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期間,金日成提出這個要求,彭德懷元帥用3個字霸氣回應

2020-12-14 愛歷史的小李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在蘇聯默許下,用閃電戰攻擊韓國,企圖一舉消滅南朝鮮政權,統一朝鮮半島。由於朝鮮人民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士兵們敢於不怕死,戰爭初期橫掃韓國軍隊,戰爭反其道而行之。北軍氣勢勢如破竹,韓國接連敗北,壓縮在釜山一角,戰爭即將結束。

這時美國人不能再坐了。如果不出兵,韓半島將統一金日成,美國的地緣戰略將回到日本列島。美國召集「聯合國軍」向朝鮮出兵,幫助韓國,仁川登陸後韓國政權苟延殘喘,朝鮮人民軍攔腰,面對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朝鮮人民軍無力反擊,又回到了戰爭初期的實際控制線以北。

美韓聯軍沒有停止軍事行動,迅速將朝鮮人民軍壓縮到中朝邊境鴨綠江邊。這時金日成已經無力回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幕後哥哥中國身上。美國要求毛主席支援朝鮮,毛主席也不想看到金日成勢力駐紮在鴨綠江威脅新中國的戰略安全環境。幫助朝鮮成為不可避免的軍事行動。

經過幾次人選後,毛主席最終決定由彭德懷帶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前往北作戰,蘇聯決定提供武器和空軍支援。志願軍去朝鮮在外國領土上作戰,指揮權成為了不可分割的話題。究竟最高指揮官由朝鮮人自己擔任,還是由中國人擔任,金日成當然也希望自己能親自指揮。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沒有說朝鮮此時已經是敗軍之國,差點滅亡。就是把數十萬志願軍的指揮權交給金日成。他也完全沒有能力指揮。以金日成指揮能力只能指揮朝鮮這樣的小國。

但是金日成並沒有放棄。他提議在彭德懷面前仍然成為志願軍的總指揮,成為中朝聯軍的最高指揮官。彭老闆的脾氣眾所周知。完全沒有留下金日成的面子,對金日成三個字閉口回答。不可能,感覺金日成沒有面子。

忍不住這口氣的金日成,給老大哥蘇聯史達林打電話,希望成為朝鮮戰場的總指揮官。毛主席的消息也很生氣。金日成真是無理要求,志願軍的指揮權必須在中國。史達林終究是知道的。這場戰鬥中國贏不了,對金日成來說,部隊必須聽彭德浩的指揮。

彭老闆的軍事實力毋庸置疑。雖然面對超級大國美國、武器裝備和物流保障極度落後的志願軍,但他們可以展開漂亮的翻身戰,將戰線推回到38線,挽回朝鮮滅亡國的危險。這時,金日成又提出了無理的要求。他希望彭德懷繼續向南推進,幫助美軍回到故鄉統一朝鮮。但是彭德懷元帥不聽他的話。中國的戰略目的不是將美軍完全趕出朝鮮半島,而是維持朝鮮半島的緩衝空間,而不是難以做到。

而且,這個時候,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都不想再下降了。停火是雙方急於達成的。1953年7月27日,中美兩國籤署《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告一段落。

