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我們頭腦發熱,我們要不顧一切。——波德萊爾
徒手攀巖:攀巖時,不使用繩索和機械塞等保護設備,只一雙攀巖鞋和幾袋粉。
這意味著,在攀登的過程中不能有絲毫閃失,一隻鳥,一塊碎石,一陣風,都有可能讓攀爬者腳底一滑,從幾百米高處墜落身亡。
男主角亞歷克斯·霍諾德立志挑戰酋長巖(陡峭兇險,其中「黎明之強」是最難爬的路線)。
他的結局只有兩種,或完美登頂或墜崖身亡。
一遇攀巖誤終生
霍諾德10歲時,第一次接觸到室內攀巖,就淪陷了,將其視為一生的追求。
他的杏仁體毫無動靜,他天生不太會有懼怕的情緒,這是攀巖的完美基因,天選之人。
他19歲時退了學,開著一輛房車,去往世界各地挑戰陡峭的巖壁。
他離群索居,游離在社會的邊緣,仿佛攀巖界所流行的那些事,都和自己無關。他只想追尋屬於他的徒手世界。
他想要的快樂很「簡單」,是在生和死之間游離的刺激,是身心瀕臨絕境後完美克服的極致。
有人不理解這些玩極限運動的人,認為那是作死,不珍惜生命,對家人不負責。
但是只有陷入其中的人才知道,「熱愛」這兩個字是代表的就是「無可奈何」。就如同那些沉迷於愛情的人,無能為力。
就像我們離開空氣就會死,他生來就是為了這項運動,他除了攀登,就是死。
完全充分的準備
男主角從2009年起,就對徒手攀登心心念念,前前後後嘗試了1000多次,徒手攀登酋長巖則是他的 「終極目標」。
雖然說,他的杏仁體對恐懼不太敏感,但是他也是一個理性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追尋這個目標,所要承擔的後果。
霍諾德對這座山巖保持著最大敬畏,他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準備,藉助繩索攀爬過近60次酋長巖。
他反覆嘗試不同的路線,攻克最艱難的巖面,腳在哪裡轉彎,手放在哪塊凹點,甚至連每一種錯誤如何挽回的方法,他都爛熟於胸。
他追求完美,就得保證萬無一失。失去生命的風險,才能降到最低,只有這樣,他才能說,他是去挑戰攀巖,而不是去送死。
當我們因為頭腦發熱想要去敢一件事,第一步就是要冷靜下來。
做最周密的計劃,想好所有的可能,承擔最壞的結果,這才是真正的熱愛,不是鬧著玩。
感情只是拖累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個無牽無掛的人,竟然有了女朋友。
有一次,這個女朋友犯了一個小錯誤,害的男主角腳受了傷,他便開始思考親密關係對自己極限挑戰所造成的影響。
他說:「你總說讓我小心,我已經盡力了。我可以不再做(徒手攀巖)這些事,但這會讓我對你生出憎恨,因為我此生最熱愛的事情被碾碎了。」
當他們準備已久的第一次攀巖計劃也在中途放棄。女友也傷心的離開了。
男主角生活在一個缺少愛的原生家庭裡,父親寡言,母親也從來不開口說「愛」,很少認同他,這導致男主角也不懂得如何去愛,如何去表達愛。
還好,他遇見這個開朗的女朋友,在後來的日子裡鼓勵他,陪伴他,照顧他。
這個女孩認同他所熱愛的生活,願意盡力去理解他,並選擇親身體驗這項運動,和他感同深受。
2017年6月,男主角,完成了這項萬眾舉目的挑戰,歷時3小時56分鐘。
霍諾德站在酋長巖上,壯麗景色盡收眼底,他收穫了他的喜悅和滿足。他的痴迷得到了釋放。
感情沒有拖累他,沒有成為他的阻礙,感情讓他更珍惜生命,讓他對自己的行為有更清晰的判斷,他擁有了力量和信心。
為那熱愛的事業,拼盡全力
霍諾德成功登頂令人震感,而令人唏噓的是,他在影片中提到的那些,因為這項運動死去的人,那些一起搭檔的頂尖選手,他的夥伴,他的摯友……
他沒說出口的是,有朝一日他和他們會有一樣的結局。可是他無所畏懼。
「我們終將逝去,在世之時盡力綻放,離世之時也無怨言。」
如果還有一個人值得去愛,那就去找他吧,別讓他等太久。
如果我們還有一件事想要去做,那就行動吧,別讓自己等太久。
趁我們頭腦發熱,我們要不顧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