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支教」三年,他們為貧困地區小學帶去免費音樂課

2020-12-14 藝綻

【感動瞬間】從小在鄉村長大的孩子們從來沒機會接觸國外的音樂文化,自然不知道什麼是爵士樂。為他們講課時,宋昭陽不能像給城市的孩子講課一樣,說「大家想像一下在生活中聽到的曲子」,而是給他們一個爵士樂「公式」,帶他們從頭認識這種陌生的音樂形式。

「我剛說了幾個音符,還沒說別的,臺下的小朋友們已經搖擺起來了。」通過在線教學的屏幕,宋昭陽看到這一幕時瞬間被感動,「他們的音樂感悟力一點不必城市裡的孩子差,可能他們以後都不會去從事音樂專業,但讓他們走近音樂,讓他們的生活中有音樂,就讓我很有成就感了。」

「老師我很想你,謝謝你教我唱歌,我喜歡唱歌。」「以後我也想去北京看看。」鋼琴老師宋昭陽辦公室裡,一直保留著一些賀卡,卡片上的筆跡十分稚嫩,話語也十分簡單,卻充滿童真。寫這些賀卡的孩子來自青海、甘肅、雲南、河北等貧困地區,宋昭陽並沒有面對面「見過」他們,而是通過網際網路給他們上音樂課。

自2018年3月起,宋昭陽創始的優貝甜在線少兒音樂開始開展公益活動,免費並持續為貧困地區的孩子線上講授音樂課。網際網路時代,「在線支教」也成為文化扶貧的新方式。目前,他們共計承接了全國各地26所學校、共63個班級、3898名學生的授課任務。

線上教學彌補師資不足缺憾

宋昭陽是一位80後,從小熱愛並學習彈鋼琴,畢業後成立了一家在線音樂教育機構。說起「在線支教」的緣由,宋昭陽說很簡單,「就是因為看到很多鄉村小學,沒有師資給孩子上音樂課。」

那是在2017年,宋昭陽看到一篇新聞報導,說很多西部鄉村的學校硬體條件已經很好,有網絡配備,但師資力量依舊薄弱,當地的老師只能完成語數外主課的教學。宋昭陽就動了心:「既然當地通網,我們就可以線上教學,給孩子們帶去專業的音樂啟蒙。」

很快,他聯繫到了20多所鄉村小學,跟小學校長們一一對接,宋昭陽發現學校裡一個老師帶很多課的情況太普遍。「後來我上課時和班上孩子們聊天,問他們剛才上的什麼課,老師是誰。他們說是崔老師的數學課,過一會我又問下午上什麼課,他們說語文課,還是崔老師。」宋昭陽無奈地笑了,不少鄉村學校是「一個老師扎一天」,什麼都教,孩子們很少有機會系統學習音樂課,更沒有什麼專門的教材。

2018年3月,優貝甜正式開始為孩子們線上授課,從最簡單的樂理知識、視唱、音樂鑑賞等內容教起,多位老師持續講授。「我們機構面向城市孩子的音樂課一般都在周末,周一到周五我們就給鄉村的孩子上課,時間正好錯開。」宋昭陽說,大多數鄉村學校對線上音樂課特別感興趣,公益課程持續至今已近三年,今年遭遇疫情,只要當地學校堅持上課,線上音樂課也沒有中斷。

為音樂啟蒙「定製」教學方法

宋昭陽給鄉村孩子們準備的音樂課內容,與城市孩子的音樂啟蒙並沒有什麼區別,但開始授課後發現,在講課方法上他們要特別準備。

音樂課上常常需要介紹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會介紹世界各地的音樂。宋昭陽說,給城市的孩子講這些,老師常常說「想像一下你們生活中聽到的曲子」,「但給鄉村孩子不能這麼教,他們生活中沒有這些,這麼說他們不理解。」他有些心疼這些孩子們,每每講到這,就轉變方法,用更簡單、更形象的方式描述,再配上教學課件,播放曲目,為孩子們開啟音樂大門。

