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的告白文化-你的戀情是如何開始的?

2020-12-16 看點東西BJ

在日本,真如動漫與日劇描寫的一樣,總是由女生去告白男生嗎?

在日本媒體的街頭隨機採訪中了解,日本男女告白比例是3:7。10個男生裡面,會去向喜歡的人告白的人大概是3人,而女生則會有7人願意這麼做。

昨天熟識的日本女孩兒發來郵件,說是白色情人節(3月14日)收到了跟我常聊到的那位男生的回禮巧克力。因為她去年的情人節(2月14日)給這男孩兒送了巧克力和禮物。我還笑她,啊啦,這個回禮可真夠慢的。然後,我問,那開始交往了嗎?她回復,準備去告白了。

好吧,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簡單說來,女孩兒挺中意那個男孩的,因為那男孩經常找她說話,兩人還一起去了江之島水族館。(戀愛的告白聖地之一)還約了下次一起去遊樂場玩。(這個下次好像至今都沒實現。)總之,就是那種所有能讓女孩子理解為這是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那種情況的調調都有了。然而至今未成。

為何?

女孩開始鋪天蓋地跟我聊他的時候,已經是在畢業就職關口了。男孩原來是女孩的高中同學,在另一個大學。我當時聽的就是哎呀早幹嘛去了呀,這麼多年了呢……

但人生就是這樣的,你永遠也不知道你的你那個對的人到底是你的小學同學還是初中同學還是大學同學還是壓根就是跟你毫無關係的人。

反正磨磨蹭蹭下,好像兩人單獨一起出去玩了幾次了。(在日本,不隨大眾夥兒兩人一起單獨出去玩的情況就是準約會了。)每天也都煲起了電話粥,但依然……未確定關係。女孩兒急得啊…考慮等下一次他約她去遊樂場去的時候,就跟他告白。前面說過了,那次遊樂場之約至今未能成行。

嘛,也許很快就能成行了。當然還得等疫情過去。

所以,在戀愛問題上,日本女孩兒其實態度相對主動,甚至強勢。日本的女性對於男性又有著很強的執著。無論小到幼兒園的小女生老到80歲的奶奶,嘴裡的第一話題永遠都是男性。

你可以看到日劇和動漫裡經常出現的什麼「天才醫生」「天才刑警」「天才球員」等「天才」主題的創作。他們真的,真的,真的非常崇拜那種所謂的「天才」。

即精英,即強者。日本人的民族文化和骨子裡有著崇尚強者的精神驅動力。還有著非常強大的等級觀念的國家。因此如何受歡迎,成為人上人,對日本的男女老少來說都是一個為之奮鬥的人生目標。

男尊女卑,正是這種等級觀念下的產物,而又正是這種男尊女卑的思想反過來造就了女性在戀愛觀上的強勢。日本女性幾乎是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裡,雌性動物對雄性優勝劣汰擇偶的最現象級的體現。

眾所周知的一個日本少女漫畫梗就是「日本女孩子的理想都是以後要當一個完美新娘。」還有大家都知道,日本女性結婚後就不會再工作了。

這種按社會功能性分工的男女角色,並沒有讓日本女性產生附庸感,而是產生了主人感,即:我的男人一定要是個精英。嫁得越好的女性這種主人感越強,我的男人多優秀的主人感。

因此,對日本女性來說,看到自己看上的人就會去告白。跟喜不喜歡或喜歡多少沒關係,得手速度才是致勝關鍵。

所以大多數日本人的感情史很豐富,大抵小學有一段,初中有一段,高中有一段,大學有一段,入社會再有一段。這些過程無非是被人告白了,然後就接受了,然後畢業就分手了。

嘛……這也是日本男孩越來越草食,越來越佛系的原因。大部分日本男性都太了解他們國家的女性,反之也很享受,被告白的次數越多,也標誌著該男生在群體中的地位越高。

歸根到底,其實這些都是男尊女卑根性所產生的出來的各種副作用。

歷史上來說,由於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的控制,美國大兵發巧克力在日本幾乎成了從恥辱架變成精神食料的奇蹟般的傳說。巧克力文化在日本瘋狂滋生了,而在1950年代,巧克力廠商們為了推廣他們的巧克力,想出了在2月14日情人節(女生送男生)以巧克力表達愛意,而在3月14日的白色情人節,(男生送女生)再用巧克力回應愛意的營銷手法。

