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鳳啄粟,與昂霄有天然之別。馳馬奔波,勞心勞力。但也因為這樣,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永不言倦,成萬世師表,生命充滿了光輝。——桐源居士
孔子出生地夫子洞東面,地勢微微回朝,還是那樣的東高西低,回龍顧祖的尼山在最後一刻保持著對祖宗不變的景仰。
尼山孔子像 (來源:hi.baidu.com)
智源溪流注沂河後,一河一溪三度從北、東兩個方向匯聚於天馬山西面,山水共同給夫子洞界定了一塊藏風聚氣的位置,形成尼山的小明堂。
以現今的尼山水庫為中心,三水聚堂,一塊比小明堂大數倍的水鄉澤國,復備於夫子洞右前,這便是尼山的中明堂。
尼山衛星攝像圖
大地常具三堂。尼山之成大,不僅具有三堂,更在於布局並充盈於明堂中的非凡氣象。
天馬山東南約7公裡,有朝山筆架峰。天馬山之南筆架峰以西,四周山地丘陵環衛,再度形成一個略呈東西走向的長方形盆地。這片廣袤的平原窪地,就成為了尼山大而有情的外堂。
肉眼不見的夫子洞外堂,浩淼曠闊。這是一個寬達30多平方公裡的明堂。
昌平山
五老峰白虎砂西南,為昌平山。較尼山主峰高逾50米的昌平山,有大小山頭10個,山體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山勢北東坡陡,南西坡緩,植被發育。
作為尼山的外重白虎砂,昌平山是不可或缺的外應,對主人產生的作用不容小視。連同向東南延伸的線狀低山,與尼山北部向東一字排開的5個山列一起,周邊構成均衡的對應之山。
外應四備,遠朝有情,表明尼山之鳳發越時間的久遠綿長。但近侍乏力,又是夫子洞應砂的一大硬傷。朝山高大緊迫,壓穴百米,內堂逼仄不暢,限制了鳳地的作為,主人難免抑鬱不得志。此外,除了天馬和水口砂外,與鳳地匹配的貴砂不備,使本該顯貴的鸞鳳欠缺必要的輔助,其力消削,其勢難延,貴而不永。
筆陣
世間事物總是禍福相依,得失相伴。許是為補鳳穴應砂的欠缺,外堂筆架峰高架東南巽位,與尼山隔水相望,尤為突出。東南有筆,秀麗卓立,且重重迭迭,排成筆陣,主文貴至極。得水映照,更光耀後世。筆陣以排山倒海之勢,助孔子成為博學多才的千古大儒。
鸞鳳啄粟(載《玉髓真經》)
鸞鳳啄粟,與昂霄有天然之別。馳馬奔波,勞心勞力。但也因為這樣,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永不言倦,成萬世師表,生命充滿了光輝。
夫子洞 (來源:hi.baidu.com)
注重了文氣滔天,放棄自身的貴耀,名與利難以兩全,遂舍利取名,以文名著於天下,這是夫子洞的特點,也是夫子洞的造化。尼山之鳳孔子個人不幸的命運,亦因此成為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之大幸。
(待續,本文選自《千年堪輿——西垂未央》第二章「二岱一聖」。)
文丨桐源居士
圖丨桐源文化、網絡公開來源
歡迎點讚、轉載和轉發,謝謝!
點擊下方感受更多風水案例
曾國藩1丨曾國藩2丨曾國藩3丨曾國藩4
曾國藩5丨 曾國藩6丨曾國藩7丨曾國藩8
洪秀全1丨洪秀全2丨洪秀全3丨洪秀全4
洪秀全5丨洪秀全6丨洪秀全7丨洪秀全8
李嘉誠1丨李嘉誠2丨李嘉誠3丨李嘉誠4
秦始皇1丨秦始皇2丨秦始皇3丨秦始皇4
秦始皇5丨秦始皇6丨秦始皇7丨秦始皇8
崔與之1丨崔與之2丨崔與之3丨崔與之4
朱熹1丨朱熹2丨朱熹3丨朱熹4丨朱熹5
朱熹6丨朱熹7丨朱熹8丨朱熹9丨朱熹10
風水1丨風水2丨風水3丨風水4丨風水5
南京1丨南京2丨南京3丨南京4丨南京5
清朝1丨清朝2丨清朝3丨清朝4丨清朝5
清朝6丨清朝7丨清朝8丨清朝9丨清朝10
桐源居士著作
學習傳統文化,從你我做起
版權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感謝您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