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三菜一湯」秒殺閩南味上桌,噴香牛肉麵炸排骨配飯一絕!福建有錢人家的晚餐,在朋友圈火了,網友:吃得夠花哨,有錢真好!
你我都熟悉的福建味,特殊時期卻因得減少外出、偶爾想吃吃不到。
其實自煮一桌閩南味不難,還能和全家人一起分享難得的家庭時光。
經典的紅燒牛肉麵從麵條做起,家人也能一起幫忙擀麵揉面,新鮮現制的味道就是好吃。
在閩南,牛肉麵派別眾多,但紅燒一味可說是受到大眾普遍喜愛的風味選擇。
以蕃茄、辣豆瓣醬為風味基底炒到噴香,就能和牛肉與湯底一起慢煮到軟嫩入味。
至於牛肉部位依個人喜好不同,店家常見的半筋半肉牛肉麵,選用的就是牛腩肉,牛腩肉耐煮帶筋的特色,湯頭的風味能全數吸附肉裡,口感卻仍帶嚼勁。
至於決定好吃關鍵的湯頭風味,可將牛骨、雞爪和豬骨等烤出香氣再與蔬菜熬煮約6小時,讓湯底蘊含豐富的蔬菜與大骨馨香,和牛腩肉一起熬煮過就充滿風味層次。
不只大人愛吃,愛挑食的小孩也擋不住。
紅燒牛腩面
●牛骨高湯
材料:
牛骨1公斤、水5000克、牛碎骨400克、雞爪200克、豬骨200克、洋蔥40克、老薑10克、米酒50克、蔥10克、紅蘿蔔30克、西芹15克
做法:
1. 將牛骨、牛碎骨、雞爪、豬骨用烤箱250度烤20分鐘。
2. 把洋蔥、老薑、紅蘿蔔,西芹放入鍋中,加水煮滾。
3. 然後將烤好的做法1倒入,再加入米酒。
4. 鍋中的水再次滾起,轉小火滾6小時。
5. 最後將所有食材過濾,只留湯即完成。
●自家手工麵條
材料:
中筋麵粉300克、水150克、鹽3克
做法:
1. 先用水把鹽拌勻,再加入中筋麵粉中拌成團。
2. 然後用面盆蓋住醒30分鐘。
3. 用手搓成長條切成3等份再用擀麵棍壓平。
4. 入壓面機壓成薄片(最少來回4次) 。
5. 兩面要沾粉。
6. 再換成切割的切成麵條即可。
●紅燒牛腩面
材料:
牛腩條1公斤、大紅袍花椒15克、白豆蔻5克、八角3顆、月桂葉2片,青花椒、桂皮各15克,黑豆瓣醬70克、辣豆瓣醬45克、牛油75克、老薑末40克、二砂糖15克、蕃茄糊70克、蒜碎40克、米酒50ml、醬油45克、冰糖10克、鹽10克、牛高湯1000ml、草粿1顆、蔥花50克、青江菜100克
做法:
1. 先將牛腩條用少許的油入鍋煎至金黃。
2. 在鍋中放入牛油和薑末炒幹再放入二砂糖。
3. 冰糖炒糖色,再加大紅袍花椒,青花椒再加。
4. 先將牛腩條用少許的油入鍋煎至金黃。
5. 在鍋中放入牛油和薑末炒幹再放入二砂糖。
6.冰糖炒糖色,再加大紅袍花椒、青花椒再加入蒜末爆香,後放入黑豆瓣醬、辣豆瓣醬、蕃茄糊炒勻炒香,再放米酒和醬油。
7. 然後加入牛高湯、八角、月桂葉、草果、白豆蔻和做法1的牛腩條。
8. 煮至滾轉小火滾1.5小時即可。
9. 用滾水燙麵條和青江菜,撈起放在碗中。
10. 再裝入紅燒牛腩和湯,最後放上蔥花即完成。
而上桌秒殺的炸排骨,則用豬裡肌肉最適合。
先將帶骨的肉排拍打斷筋,再下醃料醃到入味。
肉片入鍋炸前拍上地瓜粉讓表層酥脆,油溫則維持在120度左右就能炸到金黃恰好。
