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 古人為什麼要睡又高又硬的瓷枕頭?

2021-02-11 國家人文歷史

經公眾號「博物館丨看展覽」(ID:atmuseum)授權轉載。

在文物圖錄裡它一般是這樣的:

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南宋吉州窯錠形彩繪瓷枕

元青白釉捏雕瓷枕 ,高15.3釐米、長32釐米、寬16釐米 。現藏於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

清粉彩漁樵耕讀瓷枕

 

睡慣了軟枕的現代人,很難理解博物館裡展出的瓷枕——

古人為什麼要如此難為自己?這麼高的枕頭睡起來舒不舒服?這個硬梆梆、冷冰冰的傢伙真的好用麼?

其實明清時期就有人對瓷枕的舒適度提出質疑,現在我們對此存有疑惑也是很正常的。

《說文·木部》:「枕,臥所薦首者。從木,冘聲。」從古到今枕頭的功能都比較穩定,使用枕頭主要是為了讓休息和睡眠更舒適。

作為一種寢具,「枕」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新石器時期晚期就出現了人類使用的石枕(1957年湖北黃岡螺螄山遺址墓葬發現一件石枕,長18釐米、寬約16釐米、厚4—5釐米),人們那個時候就有意識地使用枕頭來墊著腦袋休息了。

人們在早期使用的「枕頭」很可能是隨地取材、稍作加工,最早的枕頭可能是草束、木棍、石塊、土塊或者動物毛皮、獸骨之類的,不過因為質地的原因,很多軟質的枕頭實物已經腐朽不存。

 

對「枕」較早的記載,可見《詩經·唐風·葛生》:「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詩經·陳風·澤陂》中還有「寤寐無為,輾轉伏枕」的詩句。

枕頭是一種私密的寢具,作為一種詩歌意象,它往往與情事關係密切,在我們熟悉的典故中,洛神甄妃、高陽公主和崔鶯鶯都曾與此相關。

從考古發現來看,枕頭在各個時代發展出了各異的姿態,材質和形狀各不相同。主要可以分為硬枕和軟枕兩類:硬枕除了瓷枕,還有玉枕、金銀枕、銅枕、漆枕、竹木枕、水晶枕等。

軟枕以布、絹、毛皮等製作而成,內部填充布頭、草葉、粟谷等物,以刺繡或者彩繪裝飾,我們熟悉的「繡花枕頭」就是這種軟枕。

食官監玉枕  公元前2世紀  ,1995年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食官監陪葬墓出土  ,長35.5釐米,寬7.8釐米,高9.5釐米  。現藏於徐州博物館

玉枕  西漢  。1973年河北定州中山懷王劉修墓出土  。現藏於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鑲玉銅枕  西漢  。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  。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玉枕  西漢  。1991年江蘇徐州後樓山西漢墓出土  ,長37釐米、高11.3釐米、寬16.5釐米 。現藏於徐州博物館

渦紋玉枕  東漢  。1959年河北定州中山簡王劉焉墓出土  ,長34.6釐米、寬11.8釐米、高13釐米、重13.80千克 。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水晶枕  唐代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佛塔地宮出土  ,長12釐米、寬6.8釐米、高10釐米 、重1817克

「更生」緞枕  明代  。1988年江蘇泰州鮑家壩明代劉湘夫婦合葬墓出土  。劉湘枕長45釐米、寬22釐米、高20釐米。劉湘夫人丘氏枕  長51釐米、寬20釐米、高17釐米  。現藏於泰州市博物館

繡花枕頭  長21釐米、寬12釐米、高12釐米

 

瓷枕只是眾多枕頭中的一種,由於材質堅硬、成本低廉,現存的枕頭屬瓷枕最為常見(其他類型的軟枕保存不了那麼久)。

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瓷枕實物,是河南安陽隋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張盛夫婦合葬墓出土的瓷枕。

瓷枕從唐代開始廣泛流行,宋代達到鼎盛,明清時期逐漸衰微,直到20世紀才退出歷史舞臺。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清末民初的僑居華工還在使用瓷枕;直到建國後,陝西和兩广部分地區依然有使用瓷枕的傳統,瓷枕陪伴人們入睡至少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清末民初華工使用的瓷枕 。長13釐米、寬13釐米、高18釐米 。現藏於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

 

那麼問題來了,睡瓷枕這麼不舒服,為什麼能夠流行這麼久呢?它的魅力在哪兒?

