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易算平臺上線啦!全新傳統文化推廣平臺,給文化傳承增力量!

2020-12-23 人民交通網

很多人喜愛傳統文化,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提升,人們逐漸有了充足的時間來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國家也大力支持和扶持傳統文化文藝復興。傳統文化學習的一大難點在於很多人沒有系統的學習,僅靠自己的業餘愛好,在街上傳統文化都是古文,很多人久久不能入門!這樣使很多人半途而廢,也是阻礙傳統文化發展的一大因素!

 

怎麼讓傳統文化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解決這個難題是關鍵!

網際網路+傳統文化,在創新與傳承中乘風破浪,讓傳統文化發展出現新契機!

在形式上推陳出新。隨著網際網路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產業跨界融合的趨勢逐漸向縱深發展,傳統的文化內容生產、傳播和消費的模式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文化及相關產業9個行業大類中,新聞信息服務上半年增幅超過兩位數,達到13.4%。網絡講堂、網絡國學講座、網絡視頻、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板塊之一,也是文化消費中最有活力的領域。多樣的產業就是在形式上的不斷突破和創新,通過多種模式滿足當下人民對於文化產品的需求,更讓文化本身有了多種模式的發展途徑。

 

在內容上傳承經典。所有形式的創新,都是為了讓真正的文化得到發展。「網際網路+文化」必須擔當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和繼承者,將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傳承。對於傳統文化而言網際網路是挑戰更是機遇,將網際網路與文化加速融合,嘗試利用網際網路平臺講好中國故事,讓文化「活」起來更要「火起來」。讓傳統文化直接、廣泛與網絡直播平臺上的年輕用戶接觸,從而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算易算平臺首當其衝!全新傳統文化推廣平臺,與各界國學大師強強聯合,推出短視頻課程,國學知識講堂,自媒體課程,傳統文化學習交流群等等方式,讓傳統文化學習變得輕鬆趣味!

最後算易算平臺表示: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文化的存在方式,創新了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向,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展覽資源,打來了傳統文化的新路子,未來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為全民開發更多傳統文化課程,給傳統文化發展增加力量!

(新媒體編輯:hz)

