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電寶咋又又又漲價了 你還有充電自由嗎

2020-12-17 荊楚網

共享充電寶咋又又又漲價了

有人嫌貴有人無所謂 你還有充電自由嗎

□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丹

你周圍的共享充電寶漲價了嗎?近日,「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一再引發熱議,並登上微博熱搜。有市民發現,最近租用充電寶時,每小時價格已從1-2元漲到4-6元,甚至更高。

武漢市場的情況如何呢?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武漢多處共享充電寶設備發現,充電價格也普遍達到了每小時3-4元,最高達到每小時8元。

市民對漲價看法不一

出門逛街聚會,手機沒電需要充電的時候還真不少。如今,共享充電寶滿足了不少「重度手機使用者」的充電需求,但其早期每小時收費僅1元的價格也早已難覓蹤跡。

前日下午,在漢口江漢路附近,記者看到,4款不同品牌的共享充電寶,價格每小時3-8元不等。

而在武昌楚河漢街附近,一家電影城前臺的充電寶價格為每小時6元,不足一小時按一小時收費。在漢街街面上,還有共享充電寶價格為半小時2元。

記者發現,距離商圈較遠的一些地方,充電價格有所降低。東亭附近便利店裡的共享充電寶,價格是半小時1.5元。便利店店主朱鵬介紹,離商圈遠一點的區域,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大多在每小時1.5-2元,「是聽說好多地方漲價了,我這兒算是便宜的了。」

去年9月,楚天都市報曾報導,共享充電寶充電每小時收費1元的時代宣告終結。時隔一年多,面對再度漲價潮,消費者怎麼看?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時,市民周女士告訴記者,自從有了共享充電寶,她出門逛街再也不帶自己的充電寶了,「不過最近發現價格越來越高,有想回家翻出閒置充電寶的衝動了。」

不過,也有市民覺得無所謂。家住漢口循禮門的陳先生就說,貴一兩元無所謂,對自己影響不大,「這個主要是方便,出門手機沒電了掃個充電寶,隨時可以還,自己總帶著充電寶還是比較麻煩。」

多因素交織造成提價

記者探訪時發現,儘管是同一品牌充電寶,在不同區域,也存在收費不一的情況。

對此,街電及怪獸充電客服人員表示,不同櫃機的共享充電寶收費上的確有差異,租賃價格僅能通過掃碼了解,小程序或App上暫時無法顯示。

怪獸充電客服稱,公司統一進行階梯定價,在制定價格時綜合考慮設備成本、場地租金、運營人員工資成本等情況;若消費者看到不同商戶收費標準不一致,可能與公司定價策略或者商戶參與制定有關。

來電科技方面則表示,共享充電寶價格由綜合因素影響,一般根據運維難度和成本來衡量;而提價往往由多方原因綜合導致,比如商家要求調高定價以獲取更高的分成收入,更重要的原因還包括渠道運營成本的提高。

在漢從事共享充電寶行業兩年多的張峰(化名),一路目睹了共享充電寶的價格變化。他介紹,2018年價格是每小時1元,當時商戶的分成比例在30%左右,但是現在商戶的分成比例大大提高,多的甚至高達到70%,「漲價也是沒有辦法,商戶分成比例在提高,如果我們不接受,會有其他品牌接受。」

未來前景仍被看好

對於共享充電寶漲價,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吳先明教授分析,主要原因還是市場需求在不斷增加,而新增的供應又不能很好地滿足需要,加之維護保養成本不斷提高,漲價也是市場行為。並且,不僅是充電寶,共享單車收費也漲了。

「隨著5G手機的普及,我們的手機耗電量會越來越大。相對隨身攜帶充電寶來說,共享充電寶價格的微調總體來看影響不大,受眾大多能接受。」吳先明認為,由於5G的推廣,以及人們對手機的普遍依賴性,共享充電寶的前景仍被看好。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寶市場用戶規模在2.5億人左右,未來三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4.9%,還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該報告分析稱,人們對手機電量的需求在提升,客觀上為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提供動能,5G推廣後,行動裝置耗電量增多,但目前終端電池技術仍未實現突破,行動裝置續航時間無法得到延長,因此市場上對共享充電寶的需求將長期存在。