今天我們不能理解古人睡瓷枕的習慣,是因為現代人對古代的生存環境、睡眠習慣、養生理論一知半解。瓷枕真的是用來睡覺的嗎?

是的,除了一部分瓷枕是陪葬品,大多數瓷枕是實用品,以前的人們確確實實枕著它睡覺。

我們可以從瓷枕的使用痕跡、現存的文獻圖像資料和出土的實物等方面判斷它的實用性。瓷枕最重要的功用,在於夏天納涼。

宋代  槐蔭消夏圖

沒有空調的夏天該怎麼熬過去呢?古人通風、打扇、鋪簟、用冰,還有一樣消暑神器——瓷枕。

唐宋以來的詩文對瓷枕不吝讚美:

「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

——北宋·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甆枕》

這句詩說明瓷枕是文人間的饋贈,也直接反映其盛夏消暑的功能。

磁州窯瓷枕上多有題詩,其中一個瓷枕題詩道:

夏日景(影)偏長,遙天轉暑光。

如人會消遣,何處不清涼。

——《夏景》

另一個題了269字:

是時也,火熾九天,時惟三伏。開北軒下陳蕃之榻,臥南薰簟(蘄)春之竹,睡快詩人,涼透仙骨。遊黑甜之鄉而神清,夢黃糧(粱)之境而興足。恍惚廣寒之宮,依稀冰雪之窟……又豈持(特)不困於煩暑之酷而已也。

——《枕賦》

陳萬裡先生在《陶枕》一書中提到一方瓷枕上題寫的詩:

久夏天難暮,紗櫥正午時。

忘機堪晝寢,一枕最幽宜。

這首簡單的詩直接道出了瓷枕的消暑功用。

宋磁州窯白地黑花《枕賦》銘長方形枕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八角枕。詩文《夏景》。現藏於河北省衡水市文保所

 

瓷枕和我們今天用的竹蓆藤枕相似,都是為了清涼解暑的。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李清照《醉花陰》

玉枕冰寒消暑氣。碧簟紗櫥,向午朦朧睡。

——蘇軾《蝶戀花》

水榭風微玉枕涼,牙床角簟藕花香。

——蘇庠《浣溪沙·書虞元翁書》

其中提到的「玉枕」很可能是瓷枕的美稱。古代詩文中出現的瓷枕,大多與暑氣、午睡有關,瓷枕很可能與紈扇相似,是一件季節性的器物。

夏日炎炎,午後的時光又如此漫長,冷冰冰的瓷枕正適宜午睡消暑。不過隨著時代變遷,明清時期已經有人不能理解前人睡瓷枕的習慣了。

清曹廷棟覺著睡瓷枕太冷:

瓷器作枕,不過便榻陳設之具。《格古論》曰:定窯有瓷枕,制極精巧,但枕首寒凝入骨。東坡詩:暫借藤床與瓦枕,莫教孤負北窗涼。北窗涼氣,已不宜受,況益之瓦枕乎?石枕亦然。

——《老老恆言》

睡瓷枕的習慣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人喜歡它清涼解暑,有的人抱怨它凍得人腦仁兒疼。

最會享受生活的李漁就和曹廷棟反著來,他在《閒情偶寄》裡專門介紹「如何午睡才舒服」。

他認為「睡又必先擇地。地之善者有二:曰靜,曰涼。不靜之地,止能睡目,不能睡耳,耳目兩岐,豈能安身之善策乎?不涼之地,止能睡魂,不能睡身,身魂不附,乃養生之至忌也。」 

