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拳藝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八法拳

2020-10-10 燈暗影長

世無 無源之水 世無 無本之木


本門拳藝於本世紀五十年代在滬,由盧師授之於凌漢興師傅。


遡源窮流


盧嵩高承袁鳳儀 袁鳳儀承買壯圖 買壯圖承李政 李政承張聚 張聚承張志誠 張志誠承馬學禮 源之姬際可

附會 嶽飛 不可考


凌師文武貫通

武有德 盧師健在 凌師代師授徒 終盧師一身 只此一人耳

文有著 心意六合拳藝傳真 無他


力行至幼隨凌師習武


中華文化 浩浩湯湯 血脈不斷 生生不息


力行 擔重擔不負重望 挑大梁不畏艱辛

於西元2005 為往聖繼絕學之志 再次出山授藝 心意六合拳(十大形)心意六合八法拳(水浪拳)


心意六合拳乃內家拳之母拳 各路拳法開枝蔓葉 六合是其要義 為看家拳

心意六合八法拳 成拳最晚 融百家之長 匯各家之秒 集大成於一體


十大形 強身技擊

水浪拳 養身修心


一陰一陽 一開一合 一古一今 一張一弛


力行老師 十年一劍 今日示君 弟子百餘 霜刃未試 它日必當

滿堂花醉三千客 一劍霜寒十四州

相關焦點

  • 話說徽派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不僅流行於國內,而且在東南亞、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也有一定傳播,不少心意六合拳的傳人和追隨者成立了專門的團體,出版了書籍、刊物。心意六合拳是中華武術文化精髓中一支絢麗光彩的奇葩。宋國賓先師當年從河南將心意六合拳傳入安徽,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形成安徽派的蚌埠宋門心意六合拳流派,威震淮河兩岸。宋門第二代傳人蔣安波大師在世時將宋門的心意六合拳傳給我以及眾多師兄弟。
  • 心意六合拳習練「六忌」
    以六合為法,以模仿動物龍、虎、熊、雞、蛇、猴、馬、鷂、貓、燕的形態和捕食及搏擊動作為基礎,以心之發動為意,意之所向為拳的心意六合拳
  • 淺析心意六合拳之身聚六合
    心意六合拳具有輾轉有韌、剛猛威武之勢,是我國武術寶藏中的一朵奇葩。       河南回族馬學禮從山西學藝歸家後傳於親友,經其第四代弟子買壯圖再傳袁長青、李海森等人。河南周口陳金波,師從袁長青、李海森二人,精習拳法後再傳家人。歷經四代家傳的心意六合拳之河南陳氏拳法,融貫眾家所長,形成了集拳理、拳法、訓練套路和技擊功能為一體的武術傳系。
  • 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心意」一詞冠以拳名之首,其作用在拳中的地位不喻自明。心意,即指意識、思維、想法,也就是心理活動。心意六合拳十分強調有意識地進行訓練,針對拳術中各種動作和諸多勁力發放的需要,大腦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讓拳術中的動作在意念指導下完成,從而達到加強拳術動作威力的目的。心意拳靈、勇、疾、狠諸方面在意念指揮下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發揮。
  • 心意六合拳是功夫拳
    所以,對於心意六合拳來說,所謂「整」,並不僅僅是指練出「整勁」來,而是意味著意識、呼吸、動作、發力以及所有動力單元的呼應、聯絡與相互作用。這種「整」不是想出來的,必須通過明家指教,掌握正確的方法,下功夫反覆鍛鍊求得的。我們把「踩步搖閃把」比喻為一部機器的動力系統,這個系統包含若干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正常運行,整個系統的運行就正常,機器的運轉也就良好。
  • 心意六合拳如何尋找自己的拳勁
    河南尚(學禮)派心意六合拳「遇人好似弓斷弦」是心意大俠買壯圖對發勁的形容,即在富含彈性的伸拉中,雙手間似無形地形成很多弓弦,在即將發勁的瞬間,勁力似崩裂斷弦般展放。雙手間伸拉的無形弓弦的長與短,可能就是發勁中的長勁和短勁。而流傳在河南駐馬店的心意六合拳有三種不同的發勁特點,都存在於拳架的基礎訓練與運用之中。
  • 武術家黃壽亭先生表演心意六合八法拳視頻
    吳翼翬(1887—1958年) 滿族人, 華嶽心意六合八法拳一代宗師·原籍東北鐵嶺,寄居北京、出身於書香門第。
  • 河南心意六合拳「十六字訣」
    「十六字訣」又稱「十六陰陽法」、「十六處練法」,即譜曰「壹寸,二踐,三鉆,四就,五夾,六合,七疾,八正,九脛,十警,十壹起落,十二進退,十三陰陽,十四五行,十五動靜,十六虛實」。習心意拳者需將這十六法貫穿於習拳練意中,方可神、氣、勁、力、功內外貫通,其藝方能精。現將十六陰陽法淺析如下:一寸之法:包括寸步、寸身、寸勁。
  • 談談心意六合拳的中節為用
    各家拳法均要求速度,但著眼的方向卻不盡相同,拳擊、搏擊術等以速度球、手靶等訓練,按照每秒打幾拳來判斷速度高低,以肢端(梢節)速度為重點,而心意六合拳卻追求「身速」,要求「身子」速度,不是表象的拳、腳的速度快,從實戰的角度考慮,這才是真「快」。②關節之間要有合理的角度。
  • 心意把與心意拳是什麼關係?
    少林寺心意把與心意拳是不同的兩種拳法,不能混為一談。
