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認為,經常喝水對健康非常有好處。不管是生病看醫生,還是肚子疼了不舒服,我們常常被要求多喝熱水,仿佛喝水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
確實,喝水對人體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身體內的細胞需要保持活力,就需要水分,如果身體內的水分不足,細胞就會失去活力而死亡,可能導致多種疾病。而且人體需要不停地新陳代謝,代謝過程中都需要水分來參與,將人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一些毒素通過水分排出體外。
另外,有很多人都有患結石病的經歷。在就診治療過程中,醫生往往會說肯定是水喝少了。喝水還和結石病有關?腎臟是人體的代謝器官,身體內的水分很多都要經過腎臟代謝排出體外。如果一個人喝水比較少,身體產生的廢物往往積在腎臟無法快速排出,時間長了就容易產生結石。所以,保證足夠的飲水量可以預防腎臟的結石。
既然喝水好處這麼多,還能幫助身體排毒,那麼是不是喝水越多越好?醫生說,其實喝水量也有範圍,超過此範圍,對身體反而有害。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說法,每個人每天都應該喝足8杯水。這樣的說法是不準確也不科學的。首先杯子的大小並沒有嚴格被規定,其次,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不能簡單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
所以,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飲水量應該跟身體差異和所處環境有關,如果每天身體水分消耗過大,就需要多補水。如沒有過多的消耗,可以適當補水。
過量補充水分,也會給身體造成傷害。多餘的水分會給腎臟造成負擔,同時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次性喝水太多,有研究表明,短時間內喝水如果超過4升,可能會引起人體水中毒。
水中毒並不是說人因喝水而中毒,而是短時間內因為喝水太多,導致人體出現的一種急性疾病反應。在短時間內,如果一個人的喝水量大大超過了身體的排水量,這個時候大量的水存在於人體中,就會打破身體內的電解質平衡,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說,喝水並不是越多越好,也要保持量。過量除了對腎臟造成壓力,還會嚴重影響健康。
這些時間裡補水比較合適。
早晨剛剛起床,身體經過一夜的休息,由於呼吸以及體內的一些新陳代謝,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這時身體內的血液中水分含量很低,同時身體內的毒素也在體內產生積壓。這時及時補充水分,對於稀釋血液濃度、及時排出夜間的代謝廢物都很有幫助。
繁重的工作之後,人體內也急需水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人同時也在不斷地進行腦力活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這個時候及時補充水分,可以很好地緩解人的疲勞。
運動過後也需要補充水分,運動中隨著肌肉等器官的有氧運動,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同時隨著汗液流出,人體處於缺水狀態。這個時候補充水分能迅速緩解體內的水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