就要涼絲絲的才適合入睡呢!古代養生理論認為「頭為陽,惡熱」,睡覺時溫度過高反而不易入睡。

關於瓷枕的高度,我們也可以從古人的養生言論中找到答案。古人認為枕頭高三寸或四寸比較合適,而且他們倡導側臥的睡姿。

太低則項垂,陽氣不達,未免頭目暈眩;太高則項屈,或致作酸,不能轉動。酌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

——《釋名》

枕高肝縮,枕下肺蹇,以四寸為平枕。

——《顯道經》

俗話說「神仙枕三寸」,三寸的枕頭有益長壽,推崇「高枕無憂」的古人與現代人在睡眠習慣上存在著差異,側臥的睡姿也比仰臥更適應「高枕」。

孔子反對「屍寢」(直挺挺地仰臥睡覺),「寢不屍,居不容」,他們提倡「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人右側睡時胸廓活動自如,心臟不會受到手臂、棉被的壓迫,兩腿屈伸也方便。

從五代和兩宋的詞來看,女性睡瓷枕時也常常側臥,以至於初醒的美人兒臉頰上印著瓷枕上的紋路。此番旖旎情景被文人寫進詞裡:

春深花簇小樓臺,風飄錦繡開。新睡覺,步香階,山枕印紅腮。鬢亂墜金釵,語檀偎。臨行執手重重囑,幾千回。

——五代·魏承班《訴衷情》

「山枕印紅腮」寫盡了女子腮邊睡痕之風流婉轉。刻劃花工藝是製作瓷枕的主要裝飾手法之一,女子側臥是很可能把瓷枕上的紋飾印到臉上的。

花間詞經常提到的「山枕」,經常與女子聯繫在一起,它很可能就是今天的「如意頭形枕」或「葉形枕」:

北宋磁州窯白地黑花把蓮紋枕

金磁州窯白地黑花詩文如意頭形。高13.2釐米、長31釐米、寬22釐米。詩文:「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描寫女子閨閣生活的詞作中,我們可以發現瓷枕的另外一個功能——支髻固發。

古時女子頭髮很長,梳髮髻更是耗時耗力,所以午睡時女子睡瓷枕便可以保持住髮髻不散亂——只有硬質的枕頭才能有這樣的功能。

雖然缺乏直接的證據,但從詩歌中可以得到間接印證:女子睡覺時並沒有把頭髮完全打散,他們依然用釵或簪固定髮髻。所以睡瓷枕自然可以為女子固定髮髻提供方便,尤其是唐、五代以來女性越發以高髻為美,如意頭形的「山枕」就更適合女子使用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東莞地區依然使用這種瓷枕,結婚後的東莞婦女都梳髮髻,往往一個月才梳一次,只有睡瓷枕才能保住頭髮不亂。這種傳統流傳了很久。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藝伎回憶錄》劇照

唐末、五代王處直墓西耳室西壁壁畫(局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宋珍珠地「長命枕一隻」山枕

北宋開化寺壁畫《鹿女本生經變》(局部)

 

夢笑開嬌靨,眠鬟壓落花。

——南朝梁·蕭綱《詠內人晝眠》

煩襟乍觸冰壺冷,倦枕徐欹寶髻松。

—— 唐·韓偓《晝寢》

御手指嬋娟,青春白晝眠。

粉勻香汗溼,髻壓翠雲偏。

—— 明·李獻可《賦宮人午睡》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

——五代·馮延巳《菩薩蠻》

這些詩句都側面證明了當時女子睡覺時的情態。

 玉釵橫,山枕膩,寶帳鴛鴦春睡美。

——唐·牛嶠《應天長》

粉汗溼吳綾,玉釵敲枕稜。

——南宋·周紫芝《菩薩蠻》

簪和釵等固髮飾物與瓷枕相互撞擊,發出輕微的聲響,可能說明女主人公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也可能是一種更為香豔的暗示。 

