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智慧型手機浩浩蕩蕩的發展了十來個年頭之後,其實智能電視也在悄然無息的發展,目前整個市場上所銷售的電視,幾乎都是以安卓系統為主的智能電視,對於傳統電視而言,智能電視所帶來的新奇體驗是更加驚豔的,但與此同時智能電視由於以網際網路廠商為主,所主打的價格戰,最終還是要通過其他層面來獲取更多的營收利潤,這也就導致了智能電視的開機廣告以及內置的一些廣告成為很多用戶難以接受的地方,而目前為了維護自己的成本包括利益,智能電視廠商很少有能夠直接關閉掉廣告,或者說不提供開機廣告的。
智能電視廣告,存在的必要真的是因為價格嗎?
事實上當我們討論智能電視這個行業,就不得不提已經處在困局之中的樂視,還包括人在美國下周回國的賈躍亭。智能電視這個概念也恰恰是由賈躍亭攜手樂視網站以及所推出的樂視超級電視而引爆的,得益於當年賈躍亭三寸不爛之舌,以及樂視超強的營銷能力,智能電視在年輕一代用戶,準確的來說在80後以及90後的印象之中,應該是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所提出來的一些理念,包括對於智能電視的一些設計,還有所推出的基於安卓原生系統的電視作業系統都讓年輕用戶更加適應,同時視頻網站內容的接入,也大大豐富了電視這塊屏幕所能夠顯示的結果。
當年樂視超級電視雖然在剛開始的階段,銷量只有一百萬部,但業內包括整個用戶群體對其還是非常看好的,而樂視電視在前幾年也屬於穩步增長,這其中有自己價格的因素,但同時更多的還是營銷的方式,包括全新的設計理念,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下,小米電視作為第二家智能電視品牌加入進來,截止到今日,小米電視的年銷量已經恐怖的突破1000萬臺,在國內屬於銷量排名第一的電視廠商,完全是擊潰了一眾傳統電視廠商,隨之而來的還包括了暴風影音的暴風TV,也有相當一部分視頻網站想要模仿樂視之路,推出智能電視產品。
但這其中真真正正的,在整個市場上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對整個國內智能電視產生了決定性作用的,不外乎三家,樂視小米和暴風,其實除了小米電視之外,無論是樂視還是暴風TV如今都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樂視似乎還在苦苦堅持,暴風TV目前已經很難再翻身,唯一所剩下的解決方案可能就是賣身給其他企業,從這個角度來說,如今電視領域尤其是智能電視領域還要看小米電視,小米電視的舉動其實會在整個市場上形成一個領導性或者是標杆性的作用。
小米電視,低價格售出,已廣告覆蓋成本
提起小米電視,年輕人都相當的熟悉,甚至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可能如今也也會碰見越來越多的小米的產品,從這一點上來說小米無疑是成功的,不僅僅是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市場上擁有相當之大的影響力。當然小米電視成功的因素其實很簡單,就是價格戰。在與樂視的對比之中,樂視的超級電視其實價格並不是很貴,但小米電視在推出之後,相比於樂視電視,價格有一個明顯幅度的下降,這就會讓年輕人甚至是上一代居家過日子的中老年人,以及對價格敏感的用戶趨之若鶩,同時也是為什麼在樂視電視出現巨大危機之後,小米電視反而是越戰越勇,如今已經成為國內電視銷量排名第一的老大哥,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而僅僅在幾年前,小米電視和樂視電視之間的競爭之中處於下風狀態,即便小米的價格表現不錯,但仍然在銷量上很難有所突破,這其中有很多東西都是小米的短板,比如視頻的內容包括電視牌照等等,如今小米電視已經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加上本身MIUI作業系統就是非常成功的智慧型手機定製系統,轉移到大屏幕智能電視上之後稍作修改,其實就是一個好的電視作業系統,使用過小米智能電視之後,筆者也是會有這樣的感觸。
直到如今,小米電視的價格仍然是相比於傳統電視廠商低了太多,以55寸的電視為例,有相當一部分的產品,只有1700元上下。這個價格對於年輕人來說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當然售價低廉,成本上的節省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小米電視在音質方面或整體面板的用料相對來說也是會有縮水,不過絕大多數的用戶其實並沒有購買過頂級高端的電視產品,所以其實屏幕的素質包括顯示效果,是很難去分辨的,因為沒有一個正確的參照物!
