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過度是什麼感覺?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過度訓練的症狀有哪些?

文/賈志新 圖/網絡

無論是普通跑者講故事,還是精英運動員講傳奇,提到成功二字,總離不開另外兩個字,那就是:苦練。

但苦練,就意味著正確嗎?

什麼叫訓練過度?

把握住訓練量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很多跑者擔心自己的訓練量不夠,總是把自己練到精疲力竭,但成績卻並沒有提升到自己的預期。於是跑者們陷入牛角尖,誤以為自己的訓練量還是不夠,陷入惡性循環,從而導致我們的身體激素水平下降,皮質醇增加,身體開始自動調節為保持體內脂肪,最終身體被拖垮,心裡陷入藍調,跑步之路最終陷入瓶頸,這就叫做訓練過度。

訓練過度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身體反應,那麼跑者們哪些身體信號證明已經出現訓練過度情況呢?今天我們列舉幾個訓練過度經常出現的症狀,各位跑者可以根據自身對號入座,判斷是否訓練過度。

長期持續酸痛

這是訓練過度的最直接表象。

我們的身體由於訓練過度,肌肉並沒有得到足夠休息,沒有時間修復,導致肌肉發炎引起身體疼痛。如果我們是沒有訓練習慣的人,偶爾嘗試一次運動導致的酸痛無需擔憂,但長期運動導致的酸痛,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入睡困難 睡眠質量降低

科比其實也沒見過幾次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優質的睡眠是保障運動訓練質量的重要前提。

訓練過度會加重我們的神經系統負荷,從而導致睡眠不佳,抑制碳水化合物向原糖的轉化。如果當我們出現入睡困難或睡眠質量低下,就證明此刻我們應該停止高強度訓練,通過優質睡眠刺激肌肉生長和修復,並增強免疫系統。

訓練過程中身體沉重

平日裡的強度,不知道為什麼今天堅持不下來了?

由於我們過度訓練,再加上絕大部分跑者白天還有繁重的工作,沒有足夠時間給予肌肉疲勞進行恢復,日常生活跑者們或許不會有察覺,但在訓練時,我們卻會發現曾經能達到的配速、裡程如今卻達不到了。

當我們在訓練中出現這種情況,就要改變此前的訓練計劃,降低訓練強度或強制停練,待身體恢復後再逐漸回歸常規強度。

口渴情況增多

如果我們經常出現口渴或小便呈深黃色,則代表身體出現了脫水情況。

大量運動持續疲勞,我們的腎上腺開始釋放皮質醇,這就是所謂的腎上腺疲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腎上腺無法正常產生調節點截止和液體水平的醛固酮,與此同時,我們由於訓練量過大導致身體開始分解肌肉組織來代替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從而讓我們對水需求量加大。

心率異常

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最大心率,是察覺心率異常的前提。

其心率升高或降低,都證明我們的身體承受了運動壓力,如果我們的心率每分鐘上升或下降平均心率5~10次,就證明我們陷入了心率異常。在日常訓練中,我們要時刻留意心率數據,確保察覺心率異常問題。

停經

這是一項女性跑者的困擾。

女性跑者由於訓練過度出現停經的現象聽起來很驚奇實則非常普遍。訓練過度不止帶來停經,還導致了我們的骨礦物質密度降低,影響骨骼健康。女性跑者如果在訓練中遇到過類似情況,一定要警覺,否則引起的後果並非通過療養可以痊癒。

心裡倦怠

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跑者藍調。

由於訓練量過大,我們的內心也會出現訓練牴觸情緒,這種情緒不只是普通跑者之間會出現,頂級運動員同樣也會首次困擾。我們可以通過調整訓練計劃,增加訓練類目豐富性,參與跑團更換線路等手段,讓我們的訓練更加多彩,擺脫枯燥情緒。

其實所有訓練過度導致的狀況,都與腎上腺疲勞有關。至於多久能夠調整回常規狀態,每個人自身條件不同,恢復周期也不同,短則幾日長則數月。所以在日常訓練中,把握住訓練度以及對自身情況的精確捕捉,保障日常作息,將跑步訓練的計劃穩定維持下去,才能讓自己的水準不斷提升。

各位跑者,你出現訓練過度的情況了嘛?

