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顆LCOS晶片量產 *ST晨鑫「救星」登場?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陳佳嵐廣州報導

  國內首顆無機取向QHD(QuarterHighDefinition,數碼產品屏幕解析度的一種)微顯LCOS(指矽基液晶)晶片近日實現量產。

  一直以來,微顯示晶片(光閥晶片)領域主要被美國德州儀器、日本索尼等國外大公司壟斷。《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該晶片的量產化意味著國內有望打破美國和日本公司在微顯示晶片領域的壟斷,能夠解決傳統LCOS晶片可靠性低、亮度不高等缺點,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據悉,該晶片是由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新辰」)研發的。慧新辰是A股上市公司*ST晨鑫(002447.SZ)的控股子公司。

  LCOS晶片是一種將液晶技術與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結合,以光相位調製為核心的光控制晶片,是投影類、AR/VR、5G通信等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核心晶片。

  「宅經濟」催生需求上升

  *ST晨鑫主要通過全資子公司壕鑫互聯從事網際網路遊戲、電子競技等業務,但電子競技業務和區塊鏈業務尚未形成規模,公司連年巨虧。

  根據披露信息,*ST晨鑫2018年度虧損6.36億元,2019年度虧損9.99億元,連續兩年虧損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面臨退市風險。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金額10.08億元,佔實收股本總額的70.62%,未彌補虧損較大,財務狀況惡化。

  為了走出經營困境,*ST晨鑫跨界併購了主營LCOS晶片的慧新辰。

  今年6月11日,僅有52.6萬元貨幣資金的*ST晨鑫斥資2.295億元收購慧新辰51%股權,自此,慧新辰成為*ST晨鑫控股子公司。

  慧新辰目前主要產品包括LCOS光調製晶片(光閥晶片)和LCOS光學模組(光機)。

  「從市場總量來看,智能投影年出貨量超過了600萬臺,新型單片LCD投影年出貨量預測超過1500萬臺,目前我國投影生態鏈企業已經有1.42萬家。」慧新辰總經理李鯤告訴記者,在可見光顯示領域,有一個新興市場正在爆發——智能投影。

  天貓數據顯示,近兩年投影產品品類增速分別達到了66%和84%,近期央視報導中「宅經濟」帶來投影儀爆發式增長;從京東數據來看,家用投影儀增長超過150%,而在線教育需求下的家庭教育、家庭影院等相關產業在疫情期間市場逆勢上漲。

  不只是國內,國外家用投影儀產品的需求也出現爆發,業內人士預計,今年整個行業國內外加起來,能做到1400萬臺到1500萬臺之間,而去年大約是在750萬到800萬臺之間。

  受益於「宅經濟」,LCOS晶片市場需求也在上升。

  「LCOS作為光調製晶片,而近眼顯示、3D列印/掃描、機器視覺感知、光纖網絡的核心部件以及車載顯示等部件近期需求都在快速增長,都在追我們的相應產品。」李鯤告訴記者。

  產能規劃或出現「倒掛」

  李鯤向記者透露,慧新辰的LCOS晶片主要是由8英寸晶圓廠製造的。

  近期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受到外界頻頻關注。一方面,8英寸設備幾乎已無供應商生產,使得製造設備售價水漲船高,總產能規模停滯不前。另一方面,全球居家辦公和在線教育使筆記本電腦、平板類產品出貨量顯著增長,拉動中大尺寸面板顯示驅動IC等需求提升,隨著汽車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復甦,IG-BT、MOSFET用量大幅提升,均為8英寸晶圓製造帶來新的增量,使得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8英寸晶圓產能吃緊,部分代工大廠已開始漲價,預計漲價會持續到明年一季度。

  談及慧新辰晶片備貨情況時,李鯤告訴記者:「公司對備貨的周期預判還比較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產能準備還不算太緊張,但在今年第四季度與供應商、供應鏈洽談明年備貨情況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明年下半年供應商、供應鏈條能夠在書面上保證的產能與我們的預期有比較大的落差。」

  李鯤介紹道,一般而言,LCOS這類晶片產品在上半年是銷售淡季,下半年是銷售旺季,但是今年上遊8英寸晶圓代工廠商反饋過來的產能規劃出現了「倒掛」現象,反而是上半年產能保證的多一些,下半年能保證的產能就很少。「離我們的預期差得比較遠,大家在溝通協調的時候就感覺到,明年上半年產能協調還比較容易些,但下半年產能協調起來就更困難了,越需要貨的時候越困難。」李鯤對此表示。

  此外,產能需求多少與價格漲幅也出現了倒掛的現象,「之前的商業規則是你要的越多,價格越低,現在是早已被通知提前漲價,反而是數量少,漲得少一點,數量多,可能還漲的多點。」李鯤對此表示。