羅帳四垂紅燭背,玉釵敲著枕函聲。

——唐·韓偓《聞雨》

雲髻墜,鳳釵垂。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

——唐·韋莊《思帝鄉》

倚著雲屏新睡覺,思夢笑。

紅腮隱出枕函花,有些些。

——五代·張泌《柳枝》

這些作品提到的「枕函」是一種硬質枕頭,若加上「印花」等細節,則很可能就是瓷枕。

枕函就是硬質枕頭中空的部分,瓷枕是中空的(為了保持燒造時內外壓強一致,瓷枕側面留有氣孔)。以前人們會把珍貴的東西放置在枕頭裡,把枕頭當作床頭櫃一般的盒子使用。

珍藏於枕中的書被稱為「枕中書」,《越絕書·外傳枕中》記載:「以丹書帛,置於枕中,以為邦寶。」舊時人們沒有多餘現錢,往往把契證、零錢、記事本等物存入瓷枕內,一發生火災拿起枕頭就跑。

瓷枕殘片  2012年山西陽泉古城金墓出土

 

瓷枕的裝飾方法豐富多彩,除了刻劃花工藝,還有以形態各異的雕塑來修飾瓷枕的。

「韋後姊七姨嫁將軍馮太和,為豹頭枕以闢邪,白澤枕以闢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

——《唐書·五行志》

唐宋以來,用於祈福闢邪的肖形枕多種多樣,獸形枕大多被賦予闢邪的功能。

唐、五代時期有豹頭枕、虎枕。北宋時新創獅枕、牛枕、蛟龍枕。金代直接以獸脊為枕面,有獅枕、虎枕和雙獅枕等樣式。元代獸形枕已不多見。清代以臥貓枕居多。

宋景德鎮窯青白釉雙獅枕。高15.5釐米,長17.5釐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宋青白釉捏雕褐彩虎枕

宋磁州窯白地黑花「鎮宅」銘獅紋枕。高12釐米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臥貓瓷枕  。長34.3釐米、高18.3釐米

 

而祈福保平安也是瓷枕的一大主題。唐宋時期流行的瓷枕以北方窯口出品居多,在動蕩不安的時代間隙,河北等地的普通工匠依然通過製作這方瓷枕將祝福傳遞給千家萬戶——祝願今晚枕著瓷枕的人,平安、樂觀、多子、富貴。

以磁州窯系瓷枕為代表,枕面上的文字靈動風流,大多洋溢著生機盎然的生活情趣,寄託了古人浪漫蘊藉的情懷,他們仿佛透過冷冰冰的瓷枕向遙遠的我們送來問候,輕輕道一聲帶著歷史餘溫的「晚安」。

南宋紹興五年三彩人物枕。長15.5釐米,寬10釐米,前高6.5釐米、後高7釐米。枕面左邊刻「紹興五年,為亂事紛紛,白陽山人作」。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磁州窯「福德」字瓷枕

金磁州窯白釉黑花「招財利市」八方枕

金磁州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字枕

金觀臺窯白地黑花八角形枕。詩文「草色連雲色,山光接水光。危樓千百尺,旅雁兩三行。」

金彭城窯白地黑花八角形枕詩文「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

 

參考文獻:

湖北省黃岡地區博物館:《湖北黃岡螺螄山遺址墓葬》

葉佩蘭:《故宮博物院藏銘文枕》

李永樂:《館藏漢代玉枕》

韓生編著:《法門寺文物圖飾》

葉丁一:《江蘇泰州明代劉湘夫婦合葬墓清理簡報》

王興編著:《磁州窯詩詞》

揚之水:《宋人居室的冬和夏》

孟暉:《花間十六聲》

國曆君邀你逛故宮

數一數「朕的家底」有多少?

