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侍外應,孔子的幸與不幸

2021-02-26 桐源居士

鸞鳳啄粟,與昂霄有天然之別。馳馬奔波,勞心勞力。但也因為這樣,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永不言倦,成萬世師表,生命充滿了光輝。——桐源居士

孔子出生地夫子洞東面,地勢微微回朝,還是那樣的東高西低,回龍顧祖的尼山在最後一刻保持著對祖宗不變的景仰。

尼山孔子像 (來源:hi.baidu.com)

智源溪流注沂河後,一河一溪三度從北、東兩個方向匯聚於天馬山西面,山水共同給夫子洞界定了一塊藏風聚氣的位置,形成尼山的小明堂。

以現今的尼山水庫為中心,三水聚堂,一塊比小明堂大數倍的水鄉澤國,復備於夫子洞右前,這便是尼山的中明堂。

尼山衛星攝像圖

大地常具三堂。尼山之成大,不僅具有三堂,更在於布局並充盈於明堂中的非凡氣象。

天馬山東南約7公裡,有朝山筆架峰。天馬山之南筆架峰以西,四周山地丘陵環衛,再度形成一個略呈東西走向的長方形盆地。這片廣袤的平原窪地,就成為了尼山大而有情的外堂。

肉眼不見的夫子洞外堂,浩淼曠闊。這是一個寬達30多平方公裡的明堂。

昌平山

五老峰白虎砂西南,為昌平山。較尼山主峰高逾50米的昌平山,有大小山頭10個,山體呈北西——南東向展布。山勢北東坡陡,南西坡緩,植被發育。

作為尼山的外重白虎砂,昌平山是不可或缺的外應,對主人產生的作用不容小視。連同向東南延伸的線狀低山,與尼山北部向東一字排開的5個山列一起,周邊構成均衡的對應之山。

外應四備,遠朝有情,表明尼山之鳳發越時間的久遠綿長。但近侍乏力,又是夫子洞應砂的一大硬傷。朝山高大緊迫,壓穴百米,內堂逼仄不暢,限制了鳳地的作為,主人難免抑鬱不得志。此外,除了天馬和水口砂外,與鳳地匹配的貴砂不備,使本該顯貴的鸞鳳欠缺必要的輔助,其力消削,其勢難延,貴而不永。

筆陣

世間事物總是禍福相依,得失相伴。許是為補鳳穴應砂的欠缺,外堂筆架峰高架東南巽位,與尼山隔水相望,尤為突出。東南有筆,秀麗卓立,且重重迭迭,排成筆陣,主文貴至極。得水映照,更光耀後世。筆陣以排山倒海之勢,助孔子成為博學多才的千古大儒。

鸞鳳啄粟(載《玉髓真經》)

鸞鳳啄粟,與昂霄有天然之別。馳馬奔波,勞心勞力。但也因為這樣,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永不言倦,成萬世師表,生命充滿了光輝。

夫子洞 (來源:hi.baidu.com)

注重了文氣滔天,放棄自身的貴耀,名與利難以兩全,遂舍利取名,以文名著於天下,這是夫子洞的特點,也是夫子洞的造化。尼山之鳳孔子個人不幸的命運,亦因此成為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之大幸。

(待續,本文選自《千年堪輿——西垂未央》第二章「二岱一聖」。)

文丨桐源居士

圖丨桐源文化、網絡公開來源

歡迎點讚、轉載和轉發,謝謝!

點擊下方感受更多風水案例

曾國藩1丨曾國藩2丨曾國藩3丨曾國藩4

曾國藩5丨 曾國藩6丨曾國藩7丨曾國藩8

洪秀全1丨洪秀全2丨洪秀全3丨洪秀全4

洪秀全5丨洪秀全6丨洪秀全7丨洪秀全8

李嘉誠1丨李嘉誠2丨李嘉誠3丨李嘉誠4

秦始皇1丨秦始皇2丨秦始皇3丨秦始皇4

秦始皇5丨秦始皇6丨秦始皇7丨秦始皇8

崔與之1丨崔與之2丨崔與之3丨崔與之4

朱熹1丨朱熹2丨朱熹3丨朱熹4丨朱熹5

朱熹6丨朱熹7丨朱熹8丨朱熹9丨朱熹10

風水1丨風水2丨風水3丨風水4丨風水5

南京1丨南京2丨南京3丨南京4丨南京5

清朝1丨清朝2丨清朝3丨清朝4丨清朝5

清朝6丨清朝7丨清朝8丨清朝9丨清朝10

桐源居士著作

 