讓他感動的是,這些孩子們擁有極強的音樂感悟力。有一次講到爵士樂,這也是當地孩子不容易理解的風格,他總結了一個爵士樂的「公式」,把幾個音符唱給孩子們聽。「剛講到這還沒說別的,臺下的小朋友們已經搖擺起來了。」宋昭陽打心裡高興,也充滿了成就感,「他們非常聰明,一引導就可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宋昭陽給孩子們設計的音樂啟蒙課程,系統而專業,有時候帶著孩子們分析熱門歌曲的大小調關係和音樂結構,有時候還啟發他們用幾個音符自己創作旋律,編一些小曲子,「有些小朋友自己寫了幾段旋律,我們老師幫著編配,再發給他們,他們都特別高興。」

填補鄉村兒童興趣愛好空白

宋昭陽和他的同事們線上上課幾年來,與這些學生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聽說誰過生日,老師就和班上同學「雲合唱」生日歌,聽說同學們對馬林巴樂器感興趣,老師就集資買琴,送到當地學校……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磐安鎮石家莊小學的孩子們,從2018年就開始線上學習音樂課了。有一個年級課程結束時,孩子們捨不得老師,就每個人給老師寫賀卡。在這所小學任教的老師石珍也很感動,他最高興的孩子們能學到專業的音樂知識,不僅學會了很多兒歌,還學會識譜。他介紹,學校現在主課老師基本齊全,音樂、美術類師資相對欠缺,藝術類課程適合在線學習,這對孩子們非常有幫助。

「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這些孩子不少是留守兒童,他們接受完義務教育,其實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走專業音樂道路。」宋昭陽說,「但我們相信音樂啟蒙對他們來說很有意義,能讓他們更早通過藝術認識世界,以後的人生也有音樂相伴。」