會員可在「果粒歷史」小程序中暢聽

非會員點擊下方海報

可參與拼團成為會員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進入店鋪,拼團購買「果粒歷史」年會員

註:拼團成功後,國曆君會按訂單順序給大家在拼團店鋪中發放會員碼,請耐心等待。會員碼查收方式,如圖:

如有其他問題,請聯繫客服

QQ:3036871385 

相關焦點

  • 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真能「高枕無憂」嗎?
    為了保護我們頸部的正常生理彎曲,因此,睡覺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定的高度來適合自身的頸部彎曲的弧度,這就需要人們睡覺時必須有合適的枕頭了,這樣頸部的器官和組織等才能得到充分的放鬆。那麼,為什麼我們所了解到的古代的枕頭又高又硬的,古人睡覺舒服嗎?這個完全不符合我們所說的人體工程學,為什麼呢?估計好奇的人有很多,也會猜測:古人是不是很多人頸椎都有問題。
  • 古代枕頭又高又硬,古代人睡著不難受嗎?
    常看電視劇的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古裝片中的人們都喜歡枕著又高又硬的枕頭睡覺。隨著人們對文化追求的提高,現在的古裝片也是越來越貼近史實了,看到古裝電視劇裡古人睡覺的枕頭,不禁時刻擔心他們會落枕。那麼古代人真的都是枕著又高又硬的枕頭睡覺的嗎?他們不難受嗎?
  • 古人睡覺為何都愛用瓷枕頭,原來是為了方便女子,別被電視劇騙了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古裝劇中往往會有女子安睡的場景,又方又高的瓷枕頭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很多人心中都會有與此相關的疑問,這般堅硬的枕頭不會不舒服嗎?別被電視劇騙了,它的作用是為了方便女人。瓷枕頭是適用範圍較廣的一種瓷器,據考證,它起源於隋朝。
  • 古代人為何都愛睡那又高又硬的枕頭?說出來你別不信
    文/一度歷史觀V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在日常起居方面,科技也是影響深遠,就拿我們日常睡的床和枕頭來說,都是很有科技的氣息在裡面的。但是在遙遠的古代,並沒有如今這麼發達的科技,更沒有了彈簧床,也沒有鵝毛枕,而是又冷又硬的枕頭,這樣的床上用品,難道在睡覺的時候,人不會感到難受嗎?這些又高又硬的枕頭的究竟有哪些好處呢?說到古人的枕頭,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瓷枕了。
  • 古人為什麼要睡瓷枕?不硌嗎?
    清粉彩漁樵耕讀瓷枕 睡慣了軟枕的現代人,很難理解博物館裡展出的瓷枕——古人為什麼要如此難為自己?這麼高的枕頭睡起來舒不舒服?21世紀距離瓷枕流行的時代已經產生了將近一千年的距離,現在只能用零散的材料對瓷枕的「高」、「冷」和「硬」作一點淺顯的解釋,給大家提供另外一種思考的角度。 《說文·木部》:「枕,臥所薦首者。從木,冘聲。」從古到今枕頭的功能都比較穩定,使用枕頭主要是為了讓休息和睡眠更舒適。
  • 古人也不笨!為何愛睡瓷枕?又高又硬還很涼
    前言:在古人的生活裡瓷枕是常見的生活用品,這個瓷枕就是用陶瓷燒制好的枕頭。在《南鄉子·新月又如眉》這首詩裡面都有寫過「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這裡面的玉枕就是古人用的瓷枕。▲瓷枕在隋唐時期眾人就開始用瓷枕,只是後來才被大量的生產和使用,古人用的瓷磚都比較小,好像除了平躺可以使用外,只要稍微翻身就會從枕頭上掉落下來。這就讓人感覺到好奇,瓷枕個頭小還硬邦邦的,古人枕在這上面能睡好覺嗎?