學習傳統文化,從你我做起

版權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資訊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感謝您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流量聯姻幸與不幸 哈爾斯這樣說它與瑞幸的關係
    哈爾斯這樣說它與瑞幸的關係與流量聯姻,幸與不幸?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跨界聯名賣保溫杯的哈爾斯與講好故事「送」咖啡的瑞幸,就是這樣忽遠又忽近、若即又若離的關係。4月7日晚間,哈爾斯發布了一則有關媒體報導事項的說明公告。
  • 如何理解「詩窮而後工」,「國家不幸詩家幸」?
    國家不幸詩家幸這句話我們聽得更多,每每讀到戰亂流離時期偉大詩人的作品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就要把這句詩念一遍。其實從文化角度來說,這句詩的下半句更有文學理論意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趙翼這首詩大概就是說這麼一回事,讚揚元好問的高潔,同時創造了文學理論名句:「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意思是說元好問啊,雖然金國滅亡了對你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因此成就了你的史學和詩文,這在文學上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 幸與不幸,都有盡頭
    >這世界笑了於是你合群地一起笑了8 放棄之前肯定在寒風中站了很久9 幸與不幸然而,幸與不幸,都終有盡頭。生活再不如意,也要在寒風中抱緊自己,快樂一點,寬心一點,管他什麼盡頭。
  • 《墨菲定律》:「幸」還是「不幸」,取決於你自己
    另一隻小鳥覺得夥伴受了傷,太不幸了,可是沒想到,本以為很幸運的自己,沒飛多遠就死在了獵人的槍口之下。世間的事情有時候就是這樣,很多時候壞事會變成好事,好事也會變成壞事。幸福有時會披著一件不幸的外套走進我們的生活。大多數時候,「不幸」只是我們的主觀看法,而實際上事情沒那麼糟糕。
  • 《墨菲定律》:幸還是不幸,全在於你自己
    另一隻小鳥覺得它的夥伴實在是太不幸了,可沒想到,本以為很幸運的自己,還沒飛多遠就死在了獵人的槍口下。有時候世間之事就是這樣,所謂的不幸會變成幸,幸也會變成不幸。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塞翁失馬的故事呢?02能從不幸中看到幸福,就會別有洞天雖然世界是現實的,但看不見,摸不著的命運卻一直藏在我們的思想裡。我們如果能從不幸中看幸福,那麼,你就會發現,原來結局別有洞天。
  • 神童晏殊的「幸與不幸」——幸運的是個人,不幸的是家門
    有人說,正是因為晏殊太過於幸運,所以才會更加凸顯出他的家門不幸,他的父親、弟弟都已逝世了。那麼他的不幸到底體現在哪呢?可能大家都以為,能夠成為神童,那麼小時候的家庭環境與條件一定都是非常有利的。其實不然,晏殊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衙役,而她的母親也是一名普普通通,本本分分的農婦。所以這樣看來的話,晏殊能夠成為神童,自然也少不了他的努力和堅持。
  • 救與得救 幸與不幸——《巴黎聖母院》中愛斯梅拉達的命運
    救與得救 幸與不幸——《巴黎聖母院》中愛斯梅拉達的命運愛斯梅拉達與克洛德之間也存在「救」與「得救」的關係,當然,這也是造成他幸與不幸的最直接原因。愛斯梅拉達美麗的舞蹈和動人的歌聲,喚醒了克洛德被宗教禁錮的「人性」,但也喚起了克洛德的人格分裂和變態的「愛」,喚起了他對宗教的背叛,也導致了愛斯梅拉達的不幸。克洛德從聖母院「救」走愛斯梅拉達,也進一步使她走向了毀滅,最終也導致了克洛德自己的毀滅。
  • 幸與不幸都會有盡頭
    幸與不幸都會有一個盡頭,愛不可能無限延伸一樣,痛苦同樣如此。在我們能夠感到幸福的時候勇敢地去抓住它,在我們感到不幸的時候果斷捨棄,為此劃上一個句號,不也挺好。人生難得的不正是感情上能夠果斷的「斷舍離」。
  • 豆瓣8.7《天堂的顏色》:幸與不幸的自我抉擇,一場愛與心的羈旅
    這部電影並不是悲劇,而是幸與不幸的自我抉擇,是一場愛與心的羈旅。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從劇情呈現、表現手法和現實意義3個方面對這部影片進行解讀。縱橫交錯的劇情呈現:表達幸與不幸之間的自我抉擇,揭示愛是心靈的救贖整個故事從兒童(盲人)視角切入,結合健全人(成人)視角,沿著「看得見和看不見」這條敘事線緩緩展開,層層遞進。並融入豐富的肢體語言和表情,採用細節描寫的方式,有很強的代入感,讓人輕鬆進入劇情。
  • 中天易生死應期尺印證至聖先師孔子的正確命造