相關焦點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看到自己給學生分發衛生巾的視頻上了熱搜,楊飛凡有些意外,但也感到開心,「我覺得大眾對貧困地區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在增加。」楊飛凡給學生上生理衛生課,帶學生一起做衛生巾吸水性實驗的照片。 受訪者提供33歲的楊飛凡是廣西巴馬縣東山鄉長洞小學的支教老師,今年是他支教的第八個年頭。
  • 給女學生發衛生巾的男老師:讓貧困地區生理知識不「貧困」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0:26)看到自己給學生分發衛生巾的視頻上了熱搜,楊飛凡有些意外,但也感到開心,「我覺得大眾對貧困地區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關注都在增加。」楊飛凡給學生上生理衛生課,帶學生一起做衛生巾吸水性實驗的照片。 受訪者提供33歲的楊飛凡是廣西巴馬縣東山鄉長洞小學的支教老師,今年是他支教的第八個年頭。
  • 白巖松致「一起雲支教」大學生:以「中長跑」姿態做公益
    「那裡的老師都是滿腔熱血,卻只能從網絡上找到零散的、過時的教學資源;那裡的孩子們勤奮可愛,卻很難依靠自己的勤奮,去改變命運。」一起雲支教項目就是在這個想法下發起的。目前,雲南怒江州獨龍江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西藏自治區比如縣教育局、四川昭覺縣支爾莫鄉勒爾村小學(懸崖村)等成為「一起雲支教」首批試點地區。
  • 廈門優秀教師遠赴甘肅永靖縣支教 收穫好成績
    -給王年溝小學學生上音樂課。其次,選派的教師有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等,並安排翔安區首批教育高層次引進人才潘曉燕作為支教團隊的領隊。  「選派全區最優秀的教師赴永靖支教,是希望西北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到更優質的教育。」翔安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區教育局又對支教老師進行了專業培訓,指導老師如何將優秀的教學和管理經驗分享給當地學校。
  • 支教日記 | 鎮安小學,你好哇!
    2020年9月,中南民族大學追夢支教團參與「一起學習,希望同行」    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活動的報名。    平安支教項目以科技手段賦能鄉村教育,    與由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指導、中國青基會和中國青年報聯合發起的,    「一起學習,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項目相結合,    充分發揮希望工程的組織動員能力,面向社會廣泛招募愛心支教志願者,    連結外部優質教育資源,助力脫貧攻堅重點地區教育質量提升。
  • 十年回訪舟曲新東方希望小學,俞敏洪為師生捐贈筆記本電腦等物資
    日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抵達甘肅省舟曲縣東山鄉石家山新東方希望小學。2010年,這所在汶川地震中被毀的學校在新東方的捐助下重建並落成使用,時隔十年,俞敏洪專程前往看望大山裡的老師和孩子們,為他們帶去價值10萬元的辦公教學設備以及學習、生活物資,並面向全校百餘位師生送上關懷與勉勵。  「同學們老師們,非常高興在十年之後又來到石家山新東方希望小學。
  • 鏈家資助U來公益來靖遠開展「以縣帶村在線支教」音樂教師培訓
    迎著嚴冬的凜凜寒風,U來公益項目經理高鑫老師和音樂教學培訓專家金鑫老師攜著U來公益的暖暖情意,來我縣開展為期四天的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素養3.0奧爾夫教學培訓。11月26日上午,在教師發展中心舉行了開班儀式。
  • 帶女兒一起支教四川的教師賀伊娜:體驗是最好的教育
    今年9月,越城區塔山中心小學的唐澤民、賀伊娜夫婦,帶著年僅11歲的女兒唐格格,去地處四川西南部山區的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支教。這樣的舉動,在浙江省內也少見。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這一家三口的支教生活過得怎麼樣?今年11月20日是馬邊彝族自治縣的傳統新年,夫妻倆有一個星期的假期,他們趁機回了一趟紹興,記者也有了一次與他們面對面的機會。
  • 脫貧攻堅|即將退休 他帶著八旬母親去支教
    莞昭齊心 協力脫貧點擊觀看《帶著八旬母親去支教》帶著母親去大山裡支教悠揚的琴聲在校園飄蕩,青春的歌聲在教室迴響。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第二中學,陳國志老師的課特別受歡迎。從東莞來的他,把音樂和朗誦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入課堂,講課充滿著激情,深受同學們的喜愛。陳國志今年58歲,原是東莞市石碣中學的一名語文和音樂教師。他說,到邊遠貧困山區支教一直都是他的心願:「把我們這裡的先進經驗帶到大山裡去,帶給那裡的教師和孩子們,讓他們感受一下外面世界的精彩,我想那一定非常非常有意義。」