結果,當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甚至衍生了「本命巧克力」「義理巧克力」文化。真正目標就送「本命巧克力」一般性關係的都送「義理巧克力」。但是現如今日本女孩兒都是廣撒網式的只送「義理巧克力」。而到3月14日收到的回禮相應也會多,而其中,不定就會夾在這對自己有回應的那一份「本命」了。

於是,至今,情人節,萬聖節,聖誕節並稱為日本三大「國」節。

巧克力也成為了日本各大零食廠商的主打商品。當然我們國人最為熟悉的就是北海道品牌「白色戀人」了。

但其實,日本的很多巧克力品牌都不錯的。比如同為北海道產品的「六花亭」巧克力。

六花亭的巧克力包裝都走甜美小清新風。很淡雅又不失氣質的那種,他們的草莓巧克力裡面包含都是新鮮草莓製成的甜食果子,就是你嚼著甜膩的白巧克力,然後突然就會嘗到草莓酸味的真酸酸甜甜感。

「佛羅倫斯」(フロレゾン)巧克力。 不使用洋酒的充滿想像力的純巧克力。

瑪莉巧克力(メリーチョコレート マメールロワ)以童話為主題,與插畫家小石川ゆき合作,製作出的豐富多彩的巧克力。

老牌巧克力品牌「和光」巧克力。銀座設有專賣店。

兩大當家產品馬卡龍巧克力和經典巧克力都是從開店開始就大受歡迎的商品,且全部都是在和光的自家工作室手工製作的。

像上面那種情人節限定巧克力火烈酒「魔方」(8個裝)以紅色心形為首的限量版裝在代表熱情的紅色的小盒裡。是說…收到這樣的巧克力再加真情告白,男女都毫無抵抗力吧。

「森永」巧克力,另一家老品牌

森永制果100多年的歷史始於明治32年(1899)8月15日。創業者森永太一郎最終在美國學習了長達11年的西洋點心製造技術回國,在東京市赤坂區溜池町2號街道的后街租借了住所和工廠,打出了「森永西洋點心製造所」的招牌。

他們家的設計也算特別,比如這種如外國香菸般包裝的森永高級巧克力。

「明治」巧克力也不得不提一下,個人買的比較多的一個牌子,因為他家的巧克力各個價位都有,可根據錢包充實度來調節購買。包裝也總是很樸實……設立於1916年。(大正6年)

還有一個超華麗的玫瑰花主題的牌子「Methyduras Rose」(メサージュドローズ)

巧克力的樣子打鬥為華麗麗的的玫瑰花,1989年創業。

標榜使用著來自法國的原材料。

這麼可愛……怎麼捨得吃啊,滿滿都是愛意啊……

還是放冰箱存著保鮮吧!

所以,你的戀情是如何開始的呢?如果只差一句告白和巧克力的距離,還是心動不如行動吧!