繪圖/劉陽

相關焦點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你還有「充電自由」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日電 (趙佳然)你周圍的共享充電寶漲價了嗎?近日,微博話題「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引起熱議。有消費者表示,自己最近租用充電寶時,每小時價格已從1-2元漲到4-6元甚至更高。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與共享單車類似,共享充電寶的提價可視為企業成長的必然趨勢,而未來價格的變化則與商家的話語權及市場接受程度相關。
  • 共享充電寶又雙叒漲價了,你還有充電自由嗎?
    便利商店老闆朱鵬介紹,離商圈稍遠的地區,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大多在每小時1.5-2元,「聽說有很多地方漲價,我這裡就算是便宜了」。楚天都市報去年9月報導,共享充電寶每小時收費1元的時代宣告結束。一年多以後,面對再次漲價的熱潮,消費者是如何看待的?
  • 杭州共享充電寶又漲價了 最貴的漲一倍
    和閨蜜吃完飯,還充電寶時,陳女士發現,充電不到4小時,手機頁面顯示扣費12元。 這個長假,和陳女士一樣覺得共享充電寶有點貴的網友還不少。「以前共享充電寶半個小時1塊錢就覺得貴了,現在漲價漲得好可怕。半個小時都要3塊錢。」「用過最貴的是6塊錢半個鐘(頭)」…… 在微博搜索共享充電寶,快報記者發現,原來共享充電寶最近又漲了價。
  • 悄悄漲價的共享充電寶,真的在悶聲發大財?
    文|投中網 林桔漲價之後,共享充電寶還會被植入木馬會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早就沒新聞了。本周難得掀起話題,說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會洩露隱私,結果落地的新聞重心也錯過了共享充電寶。這真是個奇怪的情景:疫情線下衝擊如此之大,共享充電寶也依然堅挺,沒有哪家因此而倒下,反而不斷漲價,商業模式越來越健康。但沒人在乎了。共享充電寶的定價,對標的是當地一瓶水的價格漲價是被提及最多的。去年年底漲了一次,用戶們似乎雖有抱怨,但也沒有激起多大波瀾。最近據說又漲了一次。
  • 悄悄漲價的共享充電寶,真在悶聲發大財?
    漲價之後,共享充電寶還會被植入木馬會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早就沒新聞了。本周難得掀起話題,說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會洩露隱私,結果落地的新聞重心也錯過了共享充電寶。這真是個奇怪的情景:疫情線下衝擊如此之大,共享充電寶也依然堅挺,沒有哪家因此而倒下,反而不斷漲價,商業模式越來越健康。但沒人在乎了。共享充電寶的定價,對標的是當地一瓶水的價格漲價是被提及最多的。
  • 普遍漲價三四倍,急於「收割」3億用戶,共享充電寶你還會用嗎?
    事實上,共享充電寶是在一片質疑聲中成長的,不僅僅是萬達大公子王思聰,還有很多人並不看好這一行業的前景。但是,共享充電寶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頑強成長,到了2020年,儼然發現共享充電寶已經成為了「暴利行業」。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在共享經濟風潮中誕生的很多共享產品已經消失不見了,但現在大街小巷中卻能看到共享充電寶的影子,這種場景,在3年前王思聰肯定是想不到的。
  • 漲價、盜取個人隱私?……玉林的共享充電寶還能安心使用嗎?
    近日,網上傳出共享充電寶悄然漲價以及共享充電寶可能被植入木馬程序,直接盜取個人信息的兩則消息,一下子將共享充電寶行業推向風口浪尖。目前,玉林共享充電寶市場如何?是否也存在價格上調狀況?個人信息如何保護?為此記者專門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 共享充電寶漲價:同品牌同地段價不同,由品牌方和商戶共同決定
    有遊客在老城故事照相館裡租借共享充電寶。 新時報記者 薛冬 攝還記得上一次借充電寶,你被扣了多少錢嗎?中午吃飯休息的間隙,陳燃拿起手機,輕車熟路地打開一個小程序,「昨天借的,忘還了,今天還的話,要扣40塊錢。」
  • 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充幾次可自己買一個,還用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記者 張旭)「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不是才一塊錢嗎?」經過了5年的發展,不少習慣了共享充電寶的用戶突然發現,這不起眼又離不開的充電寶,不知何時已變成小小「吞金獸」。  租充電寶嗎?
  • 充電寶,又開始悄悄漲價