相關焦點

  • 推廣傳統文化 京城自有隱士
    該欄目以弘揚優秀文化、推廣經典文藝作品為宗旨,揭秘文藝作品的創作過程,分享藝術家和明星們藝術心得為主要內容,自去年上線以後,受到了廣大文藝愛好者的關注和好評。有的希冀於打造傳統文化大IP,通過市場來推廣;有的希冀於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來保護傳統文化;有的則希望利用網紅或者流量明星來吸引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注意力。在熱鬧的背後,民間也有一些人默默地為推廣和普及傳統文化藝術做著自己的貢獻,並形成了一股良性的「潛流」。他們不是大腕,也不是網紅,只是以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公眾的認可。
  •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2020-11-2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享匯線上旅遊推廣平臺上線啦!
    泰享匯線上旅遊推廣平臺上線啦!原創 泰國旅遊局上海辦 泰國國家旅遊局上海辦事處由於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特別是出境遊的影響,為幫助中泰雙方旅遊業者能在特殊時期以安全有效的方式保持溝通交流,泰國國家旅遊局上海辦事處特推出線上旅遊產品免費推廣平臺
  • 成都華服裡青年聚落:匯聚年輕力量推廣傳統文化
    據了解,由舊建築改造而成的華服裡青年聚落是漿洗街街道2019年底引進的社區文化項目,於2020年1月18日試運營。之所以引進華服裡這樣的傳統文化青年聚落,相關負責人表示,是為了更好地發掘傳統文化,通過「沉浸式」體驗,讓傳統文化更加接近民眾的生活。
  • 「博雅文化創意研究中心雲平臺」今日發布上線
    (http://swbywh.com)正式發布上線投入運營,是以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文化創意科技項目孵化,中國書畫藝術交流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研究雲平臺。  武漢市給石煒武漢市「黃鶴英才(文化專項)計劃」人才專項資金20萬元,2020年8月,石煒決定拿出其中的15萬元扶持華中師範大學青年教師王凡博士創新創業,石煒設計構建「博雅文化創意研究中心雲平臺」功能及內容,委託王凡博士創立的武漢雨後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實施雲平臺編程研發,打造了以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及中國書畫藝術交流為特色的「博雅文化創意研究中心雲平臺」。
  • 推廣普及繁體字,促傳統文化傳承守正創新
    繁體字能反映出漢字的由來、演變等,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甚至有人說其字態美感都勝於簡體字。繁體字是中華文化和文明發展的滋養潛流,是傳承發展的載體。其每一個字較簡體字,更能反映中華文化祖先最智慧的文化體驗和偉大的哲學追求。金庸先生在《俠客行》中對石刻文俠客行詩句領悟武道,不同人不同理解,整篇也分角度、心態等不同也領悟各異。
  • 過好「七夕」推廣傳統文化 讓文化自信綻放新時代
    25日七夕節,南通市崇川區八一中學報告廳內,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王藍青現場揮毫潑墨,一幅高古典雅的行草作品展現在觀眾們眼前,為「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增彩添色。「七夕也稱『女兒節』,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和廣泛性的重要傳統節日,體現著我們民族注重愛情、親情、友情的優良品德。」
  • 泰安新泰市: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為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新泰市文旅局舉辦尼山書院國學講堂專題講座。來自各城鄉書房管理員、各鄉鎮街道文化站站長和部分中心村的文化中心管理員齊聚文化公益大講堂,集中觀看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錄製的國學推廣視頻,隨後資深講師以《致良知·大學問》為主題進行現場授課。講師用富有哲理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推廣國學的重要意義,詮釋了做人、做事的真諦,令現場人員受益匪淺。
  • 【教育】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
    【教育】搭建小小舞臺 傳承傳統文化 2020-12-10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傳播到傳承,短視頻+傳統文化的進階之路何在?
    為了讓用戶更好的參與其中,抖音短視頻還上線了「戲曲裝扮」特效,涉及京劇「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的妝容。武旦的妝容獲得了1500萬次使用,位列第一。《說唱臉譜》、《離人愁》、《琵琶行》等戲腔唱段音樂在抖音中累積使用人數703萬。截至2019年5月初,抖音平臺上傳統文化相關短視頻超過6500萬條,累計播放量超過164億次,累計點讚數超過44億次。
  • 傳統文化,換一種「打開方式」
    千餘部紀錄片和專題片展播、「網絡達人」和青年偶像發起熱點話題、直播平臺邀請用戶分享自己手藝和非遺故事……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文化和旅遊部首次開展「雲遊非遺」線上推廣活動,古老非遺在網際網路上的多樣「玩法」,無疑將為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拓寬路徑。
  • 為傳統文化發聲,西瓜視頻為什麼可以?
    ©鏡像娛樂原創文丨舍兒編輯丨張風屹國風嘻哈快板、評彈布魯斯、黃梅戲RAP……傳統文化正在以全新的表達方式,在《上線吧!華彩少年》的舞臺上呈現著。 面對傳統文化的新演繹,新的議題也隨之拋出:藝術的推廣是要恪守還是要創新?吸引了無數網友在彈幕和評論中展開討論。話題的延伸與裂變,正對應著節目的核心概念,即傳統文化的繼承與表達。
  • 東陽市傳統民居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入選浙江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
    最近,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省級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創建)名單。其中,東陽市傳統民居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區作為金華市唯一一個文化傳承保護區入選。東陽素有「建築之鄉」「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世界木雕之都。
  • 傳統節日「牽手」數位音樂 開啟線上過節新方式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光明網訊 「每逢佳節倍思親」,受疫情影響,今年很多人難以在線下與親友團聚,共度傳統佳節。但在網絡世界,卻有著別樣的節日氛圍——聽歌拜年、寫歌祝福……傳統民俗以全新形式「上線」,即使與牽掛之人相隔千裡,也能體驗滿滿的節日儀式感。
  • 數字中國、傳承經典,騰訊音樂助力傳統音樂文化「活起來、走出去」
    6月21日下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布騰訊音樂公益計劃,包含「音樂關愛、文化傳承、音樂教育」三大戰略,其中「新民韻計劃」,落地騰訊音樂娛樂公益計劃三大戰略中的「文化傳承」戰略。據悉,「新民韻計劃」將以數位技術升級傳統視聽,大力打造公益專輯及系列文化推廣內容。
  • 傳承中國馬球文化全國巡展
    第一站 · 1003 POLO 上海馬球之夜成功在滬舉辦作為全球領先的馬球產業鏈綜合平臺、中國馬球菁英教育引領者、馬球生活方式倡導者,1003 POLO 於今日相約各位貴賓雲集外灘,在遊艇上舉辦了第一屆傳承中國馬球文化全國巡展——1003 上海馬球之夜,為這個金秋的魔都獻上了一份【馬球文化盛宴】。
  • 中國華服日將在南京舉辦,國風IP助力傳承傳統文化
    國風動畫《天官賜福》助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此前動畫《天官賜福》的插曲《一花一劍》憑藉唯美的歌詞與旋律備受好評,此次華服日,高思超(青年琵琶演奏家)、凌博(青年笙演奏家) 、王寧(青年古箏演奏家)以及徐寶寶(青年二胡演奏家)四位民樂演奏家將在現場傾情演繹其民樂合奏版本。
  • 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打造線上教學傳統文化「金課」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實現學以致用,有效訓練了學生的文化創意思維與創造創新能力,從而深刻領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實現傳承發展。    目前,教學團隊與濟南大學、臨沂大學、濰坊學院、濟寧學院等省內多所兄弟高校開展交流合作,獲得師生的一致認可與好評。
  • 「樂米文化」推廣價格預估,靠譜的自媒體推廣平臺
    備註:本文數據來自站長之家移動傳媒平臺,文章涉及的數據依託平臺大數據計算所得,非百度官方數據,僅供參考。 站長之家百家號傳媒平臺對樂米文化的運營數據估算如下: 預估總閱讀數:11萬-15萬,綜合排名12.8萬 ,汽車分類排名7237 粉絲數:774人,綜合排名
  • 感悟「盡孝心·傳孝道」的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重陽節特別節目...
    今天,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中國青年報社承辦的「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2020年重陽節特別節目播出。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橫涇實驗小學「蘇扇工坊」的同學們帶來制扇技藝展示;在陝西省楊凌高新小學,同學們用五穀雜糧做原材料,製作五穀畫;南京市溧水區實驗小學的師生,將蠶桑之鄉的養蠶傳統演繹為現代美術課堂的教學內容,蠶繭創意掛件、精美的刺繡作品在課堂中誕生;安徽師範大學徽州三雕工作坊,具有徽派風格的木雕、石雕、磚雕在這裡製作完成……  四川省宜賓市南廣鎮中心小學的師生帶來巴蜀大地的傳統技藝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