  • 頓靜蒙:音樂支教 讓歌聲飛進鄉村
    12月1日17時許,頓靜蒙上完了當天的第五節課。下課鈴聲響起後,嗓子幹癢、雙手酸疼的她清了清嗓子、兩隻手相互按摩著走出教室。教學加教研7節課,這是她每周二的課程安排。因為她要把周三上午的時間空出來去支教。
  • 「索尼夢想教室」丨西北師範大學廣角鏡「藝術素養支教」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本次藝術素養支教實踐活動內容包括藝術素養支教、貧困學生幫扶、紀錄片拍攝、鄉村調研,旨在提升山區孩子們的藝術素養,讓孩子們眼界更開闊,發展更全面,並將農村教育現況進行傳播,以支教實踐助力扶貧,給農村學生更好的教育環境。「如果能給你開一門你最感興趣的課,你希望開設什麼課?」「體育課!」魏啟業小朋友脫口而出。
  • 千裡牽掛 溫暖同行|中航集團助力貧困學子夢想啟航
    ……  江口村小學的孩子們喜歡中航集團的支教志願者,他們凝成一座橋梁,連接大山與世界。2017年,中航集團開展「中航藍天課堂」志願支教活動。在昭平,中航志願者長期駐校英語支教,每月兩批志願者常態化志願支教5天,講授英語、音樂、美術等固定課程和課外課。  英語和音樂是孩子最喜歡的課程,也是中航集團在江口村支教的重點課程。
  • 清華大學將免費課程和專題培訓帶到貧困地區 搭起教育扶貧網
    這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心聲,折射出清華大學師生與貧困地區基層幹部群眾的深厚情誼。10多年來,清華大學以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對象,進行了構建覆蓋廣大欠發達地區教育扶貧網絡的探索與實踐。
  • 支教故事:相約雲端 支教傳遞愛心!
    今年聽說了「一起學習 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之平安智慧小學在線支教項目,趕緊報了名,但由於疫情影響,只能以線上方式開展支教活動,雖然因不能實地到學校與孩子們無距離地接觸有點小遺憾,但還是因為能給孩子們帶去溫暖而雀躍而欣慰……    團隊報名成功後,得知我們支教的是廣西鳳山縣紅軍小學三四以及五年級的同學,我們幾個「老師」迅速組隊商討籌劃課程、排課、分工,我要上的是文學課和科技課。
  • 你說你想去支教?我勸你再想想!
    說到支教,這是一個非常有好感度的詞,既充實自己,又幫助別人,給大山深處的貧困兒童帶去知識和幫助,為他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果是長期支教,或者至少給孩子們某個階段的陪伴,甚至是把支教當作一份事業來做,這件事情很有意義,並且做這件事情的人們,真的很偉大。
  • 松果公益新支教:外教在線給鄉村孩子講解臭豆腐套餐
    日前,身在北京的王富貴,因為參與阿里巴巴松果公益的「新支教」計劃,打開釘釘直播,對著電腦一邊介紹自己一邊大聲笑著,他期望自己的笑聲比以往更有感染力,因為此刻,他面對的是山西省平順縣實驗小學、龍溪鎮新城村小學500名居家學習的小學生。 由於新冠疫情原因,今年新學期開始後,全國各地學校紛紛啟動線上授課。
  • 東西部教育傳播者 天津教師圓夢支教
    天津北方網訊:「從教15年以來,我心裡一直揣著支教夢想,正好有了這次支教機會,我毫不猶豫的報名了,能去支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楊惠宇笑著說。做出去支教的決定時,周圍人都不理解,不為評職稱的她為什麼選擇去支教。
  • 涼山貧困縣來了一位「硬核」支教老師
    涼山貧困縣來了一位「硬核」支教老師川報觀察記者 袁敏 王代強 視頻剪輯:郭雨荷「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Zhaojue?」「It’s rainy.」5月28日下午,陣陣清脆的英語對話從涼山州昭覺工農兵小學四年級一班的教室裡傳出。
  • 這所免費高中,專為貧困學子改變命運
    有一所全免費的慈善高中,早在18年前就開始發力,為處於輟學邊緣的優秀學生提供受教育機會,一共幫扶了3260名學生,其中141人讀了博士。如今,一些逆轉命運的「窮孩子」,像他們當年被幫助一樣,開始向社會回饋資源和力量。「要不要在深圳買個大房子?
  • 繼承父志 揚州教師劉嘉援陝支教
    劉嘉給孩子們上課劉嘉是揚州市廣陵區育才小學東區校的一名語文老師。今年9月起,他和廣陵區同期進行支教的老師來到了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在佳縣第三小學進行支教工作,承擔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所以,能成為一名支教老師,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盡一份力,是他自師範畢業以來最大的心願。然而,今年初,劉嘉75歲老母親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症候群,發作起來走路都很困難,正是需要人陪伴、看護的時候;暑假期間,他的嶽父母又先後因為頸椎病引起眩暈症和急性心絞痛而住院治療;而在蘇北人民醫院藥劑科工作的愛人平時也很忙,三歲女兒剛進入幼兒園小班。面對這些困難,他很難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