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這裡蔣秋心。歡迎來到「每日讀詩」欄目。
最近都在分享愛情詩歌,今天也不例外。只不過時間從古代來到了民國,從甜蜜到哀怨,又到現在的「哭笑不得」。
語文課本上的魯迅,總是那麼嚴肅,不苟言笑,憂國憂民,棄醫從文,文章又針針見血。是一個真正的大文學家。「新文化運動」,可能讓人覺得這些留洋歸來的人,都只是專注於現代語文,殊不知不少我們熟知的文學家,從小是從私塾畢業,古文功底也非常深厚的。比如胡適,寫的雖是「現代詩」,但也有專門的古體詩詞的作品集。
好了,讓我們來看看這首讓人哭笑不得的詩吧:
魯迅《我的失戀》:我的所愛在山腰;想去尋她山太高,低頭無法淚沾袍.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我的所愛在鬧市;想去尋她人擁擠,仰頭無法淚沾耳.愛人贈我雙燕圖;回她什麼:冰糖壺盧。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塗。我的所愛在河濱;想去尋她河水深,歪頭無法淚沾襟。愛人贈我金表索;回她什麼:發汗藥。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我的所愛在豪家;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搖頭無法淚如麻。愛人贈我玫瑰花;回她什麼:赤練蛇。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這首詩大概不需要翻譯,沒有閱讀門檻,原本是為了諷刺那些無聊的失戀詩盛行,是戲謔之作,但是今天的我們讀起來,卻覺得非常有趣。
百蝶巾,雙燕圖,都是非常有雅趣的物件,也能看得出女方非常有品位。透明的絲巾上繡著各種樣式的小蝴蝶,畫卷上那栩栩如生的成雙成對的飛燕,不僅僅外在美好,也有一些內在的寄託,是中國常見的定情信物,也是一種想跟你交往的暗示。
禮尚往來,別人送了你,你自然是要回她的。而你回了什麼?貓頭鷹?嚇死人了呀,哪家姑娘能喜歡?貓頭鷹可是猛禽!很難管教的。哪怕真有女孩子喜歡,詩中那位女子肯定是討厭的,因為題目是《我的失戀》。分手,是必然結局……
金表索,玫瑰花,與上面則相反,是非常現代化的物件,上面那個如果代表了溫婉的大家閨秀,下面這兩個就是留洋歸來的富家千金,很是時髦。金表索,大概是金表吧,值錢是非常值錢的,玫瑰花,多浪漫的禮物啊。結果你怎麼反應的?蒙汗藥?這是要犯法呀?赤練蛇,劇毒無比,這是要殺人嗎?
最後女孩子翻臉不認人,再也不與你往來了,你還一臉無辜,「她是怎麼了?莫名其妙的發什麼脾氣?不是昨天還好好的嘛?神經病啊,算了算了,走了這一個,還有下一個,等等,反正都失戀了,趕緊寫一首詩,紀念一下,多好的題材啊。」
好吧,聰明的讀者,你們知道,為什麼這個人老是失戀了嗎?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這是魯迅先生對青年人的告誡,這首詩,原本也是一種提醒和諷刺。
處於亂世之中,文化交接之時,古典與西方文化相互碰撞,有意氣風發的青年人,也有一些頹廢傷感的「零餘者」。
零餘者這個概念出自鬱達夫,顧名思義,就是一些與世界格格不入的邊緣人,作為知識青年,非常清高,但是社會給他們的壓迫太多,他們是無力把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經常悶悶不樂,又或者作出許多自甘墮落的事。或者把身心都寄託給愛情,沒什麼個人的事業。
渴望愛情並不可恥,然而一味沉溺情愛之中,整日念的詩句都是寫悲傷的失戀,好像這就是學的知識唯一的用處,這樣,在動亂的時代,就顯得有些無病呻吟了。何況他們的愛情,也並不多麼驚心動魄,說是渴望愛情,卻根本不尊重女性。也沒有為愛情付出多少,他們享受的,只是寫失戀詩的得意。
振奮的作品難寫,失戀的作品就容易許多。
每寫出一句纏綿悱惻的句子,他們就洋洋得意,覺得自己非常有才華。
或許和平時代能得到誇讚,但是在很多年輕人拋頭顱、灑熱血的時代,只覺得可笑。
當然,哪怕是現代的詩詞圈子,仍然是以寫失戀詩為主的,甚至還有大批的閨怨詩。寫詩只是愛好,是個人的選擇,我們無法品頭論足,只是希望:
願青年們更積極、更陽光、更自由,少一些冷氣、自憐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