的豆金糧。火紅的果實一入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舌尖綻放開來,童年時那些野果的記憶瞬間被激活了。記憶中,家鄉的田埂地邊常生長著茂密旺盛的豆金糧。豆金糧名火棘,也稱火把果、救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