  受8英寸代工緊張影響,部分企業已經將部分8英寸產品開始往12英寸晶圓廠轉進,而一部分企業也在考慮開發其他代工廠。

  由於LCOS晶片代工工藝比較特殊,能代工的實際上也就是聯電、臺積電、中芯國際等幾家晶片代工商。

  目前半導體周期上行,相比於IDM廠商和晶圓代工廠商而言,很多無晶圓廠設計公司可能會面臨拿不到晶圓廠產能的情況。

  李鯤對此表示:「的確是設計廠商影響比較大,而且傳統的封測產能也開始緊張了。」

  「就我們企業來說,比純設計廠商相對來說情況好一些,我們的光電晶片因為封測比較特殊,所有封測產能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做。」李鯤對此表示,慧新辰的LCOS晶片產品最大的一個核心突破就是要在封測上做一些突破,為此,自己投入了封測產線。

  「這也使得慧新辰的LCOS晶片封測產能方面受8英寸晶圓產能影響相對來說好一點。」李鯤對此補充道。

  據悉,慧新辰子公司在東莞的封測中心擁有一條產線,計劃年產能約100萬片,是全球僅有的數條批量線之一。

(責任編輯:蔡情)

相關焦點

  • ST晨鑫收購慧新辰半年,國內首顆無機取向LCOS晶片出爐!
    不只是國內,國外對於投影儀的需求也日益見長。經預測,在銷量明顯上漲多個百分點之後的下半年,投影儀的增長趨勢仍不可小覷。但極米科技路不好走,雖然市佔率擺在那裡,極米科技乃至國內的投影儀廠商也一直在受著美日在微顯示領域壟斷的荼毒。往往需要滿足對方的高價高要求,國內廠商才能把生產投影儀需要的晶片拿到手。 可想而知,長久以來微顯示領域中國一直被卡著脖子。
  • 國內首顆無機取向LCOS晶片量產 能否打破日美在微顯示領域壟斷?
    (002447,SZ)在「芯格局 顯未來」顯示領域智慧論壇上宣布,旗下子公司上海慧新辰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慧新辰)研發的國內首顆(無機取向)QHD微顯LCOS晶片,實現了從樣品到量產的跨越,像素密度也從4300PPI提升到了6000PPI。
  • *ST晨鑫淪落退市邊緣主營遊戲的要收購晶片企業交易所:真能持續賺錢?
    有人退市,有人則退市邊緣掙扎,如*ST晨鑫(002447),就以僅52.6萬元的貨幣資金,成為了A股「最窮」上市公司。可即便如此,公司的擴張夢卻並未停止,並表示希望定增2.3億元出去收購晶片企業……最終引出了一堆謎團與監管關注。
  • LCOS顯示晶片能改寫投影行業劇本嗎?
    近日,「芯格局 顯未來」——LCOS晶片發布會暨顯示領域智慧論壇在深圳舉行,有媒體向國內「投影儀一哥」極米科技創始人鍾波提問,是否考慮購買慧新辰LCOS晶片以替代美國TI晶片這一問題,鍾波表示,一直在關注慧新辰LCOS晶片,晶片量產後,極米正在對其LCOS晶片進行測試。
  • *ST晨鑫擬2.3億收購晶片企業
    原標題:*ST晨鑫擬2.3億收購晶片企業   因蹭上晶片熱點,「1元科技股」*ST晨鑫開盤漲停,報1.12元。
  • 國內唯一一條?鉅成集團LCOS封裝產線有望今年年底實現量產
    集微網消息,據中國新聞網報導,5月19日,上海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鉅成集團」)宣布,其擁有的目前國內唯一一條LCOS封裝產線有望於今年年底實現量產。圖片來源:鉅成集團據報導,鉅成集團自主研發的國內首顆(無機取向)LCOS晶片於2019年在上海「點亮」。該晶片的量產有望打破美國和日本公司在微顯示晶片領域的壟斷,解決傳統LCOS晶片可靠性不高、亮度不高等缺點,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的空白。
  • 晨鑫科技2.3億收購虧損資產搏命
    資產收購的消息發布後,*ST晨鑫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股價終於站穩了面值線以上。曾經的「海參大王」在劉德群手中,激進轉型、改名換姓,迅速沉淪。薛成標承債掌盤,注入尚在虧損的資產,能將*ST晨鑫從退市的邊緣拉回來嗎?
  • 傑發科技推出國內首顆車規級MCU晶片,助力汽車「新四化」
    打開APP 傑發科技推出國內首顆車規級MCU晶片,助力汽車「新四化」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4 15:53:28 近日,四維圖新旗下全資子公司AutoChips傑發科技對外宣布,其車規級MCU產品線又添重量級新成員——AC7801X,這是傑發科技繼2018年底量產的國內首顆車規級MCU 晶片——AC7811之後, 國產第一顆32位Cortex-M0+車規級MCU晶片,進一步打破國外MCU品牌在車身控制領域的技術壟斷,為國內汽車半導體行業樹立新的標杆。
  • 鉅成集團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LCOS晶片!
    前言:LCOS晶片不算一個新東西,大概10來年前,國內做過一輪,各種原因沒有做起來,可見LCOS晶片在設計到製造量產過程中的難度之大。從市場前景來看,5G將推動電信運營商進一步提升其網絡傳輸速率,傳統基於MEMS或LC的WSS無法滿足5G時代高速網絡的需求,基於LCOS晶片技術的WSS將成為5G網絡的核心器件。在電視行業,4K+時代LCOS晶片像素尺寸小、解析度高的優勢開始凸顯,LCOS晶片有望打破DLP技術壟斷,分享電視行業億級市場。
  • 全面開啟50nm工藝新時代,中國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成功量產