左手巧克力,右手玫瑰花,笑意荏苒,大聲告白。

告白內容,略。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相關焦點

  • 日漫的橋段在現實中真的會發生,告白文化、文化祭,你還知道哪些
    說起日本,你會想到什麼?是他們嚴謹的生活作風,還是乾淨的城市環境。除了這些,相信有大部分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日本的動漫文化。眾所周知,世界動漫大國一共有兩個,美國和日本,他們各具特色,所針對的題材都不一樣。
  • 日本電影推薦:《告白》|告白|渡邊修哉|下村直樹|日本_娛樂|日本...
    當然,這是非常片面的,但通過這部電影《告白》我們也能略知一二。少年犯罪和成長題材《告白》的主要人物有三人:森口優子、渡邊修哉和下村直樹。從故事本身來看,電影是一個精心安排的復仇計劃。女老師森口優子報以復仇者的憐憫,對學生進行了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整個過程可謂摧殘人性,變態至極。
  • 日本電影推薦:《告白》
    所以,日本充滿了混亂和仇殺。」當然,這是非常片面的,但通過這部電影《告白》我們也能略知一二。 少年犯罪和成長題材 《告白》的主要人物有三人:森口優子、渡邊修哉和下村直樹。從故事本身來看,電影是一個精心安排的復仇計劃。女老師森口優子報以復仇者的憐憫,對學生進行了一堂關於生命的教育課。
  • 日本人怎麼過情人節?附告白神句,給你愛的TA告白吧!
    在日本,2月14號情人節(バレンタインデー)是女生給男生送禮物表達心意的日子。禮物裡面包含了自己可愛嬌羞的心意,大多數的女生會選擇送巧克力(チョコレート)給男生。隨著情人節文化的發展,禮物的贈送對象不僅限於喜歡的人,逐漸發展到朋友、同學、同事甚至領導,只不過這些巧克力的叫法不同。送給自己喜歡的人或戀人的巧克力,叫做「本命(ほんめい)チョコ」「本命巧克力」,女生通常會手工精心製作,只有一份,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所以這一天也是女生向男生告白的絕佳機會。
  • 告白文案|關於美好,要從遇見你之後開始說起
    關於美好,要從遇見你之後開始說起。About the beautiful, want to start from after meeting you.如果要問我美好究竟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If you want to ask me what kind of good after all appear?
  • 《告白》10周年:如何看待「壞小孩」
    ◎淹然憑靠著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光環,《告白》成為新千年後少數幾部「出圈」的日本真人電影。十年過去,時光施展魔法,讓「知識考古」充滿驚喜與唏噓。電影原著《告白》是推理作家湊佳苗的長篇處女作,十年來,她的小說成為日本影視界追逐的改編對象。
  • 日本各地的告白方言~
    世界中の腳本家が「I LOVE YOU」に代わる告白のセリフを考えていると言われる。いかなる言葉で「I LOVE YOU」の気持ちを伝えるか。それは、私達にとっても切実な問題である。日本列島には各地域に根差した方言がある。方言の數だけ「I LOVE YOU」がある。日本各地の様々な告白を紹介する。全世界的劇作家都在思考替代「I LOVE YOU」的告白用語。有多少語言可以傳達「I LOVE YOU」呢?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切實的問題。
  • 《告白》:這是一場關於罪惡的告白,此處,告白即懺悔
    四目交會,光影流轉之中,周圍燈光似乎漸漸暗淡,仿佛置身於無人場所,一個只之於你我存在的維度,眼中只看到對方,卻也看到了世界,愛的語言與擁抱,可能還會有閃亮的信物交換。愛的告白。或許這般場景才是我們讀到「告白」這個詞語聯想到的一切,愛的修飾,將告白原本無法明確的內容覆蓋上甜膩的蜜色,似乎除了愛,我們無白可告。所以像是動物本能般的,在我看到《告白》這個片名時,我驚訝善於把殘酷和陰暗暴露在銀幕前的中島哲也會拍一部純愛電影,可海報中松隆子眼神冰冷到底看不到任何愛意。其實,這是一場關於罪惡的告白,此處,告白即懺悔。
  • 焉栩嘉再次刷下限,愛豆沒文化告白文案都是抄的粉絲寫的CP文
    CP文#今年是娛樂圈中及其不平靜的一年,從年初開始就有很多明星被各種實錘,各種人設崩塌翻車。近日鬧得最大的就是男偶像焉栩嘉的戀情事件,焉栩嘉出道時比較早的,當時在X玖少年團的時候就是像弟弟一樣存在,之後又跟夏之光等人一起參加了《創造營》再次出道,熱度上升了很多,是現在娛樂圈中的一顆冉冉新星。
  • 盤點:這一屆的日本網友,又開始說啥大實話了?
