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昭平茶園秋色。昭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21日消息:2020年8月20日,對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集團」)定點幫扶的廣西昭平縣江口村廖家來說,是最難忘的一天。二兒子廖尤盛收到了華中師範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和哥哥廖尤梓一樣,他也成為一名大學生。連續兩年出了兩個大學生的廖家歡天喜地。廖家於2019年脫貧,但是目前要同時供兩個大學生,還是非常有壓力。從小就自立自強的廖尤盛向哥哥廖尤梓詳細詢問著去年辦理助學金的流程,今年他也要申請,這大大減輕了廖家人對兄弟學業的擔心。簡單吃完早飯,廖尤盛就出發了,他要到縣裡申請貧困生助學金。
廖家兩兄弟都是中航集團扶貧項目的受益者,在中航集團「8+2」扶貧模式中,智力幫扶是重要組成部分,在援助貧困生之外,中航集團還幫助當地援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選派志願者開展「中航藍天課堂」支教、提供教師培訓支持,同時還積極內引外聯,攜手合作夥伴單位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來。
圖:廖尤盛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宣巖拍攝
廖尤盛今年18歲,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中,他考出了587分的好成績,被華中師範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廖尤盛說,他喜歡電子專業,希望將來畢業可以做程式設計師。哥哥廖尤梓已於去年考上湖南大學機械系,兄弟倆攜手走進大學,正在希望的道路上揚鞭奮進。
廖家曾經是江口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六口,爺爺奶奶都年近80,且患有長期慢性病,沒有勞動能力。父親在縣城務工,母親在家務農採茶,收入有限。兩兄弟結束了義務教育之後,就要面對高中學費,經濟負擔比較重。「感謝黨的好政策,倆孩子才能繼續學習,都考上大學。」廖尤盛媽媽說。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支持下,兄弟倆高中階段領取國家助學金補貼,生活有了很大改善。2019年,廖家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正式脫貧。
提起與中航集團的緣分,廖家兄弟至今記憶猶新。2018年12月,中航集團特別邀請定點幫扶地區建檔立卡戶優秀學生代表們,乘坐國航新引進的空客A350飛機赴法國土魯斯參加了中航集團和空中巴士公司組織的科技文化交流活動,廖尤盛正是代表團一員。2019年,中航集團也再次攜手空客,組織幫扶地區優秀青少年代表到北京參加「伴夢想著陸」夏令營活動。哥哥廖尤梓高中時所在的「2016級新長城高中生自強班」,是由中航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的項目,中航集團連續3年投入60萬元援助100名昭平困難高中生完成高中學業。在「自強班項目」幫扶下,今年即將升入高二的100名昭平貧困學子正在安心完成著高中學業。
「一個貧困家庭子女通過教育成材的故事,不僅會點燃全家乃至幾代人的希望,也會對鄰裡鄉親有促動、帶動作用。」中航集團扶貧掛職幹部錢江說,扶貧先扶智,教育可以打破固有循環,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教育的影響不僅限於孩子,能夠改變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地區的精神風貌。2012年起,中航集團與廣西昭平正式建立定點幫扶關係,聚焦扶智扶志,協調多方引進教育幫扶項目落地,以期發展教育助力脫貧振興。
夯實基礎,「第一書記」讓教育從娃娃抓起
「教育從娃娃抓起,江口村需要一個幼兒園。」2015年7月—2016年8月,中航集團第一任駐村「第一書記」許克濤派駐江口村期間,發現村裡的幼兒教育資源不足,孩子們都要到鎮裡或者縣裡的幼兒園上學,路途遠、費用高,非常辛苦,村民們期盼著江口村也能有自己的幼兒園。許克濤向集團做了匯報,申請建設幼兒園。2016年經集團批准,江口村幼兒園項目順利立項。
圖:江口村幼兒園可愛的小朋友們。呂俊傑拍攝
2018年9月,中航集團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樊志源和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宣巖完成了工作交接,江口村幼兒園也在歷經選址、建築規劃、籌建等一系列工作後,於「開學日」正式建成開園。從此,江口村有了自己的幼兒園,孩子們不必舟車勞頓到鎮上、縣裡去上學。人數最多的時候,江口村幼兒園有40名孩子入學。
今年,江口村幼兒園正在進行二期建設,計劃在原本的建築上加蓋二層,屆時幼兒園將擁有12間教室,可以容納更多孩子就學。讓村民們自豪的是,賀州市組織部去年試點「紅星幼兒園」項目,江口村幼兒園名列其中。「賀州市為幼兒園改造項目投入40萬元,村裡從中航集團的專項扶貧資金裡撥款40萬元,一共80萬元,用於二期工程,預計9月底完工。」宣巖說。二期工程主要是在原有幼兒園的基礎上,將「紅色」元素融入部分基礎設施改建、室內外裝修及課程活動設置中,一方面提高幼兒園辦學質量,增加入園人數;另一方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傳承和發揚紅色基因。
