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上小學了,來說說我眼中的幼小銜接

2020-12-22 年糕媽媽

上次說到年糕上小學了,我也開始陪作業的事,評論區裡好多人點名讓我說說幼小銜接。

大家的問題我都看了,大概分為三類:

1.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上?

2.到底要怎麼選這種班、怎麼學?

3.什麼時候開始準備?

在回答所有的問題前,我想先表明自己的態度:我不贊成上幼小銜接班。

具體來說是,中班絕對不要上,大班建議不要上(如果一定要上,上小學前的暑假意思一下就好了,全年班絕對不要上)。

為什麼我的態度這麼堅決?

因為陪年糕經歷了這一段,等到他上小學後我再回過頭來看幼小銜接的意義,對比身邊很多人的經歷,我看到太多父母對它有錯誤的「執念」。

不建議隨便報班的理由,我有三個

①超前學習本身沒有意義

年糕身上就有個現成的案例。

今年暑假,他也去上了一個知名品牌旗下的幼小銜接班。但是才沒幾天,我就後悔這個決定了。

首先,課程體系非常難。

中午送飯時間,絕大部分的家長都在抱怨課程太難,孩子根本沒學會,回家作業完成不了。可想而知它的不合理。

直到後期,老師開始推銷下一階段的長期課程後,我才明白過來這背後的含義。合著短期班就是為了製造焦慮、讓你下單續課。

另外,這樣的超前學習,本身也沒有意義。

有一個著名的三年級現象,說的是很多幼兒園階段就學過拼音、算數、寫字的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非常優秀,但上了三年級,成績就不斷下滑,甚至出現厭學情緒。

因為最開始的知識孩子學過了,他覺得自己都會,老師上課就不好好聽了。

且因為這種「搶跑」,在一年級能輕鬆得到表揚的孩子,學習心態上容易有問題。超前學習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②「不學就跟不上別人,沒自信了」,

這觀點有問題

很多人會說,我也沒有非要報班,但是身邊人都報了,老師進度就很快,孩子跟不上自信就被打擊掉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首先,這是部分學校的問題。

但就算是在這樣的學校,就算孩子 0 基礎,開學之後陪他踏踏實實學兩三個月,也能趕上來的。

為什麼這麼想?

因為從很早的時候我們就一直在提倡親子閱讀、高質量地陪孩子玩,你和孩子的這些互動,不可能是無用功。

年糕從小看了那麼多科普書,我們花了那麼大的力氣給他講知識,就是為了培養他的見識、給他多一個看待世界的角度、讓他真正明白一個問題的核心邏輯所在。這些東西,才是「信心」的來源。

有人會說,那這些以前都沒做的怎麼辦?

如果是這樣,那麼在開學之前,上一個拼音課突擊一下,給自己點「心理安慰」,問題也不大。

但你自己要知道,這只是輔助手段。孩子的自信,他的學識基礎,一定是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

③幼小銜接班讓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說完前面兩點,我還想說,只想著報個幼小銜接班過渡,很可能會忽略「最重要的事」——

以前我們做過一個採訪稿,問了上小學後媽媽們最想提醒後來人的事,他們的答案是這樣的(戳這裡可以看老文):

@麗麗,給女兒報了很多網課,但是最糾結她的課堂紀律

@大源,孩子學了很多東西,但是沒有自己規劃時間的能力

不是幾道算術題、幾個拼音字母,而是時間規劃能力、課堂紀律這樣看起來完全沒有「抓手」的東西。

這些事情起效太慢,不能讓孩子在課堂聽寫上得滿分,也不能讓口算變得更快。但它是孩子學業長期需要的底層能力,可比上幼小銜接難得多。

(年糕讀小學前已經參與家務了,比如打掃衛生,洗洗自己的小毛巾,收拾玩具等等)

我們可以提前準備起來的:

1. 上小學前,要完成分床(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分房)睡的過程,這是孩子走向獨立的一大指標。

2. 穿脫衣服、繫鞋帶、擦屁屁……熟練掌握這些基本生活技能,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3. 在睡覺、起床、穿衣、吃飯這些方面養成獨立自律的生活習慣。

4. 閱讀與理解能力是學習的基礎能力,每天一定要抽時間陪孩子讀書。

(每一件都可以獨立拆成很多步驟,這就是它們最難的地方所在)

