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疫情的影響使得許多行業都在今年陷入難堪境地,慶幸但是我們祖國及時將疫情控制住了,然而不少行業還是因為這場突發事件回不到以前的狀況,就好比如現在實體店已經很難做下去了,租金又高,人流量也沒以前那麼多,很多實體店生意都很不好做,好比如服裝店、網吧之類人員聚集的地方都很不好做。
也有許多商家紛紛關門,但是現在又有一個行業被爆出不好過了,這行業就是快遞員了,根據現在網上展示的數據我們能夠發現,自從年初以來我們就有23起快遞網點罷工時間,沒有報導出來的還有許多,隨著雙十一的刺激之下,這種情況也是非常多的,我們隨便搜搜就能夠發現很多地區的快遞包裹堆成山都沒人處理的情況發生,然而這麼多包裹對於快遞不是更好嗎?為什麼大家都好像相約在一起「罷工」一樣呢?
其實根據業內的人分析就是,最近快遞行業迎來了「降薪」的風波,在此前派件是1元/件,現在變成了0.9元/件了,根據百世快遞某位快遞員表示,這已經不單單是百世快遞了,經過我們採訪多家快遞商家發現,韻達、中通也是將價格將成0.9了,而圓通則降到0.8,EMS以前最高能夠拿到1.8/件,現在也是變成1~1.2左右的價格。
要是快遞員將這件快遞放到第三方驛站那邊,那麼收益又會降到0.5左右,這樣降價也就讓每位快遞員每個月的收入降低了1000元左右,這對於賺辛苦錢的快遞員可不是一筆小錢,很多人不理解現在電商發展越來越好,快遞行業也隨之變好,那快遞員的工資怎麼不升反降了呢?
其實不難理解,那就是快遞領域競爭越來越激烈了,每個商家都在靠「價格戰」來奪取市場資源,這也導致許多中小型的快遞企業因價格競爭問題被淘汰出局,對於客戶來說,當然是更便宜更好了,然而對於快遞員來說,他們幾乎365天都需要加班工作的,幹過快遞員的都知道休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然而想要掙錢就需要加班多派件,如果想要收入超過5000就需要不斷加班派件,畢竟是一個多勞多得的行業,所以你們覺得對快遞員降薪是否是一個正確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