    中天易生死應期尺印證至聖先師孔子的正確命造 導師張永紅指導 弟子李相昆撰寫 政界友人,示我至聖先師孔子三造,問餘孰對孰錯。吾用師傳中天易命理學絕技,生死應期尺及婚期救家法進行驗證,否二定一。友人大喜,盛讚中天易學。今蒙師允,撰文以飧有緣,願珍惜之!
  • 話す•聞く2-16《不幸中の幸いだよ》
    文的空白區原文:第16課 話す·聞く《不幸中の幸いだよ》 【富士大學の教室で】カリナ:おはよう。大けがをしなかっただけでも不幸中の幸いだよ。もし人をはねたりしてたら、大変だったじゃない。青木:まあ、それはそうだけど……。バイク屋へ持って行ったら、修理に2萬円ぐらいかかるって。今月はバイトもしてないし。お金のないときに限って、お金が必要になるんだよなあ。ほんと、頭痛いよ。
  • 以孔子為首的古代文化應如何被對待?
    以至於有些人認為古代文化應屈從與現代發展,真的應該這樣嗎?以孔子為首的古代文化真的需要順應時代而被改變嗎?多少人空有滿腹經綸而無所成就,報國志向遠大卻不被重用。如果那個時候的天下講求法律與仁德,堅守和睦與高良品質,那些才華出眾之人又怎會發愁報國無門呢?社會和睦、天下大同,孔子想要的世界從來都不是為自己而定的,他永遠都在為民眾著想,而這一信念也在激勵他不斷前進。
  • 江山不幸詩家幸?——中國歷史上那些感天動地的詩人和詩句
    孤山獨鶴清代位列「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趙翼,在《題遺山詩》中有一句名言:「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意思大約是,在國家遭受不幸之時,詩人卻是幸運的,因為詩人所吟乃是國家遭遇之危難變故,故情之所至其吟詩句必工整考究且每有佳句誕生。
  • 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宣父祠廟,本州取側近三十戶以供灑掃。 永徽中,復先師。 1.《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五禮五·吉禮五》,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374頁。 永徽中,復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顏回、左丘明以降皆從祀。顯慶二年,太尉長孫無忌等言:「禮:『釋奠於其先師。』
  • 梁啓超:舜水之學不行於中國,是中國不幸;行於日本,是人類之幸
    梁啓超曾說:「舜水之學不行於中國,是中國的不幸;然而行於日本,也算是人類之幸了。」人物生平朱舜水出生在大明國運日漸式微之期,四十歲時,他的淵博學識與卓越才幹為朝廷所知,但他拒絕與其他所有佞臣同朝為仕。他有志於匡復明朝皇室當朝天子的江山社稷,於是前往安南、暹羅和日本尋求可能的軍事援助,但都尋無所獲。
  • 真、善、仁的孔子——林語堂的孔子觀
    在林語堂看來,孔子的思想就是符合近現代人道主義的,他認為孔子的主張"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孔子思想的訴求重點在人世間,是積極入世的,"是人道主義的態度","要求人對自己、對他人、對人類社會應負起當負的責任。"可以說,人道主義的孔子觀是林語堂孔子觀顯著不同於其他學者孔子觀的主要體現。人道主義的孔子,首先在於孔子的真性情。
  • 豆瓣9.5《我們這一天》:生活中的幸與不幸,都有盡頭
    列夫·託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一個家庭不會是絕對幸福的,也不會是絕對的不幸,因為幸與不幸都會有盡頭。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個既幸福又不幸的家庭故事,他們的故事幸福到讓人落淚,也不幸到讓人落淚。 故事中的女主角叫瑞貝卡,男主角叫傑克。
  •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為什麼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為什麼。因為儒家本質是戒法,其實是人乘宗教。仁義禮智信分別對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妄語五條戒律。就是投人的五條戒律。所以實質是人乘宗教。當然,儒家本身講究禮,什麼道是最講禮的?當然是人道。所以儒家也叫做禮教。
  • 孔子簡介 孔子家世 孔子身世 孔子生平
    【生平】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曆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
  • 35歲哈達迪橫行CBA,幸與不幸?
    一位老將在延續輝煌的職業生涯時,毫無疑問,這是籃球之幸。從這個角度上講,老哈達迪在聯賽中的出色,正是CBA和中國籃球的不幸,那意味著我們的聯賽還遠未到一片叫好的時候。比賽節奏和對抗強度下降,國產後衛和鋒線對位懲罰腳步速度慢的高大內線的能力也並未提升,而這些,恰恰是過去中國男籃在面對世界對手時暴露的弱點,也恰恰便是哈達迪和他的伊朗隊迎戰中國男籃時抓住的缺陷。