說完這些,我也終於可以反過來說一個重要的事。

不報幼小銜接班,不等於我們在提倡「什麼都不要做」的「快樂教育」。

還是拿年糕舉例吧,他讀小學前,我從沒有給他做過數學算術題,但是數感這件事,我們一直在培養。

比如只是帶他坐電梯時一起看樓層上升的數字,看到 9 以後是 10,19 以後是 20,這就是十進位的學習。

還有我們玩的樂高、桌遊裡面,就有思維練習、空間感鍛鍊,這些全是數學。

年糕現在的數感就挺好的,我也基本不會擔心他的數學成績,這種信心不是刷題給我的。

好的啟蒙方法,一定是符合孩子的發展需求、能讓他理解的。

最後,關於幼小銜接階段大家最關心的幾個班,我想再分別來說一說:

思維啟蒙類課程以玩實物教具作為載體,讓孩子在玩/實踐中學習的,可以試試。

英語啟蒙可以有,因為 6 歲前的語言天賦非常好,早點學事半功倍,同理,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學,光背幾個單詞沒啥用。

拼音有精力的話,完全可以在家裡自己教,有一套比較好的繪本叫魔法拼音國,身邊很多人都在給娃學,親測很有趣。

市面上還有很多橋梁書,也是孩子學拼音的好辦法,辦公室的叉姐兒子最近就著書學拼音,非常香。(近期我們還寫了一篇專門介紹橋梁書的文章,文末有獲取方式哦)

實在沒時間,也有短期的拼音班可以去上一下。但是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上面,畢竟孩子學了以後重要的是會用,否則都只是膚淺的短期記憶。

在生活裡多使用才是正義~像我之前分享過,我和年糕在家就會不斷組詞「 zhu 是住戶的住,是住宿的住。」

寫字班大班之後,孩子不反感的情況下,可以上,因為「寫字」就是個純刻意訓練的東西,多寫肯定能寫得快。年糕沒有上過,剛入學的時候寫字確實很慢,但是 2 個月後已經進步很大了。

認字班這個我想重點講幾句。

大家最關心的可能是它了,畢竟關係到小學的讀題等等。但認字絕對不是枯燥地報個班就解決問題的。我們辦公室叉姐家之前發生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叉姐的娃約小夥伴下樓玩,小夥伴的媽媽叫他們等等,孩子還要在 xx app上學 5 個字再下來。

叉姐和孩子在樓下等,這時娃看到草坪上立著牌子「青青小草,請勿踐踏」,兩人當下就把字學會了。

認字最好的地方,絕不是各種識字軟體。生活裡的路牌、甚至是出門時地面上的「小心臺階」都是學習的好機會。

另外還有一個方式:親子閱讀。

堅持繪本閱讀,一定是識字最好的辦法。

最開始聽身邊的人說他們家娃識字量都有多少的時候我還很困惑,這是怎麼數出來的?後來才知道他們就是拿著那種「識字大典」,學一個算一個。

但是因為從小看了很多繪本,年糕現在回頭去看小時候的書,自然而然地竟然認識很多字了。還有很多字,他並不認識,但他根據上下文可以猜出來。這事情看起來就是水到渠成的。

寫在最後的話

寫這篇的時候其實有點沮喪的。

這些觀點我多次向身邊的人傳達過,得到的回應基本都是「再過幾年你就不會這麼想了」,「我也不想這樣,是現狀逼我這樣」,「我有什麼辦法,不學孩子就落後了」……

但我還在堅持說這些,因為越是「無解」的問題,越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思考和努力去改變。

我堅持認為,會讓孩子在一年級就產生厭煩情緒的教育,是有問題的。

拼音這個紙老虎啊,不過就是個幫助孩子自主閱讀、以後用來打字的工具而已,哪個孩子學不會呢?

那些完全沒必要的課外班,那些強制孩子犧牲童年刷的題,唯一的用處,大概就是承接了父母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焦慮。