  • 枕頭用錯傷頸椎!枕頭高點好還是低點好?你可能一直睡錯了
    枕頭過高或者是過低都是不好的,枕頭太高的話,會讓頸椎處於一個前傾的狀態,長期下去會影響頸椎的曲線,睡醒之後就總是感覺頸部酸痛、頭暈、頭脹,出現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若是不及時改善,很可能會導致骨質增生。枕頭太低睡起來也會感覺不舒服,枕頭太低會讓脖子處於後翹的狀態,會加重頸椎的負擔。
  • 又硬又冷陶瓷枕 為何深得古人心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原材料的豐富,玉枕、陶枕、漆枕、瓷枕、竹枕、布枕等枕頭陸續出現,其中以陶瓷枕最為流行。對於古人而言,陶瓷枕是很普通的生活用品。」吳凌雲說。用途:頸枕能保持髮髻不亂陶瓷枕溫度低易入睡看起來又硬又冷的陶瓷枕實物,如何成為古人至愛的生活用具?
  • 又高又窄的瓷枕,讓人在睡覺的時候極不舒適,為何古人卻很喜愛?
    現代人在購買枕頭的時候,肯定會以兩點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第一點:枕頭一定要大,這樣才方便自己翻身;第二點:枕頭一定要柔軟,否則會讓自己的頭枕在上邊的時候感覺很難受。但是古代存在著瓷枕這種東西,所謂的瓷枕,顧名思義就是用瓷器做的枕頭,這種枕頭的特點是高而且硬,並且還很小。現在人如果睡這種枕頭會感覺十分不適應,因為翻個身就會發現,自己的頭肯定要從枕頭上摔下來。
  • 家裡有這3種枕頭,趁早換掉!這樣用枕頭,助你安眠,睡出長壽!
    枕頭這樣用,讓你整晚安眠平躺時,枕頭支撐頭的地方,大約是一個拳頭高(5~7 cm),支撐脖子的部分,要再高 3~5 cm 左右。如果喜歡側躺,最好選擇稍硬一點的枕頭,枕頭高度大約與一側肩寬相等,這樣才能保證枕頭能很好地填充耳朵到肩膀之間的空隙。為了保證翻身不脫離枕頭,枕頭的長度至少應該是整個肩膀寬度的1.5倍。當然了,如果你的床夠大,長一點的枕頭會更好。
  • 日本人為什麼不睡床,非要睡在地上?
    看過日本電影或者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人似乎特別喜歡睡在地上,這和我們中國人的認知幾乎完全不同。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日本當然有床,而且床的價格也沒有高得離譜,日本人之所以選擇睡在地板其實跟經濟實力並沒有多大的關係,而是因為以下幾點。
  • 酒店浴室為什麼是玻璃透明的?酒店為什麼放4個枕頭?為什麼床單是白色的?
    酒店為什麼放4個枕頭?酒店浴室為什麼是玻璃透明的?今天酒店高參帶大家看看這些秘密吧!中國古代旅館種類繁多,稱謂不一。由於各歷史時期的文化背景、機構建置、生活習慣的差異,以及人們對旅館的認識與理解不同,古代旅館在各個時期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如商朝後期的「客館」,秦漢時期的「驛傳」、漢代的「郡邸」,晉代的「驛」等等。
  • 建議中老年人:睡不著別硬扛了,枕頭裡面塞點小植物,晚上睡得香
    63歲的童阿姨失眠兩年多了,經常整晚整晚地睡不著,而且越著急越睡不著。就算好不容易睡著了,也只能睡四五個小時,且次日精神差、頭昏沉沉的。慢慢的,童阿姨變得不愛出門,不與人交流,心情不好,特別容易發火,家裡老伴和子女常被她無緣無故的罵。相信不少朋友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年輕時,身體精力恢復迅速,即便熬夜後,白天也能保持充沛精力。