    上海環球港附近為例,用戶使用怪獸充電81分鐘後花費了8元,隨處可見的共享充電寶又一次悄悄漲價。回想起2017年,共享充電寶異軍突起。那是個瘋狂的年代,一度創下10天融資3億、40天內湧入12億的記錄,近30家明星VC機構入局。經歷三年洗牌後,最終留下了「三電一獸」(街電、小電、來電、怪獸)。被王思聰看衰的共享充電寶,竟然先後宣布盈利。
  • 要步共享單車後路?共享充電寶一小時8元,廠商憑什麼瘋狂漲價
    那麼如今共享充電寶的市場到底如何呢? 我們發現,現在基本上比較熱門的商鋪都會看到共享充電寶的影子。而且隨著用戶越來越多,共享充電寶開始出現加價的情況。 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共享充電寶行業也還是想要得到更多的利潤。在2018年共享充電寶的價格還是1元/小時,到了2019年央視開始報導共享充電寶,不過報導內容是漲價的消息。
  • 網際網路項目共享充電寶開始漲價,雲紙紙巾機成為下一個街電?
    本網12月25日訊 網際網路項目共享充電寶開始漲價,雲紙紙巾機讓投資者迅速回本曾經王思聰說:「如果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之後共享充電寶街電的創始人陳歐就在網絡上回復了王思聰的這一說法,話語還是非常客氣的。
  • 你用共享充電寶嗎?漲價、好借難還等問題引熱議
    記者 邱江華  「共享充電寶怎麼這麼貴了?」近日,海口市民陳瑞在五源河體育館裡租借了某品牌共享充電寶,使用1個多小時後,歸還時發現被自動扣款15元。  移動互聯時代,人們的生活幾乎離不開手機,共享充電寶給「低電量焦慮者」帶來便利的同時,悄然漲價、好借難還、隱私洩露等問題也頻遭消費者吐槽。
  • 共享充電寶的西西弗斯困局
    從共享充電寶被推上風口到今天,已有三年之久。三年來,共享充電寶經歷了質疑、洗牌以及專利戰、營銷戰、漲價、盈利等多個階段,隨著巨頭入場,老牌選手上市,市場進入了新的階段。時針撥回到三年前,「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王思聰的立貼當下被不少業內人士引用,來印證王思聰被打臉,迎合吃瓜群眾的調侃需求。
  • 比給特斯拉充電還貴!共享充電寶「不講武德」再提價,你還會使用嗎?
    甚至有網友表示,某品牌的充電寶15分鐘要5塊錢。共享充電寶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充電工具,讓大家免於拿沉重的充電器出門,又能在手機需要電時及時補充,極大地便利了大家的生活。但是,當年的1元/小時已經成為過去時,共享充電寶漲價早已不是新鮮事。
  • 打工人用不起共享充電寶,難道戶外電源就不香嗎?
    最近一則「共享充電寶為什麼越來越貴」的新聞上了熱搜。「國慶節的時候還是半小時1.5元,現在就半個小時2塊了?」、「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很多網友都在吐槽共享充電寶的漲價,讓人難以承受。
  • 共享充電寶漲價:充50分鐘要6塊錢 打工人用不起了
    、"充了50分鐘,要了我6塊錢,以前一小時才2-3塊"……最近,很多網友吐槽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了。隨著共享經濟概念的崛起,共享充電寶於2015年誕生,最初是1元/小時,相較現在來說堪稱"白菜價"。共享充電寶最初並不被看好,王思聰甚至在朋友圈諷刺街電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 共享充電寶有哪些安全隱患?閒魚上的能買嗎?
    一般情況下,正常共享充電寶廠商的設備不會留有木馬或者後門,但是如果相應的共享充電寶被不法分子改造,內部設置晶片,可以通過充電口進行通訊,並在用戶手機裡植入木馬程序,獲取用戶手機裡的隱私信息、控制用戶手機行為。哪些充電寶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呢?一是商場裡的可租賃移動電源,二是火車站裡叫賣的滿電充電寶,三是掃碼免費送的充電寶。
  • 用不起的共享充電寶,悄悄漲價6倍割韭菜,有人被迫99元回購
    平時喜歡用手機刷抖音、玩遊戲的劉先生,經常遇到手機電量「告急」的情況,共享充電寶的出現幫他解決了這一後顧之憂。網點多、租借方便、價格實惠等均成為郭先生信賴共享充電寶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朋友提起,我都沒注意到(共享充電寶)漲價了。」因為使用次數較多,郭先生開通了免密支付功能,每次的結算金額也就沒太在意。
  • 共享充電寶盈利一年多,仍在生存線掙扎?
    有充電寶呀。「風口遺豬」、真香定律,共享充電寶短短三年多的歷史跌宕起伏,如今似乎來到了「揚眉吐氣」的新時代:用戶離不開,頭部企業皆實現盈利。盈利之後呢?2019年,低調賺錢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以街電、來電、小電、怪獸等「三電一獸」作為排頭兵,步調一致地開始漲價。越盈利越漲價似乎是個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