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book , something more.
ˉ
〃
高高的朝天門喲,掛著棒棒的夢。
長長的十八梯喲,留著棒棒的歌。
爬坡上坎,腳下的路,一根棒棒求生活。
渴了抱著棒棒睡,累了端起大碗喝。
傻由他說,土由他說,
日子在棒棒上梭哦,
有鹽有味,有鹽有味不寂寞。
〃
——《山城棒棒軍》片尾曲
朝天門 ˙在建中的來福士廣場下的棒棒軍
這是大多數重慶人都耳熟能詳的一首歌,這首歌曾經和它的同名熱播本土劇《山城棒棒軍》一起陪伴了重慶人很長的電視時光。
無論歷經多少時日,它熟悉的旋律一旦響起,便能喚起重慶人關於棒棒的記憶。棒棒從電視和現實中融入人們的生活,兢兢業業地服務,來去無名。
山城地貌崎嶇複雜,主城區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這樣的格局造就了大量的坡坡坎坎。人在其中生活出行,自然會最直接地面臨對腳力的考驗,棒棒這一行業於是應運而生。
你爬不上去的坡,你過不去的坎,只需要看到肩扛棒棒的人呼喚一聲「棒棒」,他們就會箭步上前接過你的重物,駕輕就熟送達目的地。
日裡夜裡,風裡雨裡,大街小巷,爬坡上坎。總有棒棒在這個3D魔幻的城市中穿梭,替市民們排憂解難。他們就像這個山城的遊擊兵,有髒活累活常人難以力任的活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每一滴大汗和每一個腳印都印在地上,他們暴起的青筋和黝黑的皮膚是助力城市向前發展的證明。
如今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另一個時期,棒棒行業的業務機會也越來越少,他們正在淡出人們的視線,正在被遺忘……
作為這座城市發展進程中的生力軍,作為一個年代的現象群體,棒棒從來不該是符號化的。他們是一個值得所有人尊重和銘記的群體,而他們的群像是稜角分明、血肉飽滿的,每一個人都有他身為棒棒的「堅持」。
老黃,《最後的棒棒》紀錄片劇照
早年遭遇婚姻挫折,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又為了幫助女兒還房貸而六十幾歲還在當棒棒的老黃,他準備幫女兒還清房貸後回家帶孫子。
老杭,《最後的棒棒》紀錄片劇照
同樣遭遇婚姻挫折,為了復仇需要的資金而投身棒棒行業的老杭。如今,心中的仇恨早已被時間衝淡,患有頑固腿疾的他偶爾會放下棒棒回老家休養。
河南,《最後的棒棒》紀錄片劇照
有錢時上賭桌,輸光了再扛起棒棒掙賭資的河南人「河南」,除此以外他還堅持讀報紙,是自力巷53號的「文化人」。他說他喜歡周潤發演的賭神,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為賭神。「每天贏個十來萬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一個退役中校鏡頭下的山城棒棒軍群像,他說「我們就是要用最笨拙的方式去追蹤一群背影,記錄一個時代,講述一種人生。這與藝術無關,基本全是力氣活兒。」
這的確與藝術無關,一個退役軍人拿起棒棒也不是因為生計,他「只是想踏踏實實回到勞動人民中間,踏踏實實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叫何苦,重慶奉節人。只要看過他的全國首部自拍體紀實片《最後的棒棒》,你便會相信他話語裡的真誠。這部13集紀錄片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7,還獲得了「金樹」國際紀錄片獎。現在仍在愛奇藝播放,收視率已接近2000萬了。
為了體驗真實的棒棒生活,他只帶了1300元鑽進渝中區五一路自力巷53號的危房,向老棒棒老黃拜師,跟一群棒棒共同生活近一年。但他並未以觀察家自居,而是零距離地融入棒棒的生活,實打實地幹著棒棒的活兒,甚至作為一個朋友在實際的地方幫助他的棒棒同仁們生活得更好。在那一年中,何苦本身也成為了「最後的棒棒」中的一個身影。
〃
城市不會遺忘棒棒,因為他們早已融入城市發展的記憶中。真正可能遺忘他們的是我們自己。
如今3年多過去了,導演何苦將攜同名新片《最後的棒棒》及主創團隊前來新山書屋舉行首場電影主創見面會。
「《最後的棒棒》,它不給你那些鏡花水月的幻象,它給你一場皮開肉綻的、殘酷的、荒蕪的生活真相,有些人看過絕望,有些人卻看到微光。」
ˇ
活動信息
《最後的棒棒》
重慶首場主創見面會+同名書籍籤售會
時間
8月16日 19:30 - 21:30
流程
19:30 - 20:10
電影精彩片花展映
20:10 - 21:00
電影導演及兩位本色出演的「棒棒」與觀眾分享
21:00 - 21:30
《最後的棒棒》紀實小說籤售
地點
重慶渝北區嘉州路92號 新光裡2F
報名方法
識別如下二維碼即可進入報名通道
成功購買「新山活動報名通道」
並確認收貨
方為報名成功
(一人一座,報名成功後即不再受理退款申請)
本次活動名額僅限50人
按報名成功時間優先統計
因嘉賓分享機會珍貴
活動場地席位有限
10元/人
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
Rico - 圖
喬治 - 文
大哥 -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