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娛樂圈,明星越來越和商業掛鈎,流量更是網際網路時代各個平臺的搶奪資源。因為有流量明星,一部內容空泛枯燥的電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因為有流量明星,一本時尚雜誌可以瞬間被搶購一空;越來越多的公司在批量生產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的唱跳愛豆開始進軍影視行業,那些當紅的明星,都被冠以「流量」二字。在這個流量王的時代,流量既推動著網際網路時代的進步,也腐蝕著影視行業的未來。
但「流量明星」是否只是一個貶義詞呢?我想不完全是的。
流量意味著更多的關注。
明星這個職業,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時刻都被大家關注著的,他們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很多人,所以做公益成為了他們必要的一門必修課。無論裡面是否存在作秀的痕跡,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真的為中國的公益活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的人跟隨著他們關注到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流量能挖掘出優秀的演員
說到優秀的流量明星,小編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朱一龍。在《鎮魂》之前,他不過是眾多籍籍無名的演員中稍微有點知名度的演員,正規科班出身,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了八九年,才憑藉著IP小說被更多人熟知。即使是金子,也需要有陽光的照射才能發光,朱一龍算得上被流量挖掘出優秀的演員。
流量推動著影視行業的進步
流量明星這一詞剛出來的時候,雖然代表著高人氣,但絕對不是一個褒義詞,多指一些擁有高人氣但是演技浮誇的藝人。這個偏貶義詞的標籤促使每一位頂峰上的流量明星想要撕掉這個標籤,最後業務能力過關的那些流量明星,如今依然能活躍在娛樂圈,而那些十年如一日的流量明星,沒有精進自己的業務能力,最後很少有優秀的影視作品再找上門來,慢慢淪為綜藝咖,逐步被市場淘汰掉。流量這一詞正在推動著影視行業的進步。
時間是檢驗流量明星含金量的工具,懂得「自我進化」的藝人,終有一天撕掉讓大家重新審視流量這一標籤,讓自己成為市場上不可替代性的存在。因為觀眾不是傻子,不為一而再再而三地為那些沒有演技、沒有進步的明星買單。
「流量明星」這一詞是這個網際網路時代的產物,代表著人氣名利雙收的那一群頂尖藝人,他們除了要具備強硬的業務能力之外,還應該成為更多年輕人的榜樣,用優秀的作品打動人,而不是用所謂的寵粉留住人。
作為當代的流量明星,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餘應該正確地引導粉絲,將流量指向它應該去的地方,用自己的行動去重新定義「流量」二字。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