相關焦點

  • 金日成要求志願軍乘勝追擊,被彭德懷反問:我士兵的命就不是命?
    圖|彭德懷與金日成  這其實可以理解,「  抗美援朝  」四個字,已經定下了調子,這一場戰爭就是為了援朝。朝方鑑於國家主權的問題,提出這個要求,在一般情況情況下無可置疑。  如果把指揮權讓給了中方,朝鮮人民在感情上,真的很難接受。設身處地的想想這也不難理解,假如蘇聯當初幫助中國抗日,然後要求指揮我方軍隊,我們是不是也有些難以接受呢?  這種感覺是自然而然地,與愛國情懷和國家認同有關,而無關其他。
  • 抗美援朝時,「彭德懷元帥」掛帥出徵,為何不讓其他幾位元帥去?
    01抗美援朝戰爭大家都很熟悉,今年也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大家都知道志願軍的總指揮是彭德懷。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惑:當時直接定的彭德懷還是選了好多人?徐向前在治療期間,他有時候疼的都在床上打滾,身體狀況就不用多說了。4位虎將都被傷病折磨著,再要說的就是彭德懷了。很多人都說彭德懷是一個「苦命將軍」,總是打一些艱苦的戰鬥、險惡的戰鬥。
  • 35萬志願軍入朝參戰,金日成與彭德懷,如何商議聯合指揮?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編制、志願軍的統帥問題等等。今天,我們聊聊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指揮的問題。早在彭德懷元帥率領志願軍入朝初期,就向金日成提出了聯合指揮的問題。但金日成起初並沒有答應,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局勢變化。
  • 韓戰:金日成為何對彭德懷發脾氣?後來2封電報讓他啞言!
    所以作為志願軍統帥的彭德懷元帥給軍委發了一封電報,希望可以暫時放棄部分土地,到三八線附近鞏固陣地,以待後期。而中央軍委也認為彭德懷元帥這樣的指揮是十分正確的,但是作為朝鮮軍統帥的金日成和當時的蘇聯大使,卻對此表示不滿。他們因為認為當前的志願軍和朝鮮聯軍本身佔據著一定戰略優勢,應該可以發動進攻,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徹底趕出朝鮮半島。
  • 26萬志願軍剛入朝,金日成便要求彭德懷:中朝軍隊,統歸我指揮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彭德懷的帶領下,雄赳赳、氣昂昂地越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先期入朝的志願軍共有四個軍,分別是第38、第39、第40和第42軍,共26萬餘人。同時,還有50軍和66軍作為預備隊。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是中朝兩國並肩作戰,絕非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獨角戲,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也必不可少。而這,就涉及到統一指揮的問題。
  • 第三次戰役志願軍損失慘重,金日成要求再戰,毛主席:要打你們去
    第三次戰役志願軍損失慘重,金日成要求再戰,毛主席:要打你們去1950年,數十萬志願軍在彭德懷元帥帶領下跨過鴨綠江,進行了新的一場出境作戰。有人說,抗美援朝打得沒意義,打得太辛苦。這種人實在是鼠目寸光。以當時中國的局勢來說,入朝作戰好處極大,不入朝作戰壞處極大!當時的中國,80%的工業都集中在東北。
  • 抗美援朝:金日成「懇請」毛澤東出兵始末
    儘管戰前不支持金日成揮軍南下,但隨著朝鮮局勢的變化,中國領導人的憂慮也在加深。美軍仁川登陸後,朝鮮戰局急轉直下。至9月29日,朝鮮給史達林發出的求救信中,金日成承認「危險的形勢已經出現」。  金日成一面懇求史達林「給予特別幫助」,即「當敵軍跨過三八線以北的時刻,我們非常需要得到蘇聯方面的直接軍事援助」,接著又提出:「如果由於某種原因不能做到這一點,那麼請幫助我們在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一支國際志願部隊,為我們提供軍事援助。」  面對危難局勢,史達林毫不猶豫地把出兵責任,推給了戰前並不知情的毛澤東。
  • 彭德懷隻身會晤金日成,共同落入敵人包圍圈;主席急電:不要分散
    一、電臺車掉隊失去聯繫,仍然不懼危險地前進1950年10月19日夜,彭德懷向十三兵團司令鄧華等領導,傳達入朝作戰方案後,就與大家匆匆告別。與隨行的1名參謀和2個警衛員上了吉普車,駛向鴨綠江大橋,率先進入了朝鮮戰場,成為親手揭開「抗美援朝」戰幕的統帥。緊跟在他後面的,只有一輛電臺車。
  • 抗美援朝開戰在即,為何毛主席屬意粟裕掛帥,卻最終選了彭德懷?
    這一戰,紅一方面軍共殲國民黨軍近3個師,俘1萬餘人,繳獲各種槍1萬餘支,創造了紅軍戰爭史上以大兵團伏擊殲敵的範例。朱德總司令紅軍時期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但並不意味著朱德可以指揮抗美援朝戰爭,畢竟,紅軍時期的作戰形式,與後來的抗美援朝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
  •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4位司令員, 1元帥3上將, 全都是湖南人