  • 頸椎病睡什麼枕頭好?別瞎挑了,今天直接給你個答案
    「亂」枕枕頭危害大:北京的韓女士今年46歲,幾年前開始喜歡睡較高的枕頭,枕頭越枕越高,甚至把兩三個枕頭疊加使用。兩年前,她開始出現手腳發麻等症狀,春節期間症狀逐漸加重,甚至走路時連步子都邁不開。去年才在家人陪同下到醫院檢查,發現頸椎椎管嚴重狹窄,頸椎骨鈣化異常,並嚴重壓迫脊髓。
  • 枕頭別瞎買,太軟太硬都不好!10個選購維度請收好!
    對肌膚壓力,這個稍微多說一句:有些人側睡容易流口水,你可以檢查下是不是枕頭太硬,導致側睡時壓迫腮腺或嘴部變形……▲過硬的枕頭,會壓迫你的臉部導致變形(這個就是慢回彈記憶棉)維度2:彈性彈力熱門枕頭裡,波浪乳膠枕的姿勢自由度就挺好。沒有做正睡、側睡、趴睡的針對性分區設計,無論什麼姿勢,都一樣。上面有一個是六分區設計的枕頭,下面再放一個,也是分了n個區。正睡、側睡都有提到,脖子、手臂、肩頸都給你安排了一個位置。
  • 「高枕」真的能「無憂」?你枕對枕頭了嗎?
    習慣仰睡的人,枕頭的高度應該相當於一個拳頭的高度(握拳虎口向上的高度)習慣側睡的人,枕頭的高度可以約等於一側肩寬的高度不管仰睡還是側睡,能維持頸椎正常生理曲度的枕頭才是最好的。建議大家不要枕高枕,也不要不枕枕頭,保持頭部在一個自然體位是最好的。枕頭的硬度有要求嗎?◆ ◆ ◆ ◆枕頭的硬度以適中為宜。
  • 枕頭沒放好,起來重睡!擺好姿勢,落枕事小,得了頸椎病可不划算
    枕頭選不好,不僅容易落枕,還會影響頸椎健康。下面我們來說一說怎麼保護頸椎。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頸椎。人的脊柱並不是筆直筆直的,而是有 4 個生理彎曲,其中脖頸這裡有一個略微前傾的弧度,稱為頸曲。就是這個彎曲,決定了我們用什麼樣的枕頭。枕頭不合適、沒枕對,會影響頸椎彎曲度,讓你睡覺越睡越難受。
  • 如何選枕頭?睡覺至少要用兩個枕頭!這種枕頭對頸椎最好!
    睡覺要用___個枕頭?你是不是填的1個!~不對哦~Q3. 什麼材料的枕頭最好?是不是有人要說蕎麥皮、決明子?錯!五星級高級酒店專用羽絨枕?錯!~~燈鄧登等~~接下來就為大家揭曉答案!睡覺至少要用兩個枕頭!
  • 為什麼說心臟在左邊要靠右邊睡是錯誤的?!
    一20多歲的男子,未婚,一側眼睛脹痛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到醫院檢查眼睛沒有什麼器質性問題,睡醒後常常出現頭痛,頭髮明顯脫落,看起來未老先衰。經過觸診和詢問,他睡覺時完全靠右側睡的,枕頭偏高,並且堅持說書上也說要靠右邊睡覺才科學啊。我沒有幫他治療,只要求他改變睡覺姿勢和枕頭高度,兩個星期後他興衝衝地過來和我說,眼睛已經沒有了以前不適的感覺,之前的頭痛眩暈也減輕了許多,發作也沒有那麼頻繁了。
  • 哪種枕頭最舒服?
    很多人以為枕頭就是用來枕"頭"的,所以枕頭當然要選軟的,畢竟頭需要軟枕頭才能被保護起來。這種說法有兩種錯誤。第一,枕頭不是用來枕"頭"的,而是用來枕脖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由人體的身體構造決定的。當我們平躺在床上的時候,脖子處空出來的位置就是放枕頭的位置。事實上,枕頭是用來枕脖子的,填充脖子下面的空隙,讓脖子和腦袋都能得到有效的支撐。第二,選枕頭不能選太軟的,要選擇軟硬適中的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