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在蘇聯默許下,用閃電戰攻擊韓國,企圖一舉消滅南朝鮮政權,統一朝鮮半島。由於朝鮮人民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士兵們敢於不怕死,戰爭初期橫掃韓國軍隊,戰爭反其道而行之。北軍氣勢勢如破竹,韓國接連敗北,壓縮在釜山一角,戰爭即將結束。
這時美國人不能再坐了。如果不出兵,韓半島將統一金日成,美國的地緣戰略將回到日本列島。美國召集「聯合國軍」向朝鮮出兵,幫助韓國,仁川登陸後韓國政權苟延殘喘,朝鮮人民軍攔腰,面對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朝鮮人民軍無力反擊,又回到了戰爭初期的實際控制線以北。
美韓聯軍沒有停止軍事行動,迅速將朝鮮人民軍壓縮到中朝邊境鴨綠江邊。這時金日成已經無力回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幕後哥哥中國身上。美國要求毛主席支援朝鮮,毛主席也不想看到金日成勢力駐紮在鴨綠江威脅新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幫助朝鮮成為不可避免的軍事行動。
經過幾次人選後,毛主席最終決定由彭德懷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前往北作戰,蘇聯決定提供武器和空軍支援。志願軍去朝鮮在外國領土上作戰,指揮權成為了不可分割的話題。究竟最高指揮官由朝鮮人自己擔任,還是由中國人擔任,金日成當然也希望自己能親自指揮。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沒有說朝鮮此時已經是敗軍之國,差點滅亡。就是把數十萬志願軍的指揮權交給金日成。他也完全沒有能力指揮。以金日成指揮能力只能指揮朝鮮這樣的小國。
但是金日成並沒有放棄。他提議在彭德懷面前仍然成為志願軍的總指揮,成為中朝聯軍的最高指揮官。彭老闆的脾氣眾所周知。完全沒有留下金日成的面子,對金日成三個字閉口回答。不可能,感覺金日成沒有面子。
忍不住這口氣的金日成,給老大哥蘇聯史達林打電話,希望成為朝鮮戰場的總指揮官。毛主席的消息也很生氣。金日成真是無理要求,志願軍的指揮權必須在中國。史達林終究是知道的。這場戰鬥中國贏不了,對金日成來說,部隊必須聽彭德浩的指揮。
彭老闆的軍事實力毋庸置疑。雖然面對超級大國美國、武器裝備和物流保障極度落後的志願軍,但他們可以展開漂亮的翻身戰,將戰線推回到38線,挽回朝鮮滅亡國的危險。這時,金日成又提出了無理的要求。他希望彭德懷繼續向南推進,幫助美軍回到故鄉統一朝鮮。但是彭德懷元帥不聽他的話。中國的戰略目的不是將美軍完全趕出朝鮮半島,而是維持朝鮮半島的緩衝空間,而不是難以做到。
而且,這個時候,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想再下降了。停火是雙方急於達成的。1953年7月27日,中美兩國籤署《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