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呼斯楞出生在烏拉特前旗巴音花鎮烏日圖高樂嘎查一個普通的牧民家庭。父親為他起名「呼斯楞」,寓意著理想與希望,將家人的無限期望寄托在他身上。像很多蒙古族歌手一樣,呼斯楞也擁有著唱歌的天賦,嗓音純淨、嘹亮,堪稱天籟。
2001年,呼斯楞被內蒙古戲劇學院影視表演專業特招錄取。也是在這一年,他和幾位朋友滿懷單純而炙熱的夢想,成立了 "額爾古納樂隊"。呼斯楞作為樂隊主唱,開啟了一段全新的音樂旅程。
在一次日常演出後,樂隊被內蒙古電視臺的一位編導邀請參加電視節目。樂隊由此在電視上完成了第一首原創作品《無言的訴說》的表演。節目播出後,樂隊收穫粉絲無數。
剛到北京的時候,工作非常辛苦。他們在酒吧駐唱,每天都會唱滿4小時,經常會唱得嗓子充血、出血,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夢想。一天晚上,在北京酒吧例行演出結束後,呼斯楞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情緒翻湧而至,反反覆覆的吟唱起了蒙語的《鴻雁》,唱了十多遍,那天《鴻雁》聽起來是感傷的,是憂慮的,是充滿著彷徨的,唱到最後很多聽眾都是淚流滿面。那天,張宏光(《康熙帝國》《漢武大帝》《孝莊秘史》等電視劇主題曲的作曲家)、韓磊和呂燕衛就在現場,第二天張宏光聯繫上了他們,額爾古納樂隊很快就與張宏光旗下的公司籤了約,一起開始著手把這首膾炙人口的蒙古民歌翻譯成漢語。他告訴大家,其實在蒙古語版本中,這是一首歌頌天鵝的歌,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天鵝象徵著高貴、聖潔,對伴侶的忠貞不渝。蒙古語中"天鵝"的發音類似「鴻呦」,直接翻譯成漢語「天鵝」,歌唱時發音拗口,不便傳唱。幾經推敲,採用音譯,改成了現在大家都能哼唱的《鴻雁》。
再後來,額爾古納樂隊走上了「星光大道」的舞臺,與阿寶、鳳凰傳奇一起闖入2005年年度總決賽,最終成為季軍。那年年底,他們的第一張漢語專輯《鴻雁》正式發行。
2008年8月,呼斯楞帶領樂隊參加北京奧運會閉幕式演出,並演唱閉幕式主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在天安門廣場上,身著節日華服的呼斯楞與斯琴格日勒在慶典晚會上代表蒙古族向建國大慶獻唱《讚歌》。11月,經過層層篩選,呼斯楞又受國宴邀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國宴晚會上演唱了代表作《鴻雁》。這次的亮相,使得整個蒙古族為之驕傲而振奮,《鴻雁》這首歌曲才真正走紅起來。
2013年新年伊始,呼斯楞受邀參加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場新年音樂會向全球五大洲81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電視轉播,呼斯楞現場給觀眾帶來了內蒙古民歌《鴻雁》,把原汁原味的蒙古族民歌奉獻給全球觀眾。
近幾年,呼斯楞把很多精力放在的蒙古民歌的採集和推廣上,在深入草原採風的過程中,接觸了很多優秀的蒙古民歌,呼斯楞現場給大家演繹了多首蒙古民歌,有歌唱美麗家鄉的,有歌頌美好愛情的,有歌頌父母的,有父母勉勵孩子的,帶著大家從另一個視角認識了多姿多彩的內蒙古。
為了更好地傳播民族的傳統文化,推廣蒙古的民歌,當有一位紀錄片導演想原汁原味地還原蒙古族的婚禮實景,他便和妻子商量,把他倆的婚禮「貢獻出來」拍了原汁原味的內蒙古傳統婚禮紀錄片。
時隔六年,呼斯楞來到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回憶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用自己的勵志經歷,激勵中北學子,無論多麼困難,都要堅持,都要有堅韌不拔的心志,不能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