可是人到中年,成為社會的脊梁,承擔這些焦慮、解決複雜問題本來是我們的責任。

孩子還小,不該替我們承受這些。

相關焦點

  • 不想做幼小銜接?這是我見過最好的解讀
    2021年的到來,意味著2021年要上小學的小朋友,在今年就得正式入學了。而幼小銜接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有著特殊的意義。
  • 幼小銜接做好三大「功課」,父母必須了解,孩子上小學後更輕鬆
    前幾年有學前班,算是正式的幼小銜接班,現在則是大班直升小學,沒有了所謂的學前班,那孩子入小學前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呢? 一位表弟家的孩子上了小學,感覺適應得比較慢,很多拼音不熟悉,字也識得不多,功課做起來比較費勁,還很慢,後悔幼兒園階段太放鬆了,現在只有慢慢補差距,迎頭趕上了。 如果我們在上小學之前做好各方面充分的準備工作,幼小銜接做足功課,孩子各方面就會比較輕鬆,從容自如。看看都應做好哪些幼小銜接功課?
  • 幼小銜接,她們這樣做!
    為幫助寶貝們提前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模式,洋縣幼兒園、洋州中心幼兒園、城南幼兒園、磨子橋鎮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帶領幼兒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幼小銜接活動。 縣幼兒園
  • 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打開百億規模
    隨著父母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體系的完善,學前教育已經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與此同時,如何做好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也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剛性需求。不過,根據《2020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當前的幼小銜接賽道處於良莠不齊的階段,仍有機構打著政策「擦邊球」進行超前教育。
  • 幼小銜接關注點②|貴溪路小學熊竟言:不要忽視細節教育
    對孩子來說,從幼兒園到小學,會存在一個跨度。有些孩子適應力強,步子邁大一點,很輕鬆就躍過去了,有些孩子可能會費點勁。於是,很多家長會希望通過報暑假銜接班的方式,把小學的知識提前拿過來學一下。殊不知,這也許根本達不到銜接的目的。上過這類銜接班的孩子,可能在剛剛入學的一段時間內,看起來學得要比其他同學更輕鬆,但這僅僅是因為他學過,並不意味著他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 和小學老師聊了一下午,終於搞清幼小銜接究竟要準備啥?
    點擊可查看大圖所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不僅僅是知識上的銜接,更是心理、生理、意識、習慣、能力等全方位的過渡。幼小銜接,也不僅僅是為上小學做準備,更是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在做準備。我之前聽過一個建議,說不要把「幼小銜接」,當成一個小階段去突擊,它是一個很長的周期,可能需要幼兒園三年,甚至從孩子出生就要去做準備。孩子上小學後出現的問題,一定要放在學前這個周期中去解決。
  • 慧讀國際幼小銜接怎麼樣?
    .慧讀國際雙語幼小銜接班是慧讀國際幼教中心專為5~6歲幼兒所設置的課程體系,以"每個孩子都應在充滿快樂和鼓勵的專業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為願景,以英語教學為主體,為幼兒提供優質全面的學前教育.為孩子們輕鬆邁進小學、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 五歲孩子是上幼兒園好還是上幼小銜接呢?(公立幼兒園)?
    五歲孩子是上幼兒園好還是上幼小銜接呢(公立幼兒園)?你的問題雖然比較明確、簡單,但是我卻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如果沒有理解錯的話,按你括號裡面的標誌,你的意思是想問五歲的孩子是上公立幼兒園,還是上私立的幼小銜接呢?
  • 「幼兒園不讓教,小學又跟不上」,家長:幼小銜接到底該怎麼辦
    但是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會持兩種完全不同的觀念,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上幼兒園不需要學習一些文化知識,但是有的家長卻覺得幼兒園應該教授孩子一些最基本的小學知識,這樣孩子在進入小學後才不會跟不上。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幼小銜接都特別擔憂,所以在給孩子選擇幼兒園時,會儘量選擇一些會進行幼小銜接教育的幼兒園,但是由於教育局出臺新的規定,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讓許多父母非常擔憂。
  • 幼兒園不開學,大班直接升小學?快用優學派給孩子做幼小銜接
    幼兒園不開學,孩子一直宅在家裡,大班孩子家長都要急瘋了:孩子眼看就要上小學了,這從寒假玩到暑假,孩子沒有做幼小銜接怎麼適應小學生活?我有一招!用優學派AI伴學機器人V6幫孩子做幼小銜接,就算孩子宅在家裡沒有老師教,照樣也能學。有小V在,小V六大功能助力孩子幼小銜接,帶孩子做好知識積累、習慣養成、能力培養,讓孩子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各位家長是不是也對功能強大的小V感到非常好奇呢?