    說起抗美援朝,大家習慣性誤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司令員就是彭德懷,這位勞苦功高的共和國開國元帥。其實,不然,中國人民志願軍從入朝作戰,到全部撤離朝鮮,前後歷時八年,共有四位司令員。第一位,當然就是彭德懷元帥了。
  • 金日成試圖掌握志願軍指揮權遭中方拒絕,彭德懷:我要為士兵負責
    金日成認為志願軍遠道而來,不能反客為主,自己才應當是中朝聯軍的最高領導者,只有在他的統一指揮下才能名正言順。於是金正日通過樸一禹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表達了他的態度,這怎麼可能呢!彭德懷聽後斷然拒絕,這個提議根本不予考慮。彭德懷的態度也代表了當時中國政府的態度。
  • 攻下漢城後彭總下令休整,金日成不滿,毛澤東:朝鮮軍可自行追擊
    圖-金日成朝鮮半島在地圖上是個長條狀,看起來就像一個冬瓜,這種地形在戰爭期間最忌「顧頭不顧腰和尾」。金日成在得知彭德懷元帥已向志願軍下達停止追擊、立即進行休整的命令後,馬上來到了志願軍總指揮部,建議彭德懷元帥撤銷休整命令,立即進行乘勝追擊,爭取一舉解放全朝鮮。彭德懷元帥有理有據地向他陳述了為何讓志願軍停止追擊的理由,但金日成根本聽不進去,因為雙方所處的位置本就不同,所以最終也不歡而散。
  • 抗美援朝初期,毛澤東會見金日成:我一直擔心兩個問題
    這個方案就是當時朝鮮的釜山、仁川港,但兩個港口都在南朝鮮手裡,這時,史達林對小金同志的提議有點感興趣了。史達林告訴小金同志,蘇聯完全、堅決地同意朝鮮勞動黨的決定。蘇聯有償提供價值1.38億盧布的武器彈藥,武裝3個師。
  • 45萬志願軍援朝,金日成仍拒交7萬人民軍指揮權:先請示蘇聯
    當他得知中國準備派幾十萬部隊分批入朝作戰後,才感到事情重大,不便直接提出由他來指揮中國軍隊。因此,金日成只是提出雙方指揮所合在一起。柴成文早在1987年就出版過一本工作日記性質的《抗美援朝紀實》。該書由總參謀部相關部門徵集史料,柴成文本人提供了大量原始工作資料,顯然更具權威性和可信度。
  • 戎馬一生的十大元帥之一, 彭德懷晚年自述平生的四大敗仗(下篇)
    圖:十大元帥之一上期給大家講了彭德懷元帥自認為是,生平四大敗仗其中的兩次戰役。這期就給大家講講後來的兩次敗仗,要說起他打的敗仗,那真是屈指可數,連毛主席都曾經說過:「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被打急了眼的「西北王」胡宗南聯和青海軍閥馬步芳聯手反撲,集結重兵向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打了過來。情況危急,彭德懷命令主力迅速搶運物資,然後撤出寶雞轉移,然後在收復隴東,尋找機會在給敵軍致命一擊。當時第4縱隊警3旅,在杏林、扶風一帶阻擊裴昌會兵團,卻沒有擋住敵人。第4縱隊的司令員王世泰見勢不妙,居然率主力撤退,致使扶風、岐山接連失守!
  • 抗美援朝:國際輿論主張打過三八線,毛澤東致電彭總提出新看法!
    1950年12月3日,金日成來到北京,毛主席與其會談時對戰爭形勢作了一番分析:戰爭有可能迅速解決,但也可能拖長,我們準備至少打一年。朝鮮方面也應作長期打算,並仍應以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敵人有可能要求停戰,我們認為必須承認撤出朝鮮,而首先撤至三八線以南,才能談判停戰,最好我們不但拿下平壤,而且拿下漢城,主要的消滅敵人,首先是全殲偽軍,對促進美國撤兵會更有力量。
  • 世界五大元帥,你知道幾個?中國有一人上榜
    等到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對二戰期間各位元帥的功績進行評定,並以此選出世界五大元帥,個個霸氣十足。在此次評選中,有一位上榜的元帥是中國人。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美國上將巴頓,這位上將是一位十分注重軍隊紀律的人,在其管理軍隊時,往往對士兵有著較高的紀律要求,這使得他手下的人對他都十分的敬畏,這也極大的樹立了他在軍中的威望。
  • 彭德懷、朱德等老將如何看待自己的元帥頭銜?賀龍說了這一句話引人...
    毛主席親自將元帥的命令狀,分別授予朱德、彭德懷、林 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0人。 對於元帥這個至高無上的頭銜,元帥們又是怎麼看的呢? 朱德是一個像士兵一樣的總司令,一個像農民一樣的元帥,一個像鄰居老頭一樣的革命家,這是朱德留給世人的形象。
  • 世界五大元帥,各個霸氣十足,中國也有一名
    美國選出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五個優秀將領,各個霸氣十足,四位來自西方,僅一位來自東方,韓國對此卻表示:竟然不是我們國家的。要知道在不少韓國人眼中,他們的李舜臣可是世界名將。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就帶領軍隊打敗法國,橫掃歐洲大陸,其指揮藝術得到了盟軍和軸心國的普遍認同,他的成名之戰還是在北非,僅用3個裝甲師就將崩潰的義大利軍隊給救了回來,並以劣勢兵力一度扭轉北非局勢,正面擊退英軍,是德國的一員猛將,深得希特勒喜愛。接下來就是麥克阿瑟。
  • 抗美援朝時期跟隨彭德懷作戰的四大軍長,後來的結果都如何了?
    北朝鮮作為一個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南方的韓國彼此之間有很大的分歧和對立。 在毛主席的指示以及朝鮮政府的請求下,彭德懷元帥站了出來,迅速組建出了英勇的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