    盤點:這一屆的日本網友,又開始說啥大實話了?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被這一屆的日本網友圈粉了,他們經常會發表一些「經典語錄」,由此也被稱為「人間真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盤點,這一屆的日本網友,又開始說啥大實話了?一、關於「想做的事」。如果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總是因為一些「該做的事」綁住了手。長此以往,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會慢慢失去自己「想做的事」。
  • 簡單聊一聊關於日本潮流文化與中國潮流文化的區別
    關於日本的潮流文化大概要從上個世紀講起,上世紀50年代的日本,隨著戰敗陰影的逐漸遠去,國家經濟逐步走向好轉,美國文化的滲入,讓日本普通人開始接觸美國文化的薰陶,開始接觸美國的中產階級關於物質享受的一面。
  • 二次元教你七夕如何告白?滿屏吶吶吶,網友:有內味了
    今天就是七夕節了,有不少小夥伴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向喜歡的人告白。但因為二次元文化在年輕人中的流行,不少人的告白文案都變得奇奇怪怪!例如就有日式輕小說上身,不帶"吶"不會說話的二次元勇士。也有網友中二病爆表,簡簡單單的告白文案硬是給自己瘋狂加戲,讓人忍不住夢回《大魚海棠》——"你接受的是一個天神的愛"。看了這些七夕文案,小編的腳趾都快尷尬地扣出三室一廳了!這麼告白確定不會被對面拉黑嗎?其實,向二次元作品學告白並不是不可以,但打開方式要正確!最簡單的,應該就是從戀愛動漫和遊戲裡找靈感了!
  • 狗糧滿滿,這一系列的動漫作品,戀情是真的甜
    告白實行委員會系列作,原著載體是音樂,如今有著兩部劇場版動畫,三部OVA,以及一部TV版動畫作品。簡單來形容這些作品的話,那就是歌好聽,劇情甜蜜,狗糧滿滿。雖說,帶有部分理想化的因素在裡面,卻真的讓人非常喜歡這部作品所講述的故事。比如說,在劇場版《從很久以前就喜歡你了。
  • 日本人借花火大會深情告白
    【環球時報記者 楊迅】「春賞櫻花,夏看煙火,秋觀紅葉,冬望白雪,」這是對日本四季旅遊的概括。「夏看煙火,」說的就是日本的花火大會。煙火在日本被稱為「花火」。花火大會相傳始於江戶時代,當時江戶城瘟疫流行,為了消災解厄,幕府決定通過放花火,為水神舉行祭禮,趕走惡靈,追悼逝者。
  • 盤點那些讓人不忍拒絕的日語告白
    很早開始就喜歡你了。「あなたが好き。」とストレートに表現するパターンです。「付き合ってください。」という要望を伝えないため、男性も「OKする」もしくは「斷る」という返答ができず、無言が続くケースもあります。「我喜歡你」最直接的表現形式。
  • 甜蜜答覆浪漫暴擊 光與夜之戀被告白的他上線
    冬日初寒,聆聽「他」被告白回復溫暖你的整個季節!繼多首動聽的遊戲原聲曲之後,沉浸式戀愛遊戲《光與夜之戀》繼續為「設計師」們帶來甜蜜驚喜。想知道遊戲中的他們被告白後的答覆嗎?那就趕快來聽聽吧!
  • 「めっちゃ好きゃ~ 」盤點日本各地的告白方言
    テレビで関西弁に慣れ親しんだ私達にとって、関西弁の告白は違和感なく受け入れられる。京都弁の告白には、そんな街並みににも似た、情緒や趣を感じさせる。異性に安らぎを求める人にとってはたまらない告白になりそうだ。說到京都我們會想到古樸傳統的街道。京都方言告白和這樣的街道一樣,充滿情趣和風情。對於喜歡安靜平和的異性來講,這會是種讓人沒有抵抗力的告白。
  • 關於日本魚文化
    七世紀以後日本朝廷頻繁實施肉食禁令,更令大和民族偏向魚食文化。而實際上,魚已經深入到了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獨特的「魚文化」也給文化載體的日語帶來了豐富的營養和深刻的影響。 故事傳到日本,每逢端午,有男孩的家庭都要懸掛鯉魚旗,望子成龍。中國多淡水魚,日本多海魚,很多中國魚名也就被日本張冠李戴了。鮪,《詩經》中常見,而被日本用來指金槍魚。 日本人對魚的命名一般是依據魚的形狀、習性。用漢字魚字旁再配上一個對其形狀和習性解釋的中國文字。體現了中日文化之間的融合,表現出日本文化既善於接受新的文化又極力維護其固有的文化的獨特性。
  • 同樣是孩子,為何日本娃娃那麼早熟?專家:文化差異決定性格
    在同樣的年齡段,中國孩子大多還在玩泥巴,日本娃娃已經開始互相告白了。更不用說日本小學生就開始談戀愛,甚至初高中還會出現師生戀。而這個年齡的中國孩子在做什麼呢?為了跟男生爭奪操場而打得對方頭破血流(我侄女的親身經歷),男生也都是傻小子。
  • 從《地縛少年花子君》,看日本的「怪談文化」
    怪談文化源於人類的想像與傳說,隨著時代的風土人情、社會現象、人性心理不算變化,最終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怪談從奈良時代開始經歷了平安時代、江戶時代、明治時代、昭和時代,一直到至今,其中昭和時代怪談達到巔峰。其中有三大怪談最為出名,分別是:四谷怪談阿巖,皿屋敷阿菊,牡丹燈籠阿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