相關焦點

  • 解析訓練過度
    前言只是覺得好看,沒什麼其他意思過度訓練好像感覺離自己很遙遠其實根據數據分析,對於常年訓練的運動者,每天都有10%~20~訓練過度。本文將詳細解讀過度訓練的本質以及處理。可能是由於過度訓練間接導致的受傷過度訓練是在缺乏充分恢復的情況下使用過高訓練量或過高訓練強度,或者兩者都有導致的現象。
  • 訓練後恢復很重要 洞察過度訓練的跡象
    喜歡運動或是接受一層層訓練的人,務必要考慮過度訓練以及如何避免過度訓練的問題。
  • 過度訓練很可怕!
    無論你是為了保持體型、減肥、變得更加健康或僅僅是讓身體感覺更良好,你都覺得頻繁的跑步會很有好處。 然而請小心!無論你是新手還是有經驗的跑者,你都很可能會不小心超過自己的極限而導致訓練過度。超過身體的負荷,會產生的一連串身體反應,而嚴重情況下,如果恢復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永久性損傷。
  • 肌力與體能訓練(三)丨過度訓練
    透過適當的訓練課程設計提升競技運動員的運動表現是成功的關鍵,而對任何運動而言,具有相同重要性的是在激烈的訓練之後的恢復。當訓練與恢復出現失衡的現象,就可能出現過度訓練(overtraining)的風險,進而發展成過度訓練症候群(remainingsyndrome,0TS)。雖然有許多關於OTS的硏究,但對於如何定義、如何評估及如何補救,目前仍有爭議。
  • 什麼是過度訓練綜合症?健身真的練得越多越好嗎?一起來看看
    然而,很多人健身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卻不知道是由於訓練過度造成的,並且在沒有充分休息的情況下繼續訓練。你知道嗎?患上過度訓練綜合症,可能會對你的健康造成威脅。什麼是過度訓練綜合症過度訓練綜合症指因運動或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身體疲勞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日積月累下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疲勞的狀態。
  • 過度訓練,可能出現的8個跡象
    過度訓練會導致肌肉的萎縮並造成脂肪的堆積,主要原因在於身體的荷爾蒙(Hormones)。過度訓練你會燃燒比以往更多的卡路裡,但它主要來源是葡萄糖/肝糖和珍貴的肌肉組織。而荷爾蒙失衡了。當你已過度訓練時,重要的睪固酮(Testosterone):皮質醇(Cortisol)比值就會傾向一方。
  • 越是新手,越容易「訓練過度」
    而很多健身小夥伴也會被這句話給誤導,尤其是剛入坑健身的朋友,感覺練得越努力、越拼命,進步就越快。殊不知這很容易就踏入了健身禁忌:「訓練過度」!本期我們就簡單聊一下那些使新手訓練過度的常見因素,從而降低過度風險,提高健身效率。
  • 力量訓練到位是種怎樣的表現,訓練過度又是怎樣的表現,一起來看
    那麼,什麼的情況又代表著訓練過度呢我曾經有過一次類似的精力,我認為這樣就是訓練過度了。因為那是我第一次嘗試一天兩練,也就是上午練一個部位,下午練一個部位,並且次數和組數都不在少數。當整天的訓練結束後,我就感覺頭昏不舒服,雖然依然很有食慾,感覺自己能吃很多東西。但是精神狀態並不好。
  • 跑步過度訓練和正常疲勞的區別
    對於馬拉松跑者,在訓練過程中不管是使用傳統累積跑量累積(月跑500公裡但沒有速度練習)或是使用科學化訓練計劃當作練習,都有可能有過度訓練的狀況發生。過度訓練不是一天造成的,不會因為一天訓練的質或量比較大,隔天就產生過度訓練的情況。過度訓練是不斷累積的結果,恢復得快的人可能需要比較長時間過度的練習才會產生,反之恢復得慢的人就會比較快產生過度訓練的情形。
  • 訓練過度都有哪些表現?應該如何避免?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運動能力不一樣,可以承受的訓練量不一樣,判斷訓練是否過度會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剛參加健身的人,可能做50個深蹲就覺得受不了了,而健身多年的老手,可能練了3-4小時還不覺得累,所以,對每個人而言,訓練過度的標準並不相同。我相信這種感受每個人都有,要判斷自己是否訓練過度,你的身體會直接告訴你。
  • 過度訓練的一些徵兆有哪些?
    喜歡訓練的你,趕快來對比一下你中了以下哪些幾點?第一、總是感覺很疲憊,長期劇烈運動會導致皮質醇的分泌和雄激素的下降,讓人失去活力。第二、胃口不好,不想吃飯。第三、肌肉、關節過度酸痛,運動後肌肉酸痛、異常、且持續和不能緩解的酸痛要引起注意哦。第四、睡眠不好。第五、狀態很焦躁,身體激素也不平衡,平常難以集中精力。第六、容易生病感冒。