    全面開啟50nm工藝新時代,中國首顆50nm 256M NOR Flash成功量產 2020-07-31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億智電子吳浪:超百萬顆晶片量產落地,AI晶片規模化落地的四大難點...
    在峰會上午場,億智電子聯合創始人兼COO吳浪,發表了題為《拆解端側視覺AI晶片的落地難點與機遇》的演講。▲億智電子聯合創始人兼COO吳浪億智電子成立於2016年,作為端側視覺AI SoC晶片領域的新銳玩家,主要圍繞在視覺安防、汽車電子、智能硬體領域賦能AI 產品,並先後獲得了北極光,英特爾資本和中建投等戰略投資,實現AI系統級晶片量產。
  • 政府助力 青島唯一晶片封裝測試企業順利量產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伴隨著國際形勢的劇烈變化,國內晶片產業發展狀況備受關注。記者採訪獲悉,作為青島地區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晶片封裝測試企業,即墨區青島泰睿思微電子有限公司今年已正式量產,目前月封測晶片可達3億顆,已與小米、OPPO、VIVO等國內諸多知名品牌建立合作關係。
  • ...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高品質的LCOS晶片...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6日訊,有投資者向*ST晨鑫(002447)提問, 董秘,您好,國家近日出臺了關於大力支持晶片發展的相關政策,請問對於公司來說有什麼利好嗎?公司未來將如何抓住國家政策來擴大自身發展呢?
  • 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亮相
    9月5日,五邑大學參與研發的4800萬像素矽基液晶數字光場晶片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發,被評為「科技創新服務示範案例」。這是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晶片,其以4800萬個光場像素創造了矽基液晶晶片解析度新的世界紀錄,也標誌著我國數字光場晶片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 快訊:*ST晨鑫跌停 報於2.22元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4日消息,今日*ST晨鑫開盤報2.33元,截止10:25分,該股跌5.13%報2.22元,封上跌停板。最近一個月內,*ST晨鑫共計登上龍虎榜0次,表明*ST晨鑫股性不活躍。 公司主要從事 移動遊戲業務截止2020年9月30日,*ST晨鑫營業收入4405.463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5247萬元,較去年同比減少-0.0%,基本每股收益0.0003元。
  • 晶片行業福音!長春光機所研發成功,國內首臺全自動晶圓探針臺
    晶片行業飛速發展,儘管國內的技術比起國際頂尖水平還有不足,但是依舊在不斷的進行技術追趕,尤其是在晶片製造領域。就在前段時間,中科院傳來了好消息,長春光機所正式對外宣布研發成功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的全自動晶圓探針臺。
  • 僅兩年便量產19納米晶片,打破美韓技術壟斷,長鑫的內存破局之路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方面,2016年中國紫光集團在武漢創立了長江存儲,兩年後,國內首顆32層堆棧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問世,實現了我國快閃記憶體行業真正意義上從無到有的突破,2019年5月長江存儲攻克64層堆棧快閃記憶體,當時全球領先的快閃記憶體為三星96層堆棧快閃記憶體,兩者相隔僅一代的距離。
  • *ST晨鑫1月4日打開漲停
    以下是*ST晨鑫在北京時間1月4日09:30分盤口異動快照:1月4日9點30分,*ST晨鑫盤中打開漲停,現報2.12元,成交2465.72萬元,換手率0.86%。該股之前於9點26分漲停。
  • 進軍智能安防、人臉識別等市場,瓴盛首顆AIoT晶片重磅發布!
    打開APP 進軍智能監控、人臉識別等市場,瓴盛首顆AIoT晶片重磅發布! 黃晶晶 發表於 2020-08-31 15:32:30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文/黃晶晶)8月28日,瓴盛科技發布首顆AIoT晶片JA310,採用三星11nm製程工藝,該晶片於2019年12月一次流片成功
  • *ST晨鑫: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回復的公告(一)
    (c)集成電路行業在電子產業鏈中的產值佔比將持續提升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的行業產值將持續提升,主要是因為新的智能設備和應用場景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晶片採購需求,尤其是高性能晶片的需求持續旺盛,且高性能晶片的單價較高,導致國內集成電路設計的產值不斷攀升。②業務開展標的公司當前的主要產品為 LCOS 光調製晶片(光閥晶片)和 LCOS 光學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