想增添風味感不妨再加入炸蒜片,讓排骨多一層酥香微辛的滋味。
蒜香炸排骨
材料:
帶骨大排(豬裡肌排)1公斤、蔥白50克、小蒜仁20克、雞蛋1顆、黑胡椒粉1.5克、水170克、細砂糖10克、白胡椒粉1克、鹽10克、太白粉35克、地瓜粉35克、淡醬油10克、生蒜片80克、醃小黃瓜80克、胡椒鹽1克
做法:
1. 先將帶骨大排用肉槌拍過,備用。
2. 用果汁機將蔥白、小蒜仁、雞蛋和水打成汁。在和鹽、糖、黑胡椒粉、白胡椒粉、太白粉和地瓜粉,淡醬油拌勻。
3. 把做法一的排骨用做法2的汁醃8小時。
4. 起油鍋將油溫加熱至120度再放入生蒜片,炸至金黃撈起備用。
5. 在放入醃好的排骨炸至金黃酥脆。
6. 最後將排骨剁塊,灑上胡椒鹽在放上蒜片,擺上醃小黃瓜即完成。
至於特殊時期最受大家青睞的咖喱也是讓白飯見底的配食,帶有椰漿甜香的泰式口味咖喱,連小孩都搶著再添一碗配著吃。
去骨雞腿肉和紅咖喱、香茅、檸檬葉等先醃再煎,再加入椰漿、蝦膏和馬莎曼咖喱一起炒煮到入味,咖喱中還加了馬鈴薯、綠竹筍塊讓口感更佳,每一口都吃得到豐富好料的滿足與咖喱馨香,讓整桌菜一上桌就秒殺,吃得健康又美味。
泰煌咖喱雞
材料:
去骨肉雞腿1公斤、泰式紅咖喱醬10克、紅蔥頭10克、香茅5克、檸檬葉1克、葡萄乾10克、綠竹筍240克、馬鈴薯800克、椰漿335克、椰漿粉135克、椰糖20克、泰式紅咖喱40克、泰式辣蝦膏8克、泰式馬莎曼咖喱15克、檸檬葉1克、南姜5克、香茅5克、無鹽奶油40克、雞高湯660克、烤過的椰子粉5克、肉鬆10克
做法:
1. 將去骨雞腿去皮切塊,再用紅咖喱、紅蔥頭、香茅、檸檬葉醃4小時,備用。
2. 將椰漿和椰漿粉用果汁機打勻備用。醃好的雞腿肉於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
3. 鍋中放入椰糖煮至溶在放入香茅、南姜、檸檬葉炒至出香,放紅咖喱。
4. 辣蝦膏、馬莎曼咖喱用小火炒香,在放雞高湯煮至滾,再放馬鈴薯煮7分鐘再放入做法2和3,還有綠竹筍再煮8分鐘,最後放入無鹽奶油煮勻即完成。
江浙一帶傳統的獅子頭,在閩南也有接近的肉丸菜色。
選用梅花部位的豬絞肉打出黏性,入鍋炸到定型後再和高湯、娃娃菜煮到入味,最後以蒸籠炊蒸到透熟,連肉丸子都有娃娃菜清甜,正好平衡了牛肉麵重油鹹的油膩感,胃口不佳喝來更是開胃舒暢。
清燉獅子頭湯
材料:
梅花絞肉(肥瘦比4:6)1公斤、靈芝蛋2顆、宜蘭蔥蔥白50克、中姜60克、中藥白胡椒粉6克、乾貝烹大師8克、鹽12克、日本太白粉30克、水150克、娃娃菜600克、紹興酒15克、糖3克、鹽3克、雞高湯1500克
做法:
1. 用果汁機將宜蘭蔥蔥白、中姜、靈芝蛋、中藥胡椒粉、乾貝烹大師、鹽加水打均勻,再倒入梅花絞肉中拌勻,再加入日本太白粉拌至出漿有黏性,備用。
2. 用油鍋加熱至160度,將做法1用湯匙搓成圓形入油鍋炸至金黃定型,撈起備用。
3. 用水川燙娃娃菜。把用雞高湯煮做法2炸好的獅子頭煮約5分鐘。
4. 再加入紹興酒、鹽、糖調味和娃娃菜。入蒸籠蒸30分鐘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