  • 《成長魔方》:如何科學做好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是每屆父母都非常關注的話題,那究竟什麼是幼小銜接?幼小銜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該怎樣做好幼小銜接?而幼兒園學習的課程有這麼重要嗎?與小學有哪些關聯呢?
  • 暑期「幼小銜接」線上實驗班明日報名!您準備好了嗎?
    暑期「幼小銜接」線上實驗班明日報名!您準備好了嗎? 「幼小銜接」是學前幼兒向一名小學生的重要過渡期。怎麼幫助孩子做好各方面的銜接和過渡,儘快適應小學的新生活,孩子和您做好準備了嗎?幼小銜接線上實驗班這個暑期,中國兒童中心推出了「我要上學了」幼小銜接線上實驗班。課程以「心理過渡」「能力過渡」「習慣過渡」和「知識過渡」理念為指導。
  • 幼小銜接就是學拼音、數學嗎?錯!幼小銜接還要提高這些能力
    一轉眼,就進入7月底了,離一年級小學生開學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你家娃幼小銜接做好了嗎?一提到幼小銜接,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學拼音,學數學,學認字。實際上,這只是幼小銜接的其中一部分。對於馬上要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即將面對一個全新的環境,有全新的老師和同學,開始一段和幼兒園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不管從學習上,還是從生活上,孩子都要經歷完全徹底的改變,所以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學習方面,還有這幾點,家長要注意提前幫助孩子提前養成。
  • 孩子上幼小銜接是搶跑?孩子沒上,才知道上一年級跟不上有多難
    孩子上幼兒園時,多數人大都認為是以玩為中心,到了上小學時才是學東西的時候。不過,有些家長不這麼認為,所以會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有關教育專家認為,上幼小銜接是在搶跑,可能一二三年級學習是不錯,但是不能保證四年級還仍然有優勢,所以上幼小銜接班意義不大。一些家長也贊同這觀點,因為孩子學習過的內容,在課堂上就不那麼認真聽了,認為已經會的知識,所以就不怎麼感興趣聽下去。
  • 孩子「幼小銜接」階段,1分鐘跳繩需要搶跑
    原標題:孩子「幼小銜接」階段,1分鐘跳繩需要搶跑今年兩會,劉霏雨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做好體育鍛鍊幼小銜接的建議》的提案,提到,現階段幼小銜接除對孩子能力的銜接及知識層面的銜接,還應有體育鍛鍊的銜接。
  • 小學是孩子成長關鍵期,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關鍵期,您準備好了嗎
    那麼,從幼兒園到小學期間,對於孩子的成長方面是比較重要的,從幼兒園的以玩為主轉到小學以學為主的期間,這轉變對於孩子來講是比較大的,那我們就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幼小銜接準備,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打好基礎,那幼小銜接需要做好什麼準備呢?
  • 家長必看:幼小銜接工作指導手冊
    理想的幼小銜接,應貫穿至整個學前教育,充分利用三年幼兒教育階段,培養幼兒紮實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衛生和行為習慣,以及對事物的探究學習興趣。幼小銜接應從幼兒入園時就開始培養,讓其在三年的時間裡逐漸養成良好的能力及行為習慣。五、幼小銜接工作誰來做?
  • 《窗邊的小豆豆》問題學生常有,巴學園卻不常見,應做好幼小銜接
    答案很簡單,提前做好幼小銜接。什麼是幼小銜接?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幼小銜接?幼小銜接一般來說是指孩子從幼兒園階段向小學階段平穩過渡的過程,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種孩子的成長關鍵期,家長應該提前幫孩子做好準備,以便孩子能在心理、生理、自理能力、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各個方面得到訓練,讓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如果幼小銜接沒有做好,孩子上小學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有關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就如同小豆豆一般上課大聲說話、做小動作,幹擾課堂秩序。
  • 幼小銜接,應該怎麼接英語?
    我們先來看看幼兒園和小學有什麼區別呢?孩子升小學時,因與幼兒園的差異產生的不適應,也提醒著寶爸寶媽們,要關注孩子升入小學時應該掌握哪些能力才最好呢?1. 生活自理能力:能獨立完成吃飯、喝水、穿衣、繫鞋帶、整理物品等2.
  • 學前教育走上發展快車道 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破局」
    學前教育蓬勃發展的同時,如何打通幼兒園與小學直接的壁壘,做好幼小銜接越來越成為家長們的剛需。12月6日,《2020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正式發布,對幼小銜接賽道做出了調研。據顯示,發展到現在,幼小銜接賽道仍面臨著良莠不齊的困境,也有機構打著政策「擦邊球」進行超前教育。什麼才是幼小銜接的「正確打開方式」?當前的幼小銜接市場又還有哪些新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