  • 過度訓練看起來是什麼樣子?
    談到健身,過量意味著過度訓練它往往不會帶來很明顯的症狀總是難以引起人們的注意人們對它認識的也就會比較模糊今天就由健身教練傑夫為我們舉4個健身房外的例子解釋何為過度訓練以及如何預防過度訓練讓我們用最少的訓練得到最佳效果
  • 過度訓練的10大徵兆以及你要如何去預防
    事實上,在訓練量和強度上做的太過最終可能會適得其反,讓你處於「過度訓練」的狀態,弊大於利。什麼是過度訓練?它是真的還只是迷思?與一些健身專業人士告訴你相反的是,過度訓練並不是一種「迷思」。雖然為了真正達到過度訓練的狀態,可能需要非常高的訓練量,但它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可以在多方面去影響訓練者。
  • 關於過度訓練,你了解多少?
    與之相關的還會有"漸進超負荷(Progressive Training)「,"超量補償訓練(Supercompensation Training)「,"過量訓練(Over reaching)」,"過度疲勞(Overwork)"等等,這些詞彙時常出現在關於科學訓練的文章之中,之間有什麼差異或關聯?
  • 跑者經驗分享——資深過度訓練跑者是如何養成的
    感覺很幸運的是比較早地(2016年5月)接觸到了周期性訓練,開始比較系統地「科學」(僅指懵懵懂懂地看心率、配速等數據)訓練。弔詭的也就在這裡,周期性訓練之前,因為對馬拉松心存敬畏,參加過三次10公裡、三次半馬之後,才非常忐忑地報名了全馬,按照道聽途說來的全馬計劃,準備的時間夠長,無傷也算輕鬆地完賽。
  • 對照表格給自己打分,判斷是否過度訓練
    印第安大學運動心理學家傑克拉格林曾開發一項測試,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來判斷自己是否訓練過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7道試題吧。>7小時 1分5~6小時 3分少於5小時 5分3、昨晚睡眠如何和平時一樣 0分比平時多1小時 1分比平時多2小時 3分比平時少1小時 1分比平時少2小時 3分比平時少3小時 5分4、上周是否生病是 5分否 0分5、上次訓練的感覺
  •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過度訓練了?你需要注意這些要點!
    前段時間,收到了一個粉絲的私信,他跟我說擔心自己過度訓練了。有人看了他的訓練計劃,告訴他做的動作太多了,這樣反而還有不好的效果。我們可以簡單說,練太多會導致過度訓練,但實際情況沒有大家想的這麼簡單。事實上,過度訓練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那麼常見。
  • 這些過度訓練的標誌看看你中了沒?
    也就是說,你感覺自己訓練很吃力,不是因為訓練量太大了,而是因為沒有恢復過來。除此之外,也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你每周做超過3次的大重量訓練,同時加上一些有氧運動,你就會過度訓練。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其實兩邊都不對,事實在這之間。
  • 過度訓練及其預防,運動員與教練員的必看篇
    而成功的訓練不但要提供超負荷,同時也要用適當的恢復來避免過多的超負荷。當訓練負荷過大加上沒有足夠營養和休息,就會造成疲勞,生病或受傷。這種累積性的壓力可能是生理的也可能是心理的,但也可能沒有,我們稱為過度訓練。
  • 判斷自己是否,訓練過度可以觀察訓練過程當中,是否有這幾個表現
    以及在健身者後營養是否有達標,拉伸是否有做到位,這些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需要注意的方面,那麼今天在這裡要給大家說到的是我們在訓練過程當中需要去判斷自己是否有訓練過度。首先,訓練過度不僅會影響到我們接下來訓練的效果,並且對我們的身體也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說當我們發現在日常的訓練過程當中有這幾個表現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出現了訓練過度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及時的去糾正你的健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