而小米電視極低的價格背後其實還有自己的商業體系,我們知道雷軍是中國網際網路元老級別的人物,創辦小米之前,就已經在金山軟體公司功成名就,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轉移到硬體的企業,其實也是可以玩的通的,比如小米電視就通過了開機廣告,包括內置的一些廣告,來平衡自己的成本,甚至創造不少的營收。
這其實與之前360公司周鴻禕的理念是非常接近的,只不過它相比於周鴻禕免費的理念提升到了以低廉的代價來獲取相應的產品,通過用戶基數的增長開發其他的商業模式,廣告其實就是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變現方式,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不太友好的,以小米電視為例,每次開機的前置廣告是很難去跳過的,而筆者發現在連續按擊home鍵之後是有可能打斷廣告的進程,不過前10秒左右的廣告幾乎是無法跳過,也就是說用戶必須忍受這樣的行為,而如果我們去找尋一個平衡點的話,15秒的開機廣告確實會相對來說比較長,我們認為維持在5秒到8秒左右,可能是雙方都比較容易接受的程度。
江蘇要拿智能電視開刀,小米們的日子不好過了?
而最近,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智能電視開機廣告技術規範》,技術規範裡對開機廣告一鍵關閉功能的設置提出了非常明確的標準要求,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協議開始生效之後,那麼消費者在智能電視所看到的廣告時長將不會超過4秒,在4秒之內電視廠商要提供給用戶關閉的權利和按鈕,假如這個協議全國開始推廣之後,這也就意味著智能電視依靠廣告來覆蓋自己低價後的成本,這個時代即將過去,而智能電視可能也會迎來一個更加平和的競爭狀態,而不是以價格換取銷量,以價格換取用戶量。
當然我們在前文之中討論小米電視的開機廣告,但並不只是小米一家有這樣的做法,幾乎所有的智能電視都在某些層面依靠廣告來開闢另類的商業模式,為自己增加營收,或者是彌補低價售賣電視的成本和利潤,而根據目前媒體的測試發現有7個品牌存在開機廣告,創維電視15秒開機廣告不可關閉,海信電視15秒廣告不可關閉,樂視電視15秒廣告不可關閉,海爾電視22秒廣告不可關閉,小米電視15秒廣告最後5秒可關閉,長虹電視15秒最後5秒可關閉廣告,夏普電視30秒最後10秒可關閉,但提示並不清晰。可以看出這已經是整個電視行業的標配了,而傳統電視廠商在和小米這些網際網路電視之間的對比之中,反而是更加的可惡。
更深層次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於電視的銷量逐年在降低,這對於傳統電視廠商的打擊是相當之大的,一方面,有著小米這類網際網路廠商的步步蠶食,另一方面行業的不景氣也讓傳統電視廠商難以為繼,同時傳統電視廠商的價格成本相比於網際網路電視來說,都至少高了數百元到上千元人民幣,而目前用戶在兩者之中的使用體驗對比之後發現,作業系統其實佔據了很大的地位,就和智慧型手機是同樣的原理,而小米MIUI天然的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小米能夠在過去這一年銷量突破1000萬的主要原因。
不論任何時候,其實廠商只要找準了和用戶之間的平衡點,就能夠做到雙贏,比如此次的廣告時間,如果一開始就做到5秒~8秒之內,可能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嚴格的規定。人心不足蛇吞象,正是由於電視廠商愈演愈烈的惡劣行為,導致了整個環境的惡化,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這才有了監管部門的介入,而此協議如果生效之後,對於大部分智能電視的營收將會是一次重挫,傳統電視廠商則會是雪上加霜,銷量不足,利潤不夠,同時新創的商業模式又面臨著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