  • 六合八法拳
    自此,六合八法拳便流傳於燕豫川陝一帶。至清道光年間,直隸(河北)昌平黃花鎮人陳光第,跟李東風之再傳弟子達遠和李靜然學得此技,又從李蟬道人練心意神功,遂集各師之長,盡得此拳之精華。同時,又有潘致和之弟子楊景群以此拳變化為導氣醫病之法,名「先天十二勢」。楊的傳人有杜發魁、閻國興等。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二回:洛陽郡心意六合拳 楊德民一方領風騷
    而今又有一人,姓楊名德民,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三年生人,洛陽新安人士,洛陽心意六合拳第八代傳承人,從武四十有四年,乃中國傳統武術名家,中國武術段位五段,河南省一級拳師。單有一首藏頭詩表他道:楊穿三葉藝堪誇,德傳豫西名聲高。民樂心意六合技,俊偉一方領風騷。
  • 淺談心意六合拳的「束展」
    大家知道心意六合拳動作簡單,功力無窮。定式為樁,動式為拳,取龍、虎、猴、馬等到十形之意,結合五行,以心為意之體,意為心之用,心欲動,周身俱動,意欲發,現誰誰驚,是中華傳統武術的優秀拳種,被外國友人稱之謂「中國武術技擊之核心」。
  • 心意六合拳公眾號 恭賀全球心意愛好者牛年大吉
    心意六合拳所謂十大真形 (雞馬猴燕蛇龍虎鷹鷂熊),孤陰不長,孤陽不生,如沒有陰陽變化,陰陽對立的統一(相合),天地萬物都不復 存在。按陰陽五行生剋變化之理,將諸多禽獸之靈意,按其天性相近的,區分為五大群體(五行),再由這五行群體 中,列出具有代表性的五形屬陽,另五形屬陰,因此,上述十大真形皆由此而推定,極負哲理也,心意六合拳雖名曰十大真形,實則含諸多禽獸之靈意也。
  • 河南郟縣:心意六合拳一代宗師李禎名天下
    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人李禎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心意六合拳的一代宗師,其弟子開設的廣盛鏢局享譽萬裡茶道。隨著中、日學者在郟縣的探覓和發現,李禎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揭開。心意拳一代宗師傳統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心意六合拳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特有的拳種,有著三百多年傳承發展史,呈現出族內傳承、地域傳承、血緣傳承三種傳承方式。
  • 河南魯山:心意拳大師買壯圖故居揭碑
    他在繼承心意六合拳的基礎上,擇其精華,以爆發力為核心,創編了「四把拳」「六合蹦筋拳」套路,在中國武術界稱之為「買氏心意六合拳」,晚年著有《武功正宗》秘籍。買壯圖在我國心意拳界有著重要歷史地位,堪稱心意拳一代宗師。目前「買氏心意六合拳」也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
  • 道家心意拳的抓拳功練習,提升骨力,增加氣力,幫助肩周炎康復
    其中規矩最多的,我想應該是六合門吧,這個六合門指的是姬龍峰祖師所創的門派,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內三合和外三合。我初到杭州的時候,也喜歡在公園打拳,那時候練的拳是少林炮捶,教我的老師說它也叫六合拳。有一回,在公園打拳,來了兩個中年人,大約四十多歲的樣子,一個高個子,一個矮個子,操河南口音,他們等我一套拳打完,就來跟我打招呼,問我練的是什麼拳?
  • 終南派心意六合掌:十大真形淺析
    終南派心意六合掌:十大真形淺析 心意六合拳把取練的雞、馬、燕、蛇、猴、龍、虎、鷹、鷂、熊形共百餘單盤練勢所體現出諸多禽獸(十大群體將這個哲理運用到心意六合拳中,就是先賢對我國武術發展的一個重大貢獻。先賢云:鷹熊競智,取法為拳;陰陽相合,心意之源越此二式,其拳失真。其餘八形,均有其代表性,皆可類推。簡言之:馬奔虎踐也為陰陽相合之理,虎於高山善搏擊(屬陽),馬於平川善疾蹄逃脫(屬陰)。鷂善鑽天獵物(屬陽),燕善水面巧取(屬陰)。龍善雲中變化(屬陽),蛇善草上飛行(屬陰)猴善縱身摘桃(屬陽),雞善曲頸食米(屬陰)。上述所採十大形之理,雖屬簡述,但也可明先賢造拳之理。
  • 第974期:心意六合拳的一把一橫(中)
    而心意六合拳、形意拳、基本功就不同了,它要求一動勢就要四梢發動(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甲為筋梢,周身毛孔為血梢,並切要發動起來,就是:舌頂上顎,牙關緊閉、手指、腳趾要彈動,周身毛孔詐開,就是把毛髮豎起來)三節含存,三心實(手心、腳心踏心、心中紮實),三彎照、三彎套。頭部要求,頭屬陰,眼屬陽,兩眼平視前方。還要求三尖照,一到齊到,另有十六字法等等,動作要求不動穩如山嶽,動則如霆。
  • 周永福「六合八法拳」
    「六合八法拳」是陳摶以導引術、吐納養生之理而創編。「六合八法拳」屬內家拳,是一個完整的套路體系,整個套路以心中意念為指導,內以養心益氣,外以修形健身,六合為體,八法為用。講求體合於心、心合於意、意合於氣、氣合於神、神合於動、動合於空、天人合一、忘我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