除了援建江口村幼兒園,中航集團還援建了昭平鎮練灘小學2號教學樓,並修繕江口村利步小學,改善當地學校硬體水平。此外,在為鄉村教育賦能方面,中航集團加大昭平鄉村教師培訓力度,2018年,邀請昭平縣39名小學老師到北京市教師進修學院進修,提升當地教學水平;2019年,舉辦小學教師昭平縣培訓班,攜手專家教授為59所小學的100名教師開展了小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舉辦小學教師北京培訓班,從認知、能力、實踐等三個層面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為來自32所小學的40名小學老師提升研修教學能力;2020年,為提升昭平教育管理幹部能力和教師隊伍專業水平,中航集團聯合北京教育學院,開展了中小學校長管理者集中培訓、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專項培訓班,為當地300多名中小學校長、英語老師進行了培訓。
立德樹人,用教育幫助孩子點亮夢想
「老師,你能一直教我們嗎?」「老師,你聲音真好聽。」「老師,我喜歡唱歌!」……
江口村小學的孩子們喜歡中航集團的支教志願者,他們凝成一座橋梁,連接大山與世界。2017年,中航集團開展「中航藍天課堂」志願支教活動。在昭平,中航志願者長期駐校英語支教,每月兩批志願者常態化志願支教5天,講授英語、音樂、美術等固定課程和課外課。
英語和音樂是孩子最喜歡的課程,也是中航集團在江口村支教的重點課程。在剛剛過去的春季學期中,江口村小學的英語成績在全縣的鎮中心小學中名列前茅,帶動短期支教的音樂和美術等美育課程也逐步體系化、常態化。「萬事開頭難,能有這樣的成績很不容易。」宣巖說。
2019年春季學期,英語教學進入江口村小學的主課教學計劃。此前,英語課程並不穩定,作為主課後,中航集團結合前期經驗和昭平當地需求,啟動「中航藍天課堂」長期支教活動。宣巖介紹,「我們的支教人員雖然每年都有變化,但每年都在加大投入,以確保課程的連貫。」
圖:支教教師在給小同學們上音樂課。劉勇拍攝
2019年,中航集團的支教點只有江口村小學,今年則擴大到利步小學。新學期開始後,會有4位來自中航集團的支教志願者常駐江口村,要求每位老師都教滿一個學期,以保證教學質量,為孩子們搭建起接受優質教育的平臺。
越來越多志願者的參與,讓山區的孩子感受到學習的美妙。比如「美育-音樂課」項目,中航集團特地請來青年指揮家楊樂樂老師,為孩子們插上音樂的翅膀。在專業指導老師和志願者團隊的指導下,江口小學合唱團漸入佳境,一批當地老師也隨之逐漸成長,具備了初步的合唱教學能力。此外,中航集團還在昭平開展了「美育-中華傳統文化課」項目,本著自願的原則召集江口村小學的學生開辦國學教育班,講授中國古典文學知識,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文化自信的種子。
「教育扶貧雖然不能像捐款捐物那樣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卻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改變孩子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幾年之後,孩子們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不再是去廣州打工,而是科學家、音樂家、飛行員、畫家、太空人……」中航集團的支教志願者們這樣說。
智志雙扶,守護鄉村發展希望
從幼兒園的建設、優秀學子的培養、再到支教志願者的引入,中航集團的一些合作夥伴也加入到「扶貧、扶智、扶志」中來,以知識豐富孩子們的頭腦,用愛心培育他們成長,共同守護鄉村發展的希望。
圖:中航志願者與小同學們在江口村小學合影。劉勇拍攝
中國扶貧基金會、空中巴士公司、霍尼韋爾公司、奔馳中國公司等都是中航集團的扶貧合作夥伴,多次攜手舉辦教育幫扶活動。其中,霍尼韋爾公司2019年援建的昭平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航空科技館,奔馳援建的昭平縣職業教育中心汽車維修實訓基地,都為當地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添磚加瓦。
為了解決貧困家庭的就業問題,中航集團與多家單位合作,在昭平提供培訓機會,2019年,培訓鄉村教師140人、當地黨政幹部152人,各類農業林業生產技術人員和農戶56人、服務業幹部和從業人員67人。此外,中航集團專項招聘小組還在昭平開展空中乘務員的招聘工作,2019年招錄當地員工總數達到40人,助推「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歷經7年持續不斷地發力,中航集團在昭平縣大力推進「8+2」重點項目,開展直接幫扶、開發式幫扶和智力幫扶。2020年5月11日,昭平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教育扶貧,既立足當下,又惠及長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教育恰恰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航集團在定點扶貧工作中魚漁同幫、智志雙扶,開啟精準扶貧模式,與貧困家庭子女溫暖同行,守望他們的求學夢。
0薦聞榜
(供稿: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