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得,2017年王思聰與共享充電寶街電創始人陳歐「立帖為證」的賭局,當時陳歐給街電注資3億,準備乘著共享經濟的東風,在共享充電寶這一行業裡再續此前的輝煌,但是王思聰偏偏不信這個邪,於是下了賭局。
現在看來,王思聰似乎已經輸了,因為共享充電寶發展得越來越好,甚至要比昔日共享經濟的巔峰製造者共享單車還要好。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是在一片質疑聲中成長的,不僅僅是萬達大公子王思聰,還有很多人並不看好這一行業的前景。但是,共享充電寶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頑強成長,到了2020年,儼然發現共享充電寶已經成為了「暴利行業」。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在共享經濟風潮中誕生的很多共享產品已經消失不見了,但現在大街小巷中卻能看到共享充電寶的影子,這種場景,在3年前王思聰肯定是想不到的。
數據顯示,到 2019的時候,使用共享充電寶的用戶已經達到了3.07億,也就是說,中國14億人口中,已經有將近1/4的人口都已經使用過這一共享產品。到了2020年,因為受到特殊衛生事件的影響,使用共享充電寶的用戶減少銳減,但也達到了2.29億人之多。
在龐大的用戶群背後,就是共享充電寶的一片藍海。這些年,除了陳歐創立的街電,還有小電、來電、美團和怪獸,這五家共享充電寶巨頭,組成了「三電一美獸」。
此外,目前市場上比較活躍的共享充電寶公司,還有速綠、搜電、咻電等等新的品牌,而一些新的資本,同樣也覬覦著這一塊領域,都想著分一杯羹。
相關數據表明,2019年街電在這一領域裡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大,達到了28.6%,而小電也不甘落後,佔據的市場份額也達到了27%,隨後是怪獸,市場份額為25%。
以上這三家共享充電寶巨頭佔據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80%以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一度退出市場美團共享充電寶,在今年5月重新上市,而且發力更猛,所以2020年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慘烈。
那麼,在成立之時還被人瞧不起的共享充電寶,現在怎麼成為了悶聲發大財「暴利行業」了呢?
相比於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讓安置共享充電寶的商戶也跟著掙錢,同時這些商戶還可以參與定價,這一優勢讓商戶願意維護和推廣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公司承諾給商戶一定的利潤抽成,商戶幾乎是坐收漁利,他們只需要付出一點點時間去維護,和一點點電費,就能得到不錯的利潤,堪稱「空手套白狼」。
據報導,共享充電寶也會根據場地、租金、消費人群來制定不同的收費價格,有的地方收費多達10元每個小時,像酒吧、KTV、電影院等商戶,因為客流量大,而且人們在這些地方停留的時間長,成為了消費的「黃金地帶」,而在這些地方使用共享充電寶的流水,甚至達到1萬元以上。
同時,相比於創立之初每個小時1元錢的收費,共享充電寶已經普遍漲價三四倍,現在使用共享充電寶每個小時收費基本都達到4元、5元,在酒吧、KTV、電影院的定價甚至會達到8元至10元。
為什麼漲價如此之快?難道不擔心用戶流失嗎?
對此,一個共享充電寶公司的市場部工作人員如此回答:過去幾年公司都是在「燒錢」的狀態下,現在市場穩定了,就開始考慮到回本和盈利了,而且他認為不用擔心用戶流失,因為手機用戶對共享充電寶的依賴性非常強,再加上每小時收費3元至4元也不算高。
不得不說的是,雖然共享充電寶現在的收費普遍漲價三四倍,但製作成本、運營成本基本上還是原封不動。據悉,現在共享充電寶收費提高之後,平均每臺機櫃只需要3到6個月就能回本。投入少收費高,共享充電寶性價比極高的操作,讓這一行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
但是,共享充電寶急於收割消費者的行為,可能會讓用戶反感。有消費者就說了,共享充電寶那麼高的收費,還不如自己買一個充電寶隨身帶著。那麼,大家的觀點如何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